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习性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思考——以天津市津南区A幼儿园为例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0 论文编号:sb2021060714070435949 日期:2021-07-07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在探讨师幼互动环节中,利用体验方式、实施方式和提问方式帮助教师将教育理论化成互动行为,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和主观性,在计划、反思阶段能够更好的认识互动的精髓与灵魂,提升教师互动的质量。本文在师幼互动研究中,以教师教学中的问题、幼儿接受能力、教师应对幼儿反馈作为教师互动质量的对象,以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为情景教育场所,提升教师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支持,利用策略探讨师幼互动情况。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一)师幼互动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是影响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积极的师幼互动,能够促进幼儿形成更加活泼、开朗的性格,同时能够促进幼儿提升自我学习能力,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动机,从而培养幼儿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个性。2001 年,教育部发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教师在日常教学环节中,应对充分倾听、感受并支持幼儿,积极与幼儿互动[1]。随着我国对学前教学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儿童健康发展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幼儿接受良好的师幼互动过程中,能够更加感受集体的温暖,得到安全感,尤其是新入园的幼儿,教师的充分关注与互动能够及时帮助幼儿适应环境,从而使幼儿能够更好更快地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成长。
(二)区域活动是新时期学前教育的重要方式
2012 年,在教育部颁布的《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区域活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方式,通过游戏等体验帮助儿童进行自发学习,是最关注幼儿学习和整体性发展的活动形式[2]。学龄前阶段的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能够更加直观地感知实际,同时能够通过亲身操作与亲自体验的方式更加自主化地构建和完善自己的心智,获得必要的生活经验与科学常识。随着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改革发展不断深入,我国在幼儿教育领域也逐渐走向成熟,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教育和培育机构都在不断推行幼儿教育过程中的区域活动,并逐渐丰富区域活动的类型、改善幼儿在区域活动的体验,以及增加区域活动所占幼儿教学时长比例等,在幼儿教育的环节过程中,区域活动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师幼互动的相关研究
笔者查阅师幼互动相关文献发现,师幼互动逐渐受到学前教育界人士的重视。师幼互动对幼儿的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幼儿园教育质量都有着重要意义。研究师幼互动行为,不仅能够丰富学前教育质量研究,对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的总体提升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师幼互动的已有研究基本是从师幼互动的结构研究、师幼互动的特征研究、师幼互动研究工具、师幼互动影响因素等几方面进行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幼儿的主体地位也逐渐被纳入师幼互动研究中。
1、关于师幼互动的结构研究
叶子等人(2001)指出,互动的结构包括四个大方向[5],分别为主体、背景、过程与结果。其中主体方向为教师与学生均为主体,不能单独存在。刘畅(2009)在研究中发现[6],师幼互动需要共同学习完成,而且教师主导形式具有很多特征,比如具有双重作用,而且行为具有相互矛盾特点,教师主导的内容带有很强的目的性。背景方向为依赖当时的场景、互动情况和师幼的特征。马丽雯(2016)通过研究发现在幼儿在培养过程中,要着重注意幼儿的学习效果并采用适合区域活动的评价方法对幼儿的学习效果进行适当评判,通过评判结果反馈的状态或者标准来指导幼师在幼儿培养过程中的培养手段、兴趣指导等方面进行相关调整,从而使幼儿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获得收获[7]。
本文所述的互动研究对象主要特指研究者和教师,他们一起研究教育事业,依靠对幼儿的观察与分析,对问题的反思和调整,对未来的计划和分析等,完善教育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得幼儿的教育更加专业性和多样化。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主要是幼儿教师给幼儿在成长中营造一种学习氛围,帮助幼儿在学习起始阶段获得良好的启蒙[8]。在区域活动中幼师根据幼儿自身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学习水平等多种因素营造出适合幼儿学习发展的环境,在这个互动环节过程中,充分挖掘幼儿的兴趣和意愿,有目的地帮助幼儿去思考去激发其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核心概念界定
1、师幼互动
师幼互动的概念主要来自朱继文,他认为师幼互动的主要对象是教师和幼儿,以不同形式、不同性质、不同程度、不同角色的状态存在,是一种特殊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交流互动,在师幼互动环节中,在一个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是相互尊重[60]。这种相互作用和影响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在国内外关于教师与儿童互动的研究过程中,教师和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被定义为在幼儿园的行为过程,在幼儿园中,教师与幼儿生活中的之间的互动是幼儿园内人际互动的一个基本形式,师生关系之间的互动质量可以影响他们的成长和发展[61]。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关系为师幼互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来理解儿童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儿童和教师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不同于其他关系的。良好的互动,可以帮助教师和幼儿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助于提高幼儿园的教育水平。
在《教育大辞典》中,互动是指一种交往过程[62],包括个人和自我之间的交互,人和人、人和群体之间的动作。而对于教师和幼儿来说,互动则是一种相对特殊的人际关系。教师和幼儿的互动的主体对象,不像师生关系那样,两者的关系相互影响与作用,以各种方式、程度相互作用,同时还有一些显性和隐性的不同。在师幼互动研究中,还需要注意教师是引导者[63],而幼儿则是学习者,互动环节贯穿了整个区域活动中,能够引导幼儿独立思考,独立探索,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使其全面发展。
......................

二、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研究的基础是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的理论,通过调查幼儿园师幼互动的现状,并以天津市津南区 A 幼儿园中师幼互动的实施为起点,整体观测师幼互动的情况和发展方向,提升教师对区域活动的认知和理解,并深刻认识师幼互动的内涵,使教师和幼儿从同一方向发展,并相互影响、相互帮助,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教育质量和师幼互动策略,使师幼互动更具有效性和实用性,最后总结出一些建议,能够提升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能力和综合能力。
本文以天津市津南区 A 幼儿园为例,对区域活动范围、主题活动以及场地器材等进行调查,展现出天津市津南区 A 幼儿园活动开展的真实情况,通过对其活动中师幼互动的差异,总结出师幼互动的特点,为后续数据分析提供基础。
在调研师幼互动研究之前,研究者与天津市津南区 A 幼儿园的院长进行了交流,院长对其表示十分支持,并将自己的经验和幼儿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之探讨,同时提出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意见和措施,对本次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表 3-1 具体研究内容
表 3-1 具体研究内容
................................

第三章 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现状........................ 18
一、师幼互动行为主体现状........................... 18
(一)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 18
(二)主体性的平衡发挥........................... 19
第四章 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的影响因素........................... 28
一、教师对师幼互动影响................................. 28
(一)教师的专业水平............................... 28
(二)教师的有效提问策略......................... 28
第五章 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质量提升建议.................................... 34
一、提高教师自身修养............................... 34
二、提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 34

第五章 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质量提升建议

一、提高教师自身修养
幼儿教师在互动时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能够很好的与幼儿沟通。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师幼互动的前提,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是有一定经验可以逐步去摸索的,其教学对象都是小朋友,因此掌握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相关教学经验是非常有必要的。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学特点是简单明了,易使幼儿接受的知识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学习区域活动时应当首先从幼儿现有认知的基础上去逐步深入,现有的认知基础无非是生活中容易见到的一些事物和材料,当幼儿发现这些事物和生活中一些知识时,教师教学应当逐渐打开幼儿的思维,这个思维扩展可以是横向扩展也可以纵向扩展。横向扩展主要是引导幼儿去进行发散思维,由生活中的一件事去联想到另一件事。纵向扩展则是将一问题进行深入思维,逐渐带领幼儿去引申,逐步揭开问题的形成原因。两种思维扩展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在进行引导过程要注意幼儿的兴趣反应,在两种思维切换的过程中,幼儿由于认知不足以及思想处于启蒙阶段不善于切换,教师应当及时去注意并加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表 3-2 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情况说明
表 3-2 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情况说明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本文研究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时,没有单纯从理论上对其提升,而是结合天津市津南区 A 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教师、研究者和幼儿作为统一的整体,相互探讨,相关成长。本文在探讨师幼互动环节中,利用体验方式、实施方式和提问方式帮助教师将教育理论化成互动行为,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和主观性,在计划、反思阶段能够更好的认识互动的精髓与灵魂,提升教师互动的质量。本文在师幼互动研究中,以教师教学中的问题、幼儿接受能力、教师应对幼儿反馈作为教师互动质量的对象,以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为情景教育场所,提升教师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支持,利用策略探讨师幼互动情况。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人们学会思考,理智行动,而幼儿是人们成长的重要时期,在幼儿的世界里,还没有学会怎么去规划人生,思考人生,这时就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方法,去帮助幼儿更好地成长。教师与幼儿互动的过程中,是相互学习、相互积累经验、相互影响的过程,使教师对互动质量和教育理念理解的更透彻,形成一个多因素影响的教育系统。教师在互动环节中要学会反思,经过不断地反思才能够审视自己,是否真正融入了幼儿的生活和世界中,坚持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的学习进度和学习能力,让他们独立完成,解决问题,增加生活经验,客观真实的评价幼儿的表现。教师需要付出努力,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反思和审视,适应互动、适应教育。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580034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