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学习故事”评价方法契合当今幼儿教育理念
新西兰“学习故事”是一套用叙事的方式进行的形成性学习评价方法,分为注意、识别和回应三个部分。这种评价以布朗芬·布鲁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为理论基础,提倡以儿童为本、尊重幼儿发展,主张在真实情境中捕捉幼儿发展的闪光点。美国幼教协会(NAEYC)也曾提出“在教室和在家里对幼儿进行评价,可以告诉教师幼儿喜欢什么,并容许教师修正课程和教学实践,以最大限度满足幼儿的需要。”1我国的《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也指出“评价应自然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综合采用观察、谈话、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2由此可见,“学习故事”评价方法持有的儿童观、学习与发展观等都与当今幼儿教育提倡在发展过程中、在自然情境中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做出评价的理念相契合。
1.1.2 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受到重视
学习品质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而学前期正是学习品质发展的关键时期。《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在说明部分,专门指出要重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认为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的探究行为是促进其发展的优秀品质,提出“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3《指南》还将学习品质的培养融入五大领域的培养指标中,对每个领域中所包含的学习品质都做出了相应的解读。可以说,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是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习品质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而学前期正是学习品质发展的关键时期。《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在说明部分,专门指出要重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认为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的探究行为是促进其发展的优秀品质,提出“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3《指南》还将学习品质的培养融入五大领域的培养指标中,对每个领域中所包含的学习品质都做出了相应的解读。可以说,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是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
3.“学习故事”评价方法的应用实践 .................................. 14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学习故事”评价方法所提倡的儿童观、课程观和学习与发展观与当今幼儿教育理念相契合。首先,它倡导的幼儿评价方法有助于培养学习的心智倾向形成,在内容上和幼儿学习品质研究有很多相似可借鉴之处,为当今中国幼儿发展评价提供了可以参考的模板。其次,在幼儿园中应用“学习故事”的评价方法,通过评价结果在课程中提供及时的支持和帮助等方式,对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也为幼儿园评价幼儿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1.2.1 理论意义
“学习故事”评价方法所提倡的儿童观、课程观和学习与发展观与当今幼儿教育理念相契合。首先,它倡导的幼儿评价方法有助于培养学习的心智倾向形成,在内容上和幼儿学习品质研究有很多相似可借鉴之处,为当今中国幼儿发展评价提供了可以参考的模板。其次,在幼儿园中应用“学习故事”的评价方法,通过评价结果在课程中提供及时的支持和帮助等方式,对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也为幼儿园评价幼儿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1.2.2 实践意义
“学习故事”评价方法主张在实际教学情景中通过对幼儿的观察,发现其发展中的魔法时刻并对幼儿进行学习故事的撰写和分析,教师在对幼儿学习故事撰写、分析和分享的过程中,其观察能力、评价能力等专业能力和素养相应得以提高。而幼儿在教师的支持和鼓励中,各方面的发展也会提升。同时,“学习故事”评价方法从幼儿长处出发进行评价,也为教师和家长的有效沟通提供了便利,让家长对幼儿的发展更加了解。
“学习故事”评价方法主张在实际教学情景中通过对幼儿的观察,发现其发展中的魔法时刻并对幼儿进行学习故事的撰写和分析,教师在对幼儿学习故事撰写、分析和分享的过程中,其观察能力、评价能力等专业能力和素养相应得以提高。而幼儿在教师的支持和鼓励中,各方面的发展也会提升。同时,“学习故事”评价方法从幼儿长处出发进行评价,也为教师和家长的有效沟通提供了便利,让家长对幼儿的发展更加了解。
本研究选择应用“学习故事”评价方法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进行评价。从教师方面看,能够帮助幼儿园教师提升专业能力和素养以及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关注和培养;从幼儿方面看,教师的鼓励和支持使幼儿更好的在幼儿园学习成长,进一步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从家长方面看,家长和教师的沟通增加,对家长了解幼儿发展和进行家庭教育提供了帮助。


.........................
2.研究设计
2.1研究内容
研究围绕“学习故事”评价方法对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影响展开,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点。首先,在学期初,用自编调查问卷,对 7 名幼儿的教师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现状。其次,在幼儿园对 7 名幼儿运用“学习故事”评价方法,观察幼儿、收集撰写 7 名幼儿学习故事案例。第三,在学期末(历时 4 个月)对 7 名幼儿和本地其他幼儿园随机选取的 135 名幼儿,发放教师和家长问卷调查幼儿学习品质发展情况。第四,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对幼儿学习故事案例进行解析。为了更直观的说明研究的思路和内容,研究者将其以图表形式展现,具体见图 2-1。

..........................
2.2 研究对象
2.2.1 应用“学习故事”评价方法的幼儿的选择
根据研究内容,研究者选择 L 市一所应用“学习故事”评价方法的幼儿园作为研究地点(该幼儿园为新西兰华裔回国人员主办)。该幼儿园共招收 3-4 岁的 7名幼儿,因此 7 名幼儿均作为研究对象,具体信息见表 2-1。

2.2.2其他幼儿的选择
由于上述研究样本的有限性,为了验证“学习故事”评价方法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效果,研究者又选择 L 市两所省级示范园和两所中高端民办幼儿园中的3-4 岁、4-5 岁和 5-6 岁幼儿各 45 名(随机抽取)幼儿作为对照。在学期末对幼儿学习品质进行调查,对比说明“学习故事”评价方法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
.............................
2.研究设计
2.1研究内容
研究围绕“学习故事”评价方法对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影响展开,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点。首先,在学期初,用自编调查问卷,对 7 名幼儿的教师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现状。其次,在幼儿园对 7 名幼儿运用“学习故事”评价方法,观察幼儿、收集撰写 7 名幼儿学习故事案例。第三,在学期末(历时 4 个月)对 7 名幼儿和本地其他幼儿园随机选取的 135 名幼儿,发放教师和家长问卷调查幼儿学习品质发展情况。第四,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对幼儿学习故事案例进行解析。为了更直观的说明研究的思路和内容,研究者将其以图表形式展现,具体见图 2-1。

..........................
2.2 研究对象
2.2.1 应用“学习故事”评价方法的幼儿的选择
根据研究内容,研究者选择 L 市一所应用“学习故事”评价方法的幼儿园作为研究地点(该幼儿园为新西兰华裔回国人员主办)。该幼儿园共招收 3-4 岁的 7名幼儿,因此 7 名幼儿均作为研究对象,具体信息见表 2-1。

2.2.2其他幼儿的选择
由于上述研究样本的有限性,为了验证“学习故事”评价方法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效果,研究者又选择 L 市两所省级示范园和两所中高端民办幼儿园中的3-4 岁、4-5 岁和 5-6 岁幼儿各 45 名(随机抽取)幼儿作为对照。在学期末对幼儿学习品质进行调查,对比说明“学习故事”评价方法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
.............................
3.1 期初对 7 名幼儿学习品质调查情况分析 ........................... 14
3.2“学习故事”评价方法具体实施与应用 ........................... 14
4“学习故事”评价方法应用效果分析 ................................. 27
4.1 “学习故事”评价方法实施一学期后 7 名幼儿学习品质状况 ........ 27
4.2 “学习故事”评价方法实施前后幼儿学习品质差异比较 ............ 27
5 讨论与分析 ................................ 32
5.1 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状况 ............................. 32
5.1.1 幼儿学习品质水平显著高于同年龄幼儿 ................................ 32
5.1.2 与其他年龄段幼儿比较分析 .......................................... 32
5 讨论与分析
5.1 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状况
5.1.1 幼儿学习品质水平显著高于同年龄幼儿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故事”评价方法的应用,7 名幼儿学习品质发展与同年龄段幼儿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明显高于同年龄段其他幼儿。坚持与专注、反思与解释、创造与想象三个方面差异最显著,其次是好奇心与兴趣、主动性,说明“学习故事”评价方法对幼儿学习品质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也说明幼儿普遍在好奇心与兴趣和主动性方面发展较好。
好奇心是人在面对新鲜事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内在探究欲望,相对而言在幼儿时期好奇心更加强烈,其它学习品质的发展也与好奇心和兴趣息息相关。幼儿在面对感兴趣和好奇的事物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提问,不断地提问和追问就能够帮助幼儿形成探究探索和坚持不懈的品质。通过对幼儿的观察发现,幼儿的发展和学习都是从兴趣和好奇开始的。正正喜欢昆虫,遇到不认识的虫子就会积极提问并请求帮助,面对昆虫可以保持非常长时间的注意力,从而了解了许多昆虫知识;棒棒喜欢工程车,认识非常多种类不同的车,经常能给大家讲解;月月喜欢看书,在看书时会更多与人交流。因此,幼儿在好奇心与兴趣方面普遍发展更好;坚持与专注和创造与想象也发展的较为不错。主动性、反思与解释对幼儿的社会发展能力要求都较高,需要后天的培养和支持更多更复杂,所以发展较慢。
...........................
6.结论与教育建议
6.1 改变“补短”的教育观念,发现幼儿“哇”时刻
“学习故事”评价方法与传统教育理念最大的区别在于“学习故事”是从幼儿的长处和优点出发进行评价,记录幼儿学习的“哇”时刻,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对幼儿精彩表现的记录有助于他们提升对自己的信心以及做事的勇气,更是对幼儿好奇心和兴趣的激发。好奇心和兴趣能够帮助幼儿在面对新事物时积极主动接触,进行自主的探索研究。而传统的教育观念习惯从幼儿的不足之处出发对幼儿的平时表现等进行发现和记录。这样的方式往往让教师和家长更加关注幼儿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成长而忽略了更加重要的学习品质的培养,应当改变补短式的传统教育观念,抓住幼儿发展中的精彩瞬间。从“补短”变成“取长”,能够让家长切实体会到幼儿的成长和进步,看到更多有好奇心、自信的、不一样的幼儿。
“学习故事”评价方法与传统教育理念最大的区别在于“学习故事”是从幼儿的长处和优点出发进行评价,记录幼儿学习的“哇”时刻,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对幼儿精彩表现的记录有助于他们提升对自己的信心以及做事的勇气,更是对幼儿好奇心和兴趣的激发。好奇心和兴趣能够帮助幼儿在面对新事物时积极主动接触,进行自主的探索研究。而传统的教育观念习惯从幼儿的不足之处出发对幼儿的平时表现等进行发现和记录。这样的方式往往让教师和家长更加关注幼儿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成长而忽略了更加重要的学习品质的培养,应当改变补短式的传统教育观念,抓住幼儿发展中的精彩瞬间。从“补短”变成“取长”,能够让家长切实体会到幼儿的成长和进步,看到更多有好奇心、自信的、不一样的幼儿。
“学习故事”评价方法作为叙事性评价的一种,将幼儿完全放在自然的幼儿园环境中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法分为注意、识别和回应三步,每一个步骤都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需要教师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对幼儿的了解,能够在自然情境中捕捉幼儿发展的“哇”时刻,并对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合理的支持。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和专业素养。首先,教师要与幼儿建立和谐平等的师幼关系,加强沟通,加深对幼儿的了解。其次,教师要养成观察的习惯,留心幼儿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再次,教师要和同事多交流多分享,发现幼儿活动中的每一个发展潜力,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最后,教师要不断补充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幼儿的发展和培养离不开适宜有效的评价方法的帮助。学习品质作为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品质更是需要幼儿园和教师用合适的方式做出评价指导。教师的观察能力有效提升,才能更好的在实践中运用“学习故事”评价方法,帮助幼儿发展学习品质。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