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幼儿园科学教育与学习故事概述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概述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涵
近些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幼儿科学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相关研究也在不断增加,但对于幼儿园科学教育概念的探讨目前仍未形成统一的定论。为此,学者们也纷纷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对其概念进行了不同的阐述。学者刘占兰认为,“幼儿科学教育应成为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经历探究和发现过程,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过程,使幼儿获得乐学、会学这些有利于幼儿终身发展的长远教育价值。”[45]学者王志明认为,“幼儿园科学教育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46]学者张俊在其著作中指出,“幼儿园科学教育就是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事物表现出好奇心、提出问题、作出判断、进行探究、寻求解释并获得认识的过程。“[47]尽管不同学者对其内涵的具体表述不尽一致,但他们都强调,幼儿园科学教育是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幼儿园科学教育定义为:在教师引导和支持下,幼儿进行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运用观察、猜想、比较等多种方法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并在感知操作和体验中获得科学经验、科学情感态度和探究能力等多方面发展的过程。2012 年《指南》中将幼儿园科学教育分为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两部分,本研究主要是研究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科学探究部分。它的特点主要是强调科学教育内容的生活化和生成性,注重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重视过程的探究性和教育价值的多项性及可持续性,以有利于幼儿终身发展的良好科学品质的培养作为最终目的。
(二)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价值
幼儿园科学教育不仅能使幼儿获得广泛的科学知识和经验,而且还能使幼儿获得科学的思考方式、科学的态度和精神,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使幼儿获得全面而又长远的发展。
1.有助于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科学探究的欲望
幼儿是天生的科学家和探索家,他们对万事万物都充满了好奇,好奇心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不竭动力。一方面,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探究环境的创设和探究材料的提供,为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科学教育中教师的积极支持和引导能够不断地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欲望和兴趣,促进幼儿进一步的科学探究和发展。
............................
一、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 33(二)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价值
幼儿园科学教育不仅能使幼儿获得广泛的科学知识和经验,而且还能使幼儿获得科学的思考方式、科学的态度和精神,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使幼儿获得全面而又长远的发展。
1.有助于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科学探究的欲望
幼儿是天生的科学家和探索家,他们对万事万物都充满了好奇,好奇心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不竭动力。一方面,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探究环境的创设和探究材料的提供,为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科学教育中教师的积极支持和引导能够不断地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欲望和兴趣,促进幼儿进一步的科学探究和发展。
............................
二、学习故事概述
(一)学习故事的概念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发现,目前学者们对于学习故事的概念尚未形成统一的界定,笔者结合学者们的观点将学习故事定义为:学习故事是一套以叙事的方式,图文并茂地对具体情境中幼儿的“哇时刻”进行观察和记录,从多角度、多维度对其分析和评价,以多种形式不断支持幼儿进一步学习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它主要包括注意、识别和回应三部分内容。
(一)学习故事的概念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发现,目前学者们对于学习故事的概念尚未形成统一的界定,笔者结合学者们的观点将学习故事定义为:学习故事是一套以叙事的方式,图文并茂地对具体情境中幼儿的“哇时刻”进行观察和记录,从多角度、多维度对其分析和评价,以多种形式不断支持幼儿进一步学习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它主要包括注意、识别和回应三部分内容。
(二)学习故事的特点
1.评价的叙事性
新西兰工作者意识到用同一把标尺来衡量所有幼儿的学习是不公平的,幼儿的学习过程是复杂的,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被量化。因此,用学习故事来改变以往传统清单式的评价方式,主张教师在对幼儿全面细致观察的基础上采用叙事的方式来记录幼儿的整个学习过程。这种评价方式主要受到社会建构主义和情境学习理论的影响,强调对幼儿行为发生的情境和过程进行客观真实的描述,而非仅对幼儿学习结果的简单记录。采用叙事方式能较为完整的呈现幼儿学习过程的复杂性和情境性,使教师能更全面地去解读幼儿,发现幼儿身上的不同闪光点,以更好地去引导幼儿的发展。所以,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学习故事是一种有情感和温度的叙事性评价体系。
1.评价的叙事性
新西兰工作者意识到用同一把标尺来衡量所有幼儿的学习是不公平的,幼儿的学习过程是复杂的,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被量化。因此,用学习故事来改变以往传统清单式的评价方式,主张教师在对幼儿全面细致观察的基础上采用叙事的方式来记录幼儿的整个学习过程。这种评价方式主要受到社会建构主义和情境学习理论的影响,强调对幼儿行为发生的情境和过程进行客观真实的描述,而非仅对幼儿学习结果的简单记录。采用叙事方式能较为完整的呈现幼儿学习过程的复杂性和情境性,使教师能更全面地去解读幼儿,发现幼儿身上的不同闪光点,以更好地去引导幼儿的发展。所以,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学习故事是一种有情感和温度的叙事性评价体系。
2.评价视角的取长性
学习故事坚持一种取长式的价值评价取向,它关注的是幼儿能做的,愿意做的和较为感兴趣的地方,而不是他们不擅长的和不会做的方面。相信幼儿的学习潜力,坚持教育和评价从幼儿的兴趣和长处出发,注重发现幼儿的闪光点,主张以优促优来进一步激发幼儿学习的潜能,不断促进幼儿心智倾向的发展。
........................
第三章 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学习故事应用的问题归因............................... 33
学习故事坚持一种取长式的价值评价取向,它关注的是幼儿能做的,愿意做的和较为感兴趣的地方,而不是他们不擅长的和不会做的方面。相信幼儿的学习潜力,坚持教育和评价从幼儿的兴趣和长处出发,注重发现幼儿的闪光点,主张以优促优来进一步激发幼儿学习的潜能,不断促进幼儿心智倾向的发展。
........................
第三章 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学习故事应用的问题归因............................... 33
(一)教育观念较为传统.................................... 33
(二)自身相关理论知识欠缺............................ 34
第四章 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学习故事应用的改进策略...................................... 40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学会灵活运用学习故事................................... 40
(一)更新教育观念,以积极的视角观察幼儿的科学探究..................................... 40
(二)丰富自身专业知识,多维度解读幼儿科学探究中的言行............................. 43
第四章 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学习故事应用的改进策略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学会灵活运用学习故事
(一)更新教育观念,以积极的视角观察幼儿的科学探究
儿童观就像一个指向标,它不仅会影响教师的教育观和评价观,而且还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
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儿童观,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坚信幼儿本身就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时刻发现、捕捉、记录和分享幼儿有力量的故事,相信幼儿的学习潜能,学会适当地放手,让幼儿去主动探索和学习。
其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要明确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改造幼儿,而是要尽其所能和利用各种可能的方法来赋予每个幼儿力量。尊重和信任幼儿,鼓励幼儿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事并敢于思考和探究,引导幼儿通过亲身感知操作和体验获取属于自己的经验。教师要不断去鼓励和支持幼儿,努力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沟通者、参与者和引导者,促进幼儿学习潜能的发展。
此外,教师要转变传统的评价观,不要再以审判者的眼光去观察和评判幼儿的好坏。要树立欣赏型的评价观,明确学习故事的内涵与价值,尊重和相信幼儿并坚信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而又富有个性的学习者,以欣赏的眼光去观察和发现幼儿的“哇时刻”,让幼儿在优势中体验成功感,不断激发和促进幼儿的深入探究和学习。
.........................
结语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