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幼儿前书写水平测量工具编制之学前教育分析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8665 论文编号:sb2019102914290428374 日期:2019-11-27 来源:硕博论文网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前书写能力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前书写(early writing)或早期书写,是读写萌发(emergent literacy)或称早期读写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自从新西兰学者 Marie Clay 提出读写萌发理论以来,学前儿童的阅读与书写活动逐渐受到各国学者们的广泛重视。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幼儿的前书写行为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有学者指出,幼儿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学习与书写有关的知识,然后通过大脑中已有知识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幼儿逐渐会对文字生成一个自己的理解,这种理解促使幼儿的前书写技能和态度逐渐完善,而这些技能与态度在未来会给幼儿的正规书写发展带来良性影响。还有研究揭示,幼儿的前书写水平与幼儿小学阶段的书写阅读表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①此外,幼儿进行前书写活动也有利于幼儿手指的精细动作发展。幼儿在前书写活动中需要用纸笔等书写工具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感情,而在涂写的过程中,幼儿的小肌肉和手指之间的协调会得到充分的锻炼,这就必然会使其小肌肉与精细动作技能发展的更好更快。②还有学者对前书写活动的益处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他们认为幼儿的前书写活动能够很好的培养幼儿的书写兴趣,帮助幼儿获得必要的书写知识、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以及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1.1.2 国家重视幼儿前书写能力的发展
基于已有研究对幼儿前书写能力重要性的充分揭示,我国政府也明确表现出对幼儿前书写能力发展的重视。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幼儿的书写兴趣,培养幼儿的前书写能力。④除此之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语言领域的“阅读与书写”的“目标三”中也特意提出了 3-4 岁、4-5 岁、5-6 岁幼儿书面表达的愿望与技能,这些愿望与技能主要是希望幼儿能在掌握正规书写技能之前,可以先尝试用前书写这种特殊的写画行为来表现自我,并为幼儿进入小学阶段学习正规的汉字书写奠定一定的基础。①《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语言领域中关于前书写的叙述是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前书写的要求进一步细化,并且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在幼儿前书写领域,目前国内许多研究的理论基础都是借鉴国外已有成果,并在这些基础之上开展研究和论述。然而,这些成果是从拼音语言为母语的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在其本国政策与文化的大背景下所开展的研究所得出的,所以其结论多适用于当地文化与语言特点。而首先,汉语与英语等拼音语言存在巨大的语言学差异,其次,我国的教育政策和文化与国外也是大相径庭,这些差异必然导致汉语幼儿前书写的习得过程、发展阶段与水平特点与国外已有结论产生罅隙,这一点已在本研究的预调查中得到了一定验证。鉴于此,本研究首先将会在借鉴和整理国内外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结合预调查所得到的结果,为汉语幼儿前书写这一行为给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理论定义与诠释,其次在该定义和解释之上,制订出一套适合量化汉语大班幼儿前书写水平的测量工具。新的定义与诠释会为国内幼儿前书写领域的研究增添不同的视野和认识,而该测量工具的制定既能弥补当前领域研究的空缺,还可以为其后的理论研究提供支持。
1.2.2 实践意义
在理论层面认识到幼儿前书写能力的重要性只是开展该领域研究目的的第一步,其最终目的仍是以理论指导实践,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提升幼儿的前书写水平。该研究中对汉语幼儿前书写行为所下的新定义与解释能够帮助教育工作者丰富自己对于这一行为的认知与看法,进而促使他们改变日常教学活动。而该研究所制定的测量工具一方面能够为以后的学者提供实验研究的帮助,另一方面能够让教育工作者更加科学客观的了解幼儿的前书写能力实际水平,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更加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做到有的放矢的高效提升和改进幼儿的前书写能力。
...........................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前书写研究综述
2.1.1 国内前书写行为定义研究
在国内,描述幼儿前书写行为的类似名称还有“书面表达”、“早期书写”等,虽然称呼不同,但是它们在概念界定方面有着近乎一致的内涵。
国内研究者对于前书写概念较为认可的界定来自于周兢。她认为幼儿的前书写就是幼儿在没有接受正式的书写教育之前所发展出的运用图画、符号和类似文字等形式进行的活动。
陈思也认为,幼儿的前书写行为就是学前幼儿在掌握正规书写技能之前,通过积累日常的文字和书写经验,最终从不会写字到掌握写字能力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除此之外,他还提出对于汉语幼儿而言,读写萌发应该分为前阅读、前书写和前识字三大领域,而且各个领域之间联系密切,共同交织发展。
王玮虹等人表示,幼儿的前书写是指幼儿使用书写工具产生涂鸦、类文字或符号进行信息传递和表达的行为,幼儿通过前书写行为可以达成与同伴及成人的交流、互动和学习等目的。
徐艳珍也提出,幼儿的前书写行为也可理解为幼儿运用纸笔等书写工具,创作图画符号和模拟文字来传达信息和表达感情的活动。
通过总结以上定义可以发现,国内学者对于前书写行为的定义还是比较统一的,他们的关注点几乎都放在几个核心的内容上:第一是强调环境的作用,幼儿对于汉字和书面表达的认识都是来自于幼儿的切身生活经验。第二点强调表现形式的丰富多样性,即幼儿的前书写作品中会夹杂许多元素,包括图画、符号、文字及“似字非字”的错别字等等。第三点就是强调表达,正如有的学者指出,读和写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建构意义。只有当幼儿发现自身书写的作品存在意义时,他们才会对学习书写和前书写产生兴趣。③因此,幼儿前书写活动的最终目的在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传递特定的信息,表达行为本身应该是幼儿前书写行为的真正研究重点和价值所在。
.............................

2.2 国外前书写研究综述
2.2.1 国外前书写行为特点研究
新西兰的 Marie Clay 于 1966 年首次提出读写萌发(emergent literacy)的概念,而前书写(early writing)就属于这一概念。Clay 认为,幼儿的读写行为是不断演化的,在此过程中,与读写相关的诸多能力都会得到发展,而其结果就是幼儿掌握了正规的读写技能。①她进一步指出,幼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积累来习得正规的书写技能。②其实在此之前,人们普遍受到格赛尔(Gesell)成熟势力理论的影响,提出了阅读准备(reading readiness)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正式开始学习读写之前,幼儿的生理水平(如小肌肉群发展、手眼协调能力等)以及认知水平(如对文字的意识、音素的认识等)必须达到一个所谓的成熟点才可以开始接受正轨的读写训练。③而 Clay 和其后的学者们改变了这一观点。正如之前所述,他们认为儿童的读写能力发展是一个自然过程,幼儿会从周围的环境中主动吸收关于文字的各种知识,这种环境包括书本、家庭、同伴、教师等等,而这些行为就是幼儿读写萌发的根基。自 Marie Clay 开辟了幼儿读写萌发和前书写的研究领域,并奠定了相应的理论基础之后,诸多国外研究者将本国幼儿作为研究对象,为幼儿的前书写行为增添了许多新的见解。
将自己的女儿作为观察对象,Baghban 发现大多数幼儿在 18 个月时就能用笔在纸上涂画,而且幼儿涂画的内容不确定,水平时好时坏,形式主要是涂鸦,这一点反映了幼儿的写画行为缺乏良好的协调和控制。④Freeman 等人表示,幼儿的书面表达能力是在绘画活动中获得了发展,正是在长时间的尝试后,幼儿才理解了文字的真正含义与功能。⑤也有研究者认为,幼儿的书面表达行为会不断出现新的模式,但是新的模式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模式会马上消失,只是其次数会逐渐减少。⑥比如,早先只是凌乱的线条,少见文字与图画,到后来用图画和文字互相搭配解释来传递信息,但是凌乱的线条图案还是会出现。另外,也有学者提出,幼儿刚开始只会涂画凌乱的线条,随后开始画有规律的线条,而且他们开始专注于自我表达。还有研究者认为,大多数幼儿认为绘画和书写是同一种行为,因为两者都可以传递信息和表达感情。⑦这一发展特点也印证了之前分析的观点:幼儿的前书写行为与绘画表达之间差异微妙,辨别的重点在于研究者站定的视角与选择的研究标准。
................................
3 研究设计...................... 15
3.1 被试说明 ........................... 15
3.2 研究思路............................... 16
3.3 研究对象................................. 17
4 初始测量工具的制订................................... 18
4.1 初始测量工具的主要内容......................................... 18
4.2 初始测量工具的评分标准......................................... 22
4.3 初始测量工具的二级维度......................................... 23
5 测试主题............................ 36

8 测量工具的检验

8.1 测量工具的信度检验
本研究决定采用 Cronbach α 系数来评判测量工具的内在信度。表 8.1 展示了测量工具的各维度与总测量工具的信度。

根据信度检验的评判标准,当维度的 α 系数高于 0.75 时,可以认为该维度及总体测量工具具有良好的信度。由表 8.1 可知,该测量工具的三个维度及总测量工具的 α 系数均高于 0.75,所以其均具有良好的信度。
.............................

9 结论

9.1 测量工具最终结构
经过一系列检验与修订之后,本研究编制的正式版《5-6 岁幼儿前书写水平测量工具》一共包含 3 个一级维度和 13 个二级维度,每一个二级维度包含 4 个三级行为指标,而每一个行为指标都对应一个分数。具体而言,测量工具的三个一级维度分别为“图形表达”、“符号表达”、“汉字意识”。一级维度“图形表达”中包括 4 个二级维度,分别为“线条与涂鸦”、“图画”、“意义”、“以图代字”;一级维度“符号表达”中包含 6 个二级维度,分别为“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正确”、“间距”、“大小”、“顺序”;一级维度“汉字意识”中包含 3 个二级维度,分别为“一字一音”、“方块字”、“汉字部件”。详情见附录二。
9.2 测量工具统计学分析结果
测量工具 3 个一级维度的累计贡献率达到 80.376%,说明结构效度良好。13个二级维度的 KMO 值为 0.824,Bartlett 球形度检验的显著性为 0.000,达到显著水平。测量工具的 α 系数为 0.897,说明其具有良好信度。各维度与总测量工具间的相关系数处于 0.521 到 0.808 之间,呈现显著相关性,各维度及各维度与总分间的相关系数处于 0.286 到 0.851 之间,也呈现显著相关。在模型拟合方面,模型的卡方自由度比值χ2/df 为 2.173,拟合优度指数(GFI)和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GFI)这两个指标分别为 0.949 和 0.925,比较拟合指数(CFI)为 0.988,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的值为 0.049,均方根残差(RMR)的值为 0.039,以上数据均符合模型拟合标准,说明模型拟合良好,测量工具的结构效度合理。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580034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