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心灵的童话之旅”——教育视域中G老师童话观的叙事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jingju 点击次数:178
论文字数:56000 论文编号:sb201210252242153746 日期:2012-10-25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1章引言

   1.1选题缘由
     童话无穷的魅力像磁铁一样深深地迷住了儿童,也迷住了很多成人,甚至老人。走入童话奇境,我们总能领略到无拘无束的幻想带来的快乐、诗意与惊奇。在赞叹童话奇境的神奇与美妙的同时,我们也发现:随着媒介的发展,童话的表现方式不再仅仅局限于纸质文本的描写与民间的口传讲述,而是越来越多元化;而且如今的动画片、童话书已不仅仅是儿童的专属,也是给成人们的宝贵礼物。在这样一个信息发达、媒介多元的时代,童话性的元素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空间,幼儿教育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在调研与课程观摩的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园环境创设从室内屋顶的悬挂、墙面的设计,到活动区角的布k,以及室外活动场所的规划都大量地运用了童话元素,趣味无穷。其次,幼儿园的手工小制作也非常具有童话色彩。还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很多教育内容直接选自童话题材的绘本等,甚至动画片与童话书中的很多童话角色也被商业开发成了儿童玩具。然而,在与幼儿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老师并没有意识到幼儿教育其实就浸润在童话氛围中。例如,某教师明明每天都给孩子们读《托马斯和他的朋友》的故事,却告诉我她们的教学平时不涉及童话,只有前段时间园里面有过一个童话剧的表演。难怪很多研究发现基于童话的幼儿教育问题重重。幼儿教师的童话观念如此淡薄,固然不利于幼儿教育中童话精神的回归。我深感“幼儿教师的童话观”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现实的紧迫性,所以,逐渐形成了对“幼儿教师的童话观”的研究意识。具体来讲,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包含四个方面。

   1.1.1根本原因:儿童对童话的喜爱
     大量调查研究显示,童话深受儿童喜爱。如,刘剑眉(2008)通过对幼儿的故事爱好倾向的调查分析发现,幼儿最喜爱的故事是童话。①童话凭借幻想的翅膀,在广阔的时间和空间的背景上活动,使常见的和罕见、熟悉的和陌生各种人物与现象,发出奇异的光彩,或者把人们对于未来的理想编织成灿烂詢丽的画面,非常贴合儿童诗意的、梦想的精神世界。.............
.....................

第2章教育视域中对童话的剖析与多元透视

     在生活中,提起童话,我们很容易就能想到《白雪公主》、《小红帽》、《灰姑娘》等等很多故事。还有人在遇到美丽的场景和事物时会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像童话一样美!”另外,在批评别人不切实际地空想时,人们也常说:“别沉浸在童话里了!”这些都是生活中我们领会的童话。本研究中的童话是指以奇异的幻想、极度的夸张、多彩的象征色调构成的一种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虚幻故事。幼儿教师的童话观是以其对童话的理解为建构基础的,什么样的理解,就有什么样的童话观。本人对幼儿教师童话观的解读与分析也要建立在自身对童话的深刻理解之上。下面我将对童话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和多元透视。

  2.1童话“寻根记”

   2.1.1从民俗到心理探寻童话的根源
    童话的起源众说纷纟云。比较一致的是,在追溯童话起源时,人们发现,口口相传的民间童话是童话的最早表现形式(如,《格林童话》就是格林兄弟整理的民间童话集,世界第一部童话集《鶴妈妈的故事》是贝洛整理记录民间故事而成的)。这吸引了很多民俗学者、文化人类学者的关注,他们发现童话主题内容与民俗、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人据此提出了童话的民俗起源说(如,张莉?, 2003)、民间故事起源说(如,白静2004)。而本人认为这只能说明童话与民间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而若据此定论童话的起源问题还有失谨慎。在更深入地探究童话起源问题时,大量的考证使人们发现童话与神话、传说有着深厚渊源。关于童话与神话、传说的渊源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其一是“童话的神话起源说”。神话是一种最具有统一性的综合的意识形态,是原始先民的“百科全书”,其中包含了原始人对自然和宇宙的猜想或描述。而原始人“万物有灵”的思维特点赋予了神话极大的幻想性、超现实性和神秘色彩,这些特点在童话故事中同样存在,童话与神话有着相同或相似的事件或结构,这正是舒伟所说的“童话的神话胎记”。据此,一些文化人类学者认为,童话起源于神话。其中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童话是神话碎片的残余,是神话的渣淳。.............
.....................

第3章童心未泯的“老顽童”——G老师的故事........................35
3.1 G老师的生活经历............................................................35
3.2教育情境中的G老师.........................................................40
3.3 G老师“说”童话................................................................51
3.4其他人的声音...................................................................53
第4章理解G老师的童话观.....................................................55
4.1 G老师童话观的内容解读..................................................55
4.2 G老师童话观的特征分析..................................................57
4.2.3隐含性.............................................................................58
4.3 G老师童话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60
4.4幼儿教师童话观的更新与提升............................................63
第5章 研究总结与反思.............................................................67

结束语
     童话是儿童的精神良伴。童话精神应该是幼儿教育的灵魂,而幼儿教师的童话观直接影响着幼儿教育中童话精神的存在或缺失,进而影响着幼儿教育的质量。可是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将幼儿教师的童话观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所以,正是有感于幼儿教师童话观的重要性和教育现实的紧迫性,本研究在这方面做出了尝试。然而,本研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与研究。就比如说,在“幼儿教师童话观的更新与提升”中,我只是简单地从个体和教师教育方面提到了几点建议或方法,而如果要真正的提升幼儿教师的童话观,这是远远不够的,那可能需要教师教育体制的整体调整或改革。可是由于本人能力有限,不仅不能面面俱到,而在很多方面研究的深度也远远不够,只是蜻蜓点水一掠而过。所以,本研究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希望本研究能够让“幼儿教师的童话观”这一问题逐渐引起更多的人(包括研究者和幼儿教师)的关注及更深入的研究,以期建构并完善幼儿教师童话观理论,并最终提升幼儿教师的童话观,改善幼儿教育的质量。
    在本研究告一段落之时,我也当不忘自勉。在摸索中我走出了自己的一条小路,虽然这条路还不够深远和开阔,且布满了荆棘和坎柯。但是我谨记着鲁迅先生的话:“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将继续沿着这条小路走下去,让它延伸得更远,拓展得更宽……


上一篇:人性论视角下的儿童观与儿童教育
下一篇:某市创新少数民族幼儿教育事业实践探讨
QQ 1429724474 电话 1580034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