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一)源于数感对于幼儿发展重要性的思考
数学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社会的发展也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于个人来说,无论是生活、工作还是学习,都离不开数学的和支持与帮助,如购物时价格的计算、会议中人数的统计、个人与家庭的收支计算等等都与数学息息相关。对于社会发展而言,先进仪器的研发、国家人口的统计、GDP的计算等等都离不开数学。
数感是数学学习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益先进、日新月异,可以说数感是人区别于计算机的一个重要特点。美国国家数学教师委员会发展了一套数学概念或标准,提出了过程性数学标准和内容标准两个类型,其中数感就是内容标准的一部分。美国国家数学教师委员会建议要在从学前到高中的数学课程中发展儿童的数感, 美国的许多教师和数学教育研究人员也相信小学数学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发展学生的数感。1数感对数学成绩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研究发现,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数感水平可以预测更高年级的数学成绩。2幼儿园时的数感表现可以解释一年级数学成绩 66%的变异,而家庭背景、性别、年龄的解释都明显低于数感。幼儿园的数感水平和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成绩相关为 63。
从以上的研究结果中可知,幼儿期数感的发展对于儿童日后在校数学学习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而数学认知发展弱又会对日后的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幼儿时期了解数感发展水平,并根据个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是有必要的。
.......................
二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在当前研究中,对于幼儿数感发展的研究以及将多元表征的使用与幼儿数感发展相结合的研究相对较少,而数感发展对于幼儿后期数学学习又是非常重要的,多元表征是幼儿数学学习的重要手段。因此本研究将多元表征与幼儿数学活动相结合,旨在探寻多元表征对于幼儿数感发展的促进作用,重点通过行动研究的方式来开展,为幼儿数感发展的研究增添新的血液,丰富其理论体系。
(二)实践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幼儿数感水平测试的方式发现幼儿数感发展的现状,分析 5-6 岁年龄段中幼儿数感发展的优势与薄弱方面并剖析其原因。通过开展集体活动,将多元表征的方式融入到大班数学集体活动中。期望通过行动研究给予一线幼儿园教师运用多元表征促进大班幼儿数感发展的方法指导和实践启示,在不断的实践中将理论进行落实,从而达到促进大班幼儿数感发展的目的。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 研究问题
本研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
1.5—6 岁儿童数感发展情况怎样?具有怎样的年龄特点?
2.多元表征在数领域集体活动中的运用能否促进 5—6 岁儿童数感的发展?
3.实施多元表征促进 5-6 岁幼儿数感发展的教学组织策略有哪些?
本研究希望提高幼儿教师对于数感的认识与理解,并通过将多元表征运用于数学集体活动的途径,促进大班幼儿数感的发展。因此,本研究首先通过对大班幼儿进行数感前测的方式,对幼儿的数感水平进行探查,然后通过对自行构建的运用到多元表征的集体活动对幼儿进行干预,并且通过对幼儿进行“前测—干预—后测”的动态测验,探索幼儿干预后数感发展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而检验多元表征对于促进大班幼儿数感发展的有效性。
.........................
二 研究现场与对象
本研究将上海市 X 幼儿园作为研究现场,X 园创办于 2014 年 7 月,是上海市二级幼儿园,研究者是该园的教师兼任大班组教研组长,对幼儿情况比较了解,为研究中的数感测试、课程实施提供了便利。X园共有 5 个大班,本研究选取该园大 2 班开展行动研究。该班有 35 名幼儿,
其中女孩 15 名,男孩 21 名。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承担多种任务,包括研究计划制订者、幼儿数感测查的测评者、集体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等,负责在集体教学活动时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反思集体教学活动组织的效果,并制定出下一步更加完善的方案。

..........................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承担多种任务,包括研究计划制订者、幼儿数感测查的测评者、集体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等,负责在集体教学活动时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反思集体教学活动组织的效果,并制定出下一步更加完善的方案。

..........................
第三章 行动研究的过程..................................... 15
一、现状问题的诊断与分析...................................... 15
二、行动研究方案设计........................................... 21
(一)数学活动的选择......................................... 21
(二)数学活动开展具体安排.................................. 22
第四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63
一、研究结论................................... 63
二、建议............................. 64
三、展望.......................... 65
第三章 行动研究的过程
一 现状问题的诊断与分析
在本次行动研究中的准备阶段,第一步要了解 X 幼儿园大班幼儿数感发展水平及在数活动的集体活动中多元表征的使用现状,并分析其原因。
(一)教师情况分析
1.教师缺乏对幼儿数感发展的了解与重视
研究者通过对X园大班教师的半结构性访谈了解到教师对于数感及其重要性的了解较少。关于对于数感的了解、其对幼儿发展的作用以及运用哪些方法促进幼儿数感的发展,研究者对三位相关教师进行了访谈,其中 T1 为1年教龄新教师,T2为3年教龄的青年教师,T3为教龄8年的成熟教师。访谈内容如下:
访谈 T20190903I:你们觉得什么是数感呢?
T1:我觉得数感就是认识生活中的一些数字吧,比如看到天气预报中的数字,能知道今天的温度。
T2:数感就是会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会数数之类的。
T3:数感是不是就是对数字的感知,可能就是认识一些数字,知道意思吧。
I:那你们觉得数感发展对幼儿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T1:我觉得就是能够认识数字吧,积累一些数学知识。
T2:我和T1 的想法一样,在现在这个阶段的话,就是比他同龄的小朋友多一些数学知识,会简单的加减法之类的。
T3:我也是一样的,会数数、简单的加减法吧。
.......................
第四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一)多元表征运用于大班幼儿数感发展具有可行性,能够有效促进大班幼儿的数感发展
经过六次大循环、十二次小循环的行动研究过程,研究者发现运用多元表征促进大班幼儿数感发展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实验班幼儿前后测的数感得分表明实验班幼儿后测的结果优于前测。这些数据与研究者观察到的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非常吻合,都表明了运用多元表征能够有效促进大班幼儿的数感发展。
(二)运用多元表征促进大班幼儿数感发展的策略
1.活动内容与多元表征形式的选择活动内容和所用到的多元表征形式选择要适宜,这是活动开展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为了保证活动效果,要慎重挑选适宜的内容与形式。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 活动要源自数感核心内容同时要符合大班幼儿数学认知发展目标
结合数感中的核心内容及《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中对大班幼儿数学认知上的具体目标和相关要求,教师需要仔细研读相应的资料与文件,全面深入理解大班幼儿的数学认知年龄特点,才能正确选择合适的活动内容。在研究者选取的十二个活动中,每个活动蕴含的数感核心经验都非常凸显。从实施过程中幼儿的行为表现来看,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适合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如个别活动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较为简单,从而导致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1) 活动要源自数感核心内容同时要符合大班幼儿数学认知发展目标
结合数感中的核心内容及《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中对大班幼儿数学认知上的具体目标和相关要求,教师需要仔细研读相应的资料与文件,全面深入理解大班幼儿的数学认知年龄特点,才能正确选择合适的活动内容。在研究者选取的十二个活动中,每个活动蕴含的数感核心经验都非常凸显。从实施过程中幼儿的行为表现来看,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适合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如个别活动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较为简单,从而导致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2) 表征形式的选择要符合活动的内容和需要
表征形式的选择要符合活动的内容和需要,教师在选择表征形式时要考虑活动自身的特征:语言表征,阐明数学逻辑;实物操作,检验学习效果、巩固自身经验;手势动作表征,加深对数感的认知与理解等等。
参考文献(略)
表征形式的选择要符合活动的内容和需要,教师在选择表征形式时要考虑活动自身的特征:语言表征,阐明数学逻辑;实物操作,检验学习效果、巩固自身经验;手势动作表征,加深对数感的认知与理解等等。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