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一)幼儿园教育离不开体育
幼儿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体育活动,幼儿体育是儿童身体发展、性格形成、智力发展、社会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开展丰富适宜的体育活动,可以使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充分发挥,有利于幼儿的成长。《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1]体育被置于首位,足以看出,国家对幼儿体育的重视,也足以表明幼儿体育的重要性和基础性。2012 年教育部颁布《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的基础”。[2]《指南》将“健康”放在了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的首要位置,不难看出国家对幼儿健康教育的极大关注,体育作为构成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部分,开展有效的体育活动是幼儿体质增强最适宜的方式,是促进幼儿健康的一种有效途径。幼儿园体育可以为幼儿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构建优良的精神环境、增强体质、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做出重要贡献。幼儿时期是人生学习旺盛期,这一时期的体育学习对幼儿来说至关重要,而幼儿园的体育活动是幼儿锻炼的主要途径,因此,科学的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是幼儿园实现健康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代步工具、电梯的使用成为幼儿生活的常态,幼儿锻炼身体的机会也在无形中越来越少,“重智轻体”倾向依旧存在,这些现象造成幼儿的体育锻炼机会减少,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十分不利。因此,幼儿园有必要通过开展适宜的体育活动来让幼儿强身健体,提高其健康水平。
.......................
(二)活动设计是开展活动的前提
幼儿园的活动组织既要满足幼儿的兴趣需要,又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同时应能完成幼儿园的教育目标,而良好的活动设计是高质量实现上述要求的前提,也是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优质的活动设计可以使教师对教学活动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可以根据相应的情境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选择科学的教学手段,是教师行动的指南,能够让教师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从而保证活动取得满意的效果。
通过查找相关的文献发现,我国当前有关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研究非常丰硕,并涉及各个方面,研究成果较多的有:对某个专门体育活动的研究、对幼儿园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的研究等方面。在大量的研究中并不缺少对体育活动设计的各部分研究,如: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内容、活动评价等,但研究成果以板块的形式呈现,而关于幼儿园体育活动设计的整体性、对比性、综合性研究相对匮乏,且对于公开发表的体育活动设计的研究关注度不高。由此可见,教育研究对公开发表的幼儿园体育活动设计缺乏系统的梳理与实证性研究。
.............................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一)幼儿园体育活动设计意图的研究
良好的教学活动需要有对活动的整体感知和正确导向,面对幼儿园丰富多彩的活动课题,教师需明确活动的设计意图,仔细推敲活动的教育价值。李巧英指出在幼儿园活动方案设计时, 教师应明晰设计意图,选择恰当的活动内容,使得活动既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适宜幼儿发展需求,又要具有趣味性唤起幼儿的好奇心,同时应新颖且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并能贴合幼儿生活。[3]林小环从避免活动的负面影响并为使活动能激发幼儿兴趣的角度提出,在设计和开展体育活动时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选择合适的活动场地和器材,科学调控幼儿的运动量,并对游戏情境进行合理安排,使得活动既能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喜好,又能满足体育锻炼的要求,为幼儿提供足够的创造条件,使活动更具有教育价值。

图 1 编码界面
(二)幼儿园体育活动目标的研究
活动目标是关于活动将使幼儿发生哪些变化的明确表述,是体育活动开展的导向,是教师在开展活动中所期待的幼儿获得的发展。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活动目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始终围绕着活动目标而进行,体育活动目标深刻地体现出幼儿体育及其终身体育发展的整体构想。
1.幼儿园体育活动目标划分的研究
在教育目标的分类方面,通常我们提及的有两种:其一是加涅以学习结果为本位把教学目标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过程与方法三方面进行划分;其二则是布卢姆将教育活动的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此外,我国新课程提出:任何课程的实施都要实现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方面目标的有效整合,对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把幼儿教育内容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等五大领域,其中除了说明健康领域的总目标以外,还明确提出了“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的子目标。《指南》从身心状况、动作发展、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三个方面阐述了健康领域的目标。[6]在子领域动作发展中将子目标划分为三方面的具体目标,并对 3-4 岁、4-5 岁、5-6 岁三个年龄阶段提出了详细的发展目标和对应的教育建议参考。
在幼儿园体育活动目标的层次划分上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划分标准。王玉珠经过对我国一些城市的幼儿园进行对比分析,发表了幼儿体育活动既要有总体目标又要有分目标的构思。林红提出制定幼儿园体育活动三层次目标的构想,分别是:幼儿体育发展总目标、幼儿园各年龄阶段幼儿的学期发展目标及学年评价标准、各类体育活动类型的目标。[7]李巧英从课程目标、年龄目标、单元目标、教育行为目标这几类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进行详细划分,且提出任何活动都应该制定科学的教育行为目标, 即教师希望通过活动得到的教育结果。
综上所述,不同的学者对于幼儿园体育活动目标有不同的分类,但都是基于《纲要》、《指南》两个纲领性文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的划分。当前我国幼儿园普遍采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从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领域对幼儿园教育目标进行划分,本研究中也将采用布卢姆的分类方法对所选活动设计进行梳理分析。
.........................
三、关键概念界定············································ 8
(一)幼儿园体育··········································8
(二)活动设计···································8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8
(一)研究目的······································8
(二)研究意义······························9
五、研究设计····································· 9
(一)研究内容······························9
(二)研究方法····························9
六、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活动设计的计量统计
研究者对 135 个体育活动设计的基本信息做了计量统计,结果如下:
1.幼儿园体育活动设计年份和期刊分布

图 2 幼儿园体育活动设计年份统计图
由上图可知,在 2010-2019 年十年间,四本学前教育期刊体育活动设计的发表数量呈不稳定态势,总体呈先减少又增多再减少再增多又下降的趋势,在 2010 年达到顶峰,共计 27 篇,2017 年发表数量次之共计 24 篇,2019 年发表数量最少为 5 篇,除 2014 年发表了 7 篇、2018 年发表了 8 篇,其它年份的体育活动设计发表数量均在 10-15 篇之间。
经笔者调查,这四本期刊虽然都为月刊,但之所以在前两本中体育活动设计数量偏多,是因为其都有专门的活动设计专栏。《早期教育(教师版)》中发表活动设计的专栏在2010-2016 年为“活动设计”一栏,2017-2019 为“教育资源”一栏,而在《幼儿教育(教育教学)》中有“活动方案”一栏专门发表活动设计。专栏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发文量。而在《教育导刊(下半月)》和《学前教育(幼教版)》中虽然分别设置了“课程与教学”和“课程”的版块,但是两栏的内容除活动设计外,其中还包括了许多非教案的相关文章、课例分析等内容,难以保证活动设计发文量的稳定。因此,是否有专门的栏目设置保证发文量,成为形成四本期刊发文量差异的重要原因。
........................
七、对幼儿园体育的建议
(一)加强对中班、小班体育活动设计的研究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体育活动的组织各具特色,年龄不同其活动的目标和内容也有所不同。当前公开发表的体育活动设计主要是给大班幼儿,针对中班、小班的体育活动设计数量相对较少,由此可见当前中班、小班幼儿的体育活动设计可参考的优秀案例相对较少,间接反映出教师对这两个年龄阶段体育活动设计的关注度不高。而大班活动的开展必然以前两个阶段为基础,因此,教师在进行活动设计时,应对这两个年龄阶段给予更多的关注,其针对对象应该要综合考虑到各个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需求。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直接指向对象是幼儿,活动的开展是按照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来确定教育活动的目标,并组织实施相应的教育,教师既然期望所提出的教育目标成为幼儿的发展可能,使幼儿有所收获,实现体育活动的价值,就应进一步明确“幼儿为本”的思想,将幼儿方面的各种因素置于活动设计时考虑因素的首位,关注幼儿的活动兴趣、身心发展特点、已有的活动经验,以及活动对于幼儿的多元发展价值。其次,还需综合考虑其他方面的条件限制,如活动环节设计是否合理、活动材料的选择与应用是否得当、活动是否具有新意能够吸引幼儿的活动兴趣、活动开展是否科学有效并符合政策文件的旨意等。综合考虑各方因素,使得活动的开展既能顾满足幼儿发展需求,又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
《指南》中提出了“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这两个幼儿身体素质发展的子目标,由此表示,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主要目标即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因此,教师应改变以幼儿基本动作为出发点,考虑具体的活动目标的思维方式和做法,要以促进幼儿身体素质发展为核心开展幼儿的体育活动。同时,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目标应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关于健康领域教育目标的要求为参照,在设置体育活动的目标时,教师应该要充分考虑活动目标的设置是否全面、是否可行,目标设定应体现为幼儿体育兴趣的培养、运动习惯的养成、活动方法的掌握、体育知识的学习、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等方面,而不是仅关注技能的提升。体育活动目标的设定越全面、越详尽、越具体,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就越有针对性性和有效性,活动也就越能取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