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理念下大班幼儿探究性活动个案学前教育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2555 论文编号:sb2020040915180830377 日期:2020-04-11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学前教育论文,本文的实践研究证明了这一点。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国内幼儿园课程实施情况,根据课程现状,实施具有 STEAM 理念下的幼儿探究性活动。通过结果分析,来验证 STEAM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这是本研究创新之处。同时在本文选取的案例中,都是在教材主题下进行的拓展活动,这有利于幼儿经验的连续性,也为幼儿园教师开展STEAM 提供了指导和参考。本文在取得一定成果时,也存在不足之处,经反思整理有以下几点:1.本文在幼儿园开展 STEAM 近三个月。包括前期的观察和后期教学实践。开展本次 STEAM 教学实践周期较短,若开展时间较长,将会对 STEAM 教育模式的有效性有更强的说服力,更利于幼儿探究能力的发展。2.本文在制定评价表时,通过参考以及老师多次指导修改,测得信度为 0.80。但在效度上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并且,在测评幼儿能力高低时,测评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主观性,这也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客观性。

第一章 基于 STEAM 理念下样本教材中科学主题活动分析

一、样本教材分析框架
基于 Yakman 提出的 STEAM 金字塔结构框架中确定的科学(S)、技术(T)、工程(E)、艺术(A)、数学(M)各学科包含的特定学科内容,对教材进行研究[1],图 1.1 为 STEAM 金字塔结构框架,表 1.1 为 STEAM 编码表及举例。
图 1.1 STEAM 金字塔结构框架
........................

二、样本教材体现 STEAM 的情况
(一)STEAM 整体分布情况
经编码统计,如图 1.2 所示,样本教材科学主题下的 S、T、E、A、M 知识点总共 393 个。其中以 T 类知识点最多,总数 160 个,占比例 41%。其次是 A 类,总数145 个,占比例 37%。S 类知识点总数 43,占比例 11%。E 和 M 个数均为 23 和 22,各占比例 6%和 5%。在 T 类知识点中,T6(信息)、T-11(操作)知识点个数最多,分别为 67 个和 52 个。在“A”学科知识点中,A-3(语言)、A-5(社会学)知识点个数最多,分别为 69 个和 40 个。可见,样本教材的科学主题中较重视的是幼儿技术和艺术领域的发展,科学知识点体现较少,工程和数学的知识点相对而言欠缺。在对教材知识点进行梳理时,发现教材存在着 STEAM 的分布,教材的设计具有整合的意识但在分布不全。
比如在《彩色陀螺》美术活动中,其目标为 1.探索火柴棒插在圆片的圆心陀螺才能使平衡转动的原理;2.能设计、制作不同图案的陀螺并发现陀螺转动时色彩和图案的奇妙变幻;3.喜欢动手制作彩色陀螺,体验将陀螺转动起来的成就感。
在《彩色陀螺》活动中,教材呈现了动手操作、设计、制作、体验交流等过程。将技术(T)、工程(E)和艺术(A)进行整合。从编码数据上看,教材包括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的知识点。其中,工程和数学的比例相比其他三科有一定差距,这说明学科间存在分布不全的状况。整合性和学科间性是 STEAM 教育区别于其单科课程的特点之一。省编和市编教材在学科间渗透和干预上不明显,需进一步加强。
.......................

第二章 STEAM 理念下大班幼儿探究性活动实践研究

一、教学前期分析
(一)主题目标分析
在不影响幼儿园正常保教工作的前提下,笔者结合幼儿园将进行的两个主题活动——“秋天多美好”和“拥抱冬天”,用 STEAM 理念进行拓展。秋天是丰富多彩的季节,《指南》指出:“引导幼儿了解季节的变化,了解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在“秋天多美好”主题目标中,包括能主动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发现动植物随着气候变化而发生的改变,探寻变化中的秘密,通过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秋天的认识,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拥抱冬天”主题中,引导幼儿了解动植物的变化与冬季环境的关系,积极参与冬天里的探索实践,了解冬天的秘密,能关注冬天里需要关爱的动植物,学会关爱生命,体验主题活动带来的丰富而温暖的情感。
(二)个案幼儿特征分析
本次实践从幼儿园大班年级选取三名个案,分别为甲、乙、丙。从认知水平、探究能力和学习态度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其中甲在各方面表现较好,乙在幼儿发展中处于中等水平,丙在平时表现稍弱。
表 2.1 个案特征分析
............................

二、活动案例实施
(一)区域活动
1.种子分类
设计意图:幼儿在解决问题时,通常喜欢运用熟悉的工具进行。本次在活动区投放新工具。通过引导幼儿探索使用新工具,让幼儿得知用已知经验进行的选择不一定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通过反复操作,让幼儿学会并灵活处理,进一步提高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在科学区放入一定的工具包括透明杯子、筷子、镊子、不同大小的筛斗、水果筐、花芸豆、红豆、绿豆活动过程:
环节一:教师创设情境
老师将三种豆子混在一起,引导三位小朋友,怎样能将这三种豆子进行分类?用什么方法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分出来?提示小朋友可以去科学区自行搜集工具。
环节二:幼儿活动
幼儿对此活动比较感兴趣。不同的幼儿选择不同的工具进行分类。甲、乙选择了筷子进行挑拣豆子,丙用手捡豆子。进行一段时间后,幼儿感到用手和筷子进行分类,比较费时费力。教师引导幼儿可否寻找其他工具进行分类。幼儿进行多次寻找尝试。在使用漏斗和水果筐中,发现豆子可以从孔里漏掉一部分,经过操作之后,幼儿发现筛斗和水果筐可以将其中两种豆子分离,得出要想使豆子很快的分类,可以先用筷子或镊子将最大的豆子挑拣出来。随后可以用筛斗和水果筐不同将其剩余两种豆子分类。
...............................
 
第三章 幼儿园实施 STEAM 教育的原则与支持条件............................................ 47
一、幼儿园实施 STEAM 教育的原则............................. 47
(一)“问题”中心,学科整合................................47
(二)鼓励试误,反思实践.......................................47
(三)教师陪伴,引导探究..................................47

第三章 幼儿园实施 STEAM 教育的原则与支持条件

一、幼儿园实施 STEAM 教育的原则
(一)“问题”中心,学科整合
在幼儿园中,主题也称为项目、单元,幼儿园实施活动大多是按照主题进行实施。通过组织一系列小活动,组成一个大主题。在实施 STEAM 的活动中,活动最好来源于幼儿生活和游戏中,问题来源于真实的问题解决情境中,富有游戏化和生活化,更能体现 STEAM 活动的特征而同时在跨学科活动中,强调一节活动整合几门学科。学科的整合不是为了整合进行一味拼盘的组合,而是将各学科打破界限,在解决真实的问题中运用到各学科,学科之间是自然的联系在一起的。比如在进行缝沙包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动手裁剪六块相同的布涉及了数学的知识,在缝制的过程中,鼓励幼儿动手拆开沙包观察线缝制的回路后进行缝制,涉及了技术和工程,在最后对沙包进行装饰,涉及了艺术的知识。在整个活动中,各学科的整合不是单独的拼凑,而是为了解决问题,将各学科联系起来进行的实际应用。
(二)鼓励试误,反思实践
在进行活动时,教师应引导幼儿对活动进行试误,试误不是单纯的让幼儿“犯错误”,而是在犯错误的过程中,进行反思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进而重新尝试,找到正确的方式。在引导幼儿石磨磨豆浆的过程中,当一个幼儿认为干豆子能磨出豆浆时,教师应鼓励幼儿去试误,在操作过程中发现磨不出豆浆时,幼儿就会考虑换用湿豆子磨豆浆,成功之后可引导幼儿反思为什么湿豆子能磨出豆浆而干豆子不能,通过让幼儿用手去感受豆子的干湿豆子的硬度,进而得知湿豆子比较软,容易磨出豆浆。另外,在推着石磨旋转的方向中,通过几次尝试之后,幼儿就会得知,要想磨出豆浆,只有逆时针的转动才能磨出豆浆。通过鼓励幼儿多次试错,让幼儿在活动中不断反思,得到新的认知经验,其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提升。
........................

结语
在学前阶段开展 STEAM 教育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基本观念之一就是学科整合。经过研究,笔者认为,学科整合是幼儿园课程的外在形式,核心是借助探究性活动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的实践研究证明了这一点。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国内幼儿园课程实施情况,根据课程现状,实施具有 STEAM 理念下的幼儿探究性活动。通过结果分析,来验证 STEAM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这是本研究创新之处。同时在本文选取的案例中,都是在教材主题下进行的拓展活动,这有利于幼儿经验的连续性,也为幼儿园教师开展STEAM 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本文在取得一定成果时,也存在不足之处,经反思整理有以下几点:
1.本文在幼儿园开展 STEAM 近三个月。包括前期的观察和后期教学实践。开展本次 STEAM 教学实践周期较短,若开展时间较长,将会对 STEAM 教育模式的有效性有更强的说服力,更利于幼儿探究能力的发展。
2.本文在制定评价表时,通过参考以及老师多次指导修改,测得信度为 0.80。但在效度上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并且,在测评幼儿能力高低时,测评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主观性,这也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客观性。
以上研究存在不足,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行改善。笔者希望通过本次实践研究能给幼儿园一线教师提供参考和帮助,在此基础上,开发创建更多的案例运用到教学实践,让 STEAM 教育真正落地,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580034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