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2010 年以来,我国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学前教育发展。2012 年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学前教育,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幼儿园的数量开始迅速增长。截至到 2018 年全国共有幼儿园 26.67 万所,其中公立幼儿园 10.09 万所,民营幼儿园 16.58 万所。随着幼儿园数量的增长,幼儿园园长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
幼儿园园长作为一所幼儿园的最高领导人,承担着规划园所发展、领导保育教育、引领教师成长等多方面的责任,需要在专业知识、管理能力、领导能力等方面有着较高的水平。社会对幼儿园园长的大量需求使一些教师甚至是非专业人士进入到园长的行列中,他们需要学习优秀园长的成功经验,使自身能力得到迅速的提高。
研究者在学前教育领域学习了六年,曾前往许多幼儿园进行观摩学习,也有幸结识了一些优秀的幼儿园园长。研究者发现,每一位幼儿园园长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成长历程,他们成长历程对于其教育理念的确立、管理方式的选择以及其他诸多方面有着极大的影响。研究者希望可以立体还原一位幼儿园园长的专业发展历程,对其他教师和园长的专业成长产生借鉴作用,丰富幼儿园园长专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关于幼儿园园长专业素养的研究
洪秀敏和邱晶以《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为参照对幼儿园园长的专业素养进行了调查研究。洪秀敏对北京市和贵州省的部分园长和副园长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园长的任职资质普遍较低;组织管理素养普遍较高,但价值领导素养不足,教育教学素养相对较差;农村园长对专业素养的自我评价普遍低于城市园长。[1]邱晶通过问卷法和访谈法对湖南省 467 位园长的专业素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湖南省幼儿园园长专业素养总体可达到良好水平,但各个维度的素养发展不均衡,优化内外部环境、引领教师成长、专业理念及领导保育教育等方面的素养较高,但规划管理幼儿园和营造人文环境两方面的素养较低;园长的专业素养受地区、园所性质等因素影响,城市幼儿园园长专业素养普遍高于农村园长,公立园园长的专业素养普遍高于私立园园长。
洪秀敏对民办幼儿园园长专业素养进行了调查,发现当前仍然存在大量的民办园园长专业背景未达到国家标准;在民办园园长的专业素养中,组织领导素养相对较强,但教学领导素养较为薄弱,价值领导素养最为薄弱。[3]缴润凯在其研究中对农村幼儿园园长专业素养进行了调查,发现农村幼儿园园长的背景素养相对较差,专业素养的各个维度发展不均衡,农村幼儿园园长专业素养会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吕晓和张晓婷两位研究者就幼儿园园长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进行了研究。吕晓在其研究中论述了园长专业化知识基础的构成,他认为园长需要具备的专业化知识至少包括以下四种: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5]张晓婷在其研究中把幼儿园园长的文化素养分成了三个维度,即专业理解与认识、专业知识与方法及专业能力与行为。其研究结果显示淮北市幼儿园园长的文化素养总体达到良好水平,但是各维度间发展不均衡,幼儿园园长对文化素养的专业理解与认识的得分高于专业知识与方法以及专业能力与行为的得分。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核心概念界定
我国在 2015 年颁布的《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中,提出了六点幼儿园园长的专业职责,即:规划幼儿园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保育教育、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因此,本研究中的园长界定为:幼儿园的最高领导人,承担着规划园所发展、管理内部事务及调适外部环境等责任。
专业发展:本研究中将专业发展界定为整个职业生涯中,人在某领域的专业技能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过程。
幼儿园园长专业发展:综合上述两个概念的界定,在本研究中将幼儿园园长专业发展界定为幼儿园最高领导人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提升的过程,包含规划幼儿园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保育教育、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以及调适外部环境六个方面。

一位幼儿园园长专业发展历程的叙事研究
二、合作对象
研究者经过调查和分析,发现 Z 市的三所公立幼儿园在近几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于是初步拟定这三所幼儿园的园长为本研究的合作对象,即 H 幼儿园的 L 园长、G 幼儿园的 W 园长以及 S 幼儿园的 W 园长。研究者对三位园长进行了预访谈,对三位园长的专业发展历程进行初步的了解。初步了解后,研究者认为 S 幼儿园的 W 园长专业发展历程更有特点,在征得 W 园长同意后,正式确定 W 园长为本研究的合作对象。(预访谈提纲见附录 1)
W 园长出生于 1970 年,初中毕业后考入了师范学校的幼师班,因此具备良好的学前教育专业素养。1988 年毕业后开始工作,已有 32 年的工作经验。W 园长毕业后的前三年是在小学工作,但是这三年的时间也给了 W 园长跳出学前看学前的机会。1991 年 W园长进入 G 幼儿园开始了自己的幼儿教师生涯,并且持续了近 14 年,这 14 年的一线教师生活为她日后走上管理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5 年,W 园长成长为了 G 幼儿园的教学副园长,开始主管园内的教学工作。2011 年,W 园长开始独挡一面,到 S 幼儿园担任园长,之后便致力于将 S 幼儿园打造成自己理想中的幼儿园,S 幼儿园也在 W 园长的带领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位幼儿园园长专业发展历程的叙事研究
.........................
第三章 W 园长专业发展历程回顾................................11
第一节:W 园长的家庭背景.................................11
第二节:W 园长的求学故事...........................12
第四章 W 园长专业发展历程的影响因素分析...............................42
一、 影响 W 园长专业发展的内部因素.......................42
二、 影响 W 园长专业发展的外部因素................................43
第五章 W 园长专业发展历程的启示..............................46
一、规划职业生涯,强化专业发展意识....................46
二、学会反思,利用反思促进自身成长..........................46
第五章 W 园长专业发展历程的启示
一、规划职业生涯,强化专业发展意识回顾
每一位园长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历程,但是他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都有值得他人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研究者通过对 W 园长专业发展历程的回顾,概括其成长过程的经验,以期对其他教师和园长的发展产生借鉴作用。
W 园长的专业发展历程发现,规划职业生涯对幼儿教师和园长同样重要。幼儿教师的工作内容看似简单却又重复性强,部分教师在度过适应期后容易安于现状,提升教育能力的动力不足,专业发展停滞,甚至产生职业倦怠倾向。园长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将园长职业与幼教事业融为一体,不仅可以强化自身专业发展的内驱力,提升各方面专业能力,全园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也会随之持续发展。正如洪秀敏在其研究中发现,专业规划是影响园长专业素养的最关键因素,专业发展规划与园长专业素养总体得分存在显著正相关,专业发展目标和规划越明确,园长专业素养各维度及总分均值的得分将越高。[1]反之,园长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和专业发展意识,不仅使自己的领导力长期徘徊于一个较低的专业水平,无法胜任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园内幼儿教师的发展也会裹足不前。
....................
结语
本研究中,研究者以幼儿园园长的专业发展为线索,通过对 W 园长职业生涯中重要教育事件的呈现,立体还原了 W 园长从一名青涩教师成长为一位优秀园长的全过程。研究结束后,研究者对本研究进行了反思,分析了优点和不足。
叙事研究是一种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通过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获得研究对象行为解释性理解的探究活动。研究者认为做好一个叙事研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研究者需要学习大量的相关知识。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研究者作为叙事研究的研究工具,必须具备充足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研究的分析有理有据,使研究的结果科学合理。其次,研究者需要收集足量的研究资料。足量的研究资料既可以帮助研究者对研究对象形成全面、深入的认识,又可以使研究者能够选择最有价值的事件进行分析和呈现。最后,研究者要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总结出特殊现象背后隐藏的一般规律,而非“就事论事”。
本研究虽然以一个个案为研究对象,但是研究对象有着一定的代表性,研究者力图通过呈现一位幼儿园园长的专业发展历程折射出一批优秀幼儿园园长的共性成长规律,对幼儿教师和青年园长的专业成长产生借鉴价值。但是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本研究为质性研究,以研究者自身为研究工具,由于研究者自身专业知识储备有限、生活阅历较浅等原因,可能对 W 园长专业发展历程中的个别事件或人物的解读并不是十分透彻。其次,研究者计划在三月份对 W 园长做普通教师时期的一位老园长(已退休)和一位同事进行访谈,但因疫情影响最终未能实现,也缺少了质性研究的三角交叉验证效度,确实遗憾。为了提高研究的信效度,研究者在论文中增补了观察片段作为佐证性资料。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