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视角下大班幼儿与家长游戏观的调查研究--以南昌市为例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66584 论文编号:sb2019042111272425936 日期:2019-05-13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学前教育论文,笔者针对大班幼儿与家长在游戏观上存在的差异,特提出如下建议:(1)帮助幼儿获得积极的游戏体验;(2)树立科学的幼儿游戏权利观;(3)肯定游戏的发展和学习价值;(4)利用幼儿偏好优化游戏;(5)提倡父亲参与幼儿的游戏;(6)确保每天与幼儿游戏的时间。

一、绪论

(一)问题提出
1.基于自身的兴趣和思考游戏是幼儿园最基本的课程形式,是幼儿园课程的灵魂,是幼儿生存和学习的方式,是幼儿的生命。游戏于幼儿园及幼儿有如此重大作用,那什么样的活动才算是游戏?幼儿眼中的游戏是什么?他们在游戏的世界里的感受是怎样的?是什么让他们如此痴迷于游戏?幼儿对游戏的选择有什么偏好呢?在家长眼中的游戏又是什么?家长对幼儿游戏的选择又有什么偏好呢?带着好奇想去探究幼儿的游戏世界。
2.基于尊重幼儿的权利和需要
随着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颁布及社会的进步,幼儿参与和表达逐渐由观念转为现实。但是现实的生活中,幼儿的声音常因为语言能力的欠缺被淹没、被成人“代言”。刘焱认为“人们往往只是从成人的角度来研究和解释幼儿的游戏,很少有人去问一问,作为游戏主体的幼儿什么是游戏”。卢梭在《爱弥儿》中也提到“幼儿有她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幼儿,甚至用成人的想法代替幼儿的想法,是不可取的”。可见,听一听幼儿对游戏的想法、看法、经验和解释是很有必要的。
3.基于幼儿有表达的能力
幼儿通过绘画、照片引谈法和视频引谈法等多种方式,并在成人一定帮助下,是有能力参与研究的。瑞吉欧教育体系中的幼儿也通过自己的“一百种语言”,包括音乐、谈话、雕塑、绘画等多种途径“说”他们的经验、感知、关注。本研究在肯定幼儿表达能力的基础上,通过适宜的方式让幼儿发声、倾听并采纳幼儿对游戏的看法和建议。
.........................

(二)研究意义
1.理论价值
基于幼儿视角的教育研究正是对杜威“儿童中心”思想的延续。国内关于“幼儿的游戏观”和“家长的游戏观”还很薄弱,需要更多研究给予关注。
基于幼儿视角的游戏观和基于家长视角的游戏观可以丰富关于幼儿游戏的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游戏的内涵。
2.实践意义
边霞认为游戏是幼儿存在的方式与生存状态,是幼儿生活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单纯意味着玩。①在幼儿园,游戏观反映教育观,幼儿的游戏观是生活经验的反映,是幼儿园教育观的重要内容,了解幼儿游戏观可以帮助我们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幼儿作为幼儿园生活、学习、游戏的主体,应该被视为幼儿园教育改革及游戏活动开展的重要评价者。家长的游戏观对幼儿的游戏有一定的影响。从幼儿视角和家长视角来了解游戏观,可以更好地帮助幼儿园教师践行游戏理论,为改进幼儿的游戏活动提供参考。
国内关于“幼儿游戏观”和“家长游戏观”的研究还很薄弱,“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因此,基于幼儿视角的游戏观和基于家长视角的游戏观是幼儿游戏发展的一个突破口,需要更多的研究者给予关注与重视。本研究试图以幼儿为“研究参与者”的立场,通过照片和视频引谈法及谈话法让幼儿表达自己对游戏的真实想法,从而将幼儿的游戏观与家长的游戏观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引起学前儿童教育研究者及工作者甚至家长、全社会成员关注及重视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
......................

二、大班幼儿游戏观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大班幼儿游戏观总体情况
研究大班幼儿游戏观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一部分原因在于收集幼儿的资料本身就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另一部分原因在于从游戏观的现象去揭示本质要经过复杂的环节和过程才可完成。幼儿游戏观包含的内容丰富而广泛,本研究由于有限的能力和精力,主要从游戏的基本特征、游戏的权利、游戏的价值、游戏与学习的关系四个维度来揭示幼儿游戏观。
研究者采取图片引谈的方式对随机选取 108 位大班幼儿进行谈话,对于游戏的基本特征维度,研究者提问“你觉得什么是游戏”,尝试问出游戏的基本特征。对于游戏权利的维度,研究者提问“你觉得游戏是小朋友的权利吗?”“你玩游戏是自己可以决定的还是被爸爸妈妈或者老师帮你决定的?”。对于游戏的价值,研究者提问“你觉得游戏可以让小朋友学到本领吗?”,对做出肯定回答的幼儿继续追问“那可以学到什么本领呢?”。对于游戏与学习的关系维度,则提问“什么是学习?”“游戏是学习吗?”“游戏和学习你更喜欢哪一个?”。
幼儿对“你觉得什么是游戏”的回答主要包括游戏具有愉悦情绪的体验、指向具体的游戏活动、是否自愿参与自主选择、指向游戏过程或结果、游戏与玩/好玩的概念重合、具有假想与虚构性或伴随着积极的社会互动这七个方面。对游戏是否是小朋友的权利,有 50.93%的幼儿认为“游戏不是小朋友的权利”,同时,有 49.07%的幼儿认为“游戏是小朋友的权利”。对于游戏的价值,有 63%的幼儿认为“游戏可以让小朋友学到本领”,另外,有 37%的幼儿认为“游戏不能让幼儿学到本领”。对于游戏与学习的关系,有 76.9%的幼儿认为“游戏不是学习”,有 21.3%的幼儿认为“游戏是学习”,同时,有 1.9%的幼儿认为“有些游戏是学习,有些游戏不是学习”。关于“游戏和学习你更喜欢哪一个”的回答中,有 51.9%的幼儿更喜欢学习,有 31.5%的幼儿更喜欢游戏,16.7%的幼儿选择了“两个都喜欢”。
.......................

(二)大班幼儿游戏观各维度分析
1.游戏的基本特征维度分析
经过 NVivo11 对 108 位大班幼儿关于“什么是游戏”的访谈内容进行编码,共形成 416 个自由节点,17 个树状节点,在树状编码的基础上,进行核心编码得出 7 个核心编码节点,分别为:具有愉悦情绪的体验、指向具体的游戏活动、是否自愿参与自主选择、指向游戏过程或结果、游戏与玩/好玩的概念重合、具有假想与虚构性和伴随着积极的社会互动,各核心节点、树状节点、自由节点的百分比见表 2-1。

.....................
三、大班幼儿家长游戏观的调查结果与分析.......................46
(一)大班幼儿家长游戏观总体情况.............................46
(二)大班幼儿家长游戏观各维度分析...........................47
(三)大班幼儿家长游戏观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60
四、大班幼儿与家长游戏观的比较与分析............................100
(一)大班幼儿与家长游戏观总体情况的比较.........................100
(二)大班幼儿与家长游戏观各维度的比较........................101
(三)大班幼儿与家长游戏偏好的比较与分析.....................107
五、对策建议....................112
(一)帮助幼儿获得积极的游戏体验......................112
(二)树立科学的幼儿游戏权利观..........................112
(三)肯定游戏的发展与学习价值..............................113

四、大班幼儿与家长游戏观的比较与分析

(一)大班幼儿与家长游戏观总体情况的比较
幼儿对“你觉得什么是游戏”的回答主要包括游戏具有愉悦情绪的体验、指向具体的游戏活动、是否自愿参与自主选择、指向游戏过程或结果、游戏与玩/好玩的概念重合、具有假想与虚构性或伴随着积极的社会互动这七个方面。具体见表 4-1。其中“具有愉悦情绪的体验”、“自愿参与、自主选择”、“指向游戏过程或结果”、“具有假想与虚构性”四个方面体现了游戏的基本特征,说明幼儿对游戏的基本特征认识水平较高。

....................

五、对策建议
(一)帮助幼儿获得积极的游戏体验
游戏性体验是幼儿游戏的灵魂。调查显示,不论是大班幼儿还是家长,认为游戏的首要特征是伴随着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因此,作为家长和幼儿园教师,我们要帮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积极的游戏体验。一方面,家长或教师在选择游戏任务难度时应考虑幼儿的能力水平和经验。任务过难会让他们产生畏难情绪;难度过低则会让幼儿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对游戏的掌控和自主体验就不能很好地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家长或教师应鼓励幼儿主动、独立、创造性地游戏,尽情发挥幼儿游戏主体的作用。
(二)树立科学的幼儿游戏权利观
《儿童权利公约》的通过是幼儿游戏权利观确立的标志。游戏对于幼儿来说就像吃、喝、拉、撒、睡一样是儿童的一种基本需要,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可以玩起来,玩得很开心,而且幼儿游戏通常是自然发生的。游戏除了是一种自发、自然的活动外,还能给幼儿带来快乐。游戏通常是在愉悦的情绪下进行并且这种愉悦的情绪会一直伴随着游戏进程的展开。这就是为什么幼儿在游戏时如此全身投入、不知疲倦。游戏虽然没有任何外在目的,但在客观上能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可见,游戏不光是幼儿的本能需要,而且还具有娱乐和发展双重功效,基于这种认识,人们把游戏规定为幼儿的一项基本权利并加以保护就有足够的理由,而且树立科学的幼儿游戏权利观也更有利于幼儿游戏的全面保护。
研究发现,赞同和否定“游戏是小朋友的权利”这个观点的幼儿人数约各占一半;而赞同”幼儿具有游戏的权利“说法的家长人数远远多于否定这个说法的人数。可见,幼儿在游戏权利的认识水平上有待提高。而要提高幼儿对游戏权利的认识,教师和家长对幼儿游戏权利的尊重是关键。只有教师和家长把游戏的自主权、参与权还给孩子,并在时间、空间、游戏材料、游戏安全提供保障后幼儿才会慢慢体会到游戏是他们不可剥夺的一项权利。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580034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