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主城区幼儿家长亲职学前教育需求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8699 论文编号:sb2019053012400326519 日期:2019-06-23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学前教育论文,笔者运用 spss20.0 对回收的 1348 份有效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首先对 1348名幼儿家长的经济地位进行划分,进而使用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方差分析对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幼儿家长的亲职教育需求进行分析并结合对 6 名幼儿家长的访谈结果,得出以下结论:重庆市主城区幼儿家长亲职教育需求一般现状为——幼儿家长亲职教育需求强烈、幼儿家长亲职教育需求不平衡、幼儿家长亲职教育需求的关注点有所转变;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幼儿家长亲职教育需求的方式和内容方面差异显著。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父母对幼儿个体发展的重要价值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学习场所,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者,是幼儿个体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他人。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生育制度》一书中提到:“婴孩有机会长大成人,不但要得到适当的营养,还要教育,这件重要的工作要有人负责,我们若观察任何地方的孩子的生活,他周围有不少人向他负责的,并且这些人各有各的责任,不紊乱,也不常逾越,在这些人中,最重要的人物是这孩子的父母……父母是抚育孩子的中心人物。”①由此可见,无论多少人给予孩子爱和教育,父母总是这些人中最为中心,最无可取代的。作为幼儿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不仅为幼儿的智力发展和身体健康提供物质基础,更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研究表明:“幼儿期是整个人生的开端,也是步入社会、融入集体、实现社会化的基础。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幼儿个性的形成、社会行为的获得,最关键的几年都是在家庭中进行的。早期幼儿与父母的相处方式、情绪关系等对幼儿以后的个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②因此,幼儿作为独立的生存个体,父母对其进行的相关教育直接影响其终身可持续发展。
美国教育家陶森(F.Dodson)指出:生育和抚育是两回事,生了孩子并不意味着自然的具有了抚育子女的智慧和本领,要尽到为人父母的职责,必须彻底地了解儿童的成长过程。许多父母只是从经验中用许多错误换来这份了解,其实如果事先就对儿童发展下功夫,有许多的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③由此可见,父母进行学习是必要的,是对儿童进行正确教育的重要部分。面对父母在幼儿个体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如何做好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如何发挥父母本身的教育价值,是每一位父母应该积极学习的。2000 年,由上海市教育科学院乐善耀教授主持的《上海市中小学生家庭教育投资及其影响现状的调查》显示父母每天和孩子一起活动、交往的时间绝大多数为 1 小时以下,占调查总数的 22.1%,每天半小时以下竟占到调查总数的 12%。双休日父母和孩子交往活动的时间绝大多数为 2—4 小时,约占总数的 27.7%;13.5%的父母根本没有时间与孩子一起活动。平日里,父母每天和孩子一起谈心聊天的时间绝大多数为 1 小时以下,占总数的 39.5%,2.1%的家长平时根本没有时间与孩子谈心聊天。双休日家长与孩子聊天的时间,31.3%为 1 小时;14.2%的家长根本没有时间与孩子谈心。①中小学生家长尚且如此,我们不难推断出,仍有很大一部分的幼儿父母还不能够全面认识到自己对幼儿发展所承担的职责,认为自己只要抚养幼儿,配合教师的教育行为即可。这种不正确观念还大量存在的社会现实告诉我们,对父母进行教育势在必行。这是研究者关注的起点。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研究立足于对重庆市主城区幼儿家长亲职教育需求现状的深入调查、探究与思考,通过对幼儿家长所处的不同社会经济地位进行划分,并对其进行亲职教育需求比较,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同时试图为推进亲职教育提供建议,进而为重庆市亲职教育的开展提供参考,也为家庭教育的开展提供相关支持。
1.2.2 研究意义
①理论意义
本研究以知沟假说、人类发展生态学和教育需要论为理论基础和指导,并在亲职教育以及幼儿家长亲职教育需求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重庆市主城区幼儿家长亲职教育需求进行实证调查、分析和探究,为幼儿家长亲职教育研究提供更为丰富的材料。在此基础上,也为实现教育起点公平提供支持。这是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之所在。
②实践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重庆市主城区幼儿家长进行亲职教育需求的实证调查,获取相关数据和资料,并试图为推进亲职教育提供些许建议。在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数据和资料,能够为更好地了解重庆市幼儿家长亲职教育需求提供直接依据,进而也可作为相关亲职教育推动计划实施和进行的实证依据。而针对实证调查所提供的相关建议,不仅能够为推进重庆市主城区幼儿家长亲职教育提供决策支持,更能够为《重庆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的良好施行提供帮助,进而为家庭教育的规范化和质量提升做出贡献。这是本研究的实践意义之所在。
..........................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总体思路
本研究着眼于重庆市主城区幼儿家长亲职教育需求,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对重庆市主城区幼儿家长进行实证调查,展现幼儿家长亲职教育需求现状,分析和探究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幼儿家长亲职教育需求差异,进而提出推进亲职教育的建议。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具体如图 2.1 所示:

.........................

2.2 研究内容
本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其一,通过实证调查反映幼儿家长亲职教育需求现状。其二,在幼儿家长亲职教育需求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幼儿家长需求差异及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其三,在上述基础上,试图为推进幼儿家长亲职教育提供建议。
运用书籍、杂志、网络等资源,查阅与本研究相关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研究基础。并对所得文献资料的分析、归纳,为本研究的可行性论证、研究计划制定和顺利实施提供重要保障。
问卷调查法是本研究使用的主要方法,通过向家长发放回收调查问卷,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用以反映幼儿家长亲职教育需求状况,为研究的进行提供实证支持。
①问卷调查对象
为大面积发放和回收问卷,同时也能有效的反映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幼儿家长的亲职教育需求,本研究将通过幼儿园向家长发放问卷,幼儿园的类型、级别往往与家长社会经济地位存在很大关联。因此,本研究综合考虑区域、办园性质、等级、年龄班等因素即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向重庆市主城区相关幼儿园幼儿家长发放问卷。
②问卷设计
本研究以已有相关研究①②③为参考,在此基础上自编《重庆市主城区幼儿家长亲职教育需求问卷》。本问卷包括幼儿家长基本信息、幼儿家长亲职教育方式需求和幼儿家长亲职教育内容需求三个部分。其中幼儿家长基本信息包括幼儿父、母亲各自的年龄、职业、受教育水平、家庭月收入及子女所在幼儿园性质、等级及年龄班。本研究中将幼儿家长亲职教育内容需求划分为儿童教养的知能需求、沟通与调适需求、家庭管理需求三方面。而幼儿家长亲职教育的方式需求则包括活动类型、活动时间、活动时长、活动频次、培训人员、培训机构六个方面。
.......................
3 研究结果......................................24
3.1 幼儿家长亲职教育需求总体情况............................24
3.1.1 幼儿家长亲职教育方式需求情况................................. 24
3.1.2 幼儿家长亲职教育内容需求情况......................... 27
4 分析与讨论.................................44
4.1 幼儿家长亲职教育需求的一般现状..............................44
4.1.1 幼儿家长亲职教育需求强烈.................................... 44
4.1.2 幼儿家长亲职教育需求不平衡.............................. 45
5 思考与建议...................................52
5.1 建立亲职教育支持体系.............................. 52
5.1.1 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52
5.1.2 充分利用相关机构,并发挥幼儿园的主渠道作用........................52

4 分析与讨论

4.1 幼儿家长亲职教育需求的一般现状
4.1.1 幼儿家长亲职教育需求强烈
笔者对幼儿家长亲职教育需求进行实证调查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幼儿家长亲职教育需求强烈的现实状况。经整理分析,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幼儿家长亲职教育需求频繁且多样
笔者通过对 1349 名幼儿家长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表明 54.3%的幼儿家长对亲职教育活动的开展频率需求为一个月一次,即超过一半的幼儿家长对亲职教育活动的开展有着较为频繁的需求,同时,一周一次和两个月一次的亲职教育活动开展频率对于幼儿家长来说也有一定的需求。在对幼儿家长的访谈过程中,六名幼儿家长均表现出了对于亲职教育开展的期待。
希望幼儿园多组织一些教我们如何教育孩子的活动。(w)
幼儿园里的老师多给我们讲讲关于教育孩子的方法。(B)
幼儿园组织的一些关于家教的活动我每次都会抽出时间来参加,希望还能更多的参与这些活动。(L)
不知道怎么去教孩子,还是很需要向专业的人去学习。(H)
我很想向教育成功的家长学习学习,把孩子教成才。(Y)
这一现状反映除幼儿家长对于亲职教育需求的频繁,也是幼儿家长亲职教育需求强烈最为直接的表现。
............................

5 思考与建议

5.1 建立亲职教育支持体系
5.1.1 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政府在亲职教育支持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政府的支持是建立教育体系最为有利的保障,我国台湾地区和国外亲职教育发展历程的经验告诉我们——发挥政府在推行亲职教育中的作用势在必行。
一方面,政府应当积极推进亲职教育立法进程。法律是制度得以顺利推行的重要保障。政府应当将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一部分——家庭教育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对其管理体制、组织实施提供法律保障;并通过《重庆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这类地方性的法规条例的区域性实施逐步向全国推广,以推动全国性的亲职教育立法进程。从立法内容来看,政府要在立法中设立保障亲职教育顺利实施的有关配套机制,例如如何建设培训管理队伍,资金筹备与投入、监督评价机制建立等。
另一方面,政府要为亲职教育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目前来讲,市场上存在的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亲职教育培训机构,大多收费较贵,提供的亲职教育服务只能满足一部分社会经济条件较好的幼儿家长的需求,但更多经济能力有限的幼儿家长对于亲职教育更为迫切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为使全部的幼儿家长的亲职教育需求的到满足,政府应为亲职教育活动开展提供资金支持,使更多幼儿家长能够免费接受亲职教育,可以国外亲职教育开展的政府资金支持方式,或直接或间接地将资金投入到亲职教育体系中去。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580034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