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课程中幼儿的经验课程探讨——以宜昌市夷陵区xxx幼儿园为例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8695 论文编号:sb2021060110145135862 日期:2021-07-02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笔者认为在幼儿园开展剪纸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让他们在中华文化艺术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下,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地探索、求知、感受、体会。因此,教师要把教育与游戏紧密结合,以游戏为手段,把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隐藏并融于各种游戏之中,把教师的要求尽可能转化为幼儿的需要,尽可能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在剪纸课程中自己去发现知识,在在愉快的游戏中不断增长经验、获得发展。

一、幼儿对剪纸课程的知觉和感受

(一)幼儿对剪纸课程的知觉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脑中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38]前文提到过:有关幼儿对学校课程的认知或知觉研究,多以访谈的形式进行,而且一般以事后描述为主要资料。本研究认为幼儿对剪纸课程的知觉即幼儿在经历剪纸课程之后对课程内容的描述。笔者在分析幼儿在事后叙述课程的内容时,主要关注幼儿说什么,也会注重幼儿怎么说、为什么这么说。
1.幼儿参与课程的情况
笔者呈现 9 月 27 日上午该班教研课程的情形(见表五),因为经过几周的时间,幼儿状态已经比较稳定,而且当天的课程内容(长长的二方连续,之前的课程是从简单的二方连续练习)、教学方式(教师先示范,幼儿后操作),A 妍妍(女)、B 睿睿(男)、C 诺诺(女)的表现与研究期间其他的日子并没有很大的差别。
表五:2019 年 9 月 27 日剪纸课程过程记录
表五:2019 年 9 月 27 日剪纸课程过程记录
.........................

(二)幼儿对剪纸课程的感受
如果说幼儿对课程的知觉研究是访谈幼儿“学到了什么”,那关于幼儿对课程的感受研究,则更关注幼儿的喜好、兴趣和情绪体验,主要询问幼儿“你喜欢剪纸吗,为什么”“你喜欢或不喜欢哪些环节,为什么”“在剪纸中你感到开心吗?”“有没有让你感觉不开心的事?”
1.幼儿在剪纸课程中有积极的情绪体验
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三名幼儿对剪纸课程均有积极的体验,都喜欢上剪纸课。笔者在询问幼儿“你们喜欢上剪纸课吗?”三名焦点幼儿的回答都是喜欢(访诺妍 10/10,访睿 10/10)
在访谈时,笔者询问幼儿喜不喜欢上剪纸课,三名焦点幼儿的回答都是喜欢。妍妍是喜欢动手操作,小剪刀可以变魔术,变出好看的东西,她在剪纸课程中没有不喜欢的地方。诺诺觉得剪纸有趣,但是没有具体说明原因,也没有说自己有没有不喜欢的地方。睿睿则觉得剪纸很好玩,而且用小剪刀剪纸很酷,但是他不喜欢老师平常总是不让小朋友使用剪刀,而且他觉得剪纸课上,自己先剪完纸后很无聊。
2.剪纸课程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消极等待”现象
因为幼儿个体差异和能力发展差异大,不同幼儿用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完成同样一件事情所花费的时间相差也很大。剪纸能力强的幼儿完成剪纸作品的速度较快,剪纸能力弱的幼儿完成剪纸作品的速度相对缓慢,因此剪纸课程中存在完成剪纸作品的时间差,这也是很正常的。笔者在前期的观察中发现杨老师的课堂中确实经常存在这种现象:剪得快的孩子剪完纸以后通常没有事情可以做,他们剪完后把工具、作品交给杨老师,把剪掉的垃圾放进托盘或垃圾桶里,这样既会影
...........................

二、幼儿在剪纸课程中的操作和成就

1.操作剪纸材料——重点是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材料不仅是幼儿进行剪纸活动的物质基础,还能引导幼儿对剪纸材料充分感知,从而培养幼儿观察生活、主动运用不同材料进行剪纸创作。在剪纸中,幼儿通过与剪纸材料的互动,可获得多种经验,使身心各方面得到发展。如幼儿在使用剪刀剪纸、使用画笔画出自己想要剪出的造型等过程中,手部小肌肉群的协调能力等得到了锻炼,动作更加精细化。几乎每名幼儿在剪纸过程中动手操作能力都得以发展。
在每次剪纸课程中,杨老师都会给幼儿强调剪刀的正确使用方法,绝大多数是用儿歌的形式。如:“小剪刀,手中拿,一张一合真听话”“小剪刀,开口笑,拇指食指握住它”“小剪刀,要收好,千万不能到处跑”等,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幼儿较容易记住一些用剪知识,掌握用剪技巧。不过,由于幼儿年龄特点的限制,虽然其动作更加协调,但其动手操作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研究指出:中班幼儿活泼好动,对规则感兴趣,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强,动作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也在逐步提高,但是幼儿动作的准确性和自控能力仍然较弱。
......................

2.创作剪纸作品——重点是想象创造能力的发展
中班幼儿已经能够手眼协调地使用剪刀,尝试剪出各种线条,并能剪出不同的剪纸符号和图形,掌握了转纸不转剪的剪纸方法。幼儿还可以通过观察,掌握镂空剪的装饰技能,而且可以借助剪纸表达情感,有较强的自信心,并能将剪纸作品和生活中的事物建立联系。
幼儿剪纸(粉红色衣服是妍妍,黑色衣服是诺诺,橙色衣服是睿睿)
幼儿剪纸(粉红色衣服是妍妍,黑色衣服是诺诺,橙色衣服是睿睿)
在一次“剪灯笼”的剪纸课程中,妍妍、诺诺和睿睿都在认真地剪着小灯笼。他们先是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沿着短边对折,然后开始剪直线。妍妍折好纸后,左手跟着右手移动,不一会儿就剪完了。然后,她把左右两边的横条重叠在一起,用双面胶粘好,然后还给灯笼剪了长长的花穗儿用来装饰。诺诺和睿睿剪得稍慢一点,但也慢慢剪完了,最后也给灯笼顶部安上了一个小提手。
从花穗儿的设计上,可以看出妍妍的用心,她用已经掌握的组合剪、添加剪的方法,并借助自己的想象,设计出了自己喜欢的灯笼形状。
..........................
 
三、讨论与思考............................. 37
(一)幼儿喜欢剪纸课程吗............................................. 37
(二)幼儿在剪纸课程中获得的发展一样吗............................. 38
(三)对幼儿未能获得足够经验的思考................................... 38
4.教师实施剪纸课程的阻力较多 ..................................... 40
四、建议与展望................................... 41
(一)让课程成为游戏.............................. 41
(二)支持幼儿的探索......................... 41

三、讨论与思考

(一)幼儿喜欢剪纸课程吗
其他研究者研究的活动多为半日活动或一日活动,因为半日活动或一日活动涉及的内容较多,所以焦点幼儿对不同的活动内容可能有不同的知觉和感受。但是,本研究只研究了三名焦点幼儿对剪纸课程这一项活动的知觉和感受,而且焦点幼儿都表示喜欢剪纸,在课堂中也较为专注,能跟着老师的节奏来从事剪纸活动,有较为积极的情绪体验,但是真正让幼儿自选区域活动的时候,睿睿和诺诺又很少选择美工区,即使选择美工区,也可能不会选择剪纸。所以,幼儿所谓的喜欢“剪纸”是真的喜欢吗? 这前后相互矛盾的结果代表什么呢?Erikson andShultz (1992)提出了一种“外在的关注”现象,即幼儿虽然外表看起来像是在认真听讲,但是这种外表的专心有时可能是一种掩饰自己没有兴趣的假象;廖凤瑞(2004)认为焦点幼儿对老师个人的喜欢可能促使他们在上课时注意着老师的言行。本研究也无法否认这些解释的可能性。另外,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幼儿剪纸能力的强弱、家长对剪纸的态度等都可能影响幼儿对剪纸课程的喜恶程度,但是不能说明这些因素的作用关系,因为有的动手能力弱的幼儿或者家长不支持孩子剪纸的幼儿可能更喜欢剪纸课程;有的动手能力强的幼儿反而不喜欢剪纸,或者也存在家长认为剪纸很有意义但孩子确实不喜欢剪纸的现象。由于笔者的能力和精力有限,没能选择更多的研究对象,现有的观点(幼儿剪纸能力的强弱、家长对剪纸的态度等都可能影响幼儿对剪纸课程的喜恶程度)也是从对三名焦点幼儿的观察和研究中得来。如果今后在深入探讨这个话题时,可以对那些确实不喜欢剪纸课程的幼儿进行研究,了解他们不喜欢剪纸课程的真实原因,从而获得更为全面深入的信息。
.......................

四、建议与展望


(一)让课程成为游戏
剪纸应成为幼儿游戏的伙伴、幼儿交往的工具、幼儿经验分享的桥梁、幼儿学习的途径。对幼儿而言,剪纸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一些技能技巧,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所以我们也不能为了去用教材而全搬教材,一味地照搬,一成不变的内容只会让幼儿渐渐丧失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笔者认为在幼儿园开展剪纸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让他们在中华文化艺术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下,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地探索、求知、感受、体会。因此,教师要把教育与游戏紧密结合,以游戏为手段,把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隐藏并融于各种游戏之中,把教师的要求尽可能转化为幼儿的需要,尽可能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在剪纸课程中自己去发现知识,在在愉快的游戏中不断增长经验、获得发展。
区域活动为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提供了自由的活动空间,也提供了丰富的思维活动材料。所以对中班的幼儿而言,教师应提供一些实物,让幼儿去感知、去探索、去体验,并通过与材料的活动,充分感知实物的特点,从中获得对该事物的充分体验,并以剪纸的形式表现事物的基本特征。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自主选择合作伙伴,自主选择探索材料及方式方法,自主决定活动的进程。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给幼儿提供丰富的剪纸材料,同时观察幼儿,在适当的时候为幼儿提供参考和建议,帮助幼儿解决他们解决不了的困难,起到帮助指导和组织协调的作用。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580034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