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绘本教学中的教师提问探讨——以延吉市X幼儿园为例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6566 论文编号:sb2022122411320149786 日期:2023-01-05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学前教育论文,笔者认为幼儿园为教师提供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绘本理论和时间学习,从深度和广度上进行培训,有助于提升教师对绘本教学的理解力和研读能力,拓宽教师的思维与想象力,对幼儿园更好的开展绘本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也能更有效的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第一章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1.1绘本教学活动逐渐倍受重视
绘本,在国外一般被称为“picture book,根据图文合奏或者纯图片的形式,向幼儿传达生活价值观,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兴趣需要,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诸多价值,因此也备受幼儿喜爱。《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利用图书、绘画和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阅读和书写的兴趣[1],教育部正式印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应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2]。绘本符合幼儿的兴趣需要,对丰富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情感和激发创造性具有重要价值,由此幼儿园的绘本教学活动逐渐受到专家们、一线教育工作者们和各类社会群体的广泛关注。现如今,国内外诸多学者对绘本教学的内涵与提升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求进一步提升幼儿园绘本教学质量,推动幼儿园科学地开展绘本教学活动。
1.1.2教师提问是幼儿园教学的重要方式
教师提问在教师的言语行为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美国教育家鲍尔奇提到提问作为一种关键的教学辅助行为,能够极大的提高教学效率。[3]同样,提问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幼儿而言,提问可以使得他们主动自发的对相关问题进行积极思考,进而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对于教师来说,提问有助于教师导入教学主题、推动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并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可见,提问既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师幼互动的重要方式。幼儿的思维发展正处在具体形象阶段,因此教师适当的、有效的提问是引发幼儿思考和探究的重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提问对教师来说不仅具有组织与管理的作用,而且合适的提问有利于师生建立起良好关系,实现有效教学。
...........................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1.1关于幼儿园绘本教学的研究
“绘本”英文为“Picture book”,也翻译为“图画书”。“绘本”一词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在日本出现并起步发展,21世纪绘本风靡全球,被公认为“最适合幼儿的读物”。“日本绘本之父”的松居直先生(1995)高度认可绘本的重要作用:绘本是幼儿想象力的一个重要的起点。
国外主要关注绘本亲子阅读,而较少涉及绘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研宄。主要是从绘本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以及教学策略方面展开研究的。
关于教师角色定位的研究,Christina.E.van Kraayenoord(1996)研究结果显示教师的参与会使得幼儿的绘本阅读效果更好,幼儿也更易于理解绘本故事内容[2]Strickland(2004)等人通过实验也证明在教师支架阅读的帮助下,多次阅读一本书或者与教师一起参与阅读,幼儿会更有能力独自复述故事内容。[3]Elif Songür Dağ(2010)研究得出教师的教学形态能更有效帮助幼儿理解绘本,使其获得多种情绪情感体验。
关于绘本教学策略的研究,卡米拉·奥提斯、丽贝卡·M·斯托(2001)等人指出幼儿对绘本的兴趣、个性特点,教学目标明确度和社会预期度等都是影响对绘本教学的主要因素。[1]Baghban(2007)则创造性地提出了新颖的绘本教学手段,即让幼儿通过画画的形式,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或绘本中的故事进行“记录”,利用书写促进阅读。[2]Alan R.Bailey(2009)提出“大声朗读”的策略,并对不同绘本进行了介绍,如概念书、无字书等,指出各类绘本对幼儿不同的积极影响,为人们提供了绘本阅读与教学的广泛思路。[3]佩丽·诺德曼和梅维丝·雷默(2010)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应积极鼓励幼儿进行主动提问,并且在其提问后教师给予适当的反馈。
根据已掌握的文献资料,绘本源于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绘本教学是艺术、情感、社会、认知领域教育相互整合、渗透的一种有效途径,对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有着实际意义。但国外对绘本的研宄主要限于亲子阅读领域,有较为完备的研究,关于幼儿园绘本教学的研究主要论述了教师的作用和幼儿对绘本阅读的阶段,简要提及了绘本教学的教学方法运用与指导策略。
..........................
第二章理论基础
2.1符号互动理论
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米德、库利、托马斯等人提出了符号互动理论,这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也被称为象征互动论,是人际互动理论的代名词。该理论将符号看作为基本概念,是为个体自身所构建,其中语言是所有符号当中最丰富、最灵活的一个符号系统;社会群体的形成依赖与个体,个体的发展需要互动,差异化的个体是由不同程度与类别的互动产生,通过符号人们可以传达各种意义,实现人与人之间复杂的社会交往。符号互动论主要观点在于从社会上互动的个人来解释人与社会的关系。
幼儿园作为一个小型的社会圈,是人际互动行为的产物。包括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园职工、幼儿与幼儿等多种形式的互动,而在这其中,核心就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在幼儿园的各种场景中得以体现。师幼互动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师幼双方之间进行的各种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影响,它是为了谋求共同发展而进行的认知、情感、行为等的社会化互动,以师幼平等对话为基础。幼儿作为社会成员,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以实现自身发展,中班幼儿虽然处于较低发展水平,但是他们已经能够识别符号,并通过运用从而对外界各种问题做出反馈、进行调整,基本掌握了师幼互动与幼幼互动的能力。幼儿园教学活动主要表现为师幼间的互动,在一定的情境下教师运用适当的言语行为,如组织、诱导和反馈,来引导幼儿学习,通过教师的问题,幼儿进行思考、拓展思维,通过互动幼儿学习构建自我和发展自我,通过互动实现教育目的。
......................................
2.2“问题—发展性教学”理论
达尼洛夫和马赫穆托夫根据杜威的“问题教学”理论,提出了“问题—发展性教学”理论。这一理论提出的教学方法为:教师提出问题—建立问题情景—学生进行独立的研究性探索—以至最后解决问题,这种方式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发展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这种问题引导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达到对问题的解决,体现出教学的探索性和启发性。[1]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当中,部分教师认为幼儿的年龄小、身心发展性对还不成熟、往往教师高控教学活动过程,剥夺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因此教师应该要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设立相应的情境,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给予适当的指导与启发,让幼儿在问题中自主探究,最后逐渐解决问题,以丰富充实自己的知识经验。这种方式会给予幼儿更加开放的空间去思索,有助于幼儿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发展。

学前教育论文怎么写
学前教育论文怎么写

..............................
第三章延吉市X幼儿园中班绘本教学中教师提问现状分析......................16
3.1研究设计与实施..................................16
3.2教师提问的现状总体情况分析.............................18
3.3教师提问的群体差异分析.................................26
第四章延吉市X幼儿园中班绘本教学中教师提问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39
4.1教师提问存在的问题...............................39
4.2教师提问的影响因素分析...................46
第五章结论和建议........................51
5.1结论.........................................51
5.2建议........................................51
第四章延吉市X幼儿园中班绘本教学中教师提问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4.1教师提问存在的问题
4.1.1教师提问的问题类型偏向低层级
教师提问问题的类型会对幼儿思考的深度和方向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绘本教学活动不以获取严谨的知识为主要目的,更重要的是思维的发散、想象力的拓展。根据数据分析,知识型问题与理解型问题占比最多,说明幼儿教师在教学提问中更加关注幼儿掌握知识技能,基本的概念获得。尽管教龄高、本科、学前专业的教师相对来说较少的使用此类问题,在创造型问题上,非学前专业教师、4-15年教龄教师的表现也略微好一些,但是总体来看低认知水平问题仍然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教师较少的提问分析型、创造型等高认知水平问题,从而局限了幼儿主动建构的意识和思维、想象力的拓展。
学前教育论文参考
学前教育论文参考
师:我们看长颈鹿是怎么去够月亮的呢?幼:有大象幼1:踩在大象身上师:对了,踩在大象身上,它去够月亮,那它够到了吗?幼:没有师:那我们看看还有谁会过来呢?
...............................
第五章结论和建议
5.1结论
提问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基本手段,也是师幼互动对话的基本形式。绘本蕴藏丰富的教育价值,如何能更加有效的进行提问,在提问中如何使师幼对话走向深入,挖掘绘本要传达的思想意义,是笔者研究绘本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目的之所在。通过对X幼儿园中班绘本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对教师提问的总体现状分析,教师提问整体上呈现一种紧密问答的状态,在提问类型上,教师提问的问题类型偏向低层级;提问对象上,教师提问对象有偏差、忽视个别幼儿;候答时间上,教师们候答时间较短;在理答方式上,存在理答方式单一笼统,缺乏追问的问题。对促进师幼良好互动和幼儿健康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
(2)对教师的群体差异分析显示,教师的学历、专业和教龄对幼儿园中班绘本教学中的教师提问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整体来看学历高、专业性强、教龄长的教师在提问各维度表现优于低学历、非学前专业、短教龄的教师,在一小部分维度上不同群体间差异较明显。
(3)结合访谈和实际观察情况,进一步梳理发现,影响教师提问因素主要有:教师自身方面的,教师对提问作用的认识不足、教学经验有待丰富、对反思的重视度不够和对幼儿的了解不足;幼儿园方面在于教学资源短缺、缺乏教研活动指导和相关培训机会少,其中教师自身方面的因素是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580034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