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幼儿园教师乡土知识的推广探讨——贵州省为例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62522 论文编号:sb2022112819583849690 日期:2022-12-15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学前教育论文,笔者认为当前乡村幼儿园教师极其缺失,正式教师少,乡村幼儿园教师流动性大,师资数量与质量的提高困扰着乡村学前教育的发展。重视乡村幼儿园教师乡土知识的应用有利于教师在知识的学习与应用中形成文化认同,在自身独特身份中找到角色认同点,形成文化自觉,为乡村幼儿园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乡土教学能力,推进自身专业发展,重塑乡村幼儿园教师自信特质,据此可见乡村幼儿教师乡土知识的应用极为重要。
第一章  乡村幼儿园教师乡土知识的概述
一、乡村幼儿园教师乡土知识的内涵及其构成
(一)乡村幼儿园教师乡土知识的内涵
乡土知识是在特定的农耕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是某一地区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长期演变和积淀,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而发展。乡土知识具有地方性、情境性,不同地区的乡土知识存在千差万别,人生活在历史的境遇中,不同的地域文化造就不同的人。乡村幼儿园教师作为乡村教学的实施者和乡村文化的传承者,理应认识与熟知教学所在地本土人们长期生活中所传承下来的知识体系以及衍生性知识。有学者提出“乡村自然、乡村情感、乡村劳作和乡村文化是乡村基本生活的内容,此四者与乡村幼儿相遇。扩展者乡村幼儿的生命世界,使得乡村社会的教育资源生动地显现在乡村幼儿的生命中”[1]因此,乡村幼儿园教师有必要了解与幼儿生长环境相关的物理环境与精神文化知识,以便更好地了解乡村幼儿的发展规律与成长的精神世界,从而运用幼儿已接受的案例或方法进行教学。
(二)乡村幼儿园教师乡土知识的构成
本研究在分析文献的基础上,将乡村幼儿园教师乡土知识分为自然景观的乡土知识(自然环境、气候特征、人文景观等方面的知识);生产生活的乡土知识(农耕方式、服饰、饮食、建筑、交通、地方特产、特色产业等方面的知识);民间艺术的乡土知识(民间工艺、民间儿歌、音乐、绘画、口头传诵、民间游戏等方面知识);乡风民俗的乡土知识(风俗习惯、信仰、行为规范、节日庆典等方面的知识);历史文化的乡土知识(本地域的历史沿革、历史遗迹、历史名人、历史文物等方面知识);地方语言的乡土知识(有关当地人惯常使用的地方方言知识体系)。
.............................
二、乡村幼儿园教师乡土知识应用的价值分析
知识是人们认知的直接体现,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一个教师具有什么样的知识观,教师就会具备什么样的课程观甚至是教育观,所以说教师的知识观对其教育教学起着指导作用。首先,我国作为多民族的国家,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丰富,乡土知识作为文化传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乡村教师对学生进行乡土知识进行教育和熏陶责无旁贷。乡村幼儿园教师作为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一员,不仅要扮演好为乡村儿童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更要承担起传承和保护乡土文化的责任。其次,贵州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地,民族特色凸显,且文化氛围浓厚,民族民间文化进幼儿园较为成熟,这也就要求乡村幼儿园教师有必要而具备乡土知识与素养。即便当前乡土知识备受争议,但是更多的学者认为对待乡土知识应该保持中立的态度,在批判中继承。就乡村幼儿园教师乡土知识应用而言,按照乡土知识发挥作用形式的不同,其发挥的价值也有所不同,总的来说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社会价值
1.有利于传承和发展乡土文化
教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在教育中得以传播与发展,乡土知识作为乡土文化发展的重要来源,重视乡土知识的发展将有利于传承与活化乡土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乡土文化重塑受到人们的重视,乡村幼儿园作为文化的传播者,有责任和义务重视是乡土文化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在幼儿园教育起着主导地位的乡村幼儿园教师乡土知识的培养。乡村幼儿园教师作为乡村的文化人,是幼儿教育的主力军,乡村幼儿园教师在习得大量乡土知识的基础上,扮演着乡土知识传播者的角色,并承担传播乡土知识的责任。首先,幼儿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融入乡土知识,在教育中潜移默化的对幼儿进行文化的熏陶,拉近幼儿与周围文化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对进行文化传播。其次,乡村幼儿园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为乡土知识的发展提供动力。一方面他们在教学实践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能够通过教育实践进行反思——实践——反思循环往复思考教学中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得到不断调整,这将有利于乡土知识的更新与发展。另一方面,乡村幼儿园教师知识结构中具有现代化知识,乡土知识与现代化知识的碰撞为乡土知识的丰富与发展提供鲜活的“血液”,使乡土知识可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促进乡土知识的丰富与发展。
..............................
第二章 乡村幼儿园教师乡土知识应用现状结果分析
一、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乡村幼儿园教师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教龄、学历、职称、家庭所在地、在教学所在地生活时间的长短以及选择乡村幼儿园教师的原因这几方面的内容,具体样本情况如下:

学前教育论文怎么写
学前教育论文怎么写

从表3-1可知,乡村幼儿园教师年龄在30岁以下占绝大多数,说明乡村幼儿园教师多以青年为主。其中25岁及以下占比为34.52%,26—30岁占比为33.87%,31—35岁占比为20.97%,36岁以上占比10.65%。由此可知,乡村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呈现年轻化趋势。从教龄上看,工作5年以下的幼儿园教师占有绝大多数,其次是6—10年。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轨迹,可以知道笔者收到的样本大部分为新手教师、熟手教师以及胜任型教师为主,而业务精干型和专家型教师较少,侧面反映出乡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中教龄长,教学经验丰富的乡村幼儿园教师较少。从学历上看,在乡村幼儿园教师队伍中本科生以上占比57.10%、大专生占比33.23%、中专以下占比9.68%。从中可以看出乡村幼儿园教师团队大专以上占九成。
...........................
二、乡村幼儿园教师乡土知识应用情况分析
这部分要是了解乡村幼儿教师乡土知识应用的真实境况,包括乡土知识应用价值的认识情况如何让、乡土知识应用的态度如何、乡土知识应用中途径有哪些,遇到哪些困难,最后应用的效果如何。具体情况如下:
(一)乡土知识应用价值认识情况分析
帕森斯在社会成员之间的行动关系中,认为价值观决定社会成员的态度和行动,个人会根据价值判断来选择是否行动。可见,乡村幼儿园教师对乡土知识的价值判断对其应用行动具有影响作用,因此需要了解乡村幼儿园教师对乡土知识应用的价值判断。本研究对乡村幼儿园教师乡土知识价值判断的了解主要包括对自身发展、对乡村文化发展以及对幼儿发展方面的价值:

学前教育论文参考
学前教育论文参考

...............................
第三章 乡村幼儿园教师乡土知识应用存在的问题 .............. 65
一、乡村幼儿园教师对乡土知识应用价值认识薄弱 ................... 65
(一)对丰富自身知识结构作用认识匮乏 ............................ 65
(二)对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价值认识缺少 ............................ 66
第四章  影响乡村幼儿园教师乡土知识应用的因素分析 ....... 74
一、政府方面:政策与培训缺位 ......................... 74
(一)政府政策制度缺失乡土知识发展空间难以保证 .... 74
(二)培训缺席导致乡土知识应用边缘化 .............. 74
第五章  乡村幼儿园教师乡土知识应用能力提升策略 ........... 84
一、以政府为引领,完善乡村教师发展政策与培训 ......... 84
(一)以政策导向,激励乡土知识主体回归 ............ 84
(二)以教育与培训为手段,提高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水平...............85
第五章  乡村幼儿园教师乡土知识应用能力提升策略
一、以政府为引领,完善乡村教师发展政策与培训
(一)以政策导向,激励乡土知识主体回归
毋庸置疑,国家政策是国民的风向标和标准,政策与法规是推进乡村幼儿园教师乡土知识应用的主要动力,是促进乡村幼儿园教师乡土知识付诸行动的重要保障。以政策为导向引领大众对乡土知识的认识,保障乡土知识的发展空间,以政策为保障支持乡土教育的发展。首先,从根源的角度来说,在职前就应该重视乡村幼儿园教师乡土知识的发展,因此应该制定相关政策,保证乡土知识的发展空间。强调师范院校为乡土知识理论实践提供一定的发展空间,安排固定的课时与学时,让乡土知识学习落到实处。另外要重视资金的支持,设立专项基金,为高校以及乡村幼儿园乡土知识的应用与研究提供稳定的物质保障。特别是地方院校与乡村幼儿园加强合作,应重视乡土教材与乡土课程的研究,不断提高乡土知识应用的重要性认识。其次,国家在制定发展乡村教育的相关政策时,应适当强调在乡村教育过程中,加入有关乡土知识的内容,以相关政策性支持为手段推进乡土知识的发展,一方面提高乡村幼儿园领导、教师对乡土知识应用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有利于对乡土知识的保护与传承。再次,改变乡村教师专业化的城市取向,国家应出台针对乡村教师的专业标准,强化乡村教师“乡村的”专业特质,提高乡村教师话语权,提升乡村教师的社会认可。因此可以在设计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时,评聘的标准以“乡土的专业性”为重点。考查教师专业思想、理念、知识以及能力的“乡土性”。[1]并且在乡村教师的招聘考试中融入有关乡土知识的内容,提高乡村幼儿园教师乡土知识学习与应用重视。除此之外,政府还要简政放权,还需要给予乡村幼儿园教师一定自由组织教学内容的权利,鼓励其利用乡土素材,挖掘有别于城市的教育资源开展校本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等,获得有别于城市的文化发展契机。支持和鼓励乡村幼儿园根据自身实力及特点找准定位,基于乡土文化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本课程,形成办园特色,进一步促进乡村幼儿园弹性发展。

学前教育论文参考
学前教育论文参考

................................
结语
振兴乡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城市文化对乡土文化的冲击导致乡土文化面临着难以发展的尴尬境地,乡土知识作为乡土文化的核心,重视乡土知识的重建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乡村幼儿园教师在传承与发展乡村文化的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一方面从教育阶段来说,幼儿教育属于基础教育的基础,乡村幼儿思想意识正处于形成阶段,乡村幼儿园教师乡土知识的应用为幼儿获得本地知识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帮助幼儿了解本土知识,产生家乡与民族的认同感,形成寻根意识,培养幼儿爱家乡的乡土情怀,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可见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乡村幼儿园教师作为乡土文化的传播者,其学习与应用乡土知识有利于促进乡土文化的传播,有利于促进乡村幼儿园教师转变观念,适应乡村生活。当前乡村幼儿园教师极其缺失,正式教师少,乡村幼儿园教师流动性大,师资数量与质量的提高困扰着乡村学前教育的发展。重视乡村幼儿园教师乡土知识的应用有利于教师在知识的学习与应用中形成文化认同,在自身独特身份中找到角色认同点,形成文化自觉,为乡村幼儿园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乡土教学能力,推进自身专业发展,重塑乡村幼儿园教师自信特质,据此可见乡村幼儿教师乡土知识的应用极为重要。
基于上述意义,本文对乡村幼儿园教师乡土知识的应用做了尝试性研究。笔者以贵州省凯里市、都匀市、遵义市、毕节市的乡村幼儿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访谈以及观察法深入探寻乡村幼儿教师乡土知识应用的现实状况、存在的不足,并分析乡村幼儿乡土知识应用存在问题的原因,针对乡村幼儿园教师乡土知识应用存在问题提出优化策略,期望研究结果能够为贵州省乡村幼儿园教师乡土知识应用能力提高提供培养的借鉴。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580034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