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一、幼儿园角色区环境创设及教师介入研究的必要性
儿童的学习是在与环境中的人、事、物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发展的,如何为儿童创设最优的学习环境很自然地成为幼儿园课程改革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创设一个有利于幼儿正态发展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应成为建构幼儿园班级教育环境时努力追求的境界和尽力实现的目标。这样一个教育环境即意味着幼儿拥有经历高质量学习过程的可能;幼儿在此环境中能深深地感觉到这是为他们准备地方,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主动寻找他们需要的东西和他们想做的事情,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并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
角色游戏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如果缺乏教师有计划的指导,这样的价值是零散的、不自觉的,难以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成人参与游戏可以丰富儿童的游戏精力,使得游戏对智力和社会性发展的想象最大化。当儿童从成人那里得到充分的鼓励和表扬时,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得到发展。儿童获得独立性的关键在于他们有机会独自给成人帮忙或得到成人的鼓励。且幼儿的学习效果在于深度学习,深度学习的进行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二、幼儿园角色区环境创设与教师指导存在问题
虽然近年来,关于幼儿游戏的理论研究越来越深入,但是在教育实践中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例如,在幼儿园角色区环境创设方面,存在活动材料不更新或者不添加的情况,导致幼儿失去兴趣;或者出现游戏材料不具有可变性,影响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又或者游戏材料数量不够,导致幼儿争抢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角色区教育价值的实现,当然环境创设的问题除了体现在游戏材料上,也体现在角色区的空间布局和心理环境上。在幼儿园角色区教师指导方面,研究者观察发现,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介入策略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教师会在适时的时机用适宜的方法介入,有的教师在幼儿进行区域活动时,要不就是站在一旁,完全不指导,有的教师则是长时间坐在幼儿的身旁,不停地解说和示范,这样地指导很有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导致幼儿失去兴趣。且教师多为直接指导,没有留给幼儿思考的空间,没有实现教师介入的价值。
........................
第二节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角色游戏是幼儿期典型的游戏形式。角色游戏指导是幼儿园教育游戏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角色区中相关材料的投放、环境的创设及教师的指导都影响着幼儿园角色区的开展质量。科学合理的区域布置,不仅促进了幼儿感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水平的提高,也培养了幼儿良好的探究意识。当前关于区域活动材料投放与教师指导的研究较多,但是细化到角色区的环境创设及介入指导的研究较少,所以本研究期望在已有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对中班角色区的环境创设及介入指导进行深入探讨,丰富和发展儿童游戏理论体系。
二、实践意义
角色区是幼儿园斑级活动区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最热爱的活动区之一,很多一线幼儿教师都避免不了对角色区进行环境创设,并且在角色游戏的指导过程中一定存在一些困惑。本研究可以通过对个案的深入剖析为教师在角色区环境创设和介入幼儿游戏过程中提供一些参考建议,提高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质量。
区域活动又称区角游戏、区域游戏、活动区活动,所谓区域活动指的是以幼儿的需要、兴趣为主要依据,考虑幼儿教育的目标、正在进行的其他教育活动等因素,划分一些区域,如积木区、表演区、科学区等,在其中投放一些适合的活动材料,制定活动规则,让幼儿自由选择区域,在其中通过与活动材料、同伴等的积极互动,获得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
......................
第二章中一班角色区环境创设的实况分析
第一节中一班角色区空间布局的实况分析
―、角色区空间较大且处于室外
角色区的空间大小会直接影响幼儿角色游戏的质量,经研究者测量,该班角色区的面积约20平方米,每次进区名额8人,每人约2.5平方米的面积,人均空间大,幼儿活动自如。该班的角色区空间比大多数幼儿园的角色区都要大,这是因为:“上学期在楼下用小房间当娃娃家,就是书柜那个地方,小朋友很喜欢,不足的就是太小了,小朋友又喜欢进去,每次在里面挤呀挤的,所以这个学期拿出来放在外面,至少宽敞。”所以,教师这学期索性将娃娃家从教室内搬了出来,室外的角色区解决了空间狭小的问题,但是同时也新增了其它的问题,室外的角色区容易受天气的影响,低温和雨天幼儿们便不能使用角色区,那么幼儿进角色区的次数就降低了。
对此,研究者向主班老师提出了疑问,教师表示“虽然有弊端,受季节天气影响,但是至少有这么大的空间,在教室里没有这么大空间,也会影响摆出床。主要是场地,如果做了封闭式和楼下一样,就完美了,有时还是有一点无奈。”由此可见,教师是在综合现有情况的基础上做出的选择,旨在实现角色区设置的最优化,虽然室外的角色区非常不合乎规范,但是选择室外的角色区并不是最初的意愿。可以看出,把角色区置于室外从另一方面来说提高了场地的使用率,解决了户内空间小、幼儿人数多的问题。
二、角色区边界较清晰
角色区虽然在室外,但是教师还是使用了边界来明确角色区的活动范围。教师使用海绵地垫和隔风板来充当角色区边界的隔离物,隔风板除了用来充当边界这一用途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挡风,弥补室外角色区的缺陷。研究者认为本班此处的界限较清晰,可以使幼儿明确角色区的活动范围,但是,在另一头的界限只是地上砖块的线条,过于模糊,不够清晰。据研究者观察发现,幼儿在角色区活动时常常会越过这条模糊的边界。
经研究者与教师交谈,教师提出本来两边都计划使用地垫来明确角色区的边界,但是由于另一边是楼梯口,属于公共区域,如果铺上地垫的话会给路过的行人带来不便,所以,教师便没使用地垫来作为边界。这也是受环境的限制,不属于教师可以改变的范围,但是本班教师有设置清晰边界的意识,研宄者认为是值得肯定的。
.......................
第二节中一班角色区材料投放的实况分析
―、角色区材料基本安全卫生
第一,材料无毒无害,无安全隐患。教师环境布置的材料都是从正规渠道购买,或者是废旧材料的利用,都是无毒无害的。角色区中的大部分东西是购买的,如:梳妆台、厨房灶台、小沙发、椅子髡子、储物柜、仿真食物以及医疗用具等。这些都是从正规渠道购买的合格产品。还有一些东西就是教师利用废旧材料加工而成的,比如“小卧室”里的床,是利用纸箱和教师的旧衣物制作而成的,旧衣物是经过了清洗和曝晒的。所以,角色区中无论是购买的材料还是废旧材料都是无毒无害的,不会对幼儿构成任何威胁。且所有的材料边缘光滑,避免了尖锐突出的部分。但是,经研宄者发现,角色区的一些部件易脱落,不耐用,存在安全隐患。如图2-1所示::

此“小推车”手柄部分多次脱落,脱落部分的手柄会变成三小节,中间那一节的两端较锋利,如幼儿不注意,易划破皮肤。除了手柄部分,小推车的车轮部分也较容易脱落,车轮部分主要依靠塑料螺丝衔接,一旦车轮脱落,螺丝就会跟着脱落,螺丝体积较小,如若幼儿塞入口鼻内则是非常危险的,虽然大部分商品质检符合标准,无毒无害,但还是应注意质量问题,要选择牢固耐用的物品。
....................
第三章中一班角色区教师介入指导的实况分析..........28
第一节中一班角色区教师介入时机的实况分析..................28
一、单纯摆弄材料始终未进入角色时教师尝试介入.........28
二、无法自行解决游戏角色中的矛盾时教师直接介入............29
第四章中班角色区环境创设与教师介入指导的审思........46
第一节中班角色区环境创设的审思......46
一、中班幼儿参与角色区环境创设的必要与可能.......46
二、中班角色区空间布局的合理性............47
第五章中班角色区环境创设与教师介入指导的优化.........55
第一节中班角色区环境创设的优化..........55
一、树立正确的区域环境创设观念...........55
二、合理布局区域,明确区域间的界限............55
第五章中班角色区环境创设与教师介入指导的优化
第一节中班角色区环境创设的优化
一、树立正确的区域环境创设观念
教育环境的创设过程即儿童的学习过程,也是教师引导、促进儿童发展的过程。创设适宜于幼儿学习、活动的环境,创造利于幼儿与环境积极互动的机会与条件,“让环境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挖掘利用有限的物质资源,优化提升可贵的人力资源,使环境的价值真正体现在儿童的发展中;环境是隐性教师,要让环境说话。
在环境创设的理解上,该班教师认为:“环境的动静分开,角色区的话也不能太吵,场地还是很重要的,相对比较封闭,有安全感的,”“适宜的环境就是把最主要的因素提炼出来,布置好,还必须有人文环境。”考虑到了环境、场地、主要的设施还有人文环境方面,但是忽视了环境的教育作用,没有通过环境进行教育的观念。研究者认为,该班教师应该树立创设适宜于幼儿学习、活动的环境,创造利于幼儿与环境积极互动的机会与条件的观念,用正确的观念指引环境的创设。
...................
结语
角色游戏是学前期儿童比较主要的游戏活动类型,对幼儿的语言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都有很大的价值。角色游戏价值的发挥离不开教师的介入指导,角色区环境的创设也对幼儿的角色游戏起着隐性的指导作用,一样不容忽视。研究者由于时间问题和自身能力有限,研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在研究对象上,研究者为了能更深入地了解教师的介入指导行为,并且由于时间有限,只选择了一个中班的一个学期进行观察研究,不具有代表性。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研究者虽然以非参与式观察法进行观察,但是难保教师的行为不受研究者的影响。本研究只能为中班角色区的环境创设和教师介入指导提供一些简单的思路,期待以后能进行更深入更完善的研究。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