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户外区域活动中大班幼儿自主性培养概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户外区域活动是指充分利用幼儿园室外空间,开设独立的、具有一定功能且相对固定的区域,根据活动需要投放材料、挖掘资源,满足幼儿发展需求的活动。它是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和场地,自由结伴或独立进行,自主制定规则,自由体验探索,进行自我发展完善的活动。
(二)幼儿自主性
幼儿自主性是指幼儿依靠自身作出符合社会和集体规范的决定,并能自我调节而达到目标的行为倾向,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合理选择目标的愿望和能力,它主要包括自我依靠、自我控制和自我主张三部分。自我依靠是依凭自己的力量,相对地不常寻求他人的帮助;自我控制是指能够主动克制自己不合理的愿望,调节自己的行为;自我主张则是指能够相对地自己做主,不受他人的影响和支配,自己有独到创新的想法。
本研究中的幼儿自主性是指“在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中,幼儿能够自我依靠、自我控制和自我主张的能力,表现在幼儿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材料场地,不依赖他人主动开展自定规则的游戏,能独立解决问题和冲突,能够自我调节情绪,并创造性地开发材料或玩具的多种玩法”。
(三)户外区域活动中大班幼儿自主性培养
这里的“培养”主要是指对户外区域活动中大班幼儿在自我依靠、自我控制和自我主张三方面能力的促进和提升。
...........................
二、户外区域活动中大班幼儿自主性培养的价值
(一)提高户外区域活动质量
大班幼儿自主性的良好发展,即能够自我依靠积极主动地选择玩具进行活动,可以自我调控,遵守规则,自己解决问题,能自我主张创造性地开发材料的多种玩法,这将直接改善户外区域活动的效果和质量,使幼儿获得动作技能、身体素质、想象力、创造力、情绪管理、人际交往与合作等各方面的锻炼和提高。幼儿是主动发展的个体,只有他们源于内在自主性推动和支持的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户外区域活动中来,幼儿才能获得丰富多彩而深入的体验与感受,即真正有效有益的发展。
(二)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
1.促进幼儿自我依靠、自我控制和自我主张能力的发展。这是自主性的三个方面,对户外区域活动中大班幼儿自主性的培养也是分别从这三方面进行的,这将有利地促进“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主动选择材料场地,不依赖他人主动开展自定规则的游戏,独立解决问题和冲突,并创造性地开发玩具或材料多种玩法的能力”。
2.促进幼儿健全个性和社会适应性的发展。大班幼儿处于人格塑造的关键期,而自主性是人的重要个性品质,因此幼儿通过户外区域活动提升自身的自主性将极大促进其自我意识、主动性、各种能力以及积极情感和性格的发展,这些都是健全个性形成的基础和过程。另外,自主性对幼儿社会适应性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的成长,它直接影响幼儿情绪管理、人际交往与合作以及抗挫能力的发展水平。自主性的良好成长可以帮助大班幼儿学会正确认知困难及寻求帮助,从而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性。
3.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创造力与一般能力的区别在于它的新颖性和独创性,它的主要成分是发散思维,即无定向、无约束地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当表现为外部行为时,就代表了个人的创造能力。幼儿自主性中自我主张能力的提高,即幼儿可以不受他人干扰坚持自我意见并可以创造性地开发材料的多种玩法的能力的提升,将直接促进其发散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
..............................
第二章 户外区域活动中大班幼儿自主性现状调查——以德州市德城区直机关幼儿园为例
一、调查设计
(一)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获取大班幼儿在户外区域活动中自主性的发展现状,幼儿教师对幼儿自主性概念、影响因素和培养策略的认识与困惑,揭示户外区域活动中大班幼儿自主性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组织老师们进行归因分析,探究问题背后的原因,从而为制定培养幼儿自主性的行动研究方案奠定基础。
(二)调查工具
本调查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和访谈两种调查法。
问卷设计了户外区域活动中大班幼儿自主性概念、表现、影响因素、培养策略四个方面的问题来调查现状,封闭式选择题目共计 23 个(见附录)。为了保证问卷的信度与效度,研究者在正式调查之前选取部分幼儿园教师进行了小范围的试测,并根据结果对问卷题目进行了一定的修改。
为深化调查,研究者针对以上四方面问题设计了面向幼儿园教师的访谈提纲(见附录),以进一步了解户外区域活动中大班幼儿自主性发展的现状。
(三)样本介绍
本调查选取了德州市德城区直机关幼儿园六个大班共 18 名教师进行施测,教师基本情况如表 2-1 所示:

.................................
二、调查实施
本研究对德州市德城区直机关幼儿园六个大班共计 18 名教师进行了问卷和访谈调查。本调查采取有组织发放和回收的方式,共发放问卷 18 份,收回有效问卷 18 份,回收率 100%。开展有效访谈 10 例,访谈从参与问卷的教师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被试面对面进行。
在“自我依靠”3 条相关表述上(问卷第 2、3、4 题),对于问题 2“户外区域活动中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去选择游戏材料(选区),不依赖他人的影响”上,有 13 位教师选择了“多数符合”,占比 72%。对于问题 3“幼儿能积极自发地选择玩伴,自定游戏内容,自信坚定,不依赖老师的建议和同伴的暗示”上,有 12 位教师选择了“多数符合”,百分率均达到了 67%。但是在问题 4“幼儿能够自己解决问题情形”的表述上,83%的教师选择了“少数符合”,这代表幼儿在遇到困难和同伴纠纷时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较差。如下表:

............................
一、前测与诊断………………………………27
(一)前测的实施…………………………27
(二)前测结果与分析………………………27
第四章 研究结论和策略建议 ………………………59
一、研究结论…………………………59
(一)户外区域活动中大班幼儿自主性发展欠缺……………………………59
(二)幼儿园、教师、家庭三因素综合影响了幼儿自主性发展……………59
第三章 户外区域活动中大班幼儿自主性培养策略的行动研究
一、前测与诊断
(一)前测的实施
选取大二班全体幼儿为研究对象,共 36 人,年龄在 5 岁--5 岁 9 个月之间,男女孩人数相当,各 18 人。以一周户外区域活动为前测周期,每天观察幼儿自主性表现,并根据以下“表 3-1”赋分统计,最后计算幼儿各项表现的平均分,得出本班幼儿自主性现状结果,综合得分越高,说明自主性水平越低。

..............................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策略建议
一、研究结论
(一)户外区域活动中大班幼儿自主性发展欠缺
1.自我依靠方面,幼儿不会自己解决问题。
2.自我控制方面,幼儿规则遵守和情绪调节能力较差。
3.自我主张方面,幼儿对材料玩法的发散创新能力欠缺。
(二)教师、幼儿园、家庭三因素综合影响了幼儿自主性发展1.教师理念不科学,专业引导能力不足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1)教师本位观,不尊重幼儿主体地位,幼儿绝对服从缺乏自信。
(2)教师高控意识,幼儿缺失自我决定和选择的机会。
(3)教师一味说教,过度干预,幼儿不会自己解决问题。
(4)教师单方面制定规则,限制过多,幼儿缺少自由体验空间。
(5)教师忽视幼儿情绪能力,幼儿自我调节和控制力不足。
(6)教师自我创新能力薄弱,对幼儿发散性思维启发培养不够。
(7)教师专业引导能力欠缺,没有充分调动幼儿积极主动性。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