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十世纪初,0~3 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就已经被纳入到我国决策当中,上海、天津、青岛等多个省市成为我国早期教育改革的试验区。现如今经过我国几代早期教育专家的摸索前行,婴幼儿早期教育正逐渐成为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早期教育指导过程中,人们往往把早期教育的对象确定为婴幼儿,而忽略了对婴幼儿家长或抚养人指导的重要性,家长的教养理念、教养水平和教养策略将直接影响到早期教育的效果;家庭,作为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场所,其重要性远远超过了社会中成立的相关早期教育中心。家庭是陪伴婴幼儿的成长的重要场所,对婴幼儿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现在市面上的早期教育指导机构主要以私立早教机构为主,更加注重婴幼儿某一领域的训练与学习,主要以盈利为目的且收费标准较高。婴幼儿家长教育指导教材是早期教育机构课程的载体,是家长在开展家庭教育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家长解决教养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家长的教养技能。
(一)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对幼儿终身发展影响最大的人群之一,婴幼儿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与家长共同度过的,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之大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家长在婴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始终给予他们爱和关照,在这种情况下,婴幼儿与家人产生依恋,建立安全感,婴幼儿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探索和学习,在与家长长期的相处中互相信任、关爱,促进了婴幼儿情感态度的发展,对其今后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些帮助婴幼儿健康发展的前提是家长科学的教养观念、正确的教养技能和有智慧的教养策略。
家长的年龄、受教养情况、性格、身体状况、对婴幼儿的期望及控制程度等都会对婴幼儿的早期教育产生影响。香港学前教育专家就曾对父母双亲的学历对幼儿家庭教育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家庭中的父亲学历越高对子女的要求越严格,母亲则刚好相反,学历越高的女性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越民主。类似于这样的研究有很多,这些研究多数是针对婴幼儿家长心理和生理上的研究,但其结果都是:家长的这些方面都影响着她(他)与婴幼儿的交往,及婴幼儿的发展方式。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 研究目的
通过对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模式演变的分析,在演变的基础上分析三种家长指导教材模式并进行反思与借鉴,结合早期教育教养实施现状与家长需求,构建服务于家庭的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模式,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水平,从而促进 0~3岁婴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1)研究从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模式的历演变史、课程演变及家长演变三个角度来分析和梳理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模式演变的路径。
(2)研究结合教材模式演变的路径及三种教材模式的比较,总结和归纳现有教材模式的优点与不足,梳理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模式编写的思路与框架。
(3)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模式的建构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模式构建的相关理论。
2.实践意义
(1)研究对当下的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进行分析,形成规律,建立新的教材模式,为推进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模式建构助力。
(2)家长借助新的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模式解决实际育儿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惑。
(3)早期教育指导中心可以借助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更好的实施早期教育指导课程,帮助家长更好的应用教材,指导幼儿。
........................

一、 三种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模式的内涵分析······················ 31一、 研究背景
二十世纪初,0~3 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就已经被纳入到我国决策当中,上海、天津、青岛等多个省市成为我国早期教育改革的试验区。现如今经过我国几代早期教育专家的摸索前行,婴幼儿早期教育正逐渐成为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早期教育指导过程中,人们往往把早期教育的对象确定为婴幼儿,而忽略了对婴幼儿家长或抚养人指导的重要性,家长的教养理念、教养水平和教养策略将直接影响到早期教育的效果;家庭,作为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场所,其重要性远远超过了社会中成立的相关早期教育中心。家庭是陪伴婴幼儿的成长的重要场所,对婴幼儿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现在市面上的早期教育指导机构主要以私立早教机构为主,更加注重婴幼儿某一领域的训练与学习,主要以盈利为目的且收费标准较高。婴幼儿家长教育指导教材是早期教育机构课程的载体,是家长在开展家庭教育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家长解决教养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家长的教养技能。
(一)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对幼儿终身发展影响最大的人群之一,婴幼儿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与家长共同度过的,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之大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家长在婴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始终给予他们爱和关照,在这种情况下,婴幼儿与家人产生依恋,建立安全感,婴幼儿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探索和学习,在与家长长期的相处中互相信任、关爱,促进了婴幼儿情感态度的发展,对其今后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些帮助婴幼儿健康发展的前提是家长科学的教养观念、正确的教养技能和有智慧的教养策略。
家长的年龄、受教养情况、性格、身体状况、对婴幼儿的期望及控制程度等都会对婴幼儿的早期教育产生影响。香港学前教育专家就曾对父母双亲的学历对幼儿家庭教育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家庭中的父亲学历越高对子女的要求越严格,母亲则刚好相反,学历越高的女性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越民主。类似于这样的研究有很多,这些研究多数是针对婴幼儿家长心理和生理上的研究,但其结果都是:家长的这些方面都影响着她(他)与婴幼儿的交往,及婴幼儿的发展方式。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 研究目的
通过对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模式演变的分析,在演变的基础上分析三种家长指导教材模式并进行反思与借鉴,结合早期教育教养实施现状与家长需求,构建服务于家庭的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模式,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水平,从而促进 0~3岁婴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1)研究从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模式的历演变史、课程演变及家长演变三个角度来分析和梳理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模式演变的路径。
(2)研究结合教材模式演变的路径及三种教材模式的比较,总结和归纳现有教材模式的优点与不足,梳理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模式编写的思路与框架。
(3)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模式的建构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模式构建的相关理论。
2.实践意义
(1)研究对当下的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进行分析,形成规律,建立新的教材模式,为推进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模式建构助力。
(2)家长借助新的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模式解决实际育儿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惑。
(3)早期教育指导中心可以借助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更好的实施早期教育指导课程,帮助家长更好的应用教材,指导幼儿。
........................
第二部分 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模式的演变分析
一、 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模式的演变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婴幼儿指导教材、家长、课程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的变化,进而形成不同的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模式。以下是根据影响教材模式演变的因素所提炼的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模式的演变,共经历了平行、交叉、包含三种状态:
一、 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模式的演变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婴幼儿指导教材、家长、课程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的变化,进而形成不同的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模式。以下是根据影响教材模式演变的因素所提炼的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模式的演变,共经历了平行、交叉、包含三种状态:

上图是三种婴幼儿家长指导指导教材模式演变状态图,用三个不同颜色的圆圈的分别代表影响教材模式演变的因素。蓝色圆圈代表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红色圆圈代表家长,黄色圆圈代表幼儿,而阴影部分代表早期教育的课程。家长指导教材模式的演变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教材模式的萌芽时期,在这个阶段中,教材、家长和幼儿处于一种平行状态中,三者之间虽有联系,但却没有交集,三者之间所产生的课程是针对幼儿某领域进行学习和训练的婴幼儿课程,家长处在旁观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教材模式的丰富阶段,教材、家长和幼儿三者相互交叉,并产生交集,产生交集的部分就是生成的亲子课程,这时的家长逐渐参与到早期教育指导的教材中。第三个阶段是教材模式的丰富时期,所产生的是以婴幼儿为中心的,针对家长指导的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这一时期,教材、幼儿、家长和课程处于一种交叉融合的模式,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以课程为载体指导家长,进而促进婴幼儿的健康发展。
........................
二、 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模式中的历史演变
(一) 萌芽时期:“西体中用”
在 0~3 岁婴幼儿托儿所等保教机构发展的初期,0~3 岁婴幼儿托儿所的职能仅仅是托管婴幼儿。我国幼儿园等保教机构始终严格尊遵循毛泽东提出“健康第一”的重要指示,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开展儿童免疫接种工作,并在 1982 年,卫生部颁布《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但随着西方先进文化的传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 0~3岁早期教养的重要性。随之而来的生理学、心理学、神经学、脑科学等学科的发展,向我们证实了“人类大脑在千万年的进化中逐渐演变出的优化机制决定了儿童与生俱来的优异的学习能力”。同时,一个人最终的发展成就不仅决定于这种先天的大脑机制,也受到后天教养环境的强烈影响,这一研究又使人们明白早期教养的关键不仅是养,还有教。
由于教材的编写本身就带有滞后性,我国早期教育科研工作者们在没有前人经验作为参考的情况下,还要在结合中国实际国情的基础上编写合适我国的早期教育指导教材更是难上加难。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西放的早期教养经验传入我国,再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我国引进一系列早期教育教学文件并翻译出版了大量国外的相关专业教材与参考书。
这一阶段的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模式有以下特点:
1. 在全面接触国外的早期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我国开始意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早期教育计划(相关的教学文件以及指导课程),并且开始越发注重培养家长作为孩子启蒙导师的教育能力。而在这一过程之中,国外很多教材由于其奇妙的发散思维以及丰富的经验基础,对我国早期教育指导教材的编写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在引进国外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期间,主要以欧美的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为主,一味地引入大量欧美教材是导致我国早教指导教材的编写体系模式单一而缺乏灵活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这是合乎当时情势的选择,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不应该被全盘否定。
.........................
(一) 萌芽时期:“西体中用”
在 0~3 岁婴幼儿托儿所等保教机构发展的初期,0~3 岁婴幼儿托儿所的职能仅仅是托管婴幼儿。我国幼儿园等保教机构始终严格尊遵循毛泽东提出“健康第一”的重要指示,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开展儿童免疫接种工作,并在 1982 年,卫生部颁布《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但随着西方先进文化的传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 0~3岁早期教养的重要性。随之而来的生理学、心理学、神经学、脑科学等学科的发展,向我们证实了“人类大脑在千万年的进化中逐渐演变出的优化机制决定了儿童与生俱来的优异的学习能力”。同时,一个人最终的发展成就不仅决定于这种先天的大脑机制,也受到后天教养环境的强烈影响,这一研究又使人们明白早期教养的关键不仅是养,还有教。
由于教材的编写本身就带有滞后性,我国早期教育科研工作者们在没有前人经验作为参考的情况下,还要在结合中国实际国情的基础上编写合适我国的早期教育指导教材更是难上加难。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西放的早期教养经验传入我国,再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我国引进一系列早期教育教学文件并翻译出版了大量国外的相关专业教材与参考书。
这一阶段的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模式有以下特点:
1. 在全面接触国外的早期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我国开始意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早期教育计划(相关的教学文件以及指导课程),并且开始越发注重培养家长作为孩子启蒙导师的教育能力。而在这一过程之中,国外很多教材由于其奇妙的发散思维以及丰富的经验基础,对我国早期教育指导教材的编写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在引进国外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期间,主要以欧美的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为主,一味地引入大量欧美教材是导致我国早教指导教材的编写体系模式单一而缺乏灵活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这是合乎当时情势的选择,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不应该被全盘否定。
.........................
第三部分 典型的家长指导教材模式分析··································31
(一) “科普型”教材模式··························31
(二) “实践型”教材模式····························31
第四部分 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模式的推进与建设··································39
一、 模式的编写与研究设计·························39
(一) 编写理念·························39
(二) 编写原则······························41
第五部分 结论与展望······························53
一、 研究结论··························53
二、 研究展望····························53
第四部分 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模式的推进与建设
一、 模式的编写与研究设计
本研究所指的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是为父母或家庭代养人解决育儿问题及困惑和在早期教育指导中心接受指导之后的实践或教学时所使用的指导用书,是早期教育家长指导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早期家长教育指导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这种类型的教材主要用于对没有教养经验父母的早期培训。
(一) 编写理念
教材编写理念是早期教育指导倡导与坚守的基本价值取向,是早期教育指导的灵魂与生命力,它引领着早期教育指导发展的方向,并决定了早期教育指导的前途与命运。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以 0~3 岁婴幼儿家庭为服务对象,关注家庭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的各式各样、千奇百怪、极具个性化与复杂多样性的问题和困惑,以一切为了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实现家长与幼儿共同成长为目标。在教材编写设计与实施中,倡导儿童为本、关注实践、服务家庭等教材编写理念。
1.儿童为本
家长是早期教育指导的主要对象,但家长教养能力的提升并不是早期教养指导的最终目标,0~3 岁婴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才是早期教养指导的出发点与归宿。所以,早期教养指导首先要关注孩子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为不断成长中的孩子提升适宜的环境和教养支持,以使其健康快乐的成长。
认识和了解 0~3 岁婴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0~3 岁是婴幼儿生理、心理发生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这一时期,婴幼儿主要是通过动作、游戏来认识和探索周围的世界。婴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其独特的规律和特点,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的编写应遵循婴幼儿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关注并充分诠释婴幼儿的关键阶段与典型行为、表现。
认识和了解 0~3 岁婴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0~3 岁是婴幼儿生理、心理发生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这一时期,婴幼儿主要是通过动作、游戏来认识和探索周围的世界。婴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其独特的规律和特点,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的编写应遵循婴幼儿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关注并充分诠释婴幼儿的关键阶段与典型行为、表现。
..........................
第五部分 结论与展望
一、 研究结论
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是早期教养机构为 0~3 岁婴幼儿家庭开设的提升家长科学育儿水平的文字载体。通过对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的使用与推广,促进 0~3 岁婴幼儿家长在教养知识、教养态度与教养技能等方面的发展,以家长教养技能的提升为切入点,从根本上促进 0~3 岁婴幼儿发展,即促进婴幼儿与家长的共同成长。
目前的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侧重点在于教材知识体系的完整上和内容的丰富上,忽略培养家长独立解决教养困难的能力,导致教材本身的质量有所下降,使得越来越多的家长不愿意选购相关的教材。教材知识内容的呈现也多是采用一种直接叙述的方式,并没有真正起到培养家长解决教养困难的能力。
第五部分 结论与展望
一、 研究结论
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是早期教养机构为 0~3 岁婴幼儿家庭开设的提升家长科学育儿水平的文字载体。通过对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的使用与推广,促进 0~3 岁婴幼儿家长在教养知识、教养态度与教养技能等方面的发展,以家长教养技能的提升为切入点,从根本上促进 0~3 岁婴幼儿发展,即促进婴幼儿与家长的共同成长。
目前的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侧重点在于教材知识体系的完整上和内容的丰富上,忽略培养家长独立解决教养困难的能力,导致教材本身的质量有所下降,使得越来越多的家长不愿意选购相关的教材。教材知识内容的呈现也多是采用一种直接叙述的方式,并没有真正起到培养家长解决教养困难的能力。
本文通过对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的演变分析,对市面上不同类型的家长指导教材进行对比,结合家长的需求及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对婴幼儿家长指导教材模式编写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建议,希望教材能更好的帮助家长提升科学的育儿能力,转变家长错误的教养观念,帮助家长掌握必备的教养知识和实践正确的教养技能,从而促进婴幼儿的健康发展,为今后相关教材的编制提供可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