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一)情绪理解是幼儿情绪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儿童期,情绪理解帮助幼儿了解自身在不同状况下会存在不同的情绪,知道情绪产生的原因,也能理解不同个体对同一件事未必有相同的感受,并同理他人的情绪,而且不同的情绪表达也会影响他人的反应。随着幼儿情绪理解的发展,情绪调节能力也会随之发展,幼儿可以逐渐地适应自己的情绪。如,摔倒后不像早期那样坐地哭泣,而是站起来拍拍身体继续走,学会将一些情绪放在心里,适当运用策略以调节情绪不再立刻表现出来;不仅如此,幼儿还逐渐学会承担他人给予的消极情绪,比如当幼儿很想玩同伴的玩具可同伴不借他玩时,他会很难过,然而也能接受,不会像之前那样大声哭闹;随着情绪理解的发展,幼儿在遇到出乎预料的情况时能表现出适当的情绪并寻求处理措施,如打翻了牛奶会感到紧张或者不好意思,并用纸巾擦拭等方式自行处理。如此看来,情绪理解在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中至关重要。
不仅如此,以往研究表明情绪理解能够促进幼儿间的社会互动,使幼儿可以处理日益复杂的人际互动关系,也与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社会学习、社会地位提高、友谊关系,甚至学业表现都有密切的关联,是儿童时期的重要发展任务,更是幼儿发展范畴中的重要研究主题。
(二)教师情绪智力是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父母无法兼顾工作与照顾幼儿的角色,故照顾幼儿的工作逐渐由母亲为主的托育方式,转向多样化的方式,其中选择送子女至幼儿园已成为3-6 岁儿童的主要托育途径。进入幼儿园后,教师渐渐取代母亲的角色成为幼儿学习与模仿的对象。心理学家 Bowlby 指出儿童对照顾者产生依恋,进而模仿照顾者的行为举止、习惯与性格。故学校教师是幼儿的模仿对象之一,教师对自身的情绪看法、情绪表达方式及对幼儿情绪的回应等,皆可能影响幼儿的模仿学习。已有研究指出照顾者若能对幼儿的正向回应,表达出赞美、鼓励,则易增强幼儿表达正向的情绪;若对幼儿负向情绪表达不喜欢的态度,就能减少幼儿负向情绪的表达。①还有学者发现照顾者与幼儿情绪调节最初的形成有关,幼儿情绪能力受照顾者情绪智力的影响。
.........................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随着对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化要求的提高,对加强其专业知识、技能等外延的重视逐渐转移到对教师情绪、心理等内涵的重视,本研究期望通过探索教师情绪智力与幼儿情绪理解之间的关系,掌握幼儿情绪理解层次的发展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对情绪心理学范畴中的幼儿情绪理解现状、特点及相关因素的研究上有所贡献,也希望通过探讨幼儿情绪理解与教师情绪智力的关系,关注教师情绪智力在教育过程中对幼儿情绪理解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提高幼儿情绪理解有效途径提供理论参考。
(二)实践意义
幼儿教师“虐童”的新闻时有报道,这不仅反映出“虐童”教师素质低下,更多的反映出幼儿教师队伍呈现心理问题高发势态,这些心理问题究其缘由都与情绪智力有关。情绪理解是儿童期的重要发展任务,教师作为幼儿的重要他人,其情绪智力与幼儿情绪理解的关系是一项值得研究的内容,有助于了解教师情绪智力和幼儿情绪理解层次的现状及特点,帮助教师意识到除了专业知识、技能之外,情绪智力亦尤为重要,加强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对自身情绪智力的重视,为教师在幼儿情绪理解的发展上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3-6岁儿童情绪理解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与内容
通过本研究了解不同人口学变量下教师情绪智力的差异及特点,与幼儿情绪理解的差异及特点,并分析教师情绪智力与幼儿情绪理解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建议,为教师更好地促进幼儿情绪理解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一)教师情绪智力的现状
1.教师情绪智力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情况
2.教师情绪智力的特征
(二)幼儿情绪理解的发展现状
1.幼儿情绪理解测验得分总体情况
2.幼儿情绪理解的性别差异检验
3.幼儿情绪理解的年龄特点
(三)教师情绪智力与幼儿情绪理解之间的关系
1.教师情绪智力与幼儿情绪理解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2.教师情绪智力对幼儿情绪理解的预测分析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16(二)教师情绪智力是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父母无法兼顾工作与照顾幼儿的角色,故照顾幼儿的工作逐渐由母亲为主的托育方式,转向多样化的方式,其中选择送子女至幼儿园已成为3-6 岁儿童的主要托育途径。进入幼儿园后,教师渐渐取代母亲的角色成为幼儿学习与模仿的对象。心理学家 Bowlby 指出儿童对照顾者产生依恋,进而模仿照顾者的行为举止、习惯与性格。故学校教师是幼儿的模仿对象之一,教师对自身的情绪看法、情绪表达方式及对幼儿情绪的回应等,皆可能影响幼儿的模仿学习。已有研究指出照顾者若能对幼儿的正向回应,表达出赞美、鼓励,则易增强幼儿表达正向的情绪;若对幼儿负向情绪表达不喜欢的态度,就能减少幼儿负向情绪的表达。①还有学者发现照顾者与幼儿情绪调节最初的形成有关,幼儿情绪能力受照顾者情绪智力的影响。
.........................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随着对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化要求的提高,对加强其专业知识、技能等外延的重视逐渐转移到对教师情绪、心理等内涵的重视,本研究期望通过探索教师情绪智力与幼儿情绪理解之间的关系,掌握幼儿情绪理解层次的发展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对情绪心理学范畴中的幼儿情绪理解现状、特点及相关因素的研究上有所贡献,也希望通过探讨幼儿情绪理解与教师情绪智力的关系,关注教师情绪智力在教育过程中对幼儿情绪理解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提高幼儿情绪理解有效途径提供理论参考。
(二)实践意义
幼儿教师“虐童”的新闻时有报道,这不仅反映出“虐童”教师素质低下,更多的反映出幼儿教师队伍呈现心理问题高发势态,这些心理问题究其缘由都与情绪智力有关。情绪理解是儿童期的重要发展任务,教师作为幼儿的重要他人,其情绪智力与幼儿情绪理解的关系是一项值得研究的内容,有助于了解教师情绪智力和幼儿情绪理解层次的现状及特点,帮助教师意识到除了专业知识、技能之外,情绪智力亦尤为重要,加强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对自身情绪智力的重视,为教师在幼儿情绪理解的发展上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3-6岁儿童情绪理解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与内容
通过本研究了解不同人口学变量下教师情绪智力的差异及特点,与幼儿情绪理解的差异及特点,并分析教师情绪智力与幼儿情绪理解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建议,为教师更好地促进幼儿情绪理解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一)教师情绪智力的现状
1.教师情绪智力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情况
2.教师情绪智力的特征
(二)幼儿情绪理解的发展现状
1.幼儿情绪理解测验得分总体情况
2.幼儿情绪理解的性别差异检验
3.幼儿情绪理解的年龄特点
(三)教师情绪智力与幼儿情绪理解之间的关系
1.教师情绪智力与幼儿情绪理解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2.教师情绪智力对幼儿情绪理解的预测分析
..........................
二、研究对象
(一)问卷调查对象
在实施问卷预测调查时,选取来自春天幼儿园大、中、小年龄班各 10 名教师,共 30 名被调查对象。
在实施问卷正式调查时,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聚焦沈阳公办幼儿园群体开展研究,随机选取其中九所幼儿园大、中、小班的教师 200 名以了解教师情绪智力现状,并从中选取大、中、小班共 100 名主班教师作为与幼儿情绪智力相关分析的对象。
(一)问卷调查对象
在实施问卷预测调查时,选取来自春天幼儿园大、中、小年龄班各 10 名教师,共 30 名被调查对象。
在实施问卷正式调查时,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聚焦沈阳公办幼儿园群体开展研究,随机选取其中九所幼儿园大、中、小班的教师 200 名以了解教师情绪智力现状,并从中选取大、中、小班共 100 名主班教师作为与幼儿情绪智力相关分析的对象。
(二)情景测验对象
预测时选取来自春天幼儿园大、中、小年龄班各 4 名幼儿,男女各半,共 12 名。 正式测试时,根据以往相关研究中研究对象的师幼比例,本研究从参与问卷调查的 200 名教师中,在大、中、小班分层抽取 100 名主班教师和对应班级的 4 名幼儿,
预测时选取来自春天幼儿园大、中、小年龄班各 4 名幼儿,男女各半,共 12 名。 正式测试时,根据以往相关研究中研究对象的师幼比例,本研究从参与问卷调查的 200 名教师中,在大、中、小班分层抽取 100 名主班教师和对应班级的 4 名幼儿,
男女各半共 400 名幼儿作为情景测验对象以了解幼儿情绪理解的发展情况并进一步探讨两者的关系。
为了获取有关幼儿教师情绪智力的直接信息,采用 Wong 和 Law(2002)编制的WLEIS 量表,了解幼儿园教师情绪智力的情况。该量表经过中文修订,并在已有研究中使用。修订后量表包括四个因素:自我情绪评估、他人情绪评估、情绪控制和情绪运用。四共 16 题,为七点记分量表,由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数越高表示情绪智力越高。经前测该问卷信度为 0.89。正式发放后经验证该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4,项目的因子载荷值在 0.69-0.81 之间,并对照在已有研究中的效度,综合上述数据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结构效度。
...........................
为了获取有关幼儿教师情绪智力的直接信息,采用 Wong 和 Law(2002)编制的WLEIS 量表,了解幼儿园教师情绪智力的情况。该量表经过中文修订,并在已有研究中使用。修订后量表包括四个因素:自我情绪评估、他人情绪评估、情绪控制和情绪运用。四共 16 题,为七点记分量表,由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数越高表示情绪智力越高。经前测该问卷信度为 0.89。正式发放后经验证该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4,项目的因子载荷值在 0.69-0.81 之间,并对照在已有研究中的效度,综合上述数据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结构效度。
...........................
一、教师情绪智力现状 ................................................ 16
(一)教师情绪智力的人口学变量差异检验 ............................ 16
(二)教师情绪智力的特征 ......................... 23
第四章 讨论 .............................. 32
一、关于教师情绪智力现状的讨论 ..................................... 32
(一)教师情绪智力呈现教师背景差异 ................................ 32
(二)教师情绪智力总体水平发展良好 ................................ 33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43
一、研究结论 ........................... 43
二、教育建议 ............................ 43
第四章 讨论
一、关于教师情绪智力现状的讨论
(一)教师情绪智力呈现教师背景差异
1.已婚教师情绪智力高于未婚教师
在婚姻情况上,本研究并未发现已婚教师与未婚教师的情绪智力存在差异,但是已婚教师情绪智力总分及在四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未婚教师。在已有研究中,与肖丽君(2012)的研究结果不同,经过分析,可能是调查对象的取样不同,她的样本选取的湖南地区的幼儿教师,本研究选取的是辽宁的幼儿教师,可能由于南北差异导致的,结婚后个体对情绪智力水平有所提升;而东北地区年轻人结婚普遍偏晚,此前一直遵守独生子女政策,是否结婚对情绪智力水平影响不大。在黄秋雅(2004)78阙美华(2000)79、高骐雅(2003)80等学者的研究中均指出已婚幼儿园教师情绪智力高于未婚幼儿园教师;但在李彦君(2002)81以及林约宏(2001)82等人在研究中,发现不同婚姻状况的小学教师其认识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己的情绪、自我激励、情绪表达等情绪智力层面,皆无不同。针对此部分有待后续研究进步探究。
一、关于教师情绪智力现状的讨论
(一)教师情绪智力呈现教师背景差异
1.已婚教师情绪智力高于未婚教师
在婚姻情况上,本研究并未发现已婚教师与未婚教师的情绪智力存在差异,但是已婚教师情绪智力总分及在四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未婚教师。在已有研究中,与肖丽君(2012)的研究结果不同,经过分析,可能是调查对象的取样不同,她的样本选取的湖南地区的幼儿教师,本研究选取的是辽宁的幼儿教师,可能由于南北差异导致的,结婚后个体对情绪智力水平有所提升;而东北地区年轻人结婚普遍偏晚,此前一直遵守独生子女政策,是否结婚对情绪智力水平影响不大。在黄秋雅(2004)78阙美华(2000)79、高骐雅(2003)80等学者的研究中均指出已婚幼儿园教师情绪智力高于未婚幼儿园教师;但在李彦君(2002)81以及林约宏(2001)82等人在研究中,发现不同婚姻状况的小学教师其认识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己的情绪、自我激励、情绪表达等情绪智力层面,皆无不同。针对此部分有待后续研究进步探究。
2.主班教师情绪智力高于副班教师
在职务方面,主班教师情绪智力总分及四个维度均高于副班教师,且在自我情绪评估能力、情绪运用和情绪智力总分存在显著差异。可能幼儿教师步入工作岗位,通常从副班教师起步,与主班教师多多磨合逐渐累积经验从而适应两教一保的工作环境,在分工协作过程中逐渐提升自身处事和教学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情绪智力水平晋升为主班教师。因此,职务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情绪智力产生影响。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略)
在职务方面,主班教师情绪智力总分及四个维度均高于副班教师,且在自我情绪评估能力、情绪运用和情绪智力总分存在显著差异。可能幼儿教师步入工作岗位,通常从副班教师起步,与主班教师多多磨合逐渐累积经验从而适应两教一保的工作环境,在分工协作过程中逐渐提升自身处事和教学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情绪智力水平晋升为主班教师。因此,职务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情绪智力产生影响。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