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一) 教育戏剧课程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多元价值
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奠基阶段[1]。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实现幼儿园五大领域各项教育目标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是落实幼儿教育目标的媒介,它直接关系到幼儿教育的质量,关系到每一位幼儿的身心发展,影响着幼儿的自然生长规律甚至是一生的发展。正是因为幼儿园园本课程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才使得幼儿园课程在幼儿教育中成为很重要的研究领域,关注幼儿园课程的推进与改善是现如今在国际上,幼儿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
教育戏剧课程是一种融合性课程,其融合哲学、文学、音乐、美术、舞蹈、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多领域的新兴课程,可见教育戏剧课程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多元价值,值得推广与发展。现在幼儿园教育戏剧的相关课程,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只重视戏剧表演的儿童剧、舞台剧等教育戏剧活动,而是在继承传统的教育戏剧基础之上的提升与突破。现在的教育戏剧课程关注了戏剧是儿童的表达方式之一,同时也关注了戏剧是儿童的艺术创作方式之一。时代呼吁,要解放儿童,还儿童自由的幸福的生活。教育戏剧正好可以提供这样的一个契机,让儿童成为即独立又自由,即感性又理性的“人”。儿童教育戏剧并不是要求孩子们成为一个个的小演员,而是要求从孩子们的实际生活出发,以戏剧的方式去感受、创作、表达,真正成为戏剧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一个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学习骗子”,这才是教育戏剧的真正价值所在。教育应该源于生活,源于生命!
(二) 幼儿园教育戏剧课的实施需要理论与实践的引领
在西方国家及港澳台等地区,不仅戏剧传统悠久,而且教育戏剧课程的实施早已发展的如火如荼了。在中国大陆内地教育戏剧虽然已经起步,但相对于西方国家及港澳台等地区则略显不足。2001 年颁布的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课程日益走向综合,不仅音乐和美术开始交叉融合,戏剧、舞蹈等也进入艺术课堂[2]。”这是戏剧首次以课程的形式跻身于艺术综合课程的几大门类之中。自 2002 年开始,上海浦东华林小学在大陆公立小学中率先开展了教育戏剧的尝试,并摸索出一套成熟的极具特色的华林“戏剧 3+3”模式,并取得了巨大成功[1]。在此之后在大陆内地开始陆续开展教育戏剧相关课题,无论是通识性质的教育戏剧课程,还是专业性质的教育戏剧课程,越发受到国家、政府及学校的关注。
第三章 大班儿童教育戏剧课程的设计 ........................... 29在西方国家及港澳台等地区,不仅戏剧传统悠久,而且教育戏剧课程的实施早已发展的如火如荼了。在中国大陆内地教育戏剧虽然已经起步,但相对于西方国家及港澳台等地区则略显不足。2001 年颁布的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课程日益走向综合,不仅音乐和美术开始交叉融合,戏剧、舞蹈等也进入艺术课堂[2]。”这是戏剧首次以课程的形式跻身于艺术综合课程的几大门类之中。自 2002 年开始,上海浦东华林小学在大陆公立小学中率先开展了教育戏剧的尝试,并摸索出一套成熟的极具特色的华林“戏剧 3+3”模式,并取得了巨大成功[1]。在此之后在大陆内地开始陆续开展教育戏剧相关课题,无论是通识性质的教育戏剧课程,还是专业性质的教育戏剧课程,越发受到国家、政府及学校的关注。
............................
二、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一) 研究目的
面对幼儿园课程发展的新趋势,教育戏剧课程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来丰富幼儿园艺术教育内容已势在必行。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探寻过程中戏剧课程需要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幼儿园教育戏剧课程,凭借着对学前儿童各领域的全面发展,有着促进作用而备受亲睐,那如何将教育戏剧课程更好的应用到、融入到我们的幼儿园综合性艺术课程之中?笔者旨在深入幼儿园大班戏剧活动的真实情境中,通过观察进行记录、评价与分析,探索幼儿园戏剧活动中教师教学指导的实然状态,分析大班戏剧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可能提高教育戏剧课程设计的水平的相关建议,以更新陈旧的偏轨道的课程模式,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从而进一步丰富当下幼儿园课程教育内容、扩展幼儿园综合性艺术的活动方式、为幼儿园增添一种新的科学的课程实践模式,进而推动我国幼儿园综合性课程的发展。笔者亦希望能改善教育戏剧活动的现状,真正把握儿童教育戏剧课程的艺术魅力,支持、鼓励幼儿园开展让幼儿乐而忘返的戏剧课程,以促进幼儿健康的成长、良好的发展。
(二)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论文在了解教育戏剧活动实施现状的基础上笔者开始进行研究。本文对大班儿童教育戏剧课程的开展现状进行分析,是为了探寻和理解戏剧与人类、戏剧与儿童、戏剧与教育的关系,从戏剧课程的设与施两方面,探讨戏剧对儿童意味着什么,以及在戏剧活动中的儿童是怎样处理的,进而寻找教育戏剧课程对儿童成长的价值和对儿童生活的意义[1]。本文意在将量化与质化相结合,对教育戏剧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能够添加量化的研究成果,对教育戏剧活动开展质性的研究过程所得出的课程设计,在今后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后者提供研究角度,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
第二章 幼儿园大班教育戏剧课程发展现状
一、 幼儿园大班教育戏剧课程的实施情况
表 2-1 显示,幼儿园教师经常使用的教育戏剧活动形式从高到低依次为肢体动作(4.024)、声音模仿(4.024)、角色扮演(3.976)、说故事(4.143)、故事戏剧(3.905)、戏剧游戏(3.881)、老师入戏(3.786)和身心放松(3.810)、偶剧(3.714);其余活动则是较少或偶尔使用且最低的皮影戏(3.238)和乡土戏曲(3.286)。


这表明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对于教育戏剧活动类型的使用还是较为普遍的。经过在问卷填写过后的访谈中得知,“肢体动作”“声音模仿”等活动多用于音乐律动活动中,“老师入戏”“角色扮演”等多用于活动导入;“故事戏剧”则是用于对故事教学或是文学作品欣赏之后的巩固加深。但是,在欣赏方面,“戏曲”“皮影戏”是从未实施的,原因在于他们认为这是属于以戏曲等传统文化为特色的幼儿园的活动,在一般幼儿园内不具有普遍性,同时也表明戏剧欣赏活动是目前幼儿园较少开展的活动。
.........................
二、 幼儿园大班教育戏剧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教育戏剧并不是完全教音乐、舞蹈等艺术的教育,而是通过融合的音乐、舞蹈等形式来教育完整的人。让儿童通过教育戏剧活动得到发展,最终成长为完整的人。儿童有一颗完整的大脑,儿童是完整的人,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所以儿童的教育要完整,生活亦是如此。戏剧是一门多种形式相融合的艺术,一门来源于人类本源,映射出人类生活的艺术。戏剧给人类提供了思考与改进生活的机会,同时也提供了娱乐的形式。戏剧符合儿童成长规律,喜欢装模作样、乐于模仿的天性,学前儿童教育戏剧理应让儿童能感受戏剧艺术的魅力,借助戏剧的形式达到对人生的美好期待,对生活的思考,回归儿童本来的天性。但并没有那么称心如意,幼儿园中的教育戏剧呈现出种种问题,最基本的课程设计的内容与幼儿实际生活脱节、幼儿在戏剧表演中过于形式化、幼儿园中的教育戏剧课程缺乏教师、家长们的有力支持。
(一) 幼儿园教育戏剧课程的设计脱离社会实际
二、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一) 研究目的
面对幼儿园课程发展的新趋势,教育戏剧课程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来丰富幼儿园艺术教育内容已势在必行。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探寻过程中戏剧课程需要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幼儿园教育戏剧课程,凭借着对学前儿童各领域的全面发展,有着促进作用而备受亲睐,那如何将教育戏剧课程更好的应用到、融入到我们的幼儿园综合性艺术课程之中?笔者旨在深入幼儿园大班戏剧活动的真实情境中,通过观察进行记录、评价与分析,探索幼儿园戏剧活动中教师教学指导的实然状态,分析大班戏剧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可能提高教育戏剧课程设计的水平的相关建议,以更新陈旧的偏轨道的课程模式,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从而进一步丰富当下幼儿园课程教育内容、扩展幼儿园综合性艺术的活动方式、为幼儿园增添一种新的科学的课程实践模式,进而推动我国幼儿园综合性课程的发展。笔者亦希望能改善教育戏剧活动的现状,真正把握儿童教育戏剧课程的艺术魅力,支持、鼓励幼儿园开展让幼儿乐而忘返的戏剧课程,以促进幼儿健康的成长、良好的发展。
(二)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论文在了解教育戏剧活动实施现状的基础上笔者开始进行研究。本文对大班儿童教育戏剧课程的开展现状进行分析,是为了探寻和理解戏剧与人类、戏剧与儿童、戏剧与教育的关系,从戏剧课程的设与施两方面,探讨戏剧对儿童意味着什么,以及在戏剧活动中的儿童是怎样处理的,进而寻找教育戏剧课程对儿童成长的价值和对儿童生活的意义[1]。本文意在将量化与质化相结合,对教育戏剧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能够添加量化的研究成果,对教育戏剧活动开展质性的研究过程所得出的课程设计,在今后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后者提供研究角度,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
第二章 幼儿园大班教育戏剧课程发展现状
一、 幼儿园大班教育戏剧课程的实施情况
表 2-1 显示,幼儿园教师经常使用的教育戏剧活动形式从高到低依次为肢体动作(4.024)、声音模仿(4.024)、角色扮演(3.976)、说故事(4.143)、故事戏剧(3.905)、戏剧游戏(3.881)、老师入戏(3.786)和身心放松(3.810)、偶剧(3.714);其余活动则是较少或偶尔使用且最低的皮影戏(3.238)和乡土戏曲(3.286)。


这表明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对于教育戏剧活动类型的使用还是较为普遍的。经过在问卷填写过后的访谈中得知,“肢体动作”“声音模仿”等活动多用于音乐律动活动中,“老师入戏”“角色扮演”等多用于活动导入;“故事戏剧”则是用于对故事教学或是文学作品欣赏之后的巩固加深。但是,在欣赏方面,“戏曲”“皮影戏”是从未实施的,原因在于他们认为这是属于以戏曲等传统文化为特色的幼儿园的活动,在一般幼儿园内不具有普遍性,同时也表明戏剧欣赏活动是目前幼儿园较少开展的活动。
.........................
二、 幼儿园大班教育戏剧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教育戏剧并不是完全教音乐、舞蹈等艺术的教育,而是通过融合的音乐、舞蹈等形式来教育完整的人。让儿童通过教育戏剧活动得到发展,最终成长为完整的人。儿童有一颗完整的大脑,儿童是完整的人,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所以儿童的教育要完整,生活亦是如此。戏剧是一门多种形式相融合的艺术,一门来源于人类本源,映射出人类生活的艺术。戏剧给人类提供了思考与改进生活的机会,同时也提供了娱乐的形式。戏剧符合儿童成长规律,喜欢装模作样、乐于模仿的天性,学前儿童教育戏剧理应让儿童能感受戏剧艺术的魅力,借助戏剧的形式达到对人生的美好期待,对生活的思考,回归儿童本来的天性。但并没有那么称心如意,幼儿园中的教育戏剧呈现出种种问题,最基本的课程设计的内容与幼儿实际生活脱节、幼儿在戏剧表演中过于形式化、幼儿园中的教育戏剧课程缺乏教师、家长们的有力支持。
(一) 幼儿园教育戏剧课程的设计脱离社会实际
美国教育学家约翰·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内容无论是在哪个领域,学习着哪一学科,教育都不应该脱离实际、背离规律,教育就应该关注生活,教育就应该关注生长。戏剧的内容正是由人类生存与发展进化而形成的,内容无一不映射出人类的生活。教育本应关注生活,戏剧本应由生活而创。戏剧中的每一个角色的表情、情感均来自于实际生活,戏剧中所映射出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线索均来源于生活。可以说:“没有生活,即无真正的戏剧”。除了“戏剧”的这个艺术载体是想象创造的,是艺术的,不是生活本源的,其内容全部都是真实的,与实际生活成为一体的。
在台北等地区,将 Creativt Drama 翻译成创作性戏剧,而内陆则一般是翻成创造性戏剧。Creativt Drama 一词主要源于美国,说的是“一种即兴的表演、非专业性质的演出,其注重过程环节为焦点的戏剧模式,在这个模式当中引导者领导参与者对参与者已有经验进行扩展、想象、创造与扮演???。”林玫君在创造性戏剧的研究过程中指出:“人类的实际生活”是戏剧创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以上的创造性戏剧的内涵来看,人类经验、日常生活是创造性戏剧所必不可少的元素。然而创造性戏剧是教育戏剧中的一种形式,所以无论是教育戏剧何种形式均不可与参与者的实际生活所背离。
...........................
...........................
一、 幼儿园教育戏剧课程设计原则 .................................. 29
(一) 尊重儿童发展规律原则 ............................... 29
(二) 问题导向性原则 .............................. 32
第四章 大班儿童教育戏剧课程实践及效果评价 ..................................... 42
一、 大班儿童教育戏剧课程实践 ............................... 42
(一) 实践与观察一 ................................. 42
(二) 实践与观察二 ................................. 50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教育建议 .................................. 59
一、 研究结论 .............................. 59
二、 教育建议 ..................... 59
第四章 大班儿童教育戏剧课程实践及效果评价
一、 大班儿童教育戏剧课程实践
本课程实践于 2018 年 10 月 17 日在 S 幼儿园实施,随机选择 S 幼儿园中的大班并与 S 园全体大班教师共同进行观察与探讨,与实践班级的两位教师共同完成教育戏剧课程主题活动全部环节,该大班共 27 名幼儿。
幼儿园教育戏剧课程的实践,流程大致为暖身游戏、主题活动、舒缓和放松三个部。由于现实条件和每个活动的重难点不同,每次活动的流程会因戏剧而略作调整。
(一) 实践与观察一
1.暖身活动
幼儿园教育戏剧的暖身活动主要目的是,调动幼儿的情绪与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幼儿的情绪达到一个高涨的状态来参加接下来的教育戏剧活动中来。暖身活动形式多样,可以通过一些戏剧小游戏或者律动等形式。本研究采用“动物变变变”、“我是小小传报员”的形式进行。
(1)“动物变变变”属于动作模仿类、想想动作类游戏,此游戏通过教师敲击物体或是多媒体音乐的播放和停止来控制节奏,根据老师的提醒任由儿童自我发挥,模仿、想象和创造动作。例如:
教师讲清暖身游戏规则,音乐响起,孩子们维圈走动,音乐停止,迅速模仿扮演一只小动物,并模仿其形态、走路姿势、小动物的声音等,音乐继续。
教师:?太阳当空照,太阳把我笑,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出来活动啦!那森林里都有哪些小动物呢?”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教育建议
一、 研究结论
经过三个多月的实证研究,通过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切身参与幼儿园教育戏剧的编排活动,在探寻幼儿园大班教育戏剧课程实施过程中发现,教育戏剧确实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对幼儿的思维创造能力、想象力、表演能力、合作协商能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幼儿园教育戏剧活动是一种综合性活动,它是以幼儿为主体,从幼儿的身体、心灵全方位进行的。幼儿开始进入戏剧角色,在故事情节中产生矛盾,再到矛盾冲突和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幼儿的表情、动作、语言等戏剧元素都一直贯穿其中。随着教育戏剧活动的不断发展,教育戏剧活动被越来越多的幼儿园认识,在接触幼儿园教育戏剧活动的过程中,实施教育戏剧活动的许多重要方面必须考虑其中,比如幼儿园教育戏剧活动的目标、内容、实施以及评价等。这些方面的研究对国内幼儿教育戏剧的理论研究和活动开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园大班教育戏剧活动的实施,提出的建议有:逐步宣传教育戏剧,培养教师教育戏剧的专业素养,教师也要加强对幼儿园教育戏剧理论知识的学习,树立科学的教育戏剧理念、形成正确的教育戏剧教学方式,大力开发幼儿园教育戏剧的系列课程,丰富多彩的教学课堂,倡导家长可以积极参与到教育戏剧活动中,与孩子一起体验教育戏剧的魅力。教育戏剧活动课程来源儿童、来源社会,只有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并且不断融入社会大环境才能更好的发挥教育戏剧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