一、引言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近几年来,学前教育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与重视。2010 年 7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 2020 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①的战略目标。自 2010 年 11 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简称“国十条”)以来,全国各省市都以县为单位编制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学前教育随之获得了快速发展。《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更是为学前教育的优质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撑,学前教育的发展迈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普及的背景下,发展学前教育的关键在于保证幼儿园课程的有效实施,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中介和桥梁,没有课程资源的有力支撑,再理想的课程理念也无法转换成教育实际。从目前来看,一方面,不同地区的幼儿园课程资源具有不平衡性;另一方面,现有的幼儿园课程资源又没能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2001 年国家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并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②随后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③从以上文件中不难看出,国家非常重视基础教育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二) 相关概念界定
从所收集到的文献资料来看,论述省编教材的文章较少,主要有:张瑞丰《以省编教材为操作平台实现课程园本化》、杜长娥《把握编写思路创造性使用新省编教材》、丁明媚《浅析五年制师范省编历史教材存在的问题》,其中关于省编教材的相关概念界定则少之又少。相比之下,关于幼儿园教材的相关研究则较多。故笔者欲从幼儿园教材的概念中,吸取有益经验以期对幼儿园省编教材进行界定。张晖(2006)从幼儿园教育内容来源的不同将幼儿园教材划分为显性教材和隐性教材。显性教材是指教育教学内容来自于文本教材(出版社正式出版的教材),隐性教材是指教育教学内容由教师或幼儿园自己选择,源自于幼儿、幼儿园的生活而组织的教育内容。①蔡晓倩(2008)认为,幼儿园教材是指供三至六岁幼儿使用的教材,包括文字教材和视听教材。②郑福明(2010)认为,幼儿园教材由幼儿用书、教师用书以及辅助材料三个部分组成。③叶平枝(2010)认为,幼儿园教材是指幼儿教师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供幼儿操作、探究和练习的负载着促进幼儿发展的知识和经验的一切手段和材料,包括图书教材、视听教材、操作材料、评价材料以及一些现实素材等。④张瑞丰(2011)认为,省编教材是指由课程专家、资深园长和教师结合本省文化特点共同编写的,具有普适性的课程内容。
………
二、辽宁省鞍山市 J 幼儿园科学课程资源概述
(一)J 幼儿园科学课程资源的构成
如前所述,省编教材是 J 幼儿园进行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参照,园内所有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都以教材为蓝本进行。该套教材以《教师用书》和《幼儿用书》为主体,配套的资料有六种:音乐磁带、舞蹈律动光盘、典型教育活动案例光盘、《教学挂图》、各种配套学具以及《入学准备天天练》。科学教育体现启蒙性、科学性和探究性。每个科学教育活动除活动详案外,提供的课程资源还包括幼儿操作材料以及教师资源包。以中班科学教育活动《雪的秘密》,提供的课程资源主要有:活动详案、雪的形成的挂图、幼儿操作材料——图片排序以及需教师自备的装雪的容器。幼儿园区角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实现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重要途径,是指幼儿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多种多样的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愿望和能力以操作和摆弄为主要形式进行个别性自主探索,从而获得自身的成长与发展。J 幼儿园大中小三个年龄班均有科学发现区,投放的材料主要以制成品为主,如望远镜、放大镜、多面镜、木制天平、动物卡片、植物卡片、动物模型、汽车模型、各种豆类、幼儿科普读物等。同时,也包括少量的半成品和教师自制教具,如幼儿连线卡片、手工制成的时钟等。
……..
(二)J 幼儿园科学课程资源的特点
J 幼儿园不仅园内科学课程资源丰富,园外科学课程资源的种类也较为多样,均包含了以人为载体的科学课程资源和以物为载体的科学课程资源。相比之下,园内科学课程资源更为丰富,有省编教材、科学发现室、气候性课程资源、植物性课程资源和以人为主体的教师资源和幼儿资源。不仅有静态的实物资源,更有幼儿、教师等动态资源,动静结合的科学课程资源存在形式,也更加丰富了课程资源的内涵,也为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注入了创新性与不确定性的因素,这也使得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充满挑战性与趣味性。丰富的科学课程资源必将促进该园科学教育的进一步向前发展。丰富的科学课程资源是保证科学教育活动趣味十足、丰富多彩的基础和前提,但并是说所有的科学课程资源都能够为人们所有效的利用,资源一旦被用错地方,就会转化成废品。就目前幼儿园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来看,丰富的科学课程资源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应,而是为人们所忽视甚至是丢弃在一旁。在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上看以园内资源为主,园外的家庭和社区科学课程资源的利用率极低。即便是园内科学课程资源,利用的种类也有限。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最广为利用的科学课程资源即为省编教材,甚至有点以省编教材为纲的意味,而忽视了其它科学课程资源。因此,这种现状亟待要求广大幼儿教师开动脑筋,发挥聪明才智去合理地开发与利用,使丰富的科学课程资源转化为促进幼儿科学意识与能力发展的强大动力。
……..
三、幼儿园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及问题分析.......16
(一)开发与利用现状.........16
1、园内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16
2、园外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18
(二)存在问题..........19
1、过度依赖省编教材....... 19
2、开发与利用的种类单一.....20
3、开发与利用的途径封闭.....21
(三)原因分析..........23
1、幼儿教师课程素养不高.....23
2、幼儿园园长重视程度不够.......24
3、教研、评价机制缺乏.........25
四、幼儿园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对策......28
(一)组织教研培训....... 28
1、强化教师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28
2、提高教师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能力........29
3、丰富教师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经验........32
(二)加强制度建设和条件保障.....33
(三)幼儿园与家长、社区合作.....36
1、充分挖掘家长资源....... 36
2、合理利用社区资源....... 39
(四)开发教师、幼儿资源.......40
四、幼儿园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对策
(一) 组织教研培训
J 幼儿园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水平低,在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与教师对科学课程资源认识不足、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低有关,为此上级主管部门应组织教研培训,着力提高幼儿教师对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理解、认识及能力。认知是行动的动力,幼儿教师只有在对科学课程资源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来。针对 J 幼儿园教师对科学课程资源理解、认识不足,开发与利用意识淡薄的情况,其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组织开展专题讲座,普及科学课程资源的相关知识,使包括幼儿园园长在内的全体幼儿园教师对科学课程资源有一个清晰、准确的理解。提高教师对科学课程资源的认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提高幼儿教师对科学课程资源重要性的认识;二是使幼儿教师对科学课程资源的内涵、分类、特点等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使幼儿教师明白科学课程资源是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在以探究和操作为主体的科学活动中,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更为突出,它不仅为科学教育活动提供物质基础,更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重要通道与路径。
………
结 语
课程资源是保证和提高幼儿园课程实施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条件。与其它领域相比,科学由于其学科的特性,对课程资源的丰富多样性要求更高。然而,受多种因素制约,目前我国幼儿园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没能引起广泛的关注与重视,现状不容乐观。本研究以省编教材为出发点来探讨幼儿园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方面,我国各地幼儿园普遍使用省编教材,另一方面是考虑目前我国幼儿教师整体的专业水准。虽然以鞍山市 J 幼儿园为个案进行研究,但上述两方面的普遍性,使本研究成果很可能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通过访谈和实地调查,笔者发现造成当前幼儿园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问题的并不是哪一方的责任,而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若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幼儿园、教研部门、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紧密合作,努力扭转局面。由于研究时间以及笔者个人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的限制,本文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对省编教材提供的科学课程资源挖掘的还不透;对幼儿园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仍需深度思考。参加工作以后,笔者将继续关注和研究幼儿园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