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研究缘起
1.1.1国家对研学旅行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
研学旅行近年来成为一个教育热门话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支持研学旅行。我国研学旅行政策的首次提出是 2013 年国务院发布的《国民休闲旅游纲要(2013-2020 年)》,①这项政策提出了要“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意味着国家开始重视研学旅行,并加速了研学旅行的发展进程。2014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②首次明确了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范畴。2016 年教育部等 11 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③对研学旅行做出明确定义,并确定了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在地方上,2019 年河南省教育厅等10 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方案》④的通知,提出了研学旅行要因地制宜,以国家出台的政策为标准突出河南特色,拓宽国际视野,打造出具有中原风格的研学旅行课程。此项政策还规划了河南省内应建设一批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的研学基地,培养专业素质过硬的研学师资队伍,开发出可进行推广、具有普遍性的精品研学课程体系,完善管理机制。这对于河南省研学旅行的推广和普及也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洛阳市教育局等 10 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方案》⑤根据河南省教育厅颁布的文件精神,结合洛阳市实际情况,提出要全力打造具有洛阳特色的研学旅行,促进“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的有机融合。从以上国家提出的政策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研学旅行政策体系正逐步形成,研学旅行是全面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2001 年《幼儿教育活动指导纲要(试行)》⑥在总则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可以说做好幼儿教育就是在为人的一生打好基础,幼儿教育的特点符合研学旅行的发展要求,因此,在基础教育中推行研学旅行政策,自然也就包括在幼儿阶段要对研学旅行活动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究。
1.1.1国家对研学旅行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
研学旅行近年来成为一个教育热门话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支持研学旅行。我国研学旅行政策的首次提出是 2013 年国务院发布的《国民休闲旅游纲要(2013-2020 年)》,①这项政策提出了要“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意味着国家开始重视研学旅行,并加速了研学旅行的发展进程。2014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②首次明确了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范畴。2016 年教育部等 11 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③对研学旅行做出明确定义,并确定了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在地方上,2019 年河南省教育厅等10 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方案》④的通知,提出了研学旅行要因地制宜,以国家出台的政策为标准突出河南特色,拓宽国际视野,打造出具有中原风格的研学旅行课程。此项政策还规划了河南省内应建设一批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的研学基地,培养专业素质过硬的研学师资队伍,开发出可进行推广、具有普遍性的精品研学课程体系,完善管理机制。这对于河南省研学旅行的推广和普及也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洛阳市教育局等 10 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方案》⑤根据河南省教育厅颁布的文件精神,结合洛阳市实际情况,提出要全力打造具有洛阳特色的研学旅行,促进“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的有机融合。从以上国家提出的政策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研学旅行政策体系正逐步形成,研学旅行是全面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2001 年《幼儿教育活动指导纲要(试行)》⑥在总则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可以说做好幼儿教育就是在为人的一生打好基础,幼儿教育的特点符合研学旅行的发展要求,因此,在基础教育中推行研学旅行政策,自然也就包括在幼儿阶段要对研学旅行活动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究。
........................
1.2研究综述
1.2研究综述
1.2.1国外研究综述
1.2.1.1 国外研学旅行相关研究
国外研学旅行的历史渊源。国外研学旅行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人生经历中。亚里士多德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伟大学者,他的学术成就首先源于他在柏拉图学院长达 20 年的学习,但在之后长达 24 年的时间里,他曾多次颠沛流离,这为他学术思想的成就提供了更多的养分。西方真正具有研学旅行特征的教育活动,源于16 世纪欧洲的“大游学”(the Grand Tour)。“大游学”的本意为“大陆游学”,起初是中世纪英国流行的一种朝圣之旅。英国虔诚的天主教信徒常前往欧亚大陆进行朝圣,圣城耶路撒冷是信徒们最希望前往的地方,但因路途遥远、战争等原因许多信徒会选择罗马和康波斯特拉的圣詹姆斯神殿。⑩这种朝圣之旅不仅满足了信徒对宗教的追求,同时也扩大了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形成了在旅途中接受教育的传统。17 世纪这种“大游学”成为了英国、德国的贵族弟子到法国和意大利求学的“漫游式修学旅行”。到了 18、19 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大游学”的群体开始由贵族走向大众,大量的中产阶级和普通工薪家庭子女也加入进来。
1.2.1.1 国外研学旅行相关研究
国外研学旅行的历史渊源。国外研学旅行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人生经历中。亚里士多德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伟大学者,他的学术成就首先源于他在柏拉图学院长达 20 年的学习,但在之后长达 24 年的时间里,他曾多次颠沛流离,这为他学术思想的成就提供了更多的养分。西方真正具有研学旅行特征的教育活动,源于16 世纪欧洲的“大游学”(the Grand Tour)。“大游学”的本意为“大陆游学”,起初是中世纪英国流行的一种朝圣之旅。英国虔诚的天主教信徒常前往欧亚大陆进行朝圣,圣城耶路撒冷是信徒们最希望前往的地方,但因路途遥远、战争等原因许多信徒会选择罗马和康波斯特拉的圣詹姆斯神殿。⑩这种朝圣之旅不仅满足了信徒对宗教的追求,同时也扩大了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形成了在旅途中接受教育的传统。17 世纪这种“大游学”成为了英国、德国的贵族弟子到法国和意大利求学的“漫游式修学旅行”。到了 18、19 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大游学”的群体开始由贵族走向大众,大量的中产阶级和普通工薪家庭子女也加入进来。
国外研学旅行的发展。近代意义上的研学旅行始于日本的修学旅行。日本政府高度重视修学旅行,
1946 年将修学旅行纳入国家教育制度体系,并给予了充分的法律支持和财政保障。日本修学旅行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政府的高度重视,财团法人日本修学旅行研究协会(ETI educational tour institute)的监督指导以及新闻媒介的配合。英国政府在这一时期重视研学旅行,要求各个学校开展相应的研学旅行活动,并将研学旅行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纳入了地方教学大纲。

........................

........................
2 幼儿研学旅行的解读
2.1幼儿研学旅行的内涵
2.1.1研学旅行的内涵
教育部等 11 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对研学旅行给出的定义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基于传统意义上的广义和狭义的概念进行原理界定,研学旅行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视角的内涵界定。从广义的角度讲,研学旅行,顾名思义,就是指以研究性、探究性学习为目的的专项旅行,是任何旅游者出于文化求知的需要,暂时离开常住地,到异地开展的文化性质的旅游活动。由于学习求知的主体并不一定是学生,任何人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可以学习,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因此,研学旅行的主体也可以是任何抱着学习求知目的而旅行的人。52旅游界学者一般采用这个广义界定。教育界学者一则往往将其狭义定义为特指由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的,以学习知识、了解社会、培养人格为主要目的的校外考察活动。在本文中,我们主要探讨的是狭义的研学旅行。
2.1幼儿研学旅行的内涵
2.1.1研学旅行的内涵
教育部等 11 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对研学旅行给出的定义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基于传统意义上的广义和狭义的概念进行原理界定,研学旅行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视角的内涵界定。从广义的角度讲,研学旅行,顾名思义,就是指以研究性、探究性学习为目的的专项旅行,是任何旅游者出于文化求知的需要,暂时离开常住地,到异地开展的文化性质的旅游活动。由于学习求知的主体并不一定是学生,任何人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可以学习,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因此,研学旅行的主体也可以是任何抱着学习求知目的而旅行的人。52旅游界学者一般采用这个广义界定。教育界学者一则往往将其狭义定义为特指由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的,以学习知识、了解社会、培养人格为主要目的的校外考察活动。在本文中,我们主要探讨的是狭义的研学旅行。
2.1.2幼儿研学旅行的内涵
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儿童的发展是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是不断变化的过程,受到生物因素、社会因素的综合的、系统的影响,而这两种因素的发挥作用又依赖于儿童的主动的实践活动。53在日常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教育目的和教育纲要,有目的地指导儿童的学习活动,其活动范围主要是在幼儿园园所之内。而幼儿研学旅行和幼儿园教学活动相比,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将幼儿带领到园所之外,让孩子亲身接触真实的自然以及社会,将学习与旅行相结合的活动,并且这还是一种集体形式的活动。
........................
2.2幼儿研学旅行的原则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所提到研学旅行的四项基本原则为教育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公益性原则,依据这些研学旅行的基本原则,结合幼儿研学旅行的特点,幼儿研学旅行应遵循以下原则。
2.2.1教育性原则
幼儿研学旅行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组成部分,本质上是一项幼儿教育活动,因此幼儿研学旅行活动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遵循教育性原则。教育性原则体现在活动目标设计和活动内容选择中。活动目标的设计要结合《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的不同年龄段的具体目标以及幼儿综合实践活动的标准来制定,还要注意结合现有的研学资源,制定出科学且具有地方特色的幼儿研学旅行目标。活动内容要具有明确的研学主题且富于教育意义,在内容的选择上应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兴趣点来确定,内容的呈现要具有探究性,有助于幼儿的亲身体验和思维发展。
2.2.2安全性原则
幼儿研学旅行需要在户外开展,存在的紧急突发情况也相对较多,因此在活动设计和实施中要充分考虑活动的安全性。在活动设计的景点资源和路线规划上要把安全性摆在第一位选择出最佳方案,还要制定出科学的应急预案和安全防范措施。幼儿研学旅行活动开始之前,还需要制定研学手册,对本次活动可能会遇到的安全问题向家长说明,如果有家长随行,还需专门对幼儿及幼儿家长进行安全教育。活动实施中配备专门的研学医护人员随行,每一位研学教师必须学习安全急救知识,在突发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够做到有效应对。

.............................
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儿童的发展是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是不断变化的过程,受到生物因素、社会因素的综合的、系统的影响,而这两种因素的发挥作用又依赖于儿童的主动的实践活动。53在日常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教育目的和教育纲要,有目的地指导儿童的学习活动,其活动范围主要是在幼儿园园所之内。而幼儿研学旅行和幼儿园教学活动相比,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将幼儿带领到园所之外,让孩子亲身接触真实的自然以及社会,将学习与旅行相结合的活动,并且这还是一种集体形式的活动。
........................
2.2幼儿研学旅行的原则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所提到研学旅行的四项基本原则为教育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公益性原则,依据这些研学旅行的基本原则,结合幼儿研学旅行的特点,幼儿研学旅行应遵循以下原则。
2.2.1教育性原则
幼儿研学旅行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组成部分,本质上是一项幼儿教育活动,因此幼儿研学旅行活动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遵循教育性原则。教育性原则体现在活动目标设计和活动内容选择中。活动目标的设计要结合《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的不同年龄段的具体目标以及幼儿综合实践活动的标准来制定,还要注意结合现有的研学资源,制定出科学且具有地方特色的幼儿研学旅行目标。活动内容要具有明确的研学主题且富于教育意义,在内容的选择上应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兴趣点来确定,内容的呈现要具有探究性,有助于幼儿的亲身体验和思维发展。
2.2.2安全性原则
幼儿研学旅行需要在户外开展,存在的紧急突发情况也相对较多,因此在活动设计和实施中要充分考虑活动的安全性。在活动设计的景点资源和路线规划上要把安全性摆在第一位选择出最佳方案,还要制定出科学的应急预案和安全防范措施。幼儿研学旅行活动开始之前,还需要制定研学手册,对本次活动可能会遇到的安全问题向家长说明,如果有家长随行,还需专门对幼儿及幼儿家长进行安全教育。活动实施中配备专门的研学医护人员随行,每一位研学教师必须学习安全急救知识,在突发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够做到有效应对。

.............................
3 幼儿研学旅行的理论基础 ..................................... 20
3.1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 20
3.1.1 顺应儿童的天性 ............................. 21
3.1.2 以自然为师 ......................... 22
4 幼儿研学旅行的现状调查 ......................................... 29
4.1 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分析 ......................................... 30
4.1.1 家长样本的基本信息 ....................................... 30
4.1.2 教师样本的基本信息 .....................................30
5 幼儿研学旅行活动存在问题的讨论 ............................... 49
5.1 家长对幼儿研学旅行的理解不到位 ................................... 50
5.2 家长对幼儿研学旅行的活动主体认知不足 ........................... 50
6 促进幼儿研学旅行有效实施的策略
6.1提高教育者对幼儿研学旅行的认知水平
幼儿研学旅行对提升幼儿生活体验,丰富幼儿成长经历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它本身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也决定了教师和幼儿家长需要对幼儿研学旅行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知。然而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幼儿家长和教师对幼儿研学旅行的认知比较浅显,还没有理解其中蕴含着的深刻的教育价值。教师只有掌握系统的幼儿研学旅行理论知识,形成正确的幼儿研学旅行价值理念,才能更好地向幼儿家长普及幼儿研学旅行的知识,带动家长正确认识幼儿研学旅行。
幼儿研学旅行对提升幼儿生活体验,丰富幼儿成长经历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它本身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也决定了教师和幼儿家长需要对幼儿研学旅行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知。然而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幼儿家长和教师对幼儿研学旅行的认知比较浅显,还没有理解其中蕴含着的深刻的教育价值。教师只有掌握系统的幼儿研学旅行理论知识,形成正确的幼儿研学旅行价值理念,才能更好地向幼儿家长普及幼儿研学旅行的知识,带动家长正确认识幼儿研学旅行。
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研学旅行的内涵。目前大多数幼儿教师对幼儿研学旅行的认知只停留在表面,教师作为幼儿研学旅行的组织实施者,首先要对幼儿研学旅行的内涵有更深刻的认识。幼儿园可以通过组织幼儿教师参加幼儿研学旅行相关的培训活动,通过聆听幼儿研学专家的讲座,理解研学旅行的内涵,用这种比较高效、便捷的方式,更加直接的学习幼儿研学旅行的实施经验。
其次,教师要掌握幼儿研学旅行的活动流程,包括行前的设计与准备、行中的组织与实施、行后的总结与评价等内容。幼儿研学旅行有其独特的活动流程,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对其进行专门学习,教师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著作、科研论文、期刊杂志、网络媒体等方法,学习一线城市那些举行幼儿研学旅行活动经验丰富的幼儿园的做法,学习优秀的幼儿研学旅行案例,举一反三,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设计出适合本园的幼儿研学旅行活动。
最后,幼儿园要对家长做好幼儿研学旅行的宣传工作。大多数家长幼儿研学旅行的了解都是通过幼儿园教师的普及,或者是通过互联网、广告等方式了解信息,还有家长表示,现在铺天盖地的辅导班广告太多了,晚上去接个孩子都能收到好几张广告,对于广告上面的宣传持怀疑态度,家长的认知渠道比较狭窄。幼儿园可以通过组织主题家长会的形式,让家长对幼儿研学旅行活动有更加直观的了解,包括研学旅行的价值意义、发展过程、组织过程等内容,促进家长对幼儿研学旅行的认知。
..........................
其次,教师要掌握幼儿研学旅行的活动流程,包括行前的设计与准备、行中的组织与实施、行后的总结与评价等内容。幼儿研学旅行有其独特的活动流程,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对其进行专门学习,教师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著作、科研论文、期刊杂志、网络媒体等方法,学习一线城市那些举行幼儿研学旅行活动经验丰富的幼儿园的做法,学习优秀的幼儿研学旅行案例,举一反三,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设计出适合本园的幼儿研学旅行活动。
最后,幼儿园要对家长做好幼儿研学旅行的宣传工作。大多数家长幼儿研学旅行的了解都是通过幼儿园教师的普及,或者是通过互联网、广告等方式了解信息,还有家长表示,现在铺天盖地的辅导班广告太多了,晚上去接个孩子都能收到好几张广告,对于广告上面的宣传持怀疑态度,家长的认知渠道比较狭窄。幼儿园可以通过组织主题家长会的形式,让家长对幼儿研学旅行活动有更加直观的了解,包括研学旅行的价值意义、发展过程、组织过程等内容,促进家长对幼儿研学旅行的认知。
..........................
结语
幼儿研学旅行成为近几年来的热门话题,其发展的趋势也会越来越快,而在幼儿研学旅行快速发展的同时,难免会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幼儿研学旅行注重的是将“学”与“游”相结合,在幼儿的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中达到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主发展,要真正发挥幼儿研学旅行的价值,就需要幼儿园、教师、家长、研学基地参与者以及社会的努力,共同构建开放的幼儿研学旅行活动。
本研究以洛阳市 3-6 岁幼儿家长和幼儿教师为研究对象,且研究对象均为参加过幼儿研学旅行的个体,采用自编问卷《幼儿研学旅行实施现状调查家长问卷》和《幼儿研学旅行实施现状调查教师问卷》作为研究工具,针对教师和家长分别进行调查,还针对教师进行相关的质性访谈。经研究发现洛阳市幼儿研学旅行活动实施出现的问题有:第一,家长对幼儿研学旅行的认知不足;第二,家长对幼儿研学旅行的价值评判有所偏颇;第三,家长忽视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主性。第四,教师缺乏科学制定目标的能力;第五,教师所选的研学旅行活动内容不够丰富;第六,教师主动发起研学旅行活动力度较弱;第七,幼儿研学旅行评价工作浮于表面。形成本现状的原因是:家长对幼儿研学旅行的理解不到位;家长对幼儿研学旅行的主体性认识不足;教师的研学旅行专业能力欠缺;教师的研学思维具有局限性;教师对幼儿研学旅行的评价环节不够重视。针对分析出的问题和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提高教育者对幼儿研学旅行的认知水平;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完善教师的专业培养机制;提升教师的活动设计与开发能力;促进幼儿研学旅行评价多元化等。当然,就目前来说幼儿研学旅行仍有许多问题亟需进一步探讨,比如幼儿研学资源开发、目的地选择、时间、资金、安全问题等,需要通过大家共同努力以提高幼儿研学旅行的活动效果。
参考文献(略)
幼儿研学旅行成为近几年来的热门话题,其发展的趋势也会越来越快,而在幼儿研学旅行快速发展的同时,难免会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幼儿研学旅行注重的是将“学”与“游”相结合,在幼儿的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中达到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主发展,要真正发挥幼儿研学旅行的价值,就需要幼儿园、教师、家长、研学基地参与者以及社会的努力,共同构建开放的幼儿研学旅行活动。
本研究以洛阳市 3-6 岁幼儿家长和幼儿教师为研究对象,且研究对象均为参加过幼儿研学旅行的个体,采用自编问卷《幼儿研学旅行实施现状调查家长问卷》和《幼儿研学旅行实施现状调查教师问卷》作为研究工具,针对教师和家长分别进行调查,还针对教师进行相关的质性访谈。经研究发现洛阳市幼儿研学旅行活动实施出现的问题有:第一,家长对幼儿研学旅行的认知不足;第二,家长对幼儿研学旅行的价值评判有所偏颇;第三,家长忽视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主性。第四,教师缺乏科学制定目标的能力;第五,教师所选的研学旅行活动内容不够丰富;第六,教师主动发起研学旅行活动力度较弱;第七,幼儿研学旅行评价工作浮于表面。形成本现状的原因是:家长对幼儿研学旅行的理解不到位;家长对幼儿研学旅行的主体性认识不足;教师的研学旅行专业能力欠缺;教师的研学思维具有局限性;教师对幼儿研学旅行的评价环节不够重视。针对分析出的问题和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提高教育者对幼儿研学旅行的认知水平;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完善教师的专业培养机制;提升教师的活动设计与开发能力;促进幼儿研学旅行评价多元化等。当然,就目前来说幼儿研学旅行仍有许多问题亟需进一步探讨,比如幼儿研学资源开发、目的地选择、时间、资金、安全问题等,需要通过大家共同努力以提高幼儿研学旅行的活动效果。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