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育视域下中班儿童话语权实施的现状与干预:扎根理论思考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89696 论文编号:sb2022111019495549642 日期:2022-12-02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学前教育论文,笔者坚信教育者如果真正地想要促进儿童话语权在教育中的真正实现,将本研究中所生成的理论模型以及本研究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思想运用实践中,会为实践带来极其可观的改变。教育工作者将心灵的眼睛与精力不再专注于儿童教学活动能否完成之上,也不在专注于儿童技能的发展上。
第一章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
(一)自然教育视角
1.历史追溯
在本研究中,有关自然教育的历史追溯主要探讨的是西方自然教育理念。亚里士多德首次建构了自然教育思想,提出教育效法自然这一原则,亚里士多德注重自然本性的研究。夸美纽斯的思想也受亚里士多德以及其他人文主义思想家的影响,夸美纽斯的自然教育理念中既包含大自然的规律,通过大自然的规律来论述遵循儿童内在生命规律与内在的生命秩序的重要意义。夸美纽斯的教育理论中蕴含的自然还有遵循秩序的意思,这种秩序如同大自然中所蕴含的规律与法则。卢梭在教育界哥白尼式的影响持续至今。卢梭认为教育应顺从大自然的法则,发展人的天性,尊重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遵循儿童内在发展的秩序,对于儿童的内在自然本性应充分肯定并在这个过程中发挥自然人性的力量,回归自然的道路中,将自然作为教育的原理。卢梭反对揠苗助长,他认为应该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卢梭认为儿童不是随意可以被塑造的容器,儿童更像是一种“自然存在”因此他主张教育应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按照儿童自然的发展程序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采用不同的教育原则、内容和方法。在教育观上可以将卢梭的自然教育观,分为内部教育其中包括积极教育和消极教育,还有外部教育包括自然资源、自然秩序、自然规律等。
裴斯泰洛齐受卢梭自然教育观的影响,也阐述了关于自然教育的理论,他十分重视自然天性的培养。他认为自然天性有高级与低级之分,自然教育不是一味顺从自然天性的发展,而是在这个过程中使得自然天性中不好的部分得到纠正进而更好的发展。他也强调直观性原则,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及其自然规律,顺应儿童的自然天性。儿童为主体,尊重、信任、热爱儿童。在自然教育中促进人的心理的发展,这样更加符合儿童的本性。自然教育思想在这里更加具有层次和深度。受卢梭和裴斯泰洛齐的影响,教育顺应自然是福禄倍尔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与核心。
..............................
(二)话语权与儿童话语权
1.话语权
没有语言的人,人性主体无从谈及[1]。语言在运作中形成一定的话语语境,在话语语境的具体运作中,话语权形成。话语权这个概念早已被提出,其中首先应提到的人物是福柯,他认为话语即权力。对历史以及历史文献中的话语权进行思考与反思,面对其复杂性与主观性,针对不同语境下的话语重要意义做出分析。郑乐平提出“在福柯看来,话语不是单纯的语言和文本,而是有关历史、社会以及制度独特性的一系列表征[2]。”话语与权力的配合形成话语权。吴猛提出在福柯研究中,话语的功能与权力的配合使得权力本身得以形成[3]。文化场域中蕴含权力,在文化中渗透情感与思想,情感与思想会形成规训,权力在文化中实现运作。权力能够制造知识,知识同样在维持权力的运作。也就是说,没有形成文化“场域”的权力关系不存在,未能建构权力关系的文化场域也不复存在[4]。话语权需要主体,主体是权力的发出者也是承受者。话语存在于一切社会交往活动中,是通过主体“我”的思考和言说而存在的主体交往的媒介和工具,从而在这个过程中“产生行为的真正中心[5]。话语权是地位与身份的象征。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加强,“话语权力”概念已被引入中国文化界。张大均在《教育心理学》一书中写道,“谁有权力,那么谁就有真正的发言权”。有学者认为在教育中,话语权被赋予的一方,可以拥有表达自己思想、态度的权利,特别是作为教育者存在的一方。
通过梳理话语权相关概念发现:关于话语权研究的文献较多,但话语权在教育中被提及较少,多数在政治与社会领域作为研究对象。笔者认为话语权,不仅是权力力量、符号文本象征、社会主体间相互理解的方式,它更应该是每个人生下来就俱有的,如何通过自然教育视角看话语权是一个需要思考的话题,话语权既是社会存在中由外界所赋予的一种权力,也应该是人天生所有并在社会中被捍卫的一种权力。话语权既是一种被记录下来的文本,同时又是在权力运作中的文本。话语权不仅是言说的权利,还有生命自身在权力场中可以运作的权力。不仅可以体现在时间层面,还可以体现在空间上;不仅可以体现在人的外部世界的互动中,还可以体现在个体的生命整体世界的运作中。
............................
第二章自然教育视域下儿童话语权现状的访谈研究
一、教师对儿童话语权概念理解
为了能够更加清晰、准确并真实地了解到目前在教育中,教育实践工作者对于儿童话语权的真实看法,本研究决定运用访谈法针对32位中班老师进行访谈,针对访谈的资料进行质性分析以更全面的方式去了解教师对于儿童话语权概念的理解。

学前教育论文怎么写
学前教育论文怎么写

(一)宏观层面
通过从宏观层面分析访谈者对儿童话语权的理解,回顾与访谈者的访谈文本发现:这些教师都在强调内在自然教育视域下儿童的话语权,一个仍旧无法回避的教育真相,在意识形态与行为方面,即知与行方面,仍旧存在一道不可否定的分界线,访谈者大部分都在言谈儿童话语权的重要性,但是在真正实践中,他们朝向的却是另一条教育路途,他们谈及到的自由是应然状态下的自由,但是,儿童并不自由,儿童的行为必须要受到每个老师的监控,如果在这个时候,出现去外面的儿童,那么这个看来已经得到自由的儿童,将面临的是惩罚,在福柯作品中虽然没有出现对儿童的惩罚,但是现实之中,儿童的惩罚无处不在,并且这种惩罚是透过儿童的身体直达儿童的心灵深处。
.............................
二、外在自然教育视域下教学活动中儿童话语权的现状与原因
(一)活动材料选择的现状与原因正如上文,所谈及到的外在自然教育视域下教学活动中的儿童话语权主要为材料话语权、空间话语权、教材话语权,其中材料话语权在本研究中主要是指自然材料话语权。
1.活动材料话语权现状及分析
编码完成后,进行相关词频分析,过程中同样将与主题不符合的词进行停用。除此之外生成层次图。
词频图是为了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在实践中,经常性使用的自然材料有什么,教师认为的自然材料具体集中在哪几个方面。如上图所示,教师所使用的自然材料集中在树叶、沙子、落叶、樱桃等方面,总结看来主要集中在动物和植物上。
层次图的呈现可以看出自然材料的分布情况,如上图,灰色部分是对于自然材料的呈现,绿色部分是对访谈中教师使用,但是不属于自然材料的部分所做的统计,橙色部分和黄色部分是教师对于所用材料集中的领域作出的说明,蓝色部分是对教师没有运用自然材料所做的统计。
通过针对不同教师进行访谈,上文所呈现出的图块发现:大部分老师提出:幼儿园教学中的材料既有自然材料也有非自然材料。在编码图中数据,自然材料主要集中在植物(9)、动物(4)、沙子(1)其中对于自然材料中的植物运用主要体现在树叶上,非自然材料的运用主要集中在PPT课件使用上。部分教师明确提出并没有自然材料。其中从教师对于PPT的使用重视程度来看,教学过程中有过度人为化的现象。
..................................
第三章自然教育视域下儿童话语权现状的案例研究.......................75
一、话语权缺失.......................76
二、深度讨论与分析..........................77
第四章自然教育视域下儿童话语权的干预研究...........................95
一、儿童的符号王国................................95
二、儿童的诗性世界再现.......................99
第五章建构儿童话语权理论............................132
一、儿童喜欢的老师.........................132
二、儿童话语权需求再探..........................133
第五章建构儿童话语权理论
一、儿童喜欢的老师
当对二十五位儿童进行访谈并编码时,发现儿童眼中的老师主要是:温柔、漂亮、严厉、善良,当对儿童进行访谈,了解他们背后的原因时,大部分儿童喜欢温柔的老师,原因是大部分儿童认为温柔的老师可以不批评他们,温柔的老师可以不惩罚他们。当问及部分儿童为什么喜欢严厉的老师时,其中对笔者而言印象很深的画面是,这些儿童中,有的在说的时候是把眼睛看向四周,看老师是否在场,当老师在场的时候,儿童的眼神带有恐惧,并小声地对笔者说:“喜欢严厉的老师,因为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在此回答之中,可以看到儿童世界的声音在无形之中受到压制,儿童喜欢温柔的老师背后是对于他们世界内在压力与压制的真实回应。当有的儿童说,他们喜欢善良的老师时,其实善良与温柔可以作为一个积极性的词汇,儿童生命中需要正向的色彩,儿童的世界需要的是理解者。

学前教育论文参考
学前教育论文参考

................................
结语
一、本研究的推广度
针对本研究的推广度,一是对山东省不同园所的幼儿园园长进行了简要的访谈,二是对山东省内不同园所的幼儿园教师进行访谈,三是对高校的教师进行访谈,四是对于相关的学前教育研究生进行访谈。访谈问题:您认为我的这个研究对于当下的幼儿园实践工作有意义吗?
(一)园长访谈
园长1:我认为这个研究的选题挺好、挺新颖,就是看你怎么能更好地把握。通过你的这个研究,我想你可以再多去两所幼儿园,去继续验证。就是看一看,是不是多数幼儿园都是这样。
园长2:你的研究的方向挺符合当下教学中所倡导的理念,你研究儿童的话语权其实与幼儿自主、尊重幼儿、以儿童文本的政策方针相关,现在我们幼儿园开设的自主游戏就可能体现了你研究的儿童话语权这个主题,就是让幼儿自主、自发地去操作,按照他们的想法来。
园长3:研究很有意义,感觉挺有意思的,大致的看了看里面的内容。这个研究我认为你主要是围绕教学活动中的教师与儿童、教材、空间、自然材料、儿童的作品呀创作呀、儿童的表达,其实这里面也在涉及儿童的提问呀,还有后面看到的儿童的交流以及参与,感觉你研究的内容挺细致的,每一部分都会有不同的启发,比如你说的内在自然和外在自然,这个我们理解的多数就是大自然,但是没太考虑还有其他的方面。我们也注重环境这一块,无论是物质的环境还是心理的环境,我感觉心理环境和你的这个内在自然的感觉很贴切。通过上面对于园长的访谈,园长们在本研究的选题与研究内容上都表示一致认可。提出给笔者关于本研究的相关建议,笔者认为也可以作为未来研究展开的方面进行展开。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580034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