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探讨——以K市四名男性幼儿园教师为例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52122 论文编号:sb2021052415024135710 日期:2021-06-17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研究以访谈为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在分析访谈资料时,研究效度的问题还需进一步讨论。对于四位男幼师而言,笔者与他们进行的访谈相当于一个非自然、非日常的环境,因此,研究对象会与平时有不同的表现进而导致效度难以保证。①比如,在访谈中,研究对象有时会故意表现出好的方面。由于笔者个人在访谈技术和细节把握上的不足,有些问题没有能够准确深入进行研究和探讨,在展现所要研究对象的内心世界时有明显不足。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教师专业素养是确保国民教育质量的核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①为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增强人民获得公平而有质量的国民教育的信心。
教师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关键所在,只有建设一支高质量、高水准的教师队伍,才能真正地实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想,加快迈向“教育强国”的步伐。《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 年)》指出:“采取切实措施建强做优教师教育,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提升教师素质能力,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②所以,提升教师质量已经成为我国目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随着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教师在不同职业阶段的专业发展需求,例如,关注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关注教师在职前和职后的专业发展需求等。在研究与实践中都可以看到,不同的教师群体面临的专业发展困境并不相同,因此,为了真正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必要对不同类型教师的专业发展历程进行深入的、细致的研究,这样,才能有效地支持与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通过深度访谈获取男性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纵向资料,在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探究男性幼儿园教师在入职前后的专业理念、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发展状态,从而总结男幼师在专业发展中的优势、需求和问题,并分析相应的实际原因。最终,为培养男性幼儿园教师、支持他们的专业发展提供经验和建议。
二、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在目前关于幼儿园教师的研究中,按照性别进行分类探讨的内容较少。大部分研究是对教师群体的职业现状、专业发展、入职适应、职业倦怠等问题进行探讨。但是,男性幼儿园教师在特定的工作场景下,有其特殊性,所以研究男幼师专业发展对幼师专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丰富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理论。本研究通过分析 K 市四位男性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历程,探讨男幼师专业发展价值,能够为幼儿园男教师及教师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丰富相关研究内容。
实践意义:了解男幼师的专业发展现状、遇到的问题、困惑,并探究其中的影响因素。让社会公众及相关部门更全面深入地了解男幼师这一特殊群体的工作与生活现状,为男幼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提供参考。根据所出现的问题,寻求促进男幼师专业发展、提升其生命价值的途径和措施,可以在实践中更好的为其他男幼师提供专业发展的途径和解决办法。
研究思路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男幼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结果和分析

第一节 预备、学习期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预备学习期是男幼师进入幼儿园之前的阶段,对 4 名男幼师在这个阶段的专业发展进行分析的内容包括:男幼师初步建立的专业理念,主要包括他们对幼儿园教师角色和师德的认知;男幼师在职前阶段学习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通识性知识和教学知识;以及男幼师在此阶段掌握的专业技能。通过对这三个方面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归纳男幼师在这个阶段的优势和发展困境。
一、专业理念:教师角色的选择
一般来说,教师的态度和情感夹杂其工作的好恶情绪,直接影响了专业理念和师德,并先于人们的具体行动。教师不是单纯信息与材料的机械传递者,他们是有血有肉的人。《专业标准》里对职业的初步理解和想法、对幼儿态度、表现与作为、涉及幼儿保教育的态度与个人行为,构成了职业本身的思路和想法。《专业标准》里专业理念与师德一共有 20 条基本要求,根据 20 条基本要求看出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是和政治要求、道德要求、专业要求混杂在一起,他们相互渗透,虽然要求的形式有所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①从为什么选择学前教育专业到为什么当幼师,当幼师意味着什么?有什么因素影响他们从“学生”到“幼师”的转变?这系列的问题可以反映出男幼师的身份认同和自我的信念,他们从事幼儿教育的基本动机,可以看出来对从事幼教事业的基本修养。
表 1.1 男幼师基本情况表
表 1.1 男幼师基本情况表

...........................

第二节 成长、储备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成长储备期意味着教师进入幼儿园工作一段时间以后的“蜜月期”,这段时期,教师精力旺盛,对工作期待值很高,随后会进入“适应期”,习惯频繁重复的工作内容之后进入“挫折期”,教师觉得被束缚在一个不能自我实现的工作中、经济和工作压力增加、害怕失去工作等。这个时期经济压力和工作压力直接影响到教师的专业发展,正如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所说,满足最底层的需求之后才能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在这个压力最大的时期是什么让四位男幼师坚持下来呢?渡过这时期后他们的专业发展如何呢?值得笔者进一步探讨。
一、专业理念:男幼师的身份认同
进入幼儿园工作后,四位男幼师的专业理念是否有所改变?他们在预备学习期的专业素养能否延续?理想和现实是否有冲突?
(一)情感的认同:幼教工作使我快乐
快乐地工作、幸福地生活,如果工作状态一片狼藉,这人生大概也是一塌糊涂吧。四位男幼师进入女性工作环境下,他们是什么工作状态呢?面对他人的质疑他们如何回应。
G 老师:“工作后我从未想过离开幼儿园,我真的太喜欢孩子了,他们很纯真,很崇拜你,每次外出培训回来他们就想死我,一回来就抱着我,他们一定要让我上数学课给他们,他们非常想上数学课,有两天我都没空,他们就每天都追在我后面问什么时候上数学课。”
可见,G 老师非常坚定自己是一名幼儿园老师,他善于发现幼儿的纯真,深知和幼儿在一起可以体会到工作的乐趣。
L 老师说:“我在幼儿园五大领域负责体育,出去外面人家看我这个身材也不会说我男的做幼儿园老师是不是有点‘那个’(娘娘腔)?我想,对于工作充实而快乐的追求,是不分性别的,我能从孩子身上感到快乐,幼儿园老师这个职业就是适合我的。工作的意义除去报酬,就是能从工作中得到快乐,我既然得到了快乐,也就不在乎别人的眼光,毕竟这个世界如此的大,不是人人都能相互理解,他们不理解我,我费再多的口舌也效果甚微,不如随口一说,大家一笑而过。”
.............................

第三章 影响男幼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分析...........................64
第一节 第一层——个人因素........................ 65
一、男幼师的个性与人格魅力...................................65
二、个人的学习和反思能力...............................66
第四章 促进男幼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76
第一节 个人层面................................76
一、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76
二、提升专业发展意识................................77
第五章 结语......................84
一、讨论与总结..........................84
二、研究反思....................................85

第四章 促进男幼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第一节 个人层面
一、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
由于性别因素的影响,幼儿园男性教师自身存在制约其发展的不利因素。比如四位男幼师在园时间平均在 10 年左右,随着日益加剧的竞争、超负荷的工作量发现自己的工作热情在慢慢消失,工作效率在下降,他们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男幼师希望能够写下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反思,可是幼儿园过重的工作量让老师无暇静下心来反思自我。
首先,男幼师自身需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其次,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结构。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如果在信息补充和学习上落后,便落后世界发展的趋势,除了要对《专业标准》、《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和有关幼儿发展的书籍进行自我学习,了解幼儿教育前沿理论、最新发展趋势制定学习计划,还要多参加理论方面的培训,比如:国培、高校进修等,利用高校的资源得到专业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G 老师曾说:“我听过很多专家的讲座,有些专家讲的真的不行,太空了,没有切合实际,我们有专业理论,但做一线的教师更多的要符合幼儿园实际情况。”幼儿园出现问题是理论和实际不符,培训不应仅仅局限于书本理论知识,应当悉心指导培训和教学实践,将理论选择性的运用到幼儿园中,需要男幼师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的长期螺旋的上升过程。杜威曾经提出:“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对自己教育实践中经验、信念、知识及自身优劣势的分析,当你着手于分析、反思这些问题时,你就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成长历程。”
L 老师身为体育老师除了在幼儿园上课,需要参加公开课和培训,翻看 L 老师的课堂反思记录,除去公开课的记录很少有平时上课的反思。L 老师说:“平时上课太忙了,下课了事情也很多,家里还有一堆事,只是在脑海里匆匆把上课的过程回忆一遍,没时间写下来,过一段时间就忘了。”
...........................

第五章 结语


一、讨论与总结
纵观四位男幼师的专业发展可以发现,他们从职前学习学前专业知识和技能面临困难,逐渐过渡到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自己的优势领域,并不断拓展相关知识和能力,相应的,他们的专业理念也从最初只求“稳定”“就业”到慢慢形成对专业的认同、热爱与专业自信。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男性与女性在学前教育专业工作中的差异也逐渐缩小。到职业全能期,他们也和其他努力认真的女性幼儿园教师一样,有可能成长为专家型、管理型教师,成为本幼儿园开展各项工作的中流砥柱。而且,与儿童教育相关的工作,也让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学会如何热爱,丰富了他们的情感。
但在另一方面,四位爱岗敬业的男幼师也在访谈中流露出了一定的孤独感,尽管他们已经忽略社会舆论的影响,发自内心地去热爱学前教育工作。例如,笔者在访谈中发现,单身的男幼师事实上很难解决个人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社会对男幼师群体的偏见。
此外,男幼师的孤独感,笔者在 M 老师身上体会到最多,M 老师在访谈中提到:“刚进幼儿园那几年只有我一个男老师,想组队打个篮球都不行,最寂寞的时候,我都跟门卫大叔和安保大哥一起玩。”孤独感,是大部分男幼师在职业适应期最难克服的一种情感,虽然幼儿园领导和同事都很关心男幼师,可是这种只有姐妹没有兄弟的处境,在幼儿园又当爹又当妈的感受,让他们在幸福满满中又仍然感到孤独。
男幼师和女幼师的专业能力没有太大,一方面,他们同样能够承担幼儿保育的工作,例如,L 老师和 G 老师会给女孩子扎头发,教孩子穿衣服裤子,分发食物,午睡等做得很细致,和女教师基本无差别。另一方面,他们在男性擅长的内容领域活动中,教学效果更好,例如,G 老师组织的科学教育活动就能够更好地、更准确地传递科学知识,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对于幼儿园来说,越来越多的男幼师进入幼儿园,无疑对幼儿园发展有着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580034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