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3-6岁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构建探讨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49986 论文编号:sb2022101420043349547 日期:2022-11-11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学前教育论文,本研究中,乡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适农性的理想模式主要包含三个部分:顶层的主要目标,旨在对症下药解决问题;核心主体要素及其责任,旨在厘清系统内的责任和关系;最后是起到支撑作用的保障系统。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一)新时期中国儿童家庭教育面临新的挑战
随着国家层面的《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这部新法将家庭教育由旧时期的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1] 在过去,家庭教育是家庭内部的事务,由父母自觉进行,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庭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越发显现,养育子女是家庭稳定的基础,也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的保证,然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家庭和社会的需求。

学前教育论文怎么写
学前教育论文怎么写

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并逐渐由世界工厂转向科技创新强国,在社会逐渐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家庭教育却受困于传统性与现代性带来的新问题。一方面,从传统的视角来看,我国家庭教育有着隔代教养、父教缺失、亲子交流时间被挤占、家长心中的“乖孩子”情节、攀比心理等中国式问题,[2] 这些家庭教育中最为常见的弊端却没有因为时代的发展而得以解决,反而在巨大的社会竞争之下越演越烈,严重阻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中国社会转型对民众的公民素养提出了新要求,当代儿童家庭教育必须加强“公共”精神建设,[3] 同时,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提升了家长教育和保护儿童的难度,扩大了亲子之间的鸿沟。
(二)乡村学前教育基础薄弱
学前教育是对入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家庭和幼儿园是教育的两个重要主体,尤其对幼儿来说,生活化和游戏化的教育方式决定了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对幼儿成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从乡村背景来审视学前儿童所接受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发现乡村无论是家庭还是幼儿园,都未能给予儿童足够好的教育。
............................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第一,推动乡村公共服务体系研究领域的创新。本研究将乡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置于乡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坐标下研究,以期为未来乡村公共服务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领域的研究带来启发。
第二,阐释乡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内涵,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理论构建。
第三,采用更具针对性的方法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中的不同要素进行研究,丰富相关研究数据。
(二)现实意义
第一,结合乡村背景,为乡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内容和方式提供新思路。
第二,反思乡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提升区域乡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适切性。
第三,尝试构建理想的乡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模式,完善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建设。
..........................
第二章 乡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内涵分析
一、乡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价值定位
乡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既是乡村公共服务体系的一部分,也是乡村教育的一部分,因此,乡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需要服务乡村学前儿童家庭以及乡村教育,也就是说,乡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可以为乡村学前儿童家庭、乡村幼儿园和乡村都带来益处。
(一)提升乡村学前儿童家庭的教育实效
乡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第一要义,是实现学前儿童健康幸福的成长。我国家庭教育指导以儿童为本位,即家庭教育指导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乡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旨在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农村家庭文化资本处于弱势,家庭教育常常让位于生计需要,教育责任转嫁为物质保障,教育观念和方法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1] 乡村学前儿童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就是要提升这一阶段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子女的健康成长,更进一步的,家长在习得家庭教育知识后,可以更好的发现孩子的天赋,并加以保护和重视,在未来的教育中获得更好的教育结果。
其次,降低家长育儿焦虑,推动乡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科学化。在高竞争的社会压力下,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长都会面临着一定的育儿教育本质上来说,这种焦虑源于中国父母“爱孩子而不懂孩子”,在养育子女的的过程中缺乏节制感和踏实感,[2],而这种焦虑极易转化成为教育压力,施加在儿童和家长身上,甚至导致亲子关系剑拔弩张,而家长在接受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后,不仅能提升自身家庭教育的科学性,也可以缓解教育子女过程中的压力。
最后,丰富乡村学前儿童家长的资源,提升乡村学前儿童家长资源转化能力。针对乡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服务,必然会向乡村学前儿童家庭投入大量的物质和文化资源,尤其是留守、流动和困境学前儿童家庭,能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并且,优质的家庭教育指导可以有力的帮助弱势家庭提升资源转化的能力,从而获得更多社会资本,实现教育的起点、过程与结果公平。
................................
二、乡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要素分析
本研究将乡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划定为主体系统、实施系统和保障系统构成,主体系统回答谁来提供指导服务的问题,实施系统回答提供什么样的指导服务的问题,保障系统回答如何实现指导服务的问题。
(一)主体系统
1、管理部门
管理部门是各级各类人民政府。根据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人民政府从总体层面负责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工作,并且,各级各类政府有着不同的管理责任。首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家庭教育工作专项规划,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和政府购买目录,将相关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等;其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教育、公安、民政、司法行政、文化、卫生健康等部门做好各自职责内的家庭教育工作;最后,县级以下人民政府负责落实家庭教育的具体工作,在保障基本家庭教育工作完成的情况下,探索适应区域特色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模式。
2、推进部门
教育行政部门、妇联是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推进部门。作为推进部门,一是要辅助推进指导部门的建设,二是要辅助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日常工作开展。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妇联要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通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家长学校、文明家庭建设等多渠道开展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和妇联共同为留守和困境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支持。
3、指导部门
家庭教育指导部门主要由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家长学校组成。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应该是由政府组织建立,并承担所在辖区内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指导、开展家庭教育研究、公共服务产品研发、服务人员队伍建设和培训等责任。
............................
第三章 乡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现状 ······ 25
一、调查方法与过程 ···················· 25
(一)调查对象 ···················· 25
(二)数据收集 ···················· 25
第四章 乡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反思 · 54
一、乡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主要问题 ······ 54
(一)主体参与合力难以形成 ·············· 54
(二)指导服务机构不健全 ··············· 54
第五章 优化乡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对策思考 ···· 61
一、乡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适农性的理想模式 ··· 61
(一)主要目标 ···················· 61
(二)各主体要素及其责任 ··············· 62
第四章 乡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反思
一、乡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当前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中的政策环境、指导服务现状、指导服务运行机制和指导服务实效的梳理,可以发现,当前乡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面临着主体参与合理难以形成、指导服务机构不健全、指导内容不精准的问题。
(一)主体参与合力难以形成
在农村学生成长过程中,家庭、村庄和学校是三个重要教育主体,三者相辅相成共构成农村教育主体结构,[1] 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中,家庭是责任主体,也是指导对象,学校和村庄是协同主体,也是指导者,同时,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是推进主体,也是管理者,只有各主体履行自身职责并形成协同模式的情况下,才能共同推动乡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发挥应有的成效,然而就目前来来,存在着参与主体单一、教师投入有限以及家长参与意识低的问题,各方主体并未形成合力。
1、指导者与管理者:未形成纵向合力
首先,幼儿园教师是乡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指导者,村委会并没有参与到乡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中,在访谈中,当问及村里是否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是,家长认为是有的,但指导的内容是“一般就是什么交通咯,坐路边这些,指导下安全”(D5),并没有涉及其他方面的指导;同时,乡镇级别的妇联成员、关工委成员虽然负责妇女儿童工作,但并不涉及家庭教育指导,“我们就是会去做一下宣导和活动,关爱留守儿童什么的,但是没有对家长有过指导,其实我们自己也不专业”(G2);其次,教育行政部门不重视幼儿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虽然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幼儿园成立了家长学校,但并没有进一步的工作安排和相应的监督评价机制;最后,乡镇政府缺乏家庭教育工作专项规划,乡镇政府的工作重心对乡村建设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作为乡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主要管理部门,乡镇政府管理的缺位,直接导致了乡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落后。
..............................
第五章 优化乡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对策思考
一、乡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适农性的理想模式
长久以来,与“离农”教育相对的是以培养服务农村社会人才为导向的“为农”教育,事实上,这是城乡教育二元对立所造成的非此即彼的思维禁锢,农村教育要回归教育的本体价值,关注农村人的发展,因此,本研究认为,需要构建“适农”的乡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即以乡村学前儿童的发展为目的,但并不回避“离农”的教育问题,而是重视乡村环境与乡村家庭的互动关系,以此为基础构建与当代乡村学前儿童家庭发展相契合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学前教育论文参考
学前教育论文参考

基于此,当前乡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理想模式的构建,要厘清系统内的所有要素责任和关系,回应离农性这个根本的矛盾,并着力解决其他主要问题,本研究中,乡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适农性的理想模式主要包含三个部分:顶层的主要目标,旨在对症下药解决问题;核心主体要素及其责任,旨在厘清系统内的责任和关系;最后是起到支撑作用的保障系统。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580034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