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联主义的幼儿园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0 论文编号:sb2019102510571228332 日期:2019-11-23 来源:硕博论文网

一、基于关联主义的幼儿园教师学习共同体理论分析

(一)关联主义的学习特点
社交媒体和信息通信技术通常有助于获取信息,鼓励信息的创建和共享,而不仅仅是在互联网上。关联主义侧重于来源的相互关联性,在不断形成的复杂网络中建立关系,互动和知识共享。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建立在各种观点的相互作用下,认为知识存在于信息网络或多个人之间。其理论核心思想是让学习者与知识建立联系并从中受益,同时也为其他学习者提供信息,主要方式是让一群有共同的需求或相似的兴趣人通过持续对话一起学习。根据该理论的观点把学习概括有以下几点主要特点。
第一,学习不只是个人行为,是一种将各类信息和知识节点形成连接的过程。第二,学习不只是存在与人与人的直接信息传送,可能人工创造的工具更有利于帮助储存大量知识,借助设备是未来学习发展趋势。第三,单纯知识吸收和信息学习没有个体掌握自身学习能力重要。第四,通过培养与外界知识形成连接的能力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第五,相同类型知识之间连接之外,不同学科和专业之间的跨领域联系能力也是掌握的必备能力之一。第六,知识在管道内的顺利流通是关联主义提出的最终学习目的。个体学习要不断与时俱进进行更新,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随时有可能被淘汰和变化,我们在学习中要注意辨别知识真假,选择尽可能正确的信息。
............................

(二)关联主义理论的三要素及其关系
关联主义理论主要从知识观、学习观、实践观三部分展开,这三要素有其各自主张且他们之间相互依存。
1.知识观
知识观作为关联主义三要素中的一个要素被关注,认为知识在一个循环系统结构中产生和创造。从产生开始,通过传递等一系列循环再返回进行知识创造,如同一个大循环不断流通,知识自身进行创造和更新。同时关联主义理论中知识流动不只是靠个体学习,而是强调通过节点和节点间的连接实现知识流动,连接就是管道为知识流动提供环境,信息和知识作为节点在管道中随需要流通。
除了学习者个体本身的知识传递,知识还可以在学习者以外建立连接,个体与节点之间通过连接获取所需知识和信息。学习者关注个人知识网络的形成和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省去了将所有知识进行储存和记忆将大量知识放到外部节点中去,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迅速检索获取知识。西门斯在关联主义学习理论中将分布式学习描述为:信息(或知识)可以存储在任何学习载体上,只要外部环境和知识网络可以支撑将其提取出来即可。所以,相比较学习者只是大量学习知识,如何将知识产生连接,学得获取知识的能力更有意义。人才发展过程中,学习者在不同领域需要培养的核心能力是掌握节点与连接之间的形成和流通方法。
2.学习观
关联主义学习观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学习即网络的形成”,如图1.1所示,任何一张知识网络需要节点相互连接才能完成,节点范围不受限可以是任意有关知识学习的元素。节点通过学习者不断连接然后循环发展建立学习者个人的学习模型,知识学习就会被内化为知识学习网络。

.............................

二、幼儿园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结构体系和形成发展

(一)幼儿园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成要素
1.学习群体
幼儿园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主体是幼儿园教师,先有学习群体才让共同体发展成为可能,学习群体的发展应突出幼儿园教师的多元、个性,这是幼儿园教师学习共同体“互补、合作、协商、互动”关系的形成基础。在关联主义理论中,如属于知识节点一部分或者说他们也是一个独立的节点,各个节点有其自身独特的学习风格和学习习惯以及知识资源,他们有着丰富的经验,也存在不足之处,在通过共同学习,他们实现优势互补。其中不同年龄段的带班教师、主任、组长、专家、以及幼儿园管理者等。不同的个体节点在合作学习中,相互依赖、相互支持,构成了幼儿园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主体。
如W市成立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区域创设项目,在这个项目中,来自各个区的20多所幼儿园的50多名园长和教师组成共同体的主体,除此之外高校的教授、专家和区域教研员等也是该共同体的组成者。
2.学习任务
作为一个学习载体,学习任务的设计应引向学习目标的预设与生成,这是幼儿园教师学习共同体“互补、合作、协商、互动”关系的形成方向。学习任务在关联主义观中是节点与节点之间的重要连接,没有这些连接,节点只是一些松散的知识,只有学习共同体建立了一定的目的,指引着幼儿园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发展方向。只有共同的目的连接才能引导教师朝着同一个方向发力,在学习任务制定中,要有目地引导学习任务与节点之间的生成与间接,同时要关注幼儿园教师在完成任务中的情感变化,及时调整任务,适应共同体发展。
..........................

(二)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
1.学习共同体的产生阶段
早在1990年,美国就开始通过稳定的研宄流程记录教师素质与学生成绩之间的密切关系。针对这些记录结果,许多政策制定者已经认识到迫切需要将教师置于学校改进议程的核心位置,开始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然而,在一些学校和地区仍然希望能够轻松解决学生成绩落后的问题,所有这些研究所传播的强烈信息并未得到很好的接受。随着学校领导对教学质量的关注,他们从数据中逐渐意识到专家教师是学生成绩的关键。但这些富有洞察力的领学校领导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挑战:如何识别、吸引和留住一批专家级教师,他们开始寻找解决方案,试图重新设计和实施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理论。这一时期,基础教育的变革大潮已经开始,学前教育质量的问题也越来越被重视,幼儿园教师学习共同体开始萌芽。
国家介入教师学习队伍质量的评估中,国家委员会制定严格标准认证教师的专业知识。认证过程包括提交材料组合和标准化教学考试。教师提交四个项目组合条目,包括记录候选人教学实践的录像带,并提供学生作业的示例。这些材料展示了教师如何分析学生的表现并相应地调整教学,与学生的家庭和更大的社区合作,以及与同事合作。而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认证比较特殊,与其他阶段教师考核有明显区别。幼儿园教师认证主要关注教师能够进行“复杂教学的专业需要”,多方合作的能力,与幼儿园孩子、领导、同事、家长和社会等的相处能力。
..........................
三、幼儿园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现状分析....................26
(一)幼儿园教师学习共同体发展的现状...................26
(二)教师学习共同体运行的问题透视...................35
(三)幼儿园教师学习共同体关联发展的影响因素...................38
四、国内外幼儿园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经验借鉴...................41
(一)共同体存在内部知识流通以及外部连接..................41
(二)共同体是一个建立连接形成网络的过程..................41
(三)共同体重视为教师提供交流的空间..................41
五、我国幼儿园教师共同体的构建之路..................47
(一)遵循共同体关联规则,支撑共同体框架.................47
(二)宣传共同体关联思想,建立共同体意识.................47
(三)组织共同体关联活动,丰富共同体形式.................47

四、国内外幼儿园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经验借鉴

(一)共同体存在内部知识流通以及外部连接
美国等西方国家重视幼儿园教师共同体的构建。一方面幼儿园内部对教师共同体的重视,一方面政府和公司企业对幼儿园教师共同体提供支持。
在幼儿园内部美国通过学前教育改革,制定“互动式的学校学习方式”挑战幼儿园领导权威,推行扁平式的管理体制。研究发现在幼儿园中教师共同体的推行程度和形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活动中幼儿园的领导方式,幼儿园越重视合作和文化多样性的融合,那么他们的共同体构建就越开放、民主。在幼儿园发展共同体中他们还注重指导的互动和社会文化资源的搭建。除了备课和五大领域日常教研之外,教师还会定期聚在一起,分析最近的努力、得到的成果、遇到的问题、交流教学策略。自发组织一些主题活动或探讨。不断更新交流自己的知识。重视异质团队知识和意义的交叉构建。

.......................

五、我国幼儿园教师共同体的构建之路

(一)遵循共同体关联规则,支撑共同体框架
关联主义知识观主张知识学习有效方式不是直接掌握知识而是学习让知识产生连接的能力。教师自身知识管理习惯,环境支持,机制和制度都是架构共同体组成的重要骨架,这三个方面得到充分发挥,才能支撑共同体框架运行与发展。
1.优化教师知识管理习惯
关联主义的模式提倡学习者具备必要的交流协作能力,从而能够维护连接,获得知识。幼儿园教师知识结构根据涉及领域分为广阔的基础文化类、教育教学规律类、幼儿园学科和专业知识类。幼儿园教师教学是运用多种知识整合而成,而知识管理和更新需要教师学习、反思对已有的知识和新习得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然后内化为自己的教学经验。幼儿园要培养教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要在平时教研时向自己的同事学习,在培训中向专业的学者学习,还要学会对自己的知识进行管理,知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知道如何根据自己的需要找到正确的途径尽快获得知识。只有这样,幼儿园教师的学习能力才能不断提高,知识不断丰富,教师才能在幼儿园活动教学把控中如鱼得水。因此,要努力培养将教师学习知识管理变成一种习惯。
其次,幼儿园教师要不断反思。幼儿园教师在注重学习知识的同时要根据自己的教学进行分析和反思,通过反思日记等形式记录自己的教学过程,了解自己需要调整的地方。只有了解自己的需要才会去尝试向同事分享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等,才能有效与同事进行交流学习,去寻找自己需要的资源,得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反思促进知识的传递和智慧的创生,不同思想不断碰撞出火花,从而有利于幼儿园共同体的建设与更新。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580034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