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早期养育行为及其问题研究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43255 论文编号:sb2020122110262133969 日期:2020-12-29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在问卷法的基础上对单亲家庭早期养育行为现状进行调查,并结合访谈。利用 SPSS24.0 统计软件对所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整体上把握单亲家庭早期养育行为的现状;结合访谈资料,分析单亲家庭早期养育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针对单亲家庭养育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单亲家庭早期养育行为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从而起到改善单亲家庭早期养育行为的作用,最终促进单亲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绪论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由于社会离婚率的不断上升,以及人为事故频发或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单亲家庭的队伍日益壮大。庞大的单亲家庭队伍导致越来越多单亲儿童的出现,而单亲儿童因家庭结构的变化,无法享受完整的父爱和母爱,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完整家庭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对单亲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如单亲家庭的儿童通常在个性发展和行为方面可能存在某些不足。因此,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单亲家庭儿童的发展,并尽可能地帮助他们全面健康地成长。
1.家庭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每一个个体都是在家庭中接受人生的第一个教育过程,家庭也是个体社会化的最初场所。生活在家庭中的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会伴随其一生,儿童的各种观念甚至个性的养成都会在家庭中奠定基础。早在一百多年前,伟人马克思就曾指出:“传教士的职业是宗教,法官的职业是法律,父母的职业就是教育子女”。只有对教义的透彻理解才能成为传教士,只有对法律的精神了解才能成为法官,所以只有深刻地把握教育规律才能成为合格的父母,这样家庭教育的功能也才能发挥到最大作用。①从某种程度来说,在影响儿童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对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的就是早期的家庭教育,这主要体现在父母的早期养育行为上。儿童社会化发展的最初场所是家庭,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家庭一旦发生变故,就很有可能会给儿童的发展带来某种消极影响。所以,我们要时刻关注单亲家庭儿童的教育问题,为单亲家庭提供合理有效的教育策略,促使单亲家庭的教育功能最大化。
...........................

(二)概念界定
1.单亲家庭
单亲家庭作为一种概念最早是产生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西方欧美发达国家,一方面由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不断上升的离婚率,使得大量的离婚单亲家庭出现;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在受到女权运动的影响下,掀起了“性解放”的思想,大量的未婚妈妈出现,也使得单亲家庭的数目与日俱增。单亲家庭大量出现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之后单亲家庭这一概念逐渐被引用。从字面上来理解,单亲家庭是一种只有单一的父亲或单一的母亲与其孩子组成的家庭,是一种不完整的家庭结构形式。
国内外学者对单亲家庭这一概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化解释,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理解。国外学者 Kanlish. kaisimo 认为单亲家庭应该是“在一个家庭中,其中只有生亲或养亲一人,带着需要养育的在学或学龄前子女的家庭结构”。①英国单亲家庭委员会把单亲家庭定义为“一个没有配偶与其生活,与其未婚的没有独立的且年龄在 16 岁以下,或者年龄在 16—19 岁,但正在接受全日制教育的子女所组成的家庭”。②由此可见他们均对单亲家庭子女的范围有所限定。我国学者刘鸿雁也认为,对单亲家庭子女年龄进行限制是非常有必要的,他将单亲家庭的概念界定为只有父亲或母亲一方与未婚的、年龄在 18 周岁以下的、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③不过,陈芳提到,把子女年龄统一限定在“18 周岁以下”会缩小单亲家庭的外延,他认为应该综合考虑单亲家庭子女的年龄划定和单亲家庭子女的独立能力两个方面,把单亲家庭规定为“只有父亲(或母亲)一方与其年龄在 18 周岁以下或年满 18 周岁但正在接受全日制教育的且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的未婚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
表 1 单亲家庭儿童行为表现问题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1.理论目的
家庭是能够给予孩子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地方,更是孩子生活生长最基本最主要的场所。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不断提升,人们也逐渐认识到父母养育行为对儿童成长发展的重要性。如何更好地养育单亲家庭儿童,使他们健康快乐地长大成为家庭教育研究领域日益关注的课题。本研究的目的正是通过了解单亲家庭父母早期养育行为的现状,找出单亲家庭养育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其问题背后的原因,并提出具有操作性和实效性的建议及对策,从而丰富单亲家庭教育方面的理论研究。
2.现实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单亲家庭父母早期养育行为状况的研究,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了解单亲家庭父母早期养育行为的现状,分析家庭结构破裂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深入剖析单亲家庭早期养育行为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并在研究中找出影响单亲家庭父母早期养育行为的关键因素,为单亲家庭父母养育子女提供合理有效的建议,希望单亲家庭的养育者们可以尽可能地规避不利因素,保留和有效利用所有的积极因素,从而更好地促进单亲家庭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目前国内关于单亲家庭父母早期养育行为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从语言/认知信息、情感温暖/自我表达、社会适应/自理、忽视/干涉/惩罚、活动多样性/游戏参与以及环境气氛六个方面来初步了解单亲家庭父母早期养育行为的现状与问题,并结合访谈深入挖掘单亲家庭早期养育行为问题背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探寻改善单亲家庭早期养育行为的对策,从而促进父母养育行为的理论创新,为单亲家庭父母早期养育行为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
2.现实意义
学前阶段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家庭中父母的早期养育行为会对儿童的长远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研究,了解单亲家庭父母早期的养育行为,具体从语言/认知信息、情感温暖/自我表达、社会适应/自理、忽视/干涉/惩罚、活动多样性/游戏参与以及环境气氛六个方面的养育行为表现来阐述其现实样态,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从各个方面提出改善单亲家庭早期养育行为的建议及对策。本研究希望单亲家庭更好地意识到养育行为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并给予单亲家庭父母合理的养育行为建议。
表 3 本次调查抽取幼儿园概况
.............................
 
三、研究对象与内容......................................19
(一)研究对象..............................19
(二)研究内容..........................................19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21
(一)文献分析法...............................22
(二)问卷调查法..................22
五、单亲家庭早期养育行为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 25
(一)单亲家庭早期养育行为现状的总体分析..........................25
1.样本基本情况分析.....................25
2.总体调查结果分析...............29

七、改善单亲家庭早期养育行为的对策及建议

(一)明确自我养育责任,保障完整养育功能
在家庭养育中,父亲与母亲各自担任着不同的角色模范作用,父亲角色和母亲角色对儿童发展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可替代的,任何一方角色的缺失或角色作用的弱化,对儿童的成长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如果夫妻双方一旦选择分开,不管最终谁养育孩子,任何一方都不可以将孩子看成自己的私有物品,更不可以让孩子在离开父母合力养育的情况下扭曲的发展。父母双方一定要及时处理好各种关系,要保证亲子关系不会因为婚姻关系的变化而有所改变,确保让孩子在单亲养育中也能健康成长。①在儿童全面健康成长的过程中,父亲与母亲两个角色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单亲家庭的养育者,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都应该认识到自己角色作用的不可替代性,即使不在儿童的身边,也要抓住并利用各种机会去影响儿童,比如可以利用现代网络设备及各种通信设备,加强与儿童的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发挥角色模范的作用,帮助儿童健康的成长。同时,单亲家庭的养育者要学会充分利用身边亲戚、朋友的性别资源给儿童必要的影响,让其性别角色得到充分的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此外,在单亲家庭中,由于家庭成员的减少,在亲子交流中可能也常因缺乏第三人的协调而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问题,所以单亲家庭的主要养育者在与儿童交往时,要给儿童足够的空间,引导儿童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并认真地倾听儿童的表达,要对儿童的想法给予理解并且也要告诉儿童自己的真实想法,在这种民主平等的亲子交流中,有利于改善亲子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必须重视陪伴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并且要时刻注意陪伴的数量与质量,决不能由于个人的情绪状态或精力有限问题而忽略了陪伴的重要性。除了日常在家与儿童一起唱歌、阅读、玩玩具外,单亲家庭的养育者也要尽可能为儿童多提供一些户外活动,比如多带儿童参加朋友、亲戚的聚会或带儿童一起参加野外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陪伴儿童一同成长,在陪伴的过程中增强儿童与养育者的情感纽带,为之后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单亲家庭养育者要明确自我的养育责任,尽可能为儿童保障完整的养育功能,让儿童在单亲养育中也可以全面健康地发展。
.............................

结语
本研究通过多种途径查阅了国内外大量关于单亲家庭养育行为方面相关的文献资料及专业书籍,在问卷法的基础上对单亲家庭早期养育行为现状进行调查,并结合访谈。利用 SPSS24.0 统计软件对所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整体上把握单亲家庭早期养育行为的现状;结合访谈资料,分析单亲家庭早期养育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针对单亲家庭养育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单亲家庭早期养育行为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从而起到改善单亲家庭早期养育行为的作用,最终促进单亲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具体来说,在本研究中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果:
1.明晰了单亲家庭早期养育行为的现实样态
本研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了解到以下情况:第一,单亲家庭对儿童提供的各种语言或认知信息的多少与质量存在不足,有部分养育者对孩子的需求未做出及时准确的回应,也没有为孩子提供相对独立的空间,不重视参与孩子的活动等;第二,本研究发现对女孩的养育行为要略好于男孩,单亲父亲的养育行为要差于其他养育者,31-40 岁的养育者对儿童的养育行为稍优于其他年龄区间的养育者,养育者学历水平越高,其养育行为表现越好。
2.指明了单亲家庭早期养育行为的问题及原因
本研究根据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基础上,就单亲家庭早期养育行为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以下观点:第一,单亲家庭由于完整养育功能的弱化而出现养育投入不足;第二,单亲家庭由于养育知识的欠缺而出现养育观念落后;第三,单亲家庭由于养育动机的错位而出现养育方法的失当;第四,由于外界对单亲家庭的偏差认识使其承受巨大舆论压力。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580034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