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视角下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实施过程中教师观念的研究--以长沙市A幼儿园为例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8955 论文编号:sb2019112217010128654 日期:2019-12-19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来自仓桥物三的启示
在实习期间,我问过一个孩子,你喜欢幼儿园还是家里?她快速地回答说,喜欢家里。我继续问,为什么呢。她回答,家里想玩什么就可以玩什么。听完她的回答,我陷入了沉思。在我所实习的幼儿园,每一个幼儿都不是自己生活的主人,时间由老师支配,事情也由老师安排。他们跟随着老师的节奏,执行着老师的决定,或画画,或唱歌,或玩积木等等。如此看来,也难怪那个中班的小朋友说自己更喜欢家里了。仓桥物三在《幼儿园真谛》中谈到,“幼儿园的真谛并不是只考虑把什么作为保育目的,如何设法使之与幼儿能力相适应之类的问题,还必须考虑作为幼儿园的真实姿态、作为幼儿园实体,让幼儿生活在什么样的生活形态中。我们不是建造一个方便把我们的目的强加于幼儿的机构,而是要让幼儿来这里,能轻松愉快地感到这里确实是他们喜欢的地方。”①仓桥物三的思想使研究者意识到,对于幼儿园而言,教育目的并不是唯一的出发点,与之同样甚至更为重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形态才是适合幼儿的,是幼儿所喜欢的?仓桥物三的思想使研究者想要观察记录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的实施过程,感受幼儿在幼儿园中的生活形态。对于他们来说,幼儿园究竟是监狱还是乐园呢?
二、基于观念对于行动的作用思考
古往今来,人类的一切行动都基于头脑中的某些想法,某些观念。例如,建筑工程师的建筑理念及审美观念都会影响着他建造的每一栋大楼,公司的发展也取决于领导者头脑中的发展理念等等。由此可见,观念对于人们的行为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同样,教育活动的开展也基于教师头脑中的教育观念,教师的观念对于教育活动的开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政府之所以开展各种国培讲座,就是希望能够从思想观念入手,提高教师素质。例如,认同赫尔巴特“传统三中心论”的教师,会在整堂课都采取讲授这一教学方式,并把教师看做是课堂的中心。而认同杜威“新三中心论”的老师,会更多的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会更多地选择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从做中获取知识。同理,幼儿园教师关于一日生活制度实施的思想观念,也会反映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对幼儿的一日生活产生无法磨灭的影响。因此,本人将研究定位于对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实施过程中教师观念的研究。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本研究转变关注视角,基于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具有一致性这一观点,不再从行为的角度研究一日生活组织,而是通过观察记录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的实施过程以及对教师进行访谈,探寻幼儿园一日生活组织背后蕴含着的教师观念,即研究者选择从教师观念的角度来解释一日生活制度的实施过程。而借助于这种视角的转变,可以丰富一日生活组织与教师观念的相关理论。
二、实践意义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幼儿教师在进行一日生活组织时,也必然受到其关于一日生活制度实施的思想观念的影响,教师的思想观念不仅存在于其头脑中,也反映在她的日常实践中。我们要发展更加科学的学前教育,首先就要分析、反思贯彻于现有实践中的教育观念。通过研究者对于一日生活制度实施过程中教师观念的分析以及建议,能够引发教师对幼儿当下生活的关怀以及对于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富有生活气息这一问题的思考,改善自身观念,从而努力让幼儿园成为仓桥物三所说的,只有纯粹的幼儿的味道,而没有那种幼儿园特有的“幼儿园味”。
...........................

第二章 一日生活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教师观念

第一节 组织化的班级生活观
作为班级生活的直接的组织者,在 A 园教师看来,班级生活应该是何等模样?教师所追求的班级生活究竟是来自于成人的期望,还是幼儿真正的需要?是儿童文化的生存之所,还是儿童文化的羁绊?走进 A 园,研究者发现,教育者推崇的是一种有规律、有秩序、节奏统一的组织化班级生活。而对于作为被组织者的幼儿来说,他们在其中生活着,也在其中学会了老师希望他们学会的。
一、有规律的班级生活
在 A 园,教师完全依照着该园作息时间表中的活动流程组织幼儿的一日生活,幼儿过着的是一种近乎重复的程式化生活--入园、晨间游戏、集体教学活动、早操、室内游戏活动、午餐、散步、睡觉、午点、两个游戏活动、离园,而生活活动则不断穿插在这些活动的过渡环节中。

............................

第二节 高控制的教师角色观
教师的角色观念是教师对于其在师幼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所处位置的定位,因此,教师的角色观念决定了幼儿在园的生活状态,决定了幼儿是以一种充分自由的方式生存着,亦或者是以一种受严格控制的方式生存着。在 A 园,幼儿的生活以“XXX,跟爸爸妈妈说再见”开始,以“XXX,回家要乖乖听妈妈话”结束。从清晨幼儿踏入教室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已不是自己生活的主人,我们只能听见“教师的声音”,却看不到来自幼儿内心的兴趣、需要。教师们就如同雕塑家,要从最细微的角度去刻画他们的作品--幼儿的生活,以致于不留下任何空白。而这些真实存在于 A 园一日生活制度实施过程中的现象,与该园教师的角色观念密不可分。在该园的一日生活中,体现着这样一种高控制的教师角色观:教师是幼儿一日生活的安排者,而幼儿则是被安排者。
一、 “理所当然”的游戏组织者
(一)他们要是自由了,还不疯了
不管是幼教界的专家们,还是在学前教育一线工作的教师们,对于“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活动”这一观点,基本都是持认可意见的。在 A 园走道的墙上也贴了“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这一标语。王振宇教授认为,从幼儿教育的实际出发,可以将幼儿园的游戏分为自主游戏与工具游戏两类。自主游戏就是由幼儿自己发起的,自导自游的游戏,而工具性游戏就是蕴含着教育意图、由成人发起的游戏。这两种类型的游戏在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都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活动。用王振宇教授的话来说,“儿童在游泳池学会了游泳,就能在大海里更加自主地玩水。”
............................
第三章 一日生活制度实施过程中教师观念形成的影响因素............ 37
第一节 教师自身:观念形成的内因.................................................37
一、儿童观及教育观——教师观念形成的基础...................... 37
二、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观念形成的条件...................... 38
第四章 对一日生活制度实施过程中教师观念的思考.........................49
第一节 一日生活制度实施过程中教师观念的冲突...................... 49
一、 成人需求与儿童自由的冲突.............................................49
二、 统一行动与个体需要的冲突.............................................50

第四章 对一日生活制度实施过程中教师观念的思考

第一节 一日生活制度实施过程中教师观念的冲突
一、成人需求与儿童自由的冲突
涂尔干认为,“教育儿童的现象,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总是一个不断强迫的过程。儿童视听言动的方式不是生来就如此,而是通过教育的强迫力使然。起初,是强迫儿童饮食有节,起居适当,然后强迫他爱清洁、守安静、听教训,接着强迫他懂得待人的礼节、社会习俗、行为规范,以后又强迫他学会做事,等等。”②事实上,儿童一直以来都在被迫接受来自成人需求的种种生活。
在 A 园,我们在脱离幼儿的基础上,凭空为幼儿打造出了一个成人理想中有规律的有秩序的守时的生活,这是一个充斥着强迫与遵从的生活,一个充满着理智与秩序的生活。随后,我们又为打造出来的生活编织了一个又一个“有理有据”的理由,而这些理由,都离不开“成人需求”这四个字。成人期望着儿童能够在这样的生活中渐渐向成人生活中的一些规范靠拢,比如说守时,又比如说安静。教师为了花更少地精力保障他们的安全,理直气壮地抢走了他们的自主游戏;教师控制着游戏参与的大门,游戏开始具有门槛……幼儿生活的上空笼罩着成人的需求,他们看起来很忙碌,看起来好像获得了很多经验,但实际上,属于他们的需求正在被不断的拒绝,他们的活泼天性正在不断被压抑,他们的情感正在不断的被漠视,他们连一点属于自己、属于自由的时间都没有。他们的生活充满着不断地安排、不断地催促,充满着因不断地重复而产生的倦怠感,充满着不该属于他们这个年纪的沉稳安静。
............................

结语
从进入幼儿园实习的第一天起,我就闻见了仓桥物三在《幼儿园真谛》一书中所写下的“怪味”,这是属于幼儿园特有的“幼儿园味”。每一天清晨,教师强打起精神,扬起微笑对每一位来园的小朋友说:“早上好。”再然后,十分精心地带领幼儿开始这一天“舞台式”的生活,什么时候“登台”,什么时候“退场”,表演什么“节目”,早就由一张“节目单”规划好了。最后教师带着工作一天的倦怠,又强打起精神,扬起微笑,和每一位小朋友以及他们的家长说再见。教师漫不经心地度过了一天又一天,日子对于她们来说,早已经习以为常了,她们压根不会对幼儿园的生活形态进行任何追问和反思。因此,本研究强调充分感受体验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形态,努力做到不打破原有自然情境,对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制度实施过程进行观察记录,从而对践行在一日生活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教师观念进行深入地研究。
本研究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一方面,由于研究时间的限制,存在着对幼儿园已有现象观察记录的不够全面的问题,另一方面,也由于研究者对于访谈这一方法仍然把握不够到位,存在着对于某些现象没有进行深入追问这一问题,这就导致研究者在对一日生活制度实施过程中教师观念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时,充分感受到资料不够全面具体。同时,也由于研究者理论水平方面的欠缺,在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时,并不能做到特别深入,往往流于表面。这些不足也是日后研究者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580034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