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研究缘起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3一6岁是培养儿童良好学习习惯、道德品格、行为规范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关键时期,人们常说“三岁看老”就是这个道理。好的幼儿教育能有效地改善处境不利儿童的境况,帮助儿童较好地适应今后的学校学习,提高学业完成率、就业率,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通过保障教育起点的公平,能有效地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学一前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到: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入园难”问题,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2010年12月10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采取切实措施大力发展学前教育”进行现场解读,提出发展学前教育,关键是教师,难点之一也是教师。因此,必须要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但是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总体上生师比还比较高,2009年,全国平均生师比是24:1,不少农村地区达到40:1,幼儿教师缺口很大。根据规划纲要的目标,未来1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要达到70%,在园幼儿要新增1400万以上,需要新增大批幼儿教师。因此,必须加大幼儿教师培养力度。
陕西省也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从2011年秋季起,逐步实施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到2015年,实现学前一年免费教育,普及学前两年教育,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9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以上;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要进一步加强高等师范院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培养足够数量的合格教师。国家和各级政府都己经把发展学前教育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来认识。大力发展学前教育,首先要扩建园所满足适龄儿童入学需求,同时还需要有一大批的幼儿教师投身到学前教育事业中去。...................
...................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课程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于课程下了这样的定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这通常被称为广义的课程;狭义的课程则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施良方把各种课程定义加以归类,提出以下几种类型:①课程是教学科目;②课程是有计划的教学活动;③课程是预期的学习结果;④课程是学习经验;⑤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再生产;⑥课程是社会改造脚。张华研究了国内外专家对于课程的理解,提出多种多样的课程定义大致可归为如下三类:课程作为学科;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③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只。美国的一些著名教育家、课程论专家对于课程也有不同的理解。菲尼克斯(1962)认为:一切的课程内容应当从学术中引申出来,唯有学术中)沂包含的知识是课程的适当内容;奥利奥(1982)认为课程是耳}.行为目标;塔巴(1962)认为课程是学习的计划;约渝逊(1967)认为课程是·系列有组织的、有意识的学习结果;卡斯威尔和坎贝尔(1935)认为,课程是儿童在教师指一导下所获得的一切经验;福谢依(工969)认为,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指一导下的·切经验;博比特(191附认为课程是儿童及青年为获得课程日标所必须具有的系列经验。占德莱德认为课程可以分为五种: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国家规定颁布的课程)、教师领悟的课程、教学中实际体现的课私落和学生实际体验到的课程’。本研究中的课程既是教学科目的总和,也是预期的学习结果。因而不仅要考察各个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包含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各类课程结构及学分学时比例表、教学计划表;而且还要调查学生和教师对一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
第3章 研究设计..........................................................................................14
3.1 研究日标及侧J一究内容....................................................................14
3.2 拟}究对象的选择..................................................................................14
3.2.1 被选择样本的介绍.............................................................................14
3.2.2 选取样本时的考虑囚素.....................................................................15
3.3 研究方法................................................................................................15
3.3.1 间卷调杳法.........................................................................................15
3.3.2 访谈法.................................................................................................16
3.3.3 数理统亡「法......................................................................................16
3.3.4 文献分析法...........................................................................................16
3.3.5 比较法...................................................................................................16
3.4 研究步骤..................................................................................................17
第4章 对陕西高校学前教育本科课程现状的调查及分析........................18
4.1 对陕西高校学前教育本科人刁‘培养方案的调查结果......................18
4.1.1 陕西高校学前教育本科培养目标的分析比较.................................18
4.1.2 陕西高校学前教育本科人刁‘培养规格的对比与分析..................20
4.1.3 陕西高校学前教育本科主干课程的对比与分析.............................20
4.1.4 陕西高校学前教育本科课程设置的对比与分析...............................21
4.2 对于课程现状的调查...............................................................................25
4.2.1 教师与学生对现行课程的总体看法....................................................25
4.2.2 教师与学生对课程均衡的看法............................................................29
4.2.3 教师与学生对教育见习、实习的看法................................................31
4.2.4 教师与学生对就业的看法....................................................................33
4.3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35
4.3.1 通识课程结构不合理..............................................................................35
4.3.2 专业课分配不合理.................................................................................35
4.3.3 实践课程执行效果不佳..........................................................................36
4.3.4 课程设挥与执行不同步.........................................................................37
第5章 结论与建议............................................................................................39
5.1 结沦
通过调查发现,各院校的课程设置与实施都有一些值得肯定的地方:各个院校均有比较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并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设置自己的课程,彰显本地区或本校的特色。教师对本校的课程体系评价很好,57.50/0的教师认为自己学校的课程体系能满足社会的需求,70%的教师认为自己学校的课程体系可以引领本专业的发展。学生的专业认可度增加。调查发现,学生对所学专业都有较好的了解,不再是盲目选择专业与盲目学习,学生对于学校所开设的课程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学生的就业定位更切合实际,总体上来说,68.2%的学生选择的是幼儿园或与学前相关的其它岗位,与学前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就业现状比较吻合。课程存在的问题如下:课程培养方案中通识课程种类的单一,使得学生缺乏广博的文理知识背景,就业面较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课时分配不合理,理论课程数目较多,技能方面练习时间不足,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践课程的课时安排不足,实习时间较短,学生的实践锻炼机会较少,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就业的需求;课程实施过程受到师资、硬件设施的制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研究的创新之处:本研究针对以往关于课程的研究多集中发达地区,对于西北的研究比较少的现状,选取西北的陕西省来研究高校的学前教育本科课程,某种意义上可以弥补这一空白。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增加了研究的深度。本研究依托于课题组,选取的样本容量较大,代表性较强,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