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视角下思维导图对4-5岁幼儿因果推理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7844 论文编号:sb2020052210002131165 日期:2020-05-24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学前教育论文研究,本研究通过以《七只瞎老鼠》为代表的系列活动,探索了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幼儿绘本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案。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得了这种有效的思维工具,他们的思维也得到了扩展。最重要的变化是,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儿童的叙述越来越完整,越来越多越有序和合乎逻辑,他们被告知时就越有信心,这为他们未来的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教师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为幼儿教师组织绘本阅读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因果推理能力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推理能力是逻辑思维能力的组成要素,它保证了思维活动的效率和成功思维活动的人格心理特征。以前较为传统的幼儿早期教育活动中,人们对于幼儿观察,想象,记忆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培养与训练更加注重。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不幸的是,培训往往过于肤浅和简单,总是保持在常识水平。一些教师和家长过分关注儿童思维的直观可视化。在这个阶段,幼儿只能被动地和机械地反映事物,或者错误地认为推理能力仅仅归类于单纯抽象性的逻辑思维。人们根本没有认识到抽象思维需要逻辑,可视化思维需要逻辑。成人过度僵化地理解幼儿推理能力,导致低估了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对于幼儿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理解事物的能力—通过外在事物开展较为简单逻辑思维的能力造成了忽视。心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即使没有逻辑思维,但是形式不一的思维水平也会有程度不同的逻辑正规化和形式化。有些思维的逻辑形式较为完整,有些思维的逻辑没有较为完整的形式,有一些内容和逻辑规则相符合,有一些却和逻辑规则不相符。另外,大家了解的“真实的思维逻辑”不会在幼儿的某个年龄段突然具有,即使产生,也必须是从数量到质量,从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
人们对幼儿因果推理的研究有着漫长的历史。过去,人们认为学龄前儿童缺乏因果推理能力,他们在因果判断的过程中并没有做出真正的推理,而只是在两个同时或相继变化的事件之间建立了联系。①然而,近年来,一些研究结果表明,3 岁左右的幼儿可以进行较为简单的因果推理,并且对于一定程度的因果关系也可以掌握。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研究拟达到以下目的:尝试在绘本教学活动中,将思维导图这一学习工具引入,从而使 4-5 岁幼儿的因果推理能力得到提高。 思维导图这一可视化工具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被认为对于教师和学习者在进行思维的过程中,有助于他们创新性地探索、修改和整理某种教育难题的思维及想法。通过在集体阅读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实验与探索,幼儿老师将绘本故事教学与思维导图这一学习工具有机地进行结合,引导幼儿在过程中对阅读故事的结构提高关注度,利用这一创新性的教学形式,使幼儿可以从全局视角提升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尝试思维导图的绘制,
进而提高幼儿们的因果推理能力。
1.2.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研究有效地扩展了思维导图学习工具的应用广度,并为幼儿早期阅读的集体教学活动提供了创新的开展途径。这对于幼儿开展早期绘本阅读,以及通过思维导图提高幼儿认知能力的研究,均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向。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创新性地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幼儿绘本阅读的集体教学活动中,运用思维导图学习工具的特征干预绘本教学活动,以提升幼儿的因果推理能力。思维导图的教学理念在中国已经被引入了很多年,思维导图已经被应用于幼儿阅读活动中,且其研究和探索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现阶段,关于在幼儿因果关系认知的发展领域中,将思维导图进行有机结合的研究几乎没有。故而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针对引导幼儿进行有效阅读,尝试探索在学前幼儿的绘本教学活动中,将思维导图融入到该年龄段中进行使用,对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幼儿的逻辑思维和因果认知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具有极为重大的积极意义。
(2)实践意义
本研究创造性地针对幼儿认知领域中因果推理这一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向,为阅读教学活动融入思维导图这一可视化的学习工具,提供了实际具有操作性的指导。②本研究给幼儿了解与认知外部事物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工具,使幼儿能够提高对因果关系的理解,让幼儿可以换一个角度了解故事情节,并通过在干预过程中,对幼儿思维导图绘制方式与方法的有效指导,可以对他们的表达和社交的能力进行提高,同时一定影响着幼儿的社会能力和个性发展。另外,在培养幼儿因果推理能力的过程中,为教师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根据 Sobel 和 Buchanan 的研究表明,4-5 岁的幼儿不仅能对空间有接触任务时的因果关系作出判断,而且能够对没有空间接触的两个物体间的因果关系也可以作出判断。①因此,本研究选取邢台市 X 幼儿园中的两个中班幼儿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因果推理测试,一个班级为实验班,以思维导图(干预)的方式进行阅读活动,另一个班级为对照班,继续进行常规的读书活动(比较)。两个班级中各选取 30 名幼儿参与本次研究,共 60名幼儿,其中实验班的男孩  12  个,女孩  18  个,年龄最小的为 48 个月,最大的为 61个月(平均月龄  54.90,标准差为  3.799);对照班  14  个男孩,16 个女孩,年龄最小的为 49 个月,最大的为 60 个月(平均月龄  54.07,标准差为  3.382)。两组被试均选择出勤率较高的幼儿,被试基本信息如表  2-1  所示。
表 2-1   实验班与对照班幼儿基本情况
............................

2.2   研究合作者
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合作者的选择更为重要,因此本文对实验研究的情况进行了简要的描述。本研究选取的两位主班教师均毕业于高校,从事幼儿教育已有五年多的时间。他们在课堂教学活动和班级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两位老师稳重、热情、大方,以极大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对待孩子们。重要的是要始终保持一颗童心,经常与孩子和谐相处,深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这两位教师除了有扎实的基本功外,还喜欢学习新理论,善于在教学中积累和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当研究人员寻找研究伙伴时,虽然教师不了解研究人员的研究主题,但她们更愿意学习新的内容和知识,用知识来充实自己。总之,这两位老师在学术背景和工作经验上都是相似的。因此,在本研究中,研究者邀请两位教师担任绘本教学活动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建议提供者等。
...........................

第三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1
3.1   研究结论 .................................. 31
3.1.1   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幼儿因果推理能力无显著差异 ............................. 31
3.1.2   实验后实验班幼儿因果推理能力优于控制班 ............................................. 31
第四章   研究创新与展望 ...................................... 35
4.1   研究创新 .............................. 35
4.2   教学活动的反思及问题 ................................ 35

第三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3.1   研究结论
3.1.1   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幼儿因果推理能力无显著差异
通过对实验前测幼儿话语的分析,得出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因果推理能力发展具有同质性,从而证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幼儿在因果推理能力发展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3.1.2   实验后实验班幼儿因果推理能力优于控制班
从实验数据分析中可看出,因果类别中推论、预测和解释的 P 值分别为 0.000、0.017、0.042,均小于 0.05,说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幼儿在因果推理能力发展上存在显著差异,实验后实验班幼儿因果推理能力优于控制班。
3.1.3   实验前后实验班幼儿的因果推理能力有显著差异
通过对实验组前后测数据的分析比较,实验组后测明显高于前测,说明实验前后实验班幼儿的因果推理能力有显著差异。
3.1.4   实验后对照组幼儿的因果推理能力有显著差异
通过对对照组前后测数据比较,数据显示,对照组后侧水平明显高于前测,且 P 值均小于 0.05,说明绘本教学活动后,对照组幼儿的因果推理能力有显著差异。这也表明,此结果与研究假设不符。
...........................
 
第四章   研究创新与展望

4.1   研究创新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最多。然而,尚未发现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儿童绘本教学活动中去,探讨其对儿童因果推理能力的影响。因此,本文在分析研究幼儿园绘本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和教学应用的研究,创造性地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活动中。它用于促进儿童因果推理能力的发展,在儿童的教学活动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一是拓展了知识可视化领域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思维导图的普及和应用;二是丰富了儿童绘本阅读教学和早期阅读的研究成果。最后,它为儿童因果推理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
本研究通过以《七只瞎老鼠》为代表的系列活动,探索了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幼儿绘本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案。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得了这种有效的思维工具,他们的思维也得到了扩展。最重要的变化是,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儿童的叙述越来越完整,越来越多越有序和合乎逻辑,他们被告知时就越有信心,这为他们未来的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教师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为幼儿教师组织绘本阅读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580034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