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社会民众对教育的需求日益攀升
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和科学育儿观念的普及,社会民众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对幼儿教育的要求也早已不仅仅是保护幼儿的健康和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还希望幼儿可以得到综合、全面和优质的发展。十九大以来,建设人民满意的教育体系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任务,人民满意度正在日益成为考量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指标。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建立一个能够满足民众需求的教育体系。而要想提升幼儿教育的质量,政府部门要加强统筹和管理,各类教育形态都需要发挥其职能和作用,使幼儿园、家庭、社区等各个单位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更好地成长。
二、“学习型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日益严格
“学习型社会”的建立要求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三方都要积极发挥各自的教育作用,并最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进全民教育的发展和全民教育素质的提高。同时,国家为了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也正逐步建立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的终身教育体系。
然而,现如今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配合并不默契:部分家长有较高的教育诉求,能够积极主动地与幼儿园进行互动与合作,期望与孩子共同成长;部分家长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好孩子是幼儿园的责任,完全将幼儿的发展寄托给了幼儿园,不愿积极配合幼儿园完成教育任务。同样,社会也对此产生了不正确的认识,认为幼儿发展是幼儿园的事情,因此在配合方面出现了偏差错位。很多社区为了孩子就学方便都开办了自己的幼儿园,在优化办学条件、注入资金购买教学设备等方面很积极,但很少在人力、信息资源等方面为幼儿园提供支持与协作,未能真正发挥对幼儿园的教育辐射功能。幼儿园教师也只是在园内对幼儿实施保教工作,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很少与全社区居民共享。
因此,为了满足“学习型社会”对教育的严格要求,推动幼儿园、家庭和社区教育相互配合与协同发展尤为重要。
然而,现如今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配合并不默契:部分家长有较高的教育诉求,能够积极主动地与幼儿园进行互动与合作,期望与孩子共同成长;部分家长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好孩子是幼儿园的责任,完全将幼儿的发展寄托给了幼儿园,不愿积极配合幼儿园完成教育任务。同样,社会也对此产生了不正确的认识,认为幼儿发展是幼儿园的事情,因此在配合方面出现了偏差错位。很多社区为了孩子就学方便都开办了自己的幼儿园,在优化办学条件、注入资金购买教学设备等方面很积极,但很少在人力、信息资源等方面为幼儿园提供支持与协作,未能真正发挥对幼儿园的教育辐射功能。幼儿园教师也只是在园内对幼儿实施保教工作,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很少与全社区居民共享。
因此,为了满足“学习型社会”对教育的严格要求,推动幼儿园、家庭和社区教育相互配合与协同发展尤为重要。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近年来,国家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也逐渐认识到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幼儿园和家庭的合作共育方面,对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三方协同教育的研究不是很多。因此,通过本研究,以期发现当前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找到促进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的有效策略,为三方的协同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深化关于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的理论研究。
二、实践意义
为了推动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的发展,本研究试图打造了连接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三方的 APP 互动平台,在实践的模式、实践的方法、实践的过程等方面为幼儿园、家庭和社区的协同教育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同时,本研究为社区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以及社区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提供了实践案例。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第一节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相互之间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笔者认为,只有保持教育中所有要素的协同性和系统性,促进各个要素高效的、协调的、统一的运转,才能发挥它们各自的最大价值。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如下:
一、耗散结构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提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将会通过内部的作用产生自我组织现象,并逐渐从无序走向有序。该内部作用会使与其相关的各类因素自然地、自发地形成一个有序的系统,继而发挥统一的作用。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受到幼儿个体发展的影响,在幼儿的作用下会自发的形成相辅相成、相互配合的统一的教育体系,并且该教育体系当中的各类影响因素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自发地从无序走向有序。所以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三方形成教育合力对幼儿发挥协同教育的作用是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生态系统理论
第三章 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的现状调查 .................. 12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近年来,国家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也逐渐认识到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幼儿园和家庭的合作共育方面,对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三方协同教育的研究不是很多。因此,通过本研究,以期发现当前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找到促进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的有效策略,为三方的协同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深化关于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的理论研究。
二、实践意义
为了推动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的发展,本研究试图打造了连接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三方的 APP 互动平台,在实践的模式、实践的方法、实践的过程等方面为幼儿园、家庭和社区的协同教育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同时,本研究为社区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以及社区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提供了实践案例。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第一节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相互之间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笔者认为,只有保持教育中所有要素的协同性和系统性,促进各个要素高效的、协调的、统一的运转,才能发挥它们各自的最大价值。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如下:
一、耗散结构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提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将会通过内部的作用产生自我组织现象,并逐渐从无序走向有序。该内部作用会使与其相关的各类因素自然地、自发地形成一个有序的系统,继而发挥统一的作用。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受到幼儿个体发展的影响,在幼儿的作用下会自发的形成相辅相成、相互配合的统一的教育体系,并且该教育体系当中的各类影响因素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自发地从无序走向有序。所以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三方形成教育合力对幼儿发挥协同教育的作用是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生态系统理论
在生态系统理论发展心理学中,个体发展模型的提出者布朗芬布伦纳认为,自然环境是人类发展的主要影响源,环境(或自然生态)是“一组嵌套结构,每一个嵌套在下一个中,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由此可以理解为发展的个体嵌套于各种交互的环境中,有如社会的文化这样的宽泛的社会环境,也有如家庭环境的直接指挥。因此,个体的发展总是受到自身与周围环境的交互影响。
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三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需要寻找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之间的纽带,从而形成教育合力推动幼儿的发展。
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三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需要寻找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之间的纽带,从而形成教育合力推动幼儿的发展。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
为了了解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情况,笔者借助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以及相关书籍文献等对国内外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方协同教育以及 APP 互动平台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检索和查询,其中前人关于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综述较多,研究较成熟,本文不再赘述。其他三方面的检索结果如下:
一、国内外关于社区教育的研究
(一)国外关于社区教育的研究
由于笔者的能力有限,只阅读了少量关于国外社区教育的相关文献资料,其中以美国和日本为主,因此本文以美国和日本的社区教育发展为例对国外的社区教育进行综述。
美国的社区教育始于 1930 年代的社区学校运动,它的演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区教育在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和理论建设等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二是社区教育的实践逐步推广并走向多样化发展;三是社区教育获得了州和联邦立法与资金支持。社区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社区服务和基于社区的教育四个方面的内容,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社区教育的有机整体。
二战后,日本社区教育的发展从“教化”走向了民主,日本政府从民众的和平的文化国家这一目标出发,制订了关于社区教育的三个法案,即《社会教育法》(1949 年)、《图书馆法》(1950 年)及《博物馆法》(1951 年),统称“社区教育三法”3,使明治以来的社会教育首次获得了法律依据。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终身教育思潮的推动下,日本逐渐形成并完善了自己独特的社区教育模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社区教育体系。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
为了了解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情况,笔者借助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以及相关书籍文献等对国内外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方协同教育以及 APP 互动平台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检索和查询,其中前人关于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综述较多,研究较成熟,本文不再赘述。其他三方面的检索结果如下:
一、国内外关于社区教育的研究
(一)国外关于社区教育的研究
由于笔者的能力有限,只阅读了少量关于国外社区教育的相关文献资料,其中以美国和日本为主,因此本文以美国和日本的社区教育发展为例对国外的社区教育进行综述。
美国的社区教育始于 1930 年代的社区学校运动,它的演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区教育在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和理论建设等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二是社区教育的实践逐步推广并走向多样化发展;三是社区教育获得了州和联邦立法与资金支持。社区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社区服务和基于社区的教育四个方面的内容,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社区教育的有机整体。
二战后,日本社区教育的发展从“教化”走向了民主,日本政府从民众的和平的文化国家这一目标出发,制订了关于社区教育的三个法案,即《社会教育法》(1949 年)、《图书馆法》(1950 年)及《博物馆法》(1951 年),统称“社区教育三法”3,使明治以来的社会教育首次获得了法律依据。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终身教育思潮的推动下,日本逐渐形成并完善了自己独特的社区教育模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社区教育体系。
...............................
第一节 问卷调查与分析 ............................ 12
第二节 访谈情况与分析 ............................... 18
第四章 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20
第一节 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20
第二节 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22
第五章 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的策略研究 .................. 25
第一节 政府加强统筹管理与投入 ......................................... 25
第二节 幼儿园加强组织引导与沟通 ....................................... 25
第五章 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的策略研究
第一节 政府加强统筹管理与投入
首先,政府部门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加强对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的统筹管理。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幼儿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建立和完善政府领导统筹,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社区内各类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参与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切实履行政府职责。由此可见,政府部门加强对教育的统筹和管理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手段,同样也是幼儿教育健康开展的基础和保障。因此,政府应积极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为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个健全的管理体制和强有力的统筹机构,为三方协同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其次,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理念宣传的投入。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各种途径在社会民众中大力宣传和推广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的思想以及科学育儿的理念,帮助社会民众形成对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的科学认知。
再次,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经费的投入。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在协同教育过程中所需要的人员、场地、设施设备以及协同教育模式的创新等都离不开教育经费的支持,经费的多少直接影响三方协同教育的质量。因此,政府部门应健全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加强对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的经费支持,为三方协同教育的发展提供资金上的保障。
.........................
首先,政府部门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加强对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的统筹管理。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幼儿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建立和完善政府领导统筹,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社区内各类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参与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切实履行政府职责。由此可见,政府部门加强对教育的统筹和管理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手段,同样也是幼儿教育健康开展的基础和保障。因此,政府应积极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为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个健全的管理体制和强有力的统筹机构,为三方协同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其次,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理念宣传的投入。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各种途径在社会民众中大力宣传和推广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的思想以及科学育儿的理念,帮助社会民众形成对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的科学认知。
再次,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经费的投入。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在协同教育过程中所需要的人员、场地、设施设备以及协同教育模式的创新等都离不开教育经费的支持,经费的多少直接影响三方协同教育的质量。因此,政府部门应健全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加强对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的经费支持,为三方协同教育的发展提供资金上的保障。
.........................
结束语

参考文献(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