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幼儿表情识别能力的发展之学前教育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3633 论文编号:sb2019052620582926438 日期:2019-06-17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学前教育论文,本研究通过实验对 3-5 岁幼儿的表情识别能力进行测量,分析出幼儿表情识别能力发展中的特点和差异,并根据结果提出一些教育建议。一是能够对幼儿教师今后的教学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源起
情绪是某种外部刺激或内在的身体状况所引起的态度体验,是个体对外部世界的主观反映形式。人们常常忽视情绪的功能与价值,只关注幼儿认知和行为能力的发展,殊不知情绪对人际交流、社会行为和身心健康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首先,情绪是幼儿表达自身感受的重要途径。人们可以通过情绪来了解幼儿的喜恶。同时,幼儿也通过识别他人的情绪,来调整自身的行为和态度。其次,情绪不但可以激发幼儿的行为,对行为的效率也会产生影响。比如:好奇心会激起幼儿积极学习知识的行为,好奇心越重学习的效率则越高。再次,情绪与幼儿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研究表明,长期处于负性情绪下的幼儿更容易形成自卑人格,其多项生理指标也会异于正常幼儿。可见,人们需要重视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
情绪能力主要包括情绪表达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和情绪理解能力,其中的情绪理解能力尤为重要。一方面,个体只有清晰地意识到自身的情绪,才能根据环境调节情绪;另一方面,个体只有准确感知他人的情绪,才能有效地做出回应,合理地表达情绪。表情是情绪最主要的外部表现形式,情绪的适应和交际功能大多通过表情发挥作用。从而个体对表情的识别能力成为了情绪理解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人们经常把表情识别能力的发展水平作为衡量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重要依据。因此,为全面了解幼儿的情绪能力发展情况,必须测量幼儿表情识别能力的发展水平。
表情识别通常指对真人表情的识别,其中包含面部表情识别、语调表情识别和姿势表情识别。但是以往有关幼儿表情识别能力的研究多以面部表情识别为主,忽视了姿势表情和语调表情的价值。并且除了真人表情以外,卡通表情同样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表情,相关的研究却比较少。为此,本研究使用面部表情、语调表情、姿势表情和卡通表情测量 3-5 岁幼儿表情识别能力的发展水平。
........................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整合是近些年来情绪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整合不只是跨学科的内容整合、方法整合,同样包括刺激物或呈现材料的整合。本文整合语音、躯体动作、面孔、卡通形象作为刺激物来研究幼儿表情识别的特点,使得研究结果更具有信度和效度,不仅利于情绪理论的完善与发展,对后人的相关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次,本研究以幼儿表情识别能力为主要研究内容,可以引起科研人员、教师和家长对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重视,为如何培养幼儿的情绪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再次,本文的研究对象虽然是 3-5 岁的正常幼儿,但对其他年龄阶层的幼儿或具有发育缺陷的幼儿的表情识别研究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2.实践意义
本研究通过实验对 3-5 岁幼儿的表情识别能力进行测量,分析出幼儿表情识别能力发展中的特点和差异,并根据结果提出一些教育建议。一是能够对幼儿教师今后的教学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例如:帮助幼儿教师了解到哪些方式是可以用于幼儿情绪能力培养的、哪些材料是可以优先选择的。二是利于转变家长落后的教育方式及观念。“重智商、轻情商”一直是许多家长的教育理念,这种错误理念容易导致家长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走向极端,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本研究则可以引起家长对培养幼儿表情识别能力的关注,唤起家长对幼儿情绪能力的重视,从而帮助家长更科学地教育幼儿。
........................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实验测量幼儿对面部表情、语调表情、姿势表情和卡通表情的识别能力,并分析其中存在的年龄、性别、情绪类型等差异。旨在为幼儿的情绪教育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持。
 本次研究的假设如下:
①幼儿的表情识别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4 岁是幼儿表情识别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②幼儿的表情识别能力具有性别差异,女童的识别水平高于男童;
③幼儿对积极情绪的识别能力强于消极情绪;
④幼儿对面部表情的识别能力最强,次之为姿势表情,语调表情的识别能力最弱;
⑤幼儿对卡通表情的识别水平高于对真人表情的识别水平。
.......................

(二)研究对象
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由某公立幼儿园随机选取的 96 名正常幼儿构成,所有幼儿都完成了测试且成绩有效。该被试组包含 3 岁、4 岁、和 5 岁三个年龄层级,每个年龄层级的人数相同且每个年龄层级的男童与女童人数相同。此外,本次研究还有一个小学生组用来测定实验材料的信度,该组成员由 40 名小学五年级学生构成,其中男女人数各半。幼儿组详细信息如下表所示:

........................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24
(一)实验结果信度检验......................................... 24
(二)幼儿表情识别能力的发展情况............................... 24
(三)幼儿对真人表情与卡通表情的识别差异....................... 32
四、讨论................................. 35
(一)幼儿表情识别能力的年龄特点............................... 35
(二)幼儿表情识别能力的情绪类型差异........................... 37
(三)幼儿表情识别能力的性别差异............................... 39
五、 教育启示.......................... 42
(一)幼儿的表情识别教育应遵循多样性原则....................... 42
(二)培养幼儿的表情识别能力应依据年龄特征..................... 43
(三)在生活中丰富幼儿的情绪知识............................... 44

五、教育启示

(一)幼儿的表情识别教育应遵循多样性原则
本次研究证明幼儿对使用视觉观察的面部表情和姿势表情识别较好,对依靠听觉识别的语调表情发展较弱。这就要求成人在培养幼儿表情识别能力时必须坚持多样性教育的原则。这里的多样性涵盖了两个方面:内容的多样性和方式的多样性。
1.内容的多样性
内容的多样性是指教育内容要将面部表情、姿势表情和语调表情三者都涵盖在内,不可偏颇。人们经常将表情单一的理解为面部表情,忽视姿势表情和语调表情的价值。可实际上个体在表达情绪时常常会出现遮掩自身情绪的情况。比如:一个人可能面部是笑着的,但语调却是悲伤的。若要真正理解他人的情绪,必须结合三种表情综合判断。只培养面部表情的识别能力会养成幼儿仅通过五官判断他人情绪的思维定势,阻碍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培养幼儿的表情识别能力时,必须把面部表情、姿势表情和语调表情都包含在内。成人在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时,可以先采取先分层再总和的范式,即分别开展面部表情识别、语调表情识别和姿势表情识别的专项教育活动,最后在进行三种表情结合在一起的全表情教育活动。这样利于查找幼儿的薄弱点,重点指导。
2.方式的多样性
方式的多样性是指通过视觉、听觉多感官多渠道地对幼儿进行表情识别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幼儿的面部表情和姿势表情识别能力时,可以多采取以视觉为主的教育活动。对于面部表情的培养,可以让幼儿根据观察到的表情说出不同情绪类型的名词、各种情绪类型表情的差异,或者模仿不同的面部表情,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面部表情识别能力,还能提升幼儿观察与分类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
观察的表情材料必须包含多种情绪类型且强度不同,从微表情到夸张表情都应该涉及,力图让幼儿明白每一种情绪都是可以通过不同的表情表达的。
........................

六、研究结论、创新与反思

(一)研究结论
本次研究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使用动态表情材料探查了 3-5 岁幼儿对面部表情、语调表情、姿势表情和卡通表情的识别能力。每个种类的表情都包含了高兴、伤心、生气、惊讶、害怕五种情绪类型。得出的研究结论如下:
幼儿的表情识别能力具有显著的年龄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5岁组幼儿的表情识别能力显著好于 4 岁组,4 岁组幼儿的表情识别能力又显著好于 3 岁组。可见幼儿的表情识别能力在 3-5 岁阶段快速发展。
幼儿识别最好的是高兴情绪、生气情绪、次之是伤心情绪,最后是害怕情绪和惊讶情绪,并且高兴情绪、生气情绪和伤心情绪的识别成绩显著高于害怕情绪和惊讶情绪。
本次研究并未发现显著的性别差异,无论是面部表情、语调表情还是姿势表情,男童与女童都能进行良好的识别。
幼儿对面部表情的识别能力发展的最好,其次是姿势表情,最后是语调表情。面部表情识别能力显著好于语调表情。
幼儿对各种情绪类型的卡通表情识别能力均强于对真人表情的识别,尤其是对惊讶和害怕情绪类型的卡通表情识别水平显著强于对真人表情的识别水平。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580034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