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一、 幽默感有助于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幽默感对幼儿的思维发展、社会性发展以及身心健康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幽默理解需要幼儿具备理解幽默的能力,幽默创造需要幼儿具备发散思维能力,幽默行为发生的过程能有效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幽默感使幼儿经常欣赏别出心裁的事物并且创造新颖独特的想法,这样的过程对于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其次,幽默感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润滑剂,具有幽默感的幼儿更容易与他人自然地交流,易于与他人建立友谊,在同辈交流中更受欢迎。受到同辈朋友的肯定能够帮助幼儿建立自信。此外,幽默感与笑、打趣等行为息息相关,能够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因此,幼儿幽默感对幼儿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幽默感有利于促进文化多元化发展
国内对于幽默的研究及运用都比较少,原因在于中国受传统儒家文化和长期封建统治的影响,中国人多表现出严肃、拘谨的特点。可见,幽默文化在中国并不盛行。研究幼儿幽默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对培养幼儿幽默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小有意识的培养其幽默感有助于促进幽默文化在中国的发展,有助于促进中国文化的多元性。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幼儿幽默感对于幼儿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能够提出科学合理的幼儿幽默感培养建议并引起教师及家长对这一能力培养的重视,本研究旨在深入观察大班幼儿,广泛收集其幽默行为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从而确定大班幼儿幽默感特点并深入挖掘其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大班幼儿幽默感的培养建议。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大班幼儿的幽默感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的理论意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丰富大班幼儿幽默感的理论研究,第二,为大班幼儿幽默感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践意义
幽默感对幼儿思维发展、社会性发展和身心健康等都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确定了大班幼儿幽默感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其幽默感,才能挖掘幼儿幽默感的教育价值。本研究的具体实践意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为大班幼儿幽默感的提高提供策略指导。第二,引发家长及教育界对于培养大班幼儿幽默感的重视。第三,为教师培养大班幼儿幽默感提供参考。
..........................
第二章 大班幼儿幽默感特点分析
第一节 大班幼儿幽默理解特点
幽默理解是指获取幽默信息并理解其中所蕴含的笑点之后,内心产生愉悦感并表现出笑、手舞足蹈等行为。①具体来说,幽默理解需要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幽默刺激的出现,例如:幽默视频,笑话等;其次是个体对幽默刺激的理解;最后是欣赏幽默刺激后出现的行为,例如:微笑,大笑等。总之,幽默理解是指大班幼儿在理解了外部情境中的幽默点之后,有意识地产生愉悦的表现。本研究根据以上概念,收集案例,归纳出大班幼儿幽默理解特点包括幽默理解对象特点和幽默理解时外部行为特点
一、大班幼儿幽默理解对象特点
幽默理解对象是指能引发愉悦心理反应和外在表现的刺激。大班幼儿幽默理解对象特点主要包括非常态性、突变型、禁忌性和窘状性。
(一)非常态性
非常态性是指大班幼儿的幽默理解对象所具有的不合常规的、特殊的属性。包括不合常理的事情、语气的变化和模仿行为。普罗普认为,“把一个人同周围的环境区分开来的任何特点或古怪之处都能够使他变得可笑”。②由此可见,非常态性的事物是引发幽默、制造滑稽的重要来源。
1.不合常理的事情使大班幼儿发笑
一些不合常理的事情让大班幼儿感到意外,常常引起幼儿发笑。大班幼儿的规则意识逐步形成,他们开始学习着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集体的一些共同规则。此外,大班幼儿在规则的实践方面表现出自我中心的特点,他们常常依据自身经验来判断周围的事物,不符合他们内心规则的事、搞怪的行为让大班幼儿感到意外,从而让他们感到幽默。
案例 1:大班幼儿正在看动画片《沙拉和乖乖鸭》,主人翁沙拉把冰淇淋倒着放在嘴里,大风把沙子吹到空中,飘到了冰淇淋的上面,沙拉把冰淇淋和沙子一起吃了下去。很多幼儿都笑出声来并重复着说:“哈哈,她把沙子吃下去了”。
分析:大班幼儿已经可以判断,沙子是不可以吃的,吃沙子的行为有悖常理。沙拉把沙子和冰淇淋一起吃下去的做法让大班幼儿感到很意外,打破了他们已有的认知规则,因此,大班幼儿对于类似这样的行为都感到很好笑。
.........................
第二节 大班幼儿幽默创造特点
幽默创造是指能够觉察到不同事物之间不一致的关系,并将这些不一致的关系进行巧妙地融合,再以语言、行为等外化的方式传递给他人的能力。具体而言,大班幼儿幽默创造是指大班幼儿将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并传达给他人,以引起他人发笑的能力。本研究将从幽默创造内容和幽默创造时外部行为两个维度分析大班幼儿幽默创造的特点。
一、大班幼儿幽默创造内容特点
幽默创造内容是指觉察到不同事物之间不一致的关系,并将这些不一致的关系进行巧妙地融合,创造出语言、行为、文字、图片等。①相比幽默理解发生的频率,幽默创造发生的频率更低。幽默创造的能力是在幽默理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另外,大班幼儿创造性思维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因此,幽默创造的内容比幽默理解对象范围要窄。大班幼儿的幽默创造内容特点主要包括直观性和挑战性。
(一)直观性
第三章 大班幼儿幽默感影响因素分析 ...................... 21国内对于幽默的研究及运用都比较少,原因在于中国受传统儒家文化和长期封建统治的影响,中国人多表现出严肃、拘谨的特点。可见,幽默文化在中国并不盛行。研究幼儿幽默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对培养幼儿幽默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小有意识的培养其幽默感有助于促进幽默文化在中国的发展,有助于促进中国文化的多元性。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幼儿幽默感对于幼儿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能够提出科学合理的幼儿幽默感培养建议并引起教师及家长对这一能力培养的重视,本研究旨在深入观察大班幼儿,广泛收集其幽默行为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从而确定大班幼儿幽默感特点并深入挖掘其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大班幼儿幽默感的培养建议。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大班幼儿的幽默感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的理论意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丰富大班幼儿幽默感的理论研究,第二,为大班幼儿幽默感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践意义
幽默感对幼儿思维发展、社会性发展和身心健康等都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确定了大班幼儿幽默感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其幽默感,才能挖掘幼儿幽默感的教育价值。本研究的具体实践意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为大班幼儿幽默感的提高提供策略指导。第二,引发家长及教育界对于培养大班幼儿幽默感的重视。第三,为教师培养大班幼儿幽默感提供参考。
..........................
第二章 大班幼儿幽默感特点分析
第一节 大班幼儿幽默理解特点
幽默理解是指获取幽默信息并理解其中所蕴含的笑点之后,内心产生愉悦感并表现出笑、手舞足蹈等行为。①具体来说,幽默理解需要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幽默刺激的出现,例如:幽默视频,笑话等;其次是个体对幽默刺激的理解;最后是欣赏幽默刺激后出现的行为,例如:微笑,大笑等。总之,幽默理解是指大班幼儿在理解了外部情境中的幽默点之后,有意识地产生愉悦的表现。本研究根据以上概念,收集案例,归纳出大班幼儿幽默理解特点包括幽默理解对象特点和幽默理解时外部行为特点
一、大班幼儿幽默理解对象特点
幽默理解对象是指能引发愉悦心理反应和外在表现的刺激。大班幼儿幽默理解对象特点主要包括非常态性、突变型、禁忌性和窘状性。
(一)非常态性
非常态性是指大班幼儿的幽默理解对象所具有的不合常规的、特殊的属性。包括不合常理的事情、语气的变化和模仿行为。普罗普认为,“把一个人同周围的环境区分开来的任何特点或古怪之处都能够使他变得可笑”。②由此可见,非常态性的事物是引发幽默、制造滑稽的重要来源。
1.不合常理的事情使大班幼儿发笑
一些不合常理的事情让大班幼儿感到意外,常常引起幼儿发笑。大班幼儿的规则意识逐步形成,他们开始学习着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集体的一些共同规则。此外,大班幼儿在规则的实践方面表现出自我中心的特点,他们常常依据自身经验来判断周围的事物,不符合他们内心规则的事、搞怪的行为让大班幼儿感到意外,从而让他们感到幽默。
案例 1:大班幼儿正在看动画片《沙拉和乖乖鸭》,主人翁沙拉把冰淇淋倒着放在嘴里,大风把沙子吹到空中,飘到了冰淇淋的上面,沙拉把冰淇淋和沙子一起吃了下去。很多幼儿都笑出声来并重复着说:“哈哈,她把沙子吃下去了”。
分析:大班幼儿已经可以判断,沙子是不可以吃的,吃沙子的行为有悖常理。沙拉把沙子和冰淇淋一起吃下去的做法让大班幼儿感到很意外,打破了他们已有的认知规则,因此,大班幼儿对于类似这样的行为都感到很好笑。
.........................
第二节 大班幼儿幽默创造特点
幽默创造是指能够觉察到不同事物之间不一致的关系,并将这些不一致的关系进行巧妙地融合,再以语言、行为等外化的方式传递给他人的能力。具体而言,大班幼儿幽默创造是指大班幼儿将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并传达给他人,以引起他人发笑的能力。本研究将从幽默创造内容和幽默创造时外部行为两个维度分析大班幼儿幽默创造的特点。
一、大班幼儿幽默创造内容特点
幽默创造内容是指觉察到不同事物之间不一致的关系,并将这些不一致的关系进行巧妙地融合,创造出语言、行为、文字、图片等。①相比幽默理解发生的频率,幽默创造发生的频率更低。幽默创造的能力是在幽默理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另外,大班幼儿创造性思维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因此,幽默创造的内容比幽默理解对象范围要窄。大班幼儿的幽默创造内容特点主要包括直观性和挑战性。
(一)直观性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规律可知,大班幼儿的认知能力处于前运算阶段。大班幼儿的思维相对具体,主要依靠表象思维,还不能进行运算思维,推理简单,以自我为中心,以感知运动及具体形象为主。②可见,他们以直观思维为主,表面而不深入。基于此阶段,大班幼儿的思维特点,他们幽默创造的内容具有直观性,主要包括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及特殊的声音。
1.夸张的动作和表情
大班幼儿常常挤眉弄眼、做鬼脸和夸大要求的动作等,他们常常通过此类夸张的动作引他人发笑。受思维特点的限制,此阶段的幼儿很难通过思维的跳跃创造幽默。与成人幽默不同,他们主要通过表象的、具体的动作和表情表达幽默。一方面,大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使他们乐于与人交流,喜欢吸引他人的注意。另一方面,大班幼儿还爱表现,通过引起他人大笑,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基于以上两种心理和大班幼儿用行动表达情绪的特点,他们常常用夸张的动作和表情让他人发笑。
案例:在一次音乐课上,教师教幼儿们伴着音乐《记住你,亲爱的老师》跳舞,“有一次,来到教室门前”这句歌词对应的腿部动作是两腿叉开与肩平齐,一名男生做了劈叉的动作,旁边看见的幼儿哈哈大笑起来。
大班幼儿常常挤眉弄眼、做鬼脸和夸大要求的动作等,他们常常通过此类夸张的动作引他人发笑。受思维特点的限制,此阶段的幼儿很难通过思维的跳跃创造幽默。与成人幽默不同,他们主要通过表象的、具体的动作和表情表达幽默。一方面,大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使他们乐于与人交流,喜欢吸引他人的注意。另一方面,大班幼儿还爱表现,通过引起他人大笑,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基于以上两种心理和大班幼儿用行动表达情绪的特点,他们常常用夸张的动作和表情让他人发笑。
案例:在一次音乐课上,教师教幼儿们伴着音乐《记住你,亲爱的老师》跳舞,“有一次,来到教室门前”这句歌词对应的腿部动作是两腿叉开与肩平齐,一名男生做了劈叉的动作,旁边看见的幼儿哈哈大笑起来。
...................
第一节 幽默经历影响幽默理解和幽默创造的迁移 ................... 21
第二节 同伴关系影响幽默理解和幽默创造的频率 ................... 23
第三节 理解能力是幽默理解和幽默创造的基础 ..................... 24
第四章 大班幼儿幽默感培养建议 .......................... 28
第一节 丰富幽默经历,增加幽默理解和幽默创造体验 ............... 28
第二节 鼓励同伴互动,营造幽默理解和幽默创造氛围 ............... 29
第三节 提高理解能力,培养幽默理解和幽默创造的物质基础 ......... 30
第三章 大班幼儿幽默感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幽默经历影响幽默理解和幽默创造的迁移
幽默经历是指一个人见过或做过的与幽默相关的事。研究发现大班幼儿以往的幽默经历会影响其之后的幽默表现。第一,幽默经历提高大班幼儿在类似情景中的幽默理解能力。大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因此,让大班幼儿亲身经历幽默事件,让他们在具体情景中去理解和感受笑点,有助于他们之后对类似幽默事件的理解。就像要理解“一览众山小”及“粒粒皆辛苦”等诗句,最好的方法就是亲身体验。增加幽默表象输入有助于提高大班幼儿的幽默理解能力。第二,幽默经历提高大班幼儿创造类似幽默的能力。观察发现,大班幼儿常常将自己见过的幽默事件传播出去,在传递类似幽默的过程中幼儿就成了幽默的创造者,在传播过程中,一些大班幼儿会将见过的幽默事件进行改造,幽默创造能力得到了提高。提高大班幼儿创造力的方法之一是增加表象储备,因此,幽默经历有助于提高幼儿幽默创造的能力。由此可见,幽默经历有助于提高大班幼儿的幽默理解和幽默创造的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幽默感。


............................
案例 1:A 幼儿回忆到,有一次,我爸爸从望江老家带回一只老鳖,放在卫生间。妈妈不知道卫生间里有一只老鳖,晚上她上卫生间的时候看见了,吓了一大跳,大叫我爸爸的名字“何华”。一只老鳖而已,为什么那么大惊小怪呢?我和我爸爸的肚子都笑痛了。之后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大家讲笑话,A 幼儿讲了一个这样的笑话:“有一个小女孩走路的时候看见一条蛇,啊......大惊小怪的求救,这时,一名仙子说到‘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蛇在冬眠”。其他幼儿哈哈大笑。A幼儿的笑话还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如下图:

案例 2:大班幼儿正在看动画片《沙拉和乖乖鸭》,主人翁沙拉手捧着沙子,突然一阵大风吹过来,沙子被吹到沙拉的脸上去了,幼儿们大笑。这天下午在讲笑话的活动中,B 幼儿讲了一个与这一幽默事件有关的笑话:“一天晚上,月光很亮,一个小孩准备去滑滑梯,结果大风把沙子吹的小孩一脸,他都看不见路了”。一些幼儿哈哈大笑。B 幼儿把她的笑话也用绘画的形式表达了出来,如下图:

............................
第一节 丰富幽默经历,增加幽默理解和幽默创造体验
幽默经历有助于提高大班幼儿幽默感,因此,培养大班幼儿的幽默感需要让其丰富幽默经历。丰富幽默经历首先是增加幽默理解体验,其次是增加幽默创造经验。
一、增加幽默理解体验
体验是个体将自身融入事件之中,亲身经历并亲自感受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外部事物产生共鸣的过程。增加大班幼儿的幽默理解体验有助于其与幽默事件产生共鸣。大班幼儿幽默理解时幼儿的表现特点之一是重演性,幼儿接收到幽默信息后,再碰到类似情境时,常常将当时的幽默事件重演一遍,以引他人发笑。增加幽默事件的感受,可以促进大班幼儿创造幽默。夸美纽斯认为人的知识都是从感知事物开始的,因此,让大班幼儿感受幽默是培养幽默感的首要环节。另外,增加对幽默事件的体验,也可以让幼儿在不断理解中增强幽默理解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大班幼儿幽默感的提高。为培养大班幼儿幽默感,成人可以为他们选择合适的材料,让幼儿多听、多看、多记幽默事件,感受其中的笑点并体会幽默带来的快乐。成人还可以与幼儿多讨论幽默事件中的笑点,让幼儿更深刻地理解幽默。
二、增加幽默创造经验
经验来自于实践过程,幼儿在实践中参与了幽默创造活动,才能让身体动作和心理感受与其产生共鸣,因此,成人应在生活中创造机会,增加大班幼儿的幽默创造经验。大班幼儿在幽默创造过程中,能够体会到给他人带来快乐的愉悦感,及成功逗乐他人的成就感。多为大班幼儿营造创造幽默的环境,有利于培养他们创造幽默的兴趣,提高他们创造幽默的信心。成人可以有意识地鼓励大班幼儿将幽默事件传播出去,如幼儿听到了一个笑话,成人可以让他跟其他人说一说,看是否能将他人逗乐。
参考文献(略)
二、增加幽默创造经验
经验来自于实践过程,幼儿在实践中参与了幽默创造活动,才能让身体动作和心理感受与其产生共鸣,因此,成人应在生活中创造机会,增加大班幼儿的幽默创造经验。大班幼儿在幽默创造过程中,能够体会到给他人带来快乐的愉悦感,及成功逗乐他人的成就感。多为大班幼儿营造创造幽默的环境,有利于培养他们创造幽默的兴趣,提高他们创造幽默的信心。成人可以有意识地鼓励大班幼儿将幽默事件传播出去,如幼儿听到了一个笑话,成人可以让他跟其他人说一说,看是否能将他人逗乐。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