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由
一、现实生活中儿童孝行的“灯下黑”现状
当今社会,在经济全球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背景下,由于家庭孝行教育的缺失、学校孝行教育脱离实际等原因使孩子在成长中衍生出一系列问题,以致现代青少年儿童的孝行现状堪忧。诸如新闻报道出一个 12 岁的男孩杀死了自己的母亲①让人触目惊心,相关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有青少年网贷却让父母还贷因而逼死自己的父母、因为父母没满足自己愿望就对父母拳打脚踢、还有的用父母辛苦挣得的钱去追星大把的挥霍等等情况这让人非常震惊,这些都体现了目前社会的的现状,值得深思。孝敬父母是传统美德,是为人子女应负的责任与义务。可现在生活中有着让人奇怪的现象,儿童往往懂得感恩他人,却不懂得感恩回报自己的父母,对他人的小恩小惠永记于心想着回报与感恩,却没有看到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对他人温和有礼,可是对自己的父母却暴躁蛮横;与他人亲密无间,可是与自己的父母却冷眼疏离。现在的儿童总是把父母的关心、照顾和给予作为理所应当的事情,自认为对父母蛮横无礼是我该有的态度。可见当今儿童的孝观念淡化,伦理道德逐渐沦丧,对待别人与自己的父母的有着天壤之别,孩子的感恩教育让他们懂得了对他人之恩报以回报,然而父母却成了“灯下黑”,不仅不懂得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还常常埋怨父母。同时隔代照顾孩子的家庭越来越多,孩子就是是家里的宝贝,长辈一贯的宠着惯着,致使儿童认为自己就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王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更有甚者对家里长辈颐指气使,却还嫌弃爷爷奶奶做的不够好。以上都是现代儿童对自己父母及长辈存在的一些孝德问题,儿童存在的这些孝德问题,值得我们的思考,值得引起大家的重视。
二、孝行教育是对国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工程”的回应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留下了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所以我们要文化自信,贯彻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17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件指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并指强调:“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并编写中华文化幼儿读物,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创作系列绘本、童谣、儿歌、动画等。”①孝敬父母,是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公认的美德,是中华文化与中华伦理的鲜明特点,开展幼儿孝行教育是对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回应,我们需要文化自信,每个国家与民族都需要文明的继承和发展,需要文化的弘扬和繁华,才能实现中国梦。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文化自信,充分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以开展孝行教育,培养幼儿的孝行,宣扬传统优秀文化来响应国家的号召。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孝行教育不会压抑儿童天性
一提到孝道大部分人就联想到古代封建的传统孝道,对孝观念有着刻板印象,认为孝就是子女无条件的服从于父母,遵循礼仪侍养父母,儿童必须循规蹈矩,则认为这样的孝是有违现代理念的教育价值观,所以大部分人都批判孝,认为是压抑人性,压抑儿童天性,孝行教育与弘扬解放儿童天性背道而驰。在幼儿园开展会压抑自我,束缚自我,不适宜幼儿学习,这在幼儿园内实施孝行教育是行不通的。那孝行教育会压抑天性吗?笔者认为孝行教育吸收精华弃其糟粕,这继承发扬传统孝道之精华而又充分体现了时代精神,并不之矛盾。孝行教育以人的天性为前提,尊重儿童个体,选取符合儿童天性的内容以适当的方式传递给儿童,这样不仅不会压抑儿童天性,还会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以及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二、理论意义
幼儿孝行教育是可行的,所以本文研究以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幼儿的需要与兴趣开展幼儿孝行教育。本研究借助故事为载体实施孝行活动,首先厘清幼儿孝行教育和故事的概念;其次运用故事开展幼儿孝行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最后通过行动研究发现运用故事开展孝行教育活动的相关问题从而获得经验。此次研究有助于深化幼儿孝行教育理论,以期为进一步拓展了幼儿园孝行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三、实践意义
从实践价值看,本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本思路对幼儿园孝行教育的实践给予关注,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幼儿园孝行教育的重要性并初步发展出一套幼儿孝行教育的实施方案,以此引起教师对孝行教育问题的注意和思考,为今后幼儿园开展系统的、有效的孝行教育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内容
一、研究目的
以故事为载体开展幼儿孝行教育的行动研究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点,探究适合幼儿孝行教育的故事。第二点,探讨不同的故事与不同的教学方式结合的效果;第三点,探寻孝行故事教学活动的有效策略。
二、研究内容
在此次开展的幼儿孝行教育活动中,主要是借助孝行故事。对孝行故事资源所具备的价值进行深度挖掘,本研究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诊断 J 幼儿园孝行教育的开展情况、J 园大一班幼儿孝行表现情况以及该班家长的教育情况;确定适用于大班幼儿孝行教育的故事内容;实施孝行教育活动并探讨在运用故事开展孝行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相应的调整。根据研究结果得出结论,作出相关分析提出教育建议。
.............................
第二节 研究场域与研究者
一、研究场域
本研究选取了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 J 幼儿园作为研究基地。J 幼儿园于 1993年建立,是湖南省一所示范性幼儿园,以“向阳、向真、向善、向上、向美”为办园宗旨。该园为了培养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从小养成良好综合素质,在教育过程中积极倡导传承和发扬传统孝道美德,已有 3 年开展幼儿孝道教育经验。该园开展孝行主题活动,借助重阳节、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进行开展全园亲子活动以及幼儿园孝星评选活动;进行实践活动,通过发放孝行手册让幼儿在家庭实践中体验孝行;创设孝行环境,注重幼儿的隐性教育,在幼儿园走廊、墙面,贴有孝星宝贝、孝敬家长事迹照片,以此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孝行习惯的培养;重视家园合作,利用家长会、家长园地、家长聊天群等有利时机向家长做好孝道教育的宣传工作,从而做到幼儿孝敬教育的落实全面推进和深化家庭孝道教育。除此之外,教师关于幼儿孝行教育方面比较有经验,并且教师队伍年轻,充满了活力,勇于挑战,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一线教师。幼儿园的设施设备先进,是一所集教育科研的现代化幼儿园。基于以上这些优势条件能为本研究的行动提供很大的帮助和指导。
本研究选定的研究对象是 J 幼儿园大一班的幼儿,该班幼儿一共有 42 名幼儿,男孩 21 名,女孩 20 名,这些幼儿年龄一般 5-5 岁半左右,并配有 3 名幼儿教师。T1 老师作为主班老师,教学经验丰富擅长艺术、社会领域,T2、T3 老师为大一班的协教。因此,大一班无论在师资方面还是在教学环境方面都能为笔者完成研究提供良好的条件。
.............................
第三章 J 幼儿园孝行教育情况诊断与孝行故事的选取..................... 26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留下了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所以我们要文化自信,贯彻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17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件指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并指强调:“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并编写中华文化幼儿读物,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创作系列绘本、童谣、儿歌、动画等。”①孝敬父母,是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公认的美德,是中华文化与中华伦理的鲜明特点,开展幼儿孝行教育是对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回应,我们需要文化自信,每个国家与民族都需要文明的继承和发展,需要文化的弘扬和繁华,才能实现中国梦。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文化自信,充分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以开展孝行教育,培养幼儿的孝行,宣扬传统优秀文化来响应国家的号召。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孝行教育不会压抑儿童天性
一提到孝道大部分人就联想到古代封建的传统孝道,对孝观念有着刻板印象,认为孝就是子女无条件的服从于父母,遵循礼仪侍养父母,儿童必须循规蹈矩,则认为这样的孝是有违现代理念的教育价值观,所以大部分人都批判孝,认为是压抑人性,压抑儿童天性,孝行教育与弘扬解放儿童天性背道而驰。在幼儿园开展会压抑自我,束缚自我,不适宜幼儿学习,这在幼儿园内实施孝行教育是行不通的。那孝行教育会压抑天性吗?笔者认为孝行教育吸收精华弃其糟粕,这继承发扬传统孝道之精华而又充分体现了时代精神,并不之矛盾。孝行教育以人的天性为前提,尊重儿童个体,选取符合儿童天性的内容以适当的方式传递给儿童,这样不仅不会压抑儿童天性,还会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以及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二、理论意义
幼儿孝行教育是可行的,所以本文研究以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幼儿的需要与兴趣开展幼儿孝行教育。本研究借助故事为载体实施孝行活动,首先厘清幼儿孝行教育和故事的概念;其次运用故事开展幼儿孝行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最后通过行动研究发现运用故事开展孝行教育活动的相关问题从而获得经验。此次研究有助于深化幼儿孝行教育理论,以期为进一步拓展了幼儿园孝行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三、实践意义
从实践价值看,本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本思路对幼儿园孝行教育的实践给予关注,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幼儿园孝行教育的重要性并初步发展出一套幼儿孝行教育的实施方案,以此引起教师对孝行教育问题的注意和思考,为今后幼儿园开展系统的、有效的孝行教育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内容
一、研究目的
以故事为载体开展幼儿孝行教育的行动研究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点,探究适合幼儿孝行教育的故事。第二点,探讨不同的故事与不同的教学方式结合的效果;第三点,探寻孝行故事教学活动的有效策略。
二、研究内容
在此次开展的幼儿孝行教育活动中,主要是借助孝行故事。对孝行故事资源所具备的价值进行深度挖掘,本研究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诊断 J 幼儿园孝行教育的开展情况、J 园大一班幼儿孝行表现情况以及该班家长的教育情况;确定适用于大班幼儿孝行教育的故事内容;实施孝行教育活动并探讨在运用故事开展孝行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相应的调整。根据研究结果得出结论,作出相关分析提出教育建议。
.............................
第二节 研究场域与研究者
一、研究场域
本研究选取了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 J 幼儿园作为研究基地。J 幼儿园于 1993年建立,是湖南省一所示范性幼儿园,以“向阳、向真、向善、向上、向美”为办园宗旨。该园为了培养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从小养成良好综合素质,在教育过程中积极倡导传承和发扬传统孝道美德,已有 3 年开展幼儿孝道教育经验。该园开展孝行主题活动,借助重阳节、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进行开展全园亲子活动以及幼儿园孝星评选活动;进行实践活动,通过发放孝行手册让幼儿在家庭实践中体验孝行;创设孝行环境,注重幼儿的隐性教育,在幼儿园走廊、墙面,贴有孝星宝贝、孝敬家长事迹照片,以此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孝行习惯的培养;重视家园合作,利用家长会、家长园地、家长聊天群等有利时机向家长做好孝道教育的宣传工作,从而做到幼儿孝敬教育的落实全面推进和深化家庭孝道教育。除此之外,教师关于幼儿孝行教育方面比较有经验,并且教师队伍年轻,充满了活力,勇于挑战,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一线教师。幼儿园的设施设备先进,是一所集教育科研的现代化幼儿园。基于以上这些优势条件能为本研究的行动提供很大的帮助和指导。
本研究选定的研究对象是 J 幼儿园大一班的幼儿,该班幼儿一共有 42 名幼儿,男孩 21 名,女孩 20 名,这些幼儿年龄一般 5-5 岁半左右,并配有 3 名幼儿教师。T1 老师作为主班老师,教学经验丰富擅长艺术、社会领域,T2、T3 老师为大一班的协教。因此,大一班无论在师资方面还是在教学环境方面都能为笔者完成研究提供良好的条件。
.............................
第一节 J 幼儿园孝行教育情况诊断....................26
一、幼儿孝行存在的问题....................................26
二、幼儿园孝行教育情况.....................................28
三、家庭孝行教育的情况.......................................29
第四章 行动的具体实施............................. 35
第一节 故事讲述活动........................... 35
一、行动的目的............................... 35
二、行动的过程.............................. 35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62
第一节 研究的结论........................................ 62
一、三类故事都具有较好的效果.........................62
二、音乐、绘画、角色扮演配合故事活动效果更佳.............. 63
第四章 行动的具体实施
第一节 故事讲述活动
本次行动主要是通过实施故事讲述活动的行动研究。在此次行动中组织了两次活动,两次活动都是以故事讲述、分析故事内容为主,以幼儿欣赏、讨论、谈话为主要活动环节来帮助幼儿在学习故事内容,初步理解什么是孝以及孝行怎么做,从而把孝根植于幼儿心中。本次行动的初次实施为《黄香温席》,第二次活动《感动的一天》对第一次活动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从而改善故事讲述活动在幼儿孝行教育活动中的行动效果。
一、行动的目的
本次行动旨在通过故事讲述活动开展幼儿的孝行教育活动中来研究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探讨故事讲述活动对幼儿孝行的效果。
2.探讨哪些孝行故事适合进行讲述活动开展幼儿孝行教育。
3.探讨故事讲述活动如何实施。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的结论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