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视角下系列图画书和同一图画书阅读对5-6岁幼儿附带性词汇习得的影响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18544 论文编号:sb2020072117403232301 日期:2020-07-26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学前教育论文研究,本研究探讨了同一图画书重复阅读和系列图画书阅读对 5-6 岁幼儿附带性词汇习得,故事理解以及幼儿的阅读兴趣,揭示了不同阅读方式下,幼儿附带性词汇习得的不同效果。幼儿的故事理解得分以及幼儿的阅读兴趣也会受到阅读方式的影响。本研究得出一些结论,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伴随着图画书阅读对幼儿附带性词汇习得研究的逐渐深入,一般性词汇知识以及互动方式都会影响幼儿的附带性词汇习得,在以后幼儿图画书阅读过程中可以探讨不同因素对幼儿附带性词汇习得效果的影响。同时,为控制研究变量本研究选择了具体的名词,并在图画书中具有对应的图画,未考虑图画书阅读对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其它词性的附带性词汇习得效果。未来的研究可以探讨幼儿图画书阅读对不同词性的附带性词汇习得效果的影响研究。

1.绪论

1.1 问题提出
词汇知识发展对幼儿早期学业成功至关重要。在幼儿的词汇发展过程中,教师或家长不可能直接教授所有的词汇,部分词汇是幼儿在日常生活或阅读中附带性习得的。图画书阅读是幼儿接触文字的主要形式之一。幼儿可以在图画书阅读过程中附带性地习得词汇。附带性词汇习得这一概念最早是 Nagy、Herman 和 Anderson 在 1985 年提出的,这个概念主要指学习者在进行某项认知活动过程中所伴随的词汇习得。1比如在浏览报刊杂志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习得部分词汇。相关研究发现,幼儿的附带性词汇学习的研究都是通过大声朗读书籍即分享阅读的方式来呈现词汇,结果表明,分享阅读的方式有利于幼儿词汇的增加。2图画书附带性词汇习得,是指以图画书为媒介,教师或家长在进行分享阅读过程中,幼儿自然的习得部分词汇。
图画书阅读可以促进幼儿附带性地习得词汇。图画书阅读为幼儿提供了接触文字的机会,培养了幼儿对文字的兴趣,有利于幼儿附带性习得词汇。但是,如果教育者刻意教授幼儿词汇知识,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依据《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规定: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用机械记忆和强化训练的方式让幼儿过早识字不符合其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相关的研究发现,幼儿可以在图画书阅读中自然而然地附带性习得词汇。因此,在图画书阅读活动过程中,在没有刻意的识字教学情况下,幼儿是可以通过附带词汇习得的方式,自然而然掌握一些文字和文字知识,这是一件有益的事情。它可以为小学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何在图画书阅读过程中,促进幼儿附带性词汇习得,是阅读心理学领域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研究发现,重复阅读是促进幼儿附带性词汇习得的有效方式。
............................

1.2 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法,采用了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比较了系列组与重复组对 5-6 岁幼儿附带性词汇习得的影响。分析比较了幼儿在两种不同阅读方式下幼儿的附带性词汇习得,幼儿的故事理解以及阅读偏好得分情况。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1)探讨两种阅读条件下,系列组与重复组对 5-6 岁幼儿附带性词汇习得的影响。
(2)探讨两种阅读方式下,系列组与重复组对 5-6 岁幼儿的阅读偏好和故事理解的影响。
表 1 幼儿基本情况
..........................

2.文献综述 2.1 附带性词汇习得相关理论的研究

2.1.1 输入假说理论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语言学家 Krashen 在其著作《输入假说:理论与启示》中提出了“输入假说”理论(The Input Hypothesis),该理论认为语言不是被直接教授而来的,而是通过接触大量信息伴随性习得的。该理论指出,有效的语言输入应包括“i+1”。如果语言习得者目前的语言能力为 i,那么语言输入应高于 i,即“i+1”。Krashen 认为输入假说理论的特点首先,可理解性,即输入的语言是学习者可以理解的;其次,有趣又有关,即输入的内容具有趣味性和词汇习得相关,最后,足够的输入量,即要有丰富的语料,更加广泛的阅读。
图画书阅读给了幼儿接触大量信息的机会,在图画书阅读中幼儿接触的图画书内容是幼儿可以理解的,图画书内容有趣,幼儿可以从视觉和听觉接触有关目标词的相关信息,有利于幼儿在阅读中附带性的习得词汇。
2.1.2 投入量假说理论
投入量假说( Involvement-load Hypothesis) 理论, Laufer 和 Hulstijn2001 年提出的,是衡量阅读任务对附带性词汇习得作用的标准。该理论认为附带性词汇习得的效果取决于加工词语时的投入量,投入量越大附带性词汇习得效果越好。投入量假说理论包含三个方面,即需要,查找和权衡。11“需要”是指和学习者动机有关的情感因素,例如在阅读中遇到阻碍理解文本内容的词语时,学习者感到有需要弄清词语的语义。“查找”是指信息的加工过程对词语的形和义是否加以注意,注意到了什么。“权衡”是指为了弄清词语的语义所做的努力,具体来说就是将生词放在文中比较其含义。投入量假说理论指出,在其它条件均等的条件下,这三方面的投入越大,附带性词汇习得的效果越好。
在图画书阅读过程中,幼儿会指着图画书中的文字,问“这个字读什么”?这种情况就体现了投入假说理论中的“需要”,幼儿有想要了解词语的意思的需要。在分享阅读中,幼儿会注意到图画书中的图画和文字,在阅读过程中还会将图画书中的图画和文字进行匹配,这也体现了投入量假说中的“查找”。根据投入量假说理论,幼儿在图画书阅读中的投入量越大,有利于幼儿附带性词汇习得。
............................

2.2 分享阅读对幼儿附带性词汇习得影响的研究
分享阅读对幼儿附带性词汇习得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分享阅读是指在轻松的环境下,成年人和幼儿或者幼儿同伴之间共同阅读一本书的活动。Fletcher 和 Reese(2005)研究表明,分享阅读是促进幼儿附带性词汇发展的有效干预措施。12Sim 和 Walker(2014)的研究发现,发展幼儿词汇的关键策略是分享阅读。分享阅读可以促进幼儿对词汇的关注和习得。在分享阅读后,幼儿的词汇量比阅读前的词汇量显著增加。13分享阅读与幼儿的词汇知识呈正相关。Ford 和 Paratore(2015)的研究也表明,在幼儿可以独立阅读图画书之前,分享阅读是幼儿词汇习得的重要方式。分享阅读与幼儿语言技能和早期阅读能力相关。14Lenhart 和 Lenhard ,Vaahtoranta(2017)在分享阅读条件下,测试了 6 岁幼儿在阅读图画书时目标词的附带性习得情况,结果表明分享阅读可以显著促进 6 岁幼儿的附带性词汇习得。15Fernald 和 Marchman (2012)研究表明,学前期是幼儿语言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学前期进行分享阅读,可以让幼儿接触到“新颖”的词汇,即幼儿谈话中不太常用的词汇和不熟悉的概念,自然而然地获得词汇知识。一项对早期分享阅读的六年的纵向研究表明,学前期的分享阅读可以预测儿童早期的词汇量和学业技能。16同样的,Ameneh 和 Elliot(2018)研究也证实了幼儿时期的分享阅读可以预测儿童在小学期间的识字量。
分享阅读是幼儿教师和家长经常使用的阅读策略,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幼儿家长和教师的语言在不知不觉间丰富了幼儿的词汇知识,是幼儿附带性词汇习得的重要途经。Rideout 和 Wartella(2003)的研究表明,教师和家长在进行分享阅读时的怨言技巧影响幼儿的附带性词汇习得。例如提问、停顿等。18Read(2014)的研究发现,在分享阅读中,押韵、停顿等技巧可以帮助幼儿从图画书中附带性习得词汇。在分享阅读时,幼儿教师或家长讲述故事的内容,当幼儿听到相同押韵的词语时,语音的押韵有助于幼儿在词与词之间建立联系,通过听到相同的韵附带习得词汇。19同时,分享阅读有利于幼儿将图画和文字进行匹配从而习得词汇。Ford 和 Paratore(2015)的研究表明,在幼儿可以独立阅读之前,分享阅读是幼儿词汇习得的重要方式。20幼儿可以通过教师或家长的讲述,将听到的故事内容和图画书中的图画和文字结合在一起,从而附带性习得词汇。
..........................
 
3.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0
3.1 研究内容 ............................. 10
3.2 研究意义 .......................... 11
4.实验设计......................... 12
4.1 被试 .......................... 12
4.2 研究假设 ............................ 12
5.结果与分析 ................................. 16
5.1 系列组和重复组 PPVT 和识字量结果的比较 ................................ 16
5.2 系列组与重复组对目标词的附带性习得的比较 ............................. 16

8.教育建议

8.1 充分利用系列图画书阅读促进 5-6 岁幼儿附带性词汇习得
系列图画书作为图画书的一种特殊类型,在图画风格以及文本难度上,保持一致水平。除此之外,系列图画书的主角是重复出现的,随着幼儿阅读次数的增加,幼儿会对图画书中的主角越来越熟悉,对主角的加工时间会越来越短,在阅读系列图画书的过程中,幼儿能够关注到图画书中的其它元素,例如:背景元素,故事文本以及词汇知识等。在系列图画书分享阅读中,幼儿会接触不同语境,词汇会在不同的语境中出现,这些不同的语境,给幼儿提供了丰富的语义线索,帮助幼儿进行图画和文字的匹配,从而自然习得目标词的语义知识。因此,家长和教师在分享阅读时,应充分利用系列图画书的特点,促进幼儿附带性的词汇习得。
研究发现,对于 5-6 岁的幼儿来说,幼儿重复阅读一本图画书多次,会影响幼儿的阅读兴趣,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加,幼儿的阅读兴趣降低,影响幼儿在阅读过程中的专注程度。在系列图画书阅读中,幼儿每次阅读不同的图画书,伴随着阅读次数的增加,幼儿的阅读兴趣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幼儿能够附带习得更多的目标词以及获得更多目标词的语义信息。相关的研究也表明,在学前期接触丰富阅读材料,在以后的阅读中表现出更多的兴趣和更大的能力。59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新异的刺激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引起人的兴趣,幼儿也是如此。60有研究指出,能够提升语言学习的阅读活动一定时有趣的。因此,家长和教师要合理选择图画书,能够考虑系列图画书对幼儿附带新性词汇习得的价值,在家里或幼儿园中选择适合的系列图画书提供给幼儿阅读。 同时,家长和教师也应尊重幼儿的阅读兴趣,根据幼儿的年龄以及个体差异等,灵活调整重复阅读次数。当重复阅读同一本图画书的次数越多时,可能会破坏幼儿对图画书的阅读兴趣,让幼儿产生不良的情绪。因此,在图画书阅读活动中,教师和家长应充分考虑重复阅读次数对幼儿阅读兴趣的影响,帮助幼儿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和阅读体验,从而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表 2 图画书基本情况
.............................
 
9.研究局限与展望

本研究探讨了同一图画书重复阅读和系列图画书阅读对 5-6 岁幼儿附带性词汇习得,故事理解以及幼儿的阅读兴趣,揭示了不同阅读方式下,幼儿附带性词汇习得的不同效果。幼儿的故事理解得分以及幼儿的阅读兴趣也会受到阅读方式的影响。本研究得出一些结论,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伴随着图画书阅读对幼儿附带性词汇习得研究的逐渐深入,一般性词汇知识以及互动方式都会影响幼儿的附带性词汇习得,在以后幼儿图画书阅读过程中可以探讨不同因素对幼儿附带性词汇习得效果的影响。
同时,为控制研究变量本研究选择了具体的名词,并在图画书中具有对应的图画,未考虑图画书阅读对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其它词性的附带性词汇习得效果。未来的研究可以探讨幼儿图画书阅读对不同词性的附带性词汇习得效果的影响研究。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580034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