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图画书及幼儿情绪教育概述
一、图画书的相关概念
(一)图画书的概念
1.图画书的概念厘定
图画书,英文为“picture book”,日本和台湾称之为“绘本”。对于图画书的定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界定。从广义上来理解,研究者认为,无字书、有插图的书和图文并茂的书都属于图画书范畴,只是在其作用和功能上不尽相同,无字书是仅依靠图画讲故事,有插图的书则主要是由文字讲述故事,图画起到帮助理解文字或仅是装饰作用,图文并茂的书则是由图画和文字相互结合共同讲述故事。狭义上的图画书,大多是通过探讨“图”与“文”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定义的,比如:佩里·诺德曼(Perry Nodelman)认为,图画书是一门通过一系列图画和少量文字或完全没有文字的结合来传递信息或讲述故事的艺术;日本儿童文学出版专家松居直先生认为,图画书是一种特定的少儿读物,它的图与文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联系,即图文共同表达一个主题,缺少任何一方都无法将这个主题诠释完整[27];我国学者彭懿在其著作《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中将图画书定义为是通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诉说故事的一门艺术。
本文所引用的图画书概念更倾向于狭义范畴的图画书,就像美国画家芭芭拉·库尼所描绘的:图画书像一串珍珠项链,图画是珍珠,文字是穿起珍珠的细线,细线没有珍珠不能美丽,项链没有细线也不存在。[29]图画与文字是一种互补关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共同承担着叙事的任务。图画书与有插图的书是不同的,图画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甚至超越文字(如无字书),优秀的图画书只要看插图就能大体明白故事内容,是适合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低幼儿童阅读的书籍。另外,本文中涉及到的图画书类型主要是在狭义范畴基础上的情绪表现类图画书,顾名思义,情绪表现类图画书是指蕴藏了丰富的情绪表情、情绪产生原因等因素,通过呈现某种情绪状态的故事,传递角色的心理活动、行为表现及情绪调节方式,帮助幼儿认识、体验、理解常见情绪状态,获得情绪知识,促进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图画书。
.........................
二、情绪与幼儿情绪教育
(一)情绪的概念与特性
1.情绪的概念
情绪(emotion)这一术语,最初在文字学史上,它用来描述许多领域“动”的现象。例如,在物理学上描述为“雷……引起空气的流动”(1708),“流动”用emotion 来标示;再如社会学范畴上用以表示鼓动或扰乱、动乱。后来,这个词用于个体精神状态的激烈的扰动上。例如,“满足的快乐一般称之为 emotion”(1762)。[33]情绪本身作为一种多维度、多形态、多功能的复合体,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因此,对于情绪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许多学者从情绪与认识和意志的关系出发对情绪进行定义,例如,阿诺德(Arnold,M.B.)认为“情绪是对趋向知觉为有益的、离开知觉为有害的东西的一种体验倾向”[34]。拉扎勒斯(Lazarus,R.)更进一步提出了“情绪是复杂的心理过程,由特定型态的事件所引发,例如,悲伤是由于个人丧失和某人的联系或丧失拥有物,生气是因为挫折”[35]。张春兴教授在《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提到“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和生理反应,一般将它区分为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这些反应是个体受到某种内在或外在刺激,所引起个体自觉的心理失衡状态”[36]。
有的学者认为情绪不是一个单一维度,而是一个系统。我国学者孟昭兰把情绪描述为:“情绪是多维量结构、多成分组成、多水平整合,并且是有机体的生存适应和人际交往同认知交互作用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动机力量。”[37]乔建中教授定义为:“情绪是一种由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包含体验、生理和表情的整合性心理过程。”
综览有关情绪的定义可以发现,虽然学者们各抒己见,但其中也不乏有相通之处,在本文中,笔者将情绪界定为: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是个体受到内外界刺激后所做出的一系列反应,包含内在的心理、生理体验和外显的表情、动作,并对个体行为产生干扰或促进的作用。情绪是由刺激衍生出来的一种主观意识,对相同刺激的认知判断、情绪反应以及情绪状态的持续时间常常是因人而异,而情绪反应具有一定的动机性,不良的情绪反应对自己或他人可能会造成一定伤害,因而应施以一定的情绪教育,希望个人能觉察自我情绪,因时、因地、因人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调节自身不良情绪以保持活动的积极性。
...........................
第二章 幼儿园图画书阅读对幼儿情绪教育的独特价值
一、图画书中蕴含着丰富的情绪教育因素
(一)图画书文本中的情绪教育因素
图画书是一种图文结合的特殊文学文体样式,图画和文字都是其艺术表现形式,图画中的画面色彩和角色造型以及图画书的文字语言都与幼儿情绪有密切联系。
1.画面色彩帮助幼儿体验内在情绪感受
不同的色彩容易引起人不同的情绪感受,在幼儿阶段已经能感知不同的色彩变化。在日常生活中,各种感觉现象经常联系在一起,由此产生联觉,比如红色给人以热烈、蓝色给人以安静、黑色给人以沉重的感觉。迪克·布鲁纳在其《我与米菲兔的故事》中曾强调:颜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每一种颜色都会产生唯有那种颜色才会有的特别力量。[44]颜色被当做一种象征来使用,是因为它可以快速吸引人的注意力引发人的主观感受,从而引发人们的联想,造成我们对各种颜色产生不同心理反应,因此,颜色可以用来表现不同的情绪状态。颜色还具有一定的直观性,通常色彩比文字更先传达感情基调。丁秀玲的一项研究显示:幼儿对色彩的冷暖色性有一定的识别力;幼儿对色彩的轻重识别力较强,多数幼儿能说出色彩的轻重感觉。[45]这说明在幼儿阶段,他们已经能感知一定的色彩变化,为幼儿通过色彩感受图画书中故事的情绪变化奠定基础。
第三章 教师利用图画书进行情绪教育的问题及原因.....................40综览有关情绪的定义可以发现,虽然学者们各抒己见,但其中也不乏有相通之处,在本文中,笔者将情绪界定为: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是个体受到内外界刺激后所做出的一系列反应,包含内在的心理、生理体验和外显的表情、动作,并对个体行为产生干扰或促进的作用。情绪是由刺激衍生出来的一种主观意识,对相同刺激的认知判断、情绪反应以及情绪状态的持续时间常常是因人而异,而情绪反应具有一定的动机性,不良的情绪反应对自己或他人可能会造成一定伤害,因而应施以一定的情绪教育,希望个人能觉察自我情绪,因时、因地、因人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调节自身不良情绪以保持活动的积极性。
...........................
第二章 幼儿园图画书阅读对幼儿情绪教育的独特价值
一、图画书中蕴含着丰富的情绪教育因素
(一)图画书文本中的情绪教育因素
图画书是一种图文结合的特殊文学文体样式,图画和文字都是其艺术表现形式,图画中的画面色彩和角色造型以及图画书的文字语言都与幼儿情绪有密切联系。
1.画面色彩帮助幼儿体验内在情绪感受
不同的色彩容易引起人不同的情绪感受,在幼儿阶段已经能感知不同的色彩变化。在日常生活中,各种感觉现象经常联系在一起,由此产生联觉,比如红色给人以热烈、蓝色给人以安静、黑色给人以沉重的感觉。迪克·布鲁纳在其《我与米菲兔的故事》中曾强调:颜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每一种颜色都会产生唯有那种颜色才会有的特别力量。[44]颜色被当做一种象征来使用,是因为它可以快速吸引人的注意力引发人的主观感受,从而引发人们的联想,造成我们对各种颜色产生不同心理反应,因此,颜色可以用来表现不同的情绪状态。颜色还具有一定的直观性,通常色彩比文字更先传达感情基调。丁秀玲的一项研究显示:幼儿对色彩的冷暖色性有一定的识别力;幼儿对色彩的轻重识别力较强,多数幼儿能说出色彩的轻重感觉。[45]这说明在幼儿阶段,他们已经能感知一定的色彩变化,为幼儿通过色彩感受图画书中故事的情绪变化奠定基础。
图画书中,色彩丰富的图画是最吸引幼儿注意力的部分,色彩因其直观性、象征性而成为呈现作品性格、营造画面气氛、传递情感温度的重要元素,因此,幼儿在阅读图画书过程中,经由不同的画面色彩也会产生联觉,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色彩强化了故事的情绪气氛,不仅每种颜色拥有个别的联想,在插画中的色彩往往比文字更先传达出故事的氛围。一个好的画家能创作出美的画面,让色彩使得画面看起来更有吸引力,更能用色彩表现不同图画书的主题,渲染故事情感氛围。
每本图画书的故事内容不一样,其感情基调也就不尽相同,所使用的色彩风格也大相径庭,根据故事内容、作品风格和情绪需求,画面色调或浓烈或舒缓、或热闹或幽静,以不同的色彩变化表现不同故事氛围。比如《调皮鬼恐怖心》(图2-1),蓝灰色的画面使得夜晚格外安静,随着“恐怖心”的进攻,白色越来越多,直到孩子发起了反抗,画面色彩逐渐被暖色调占据,到最后,母亲开灯一片金黄。整本图画书是灰白蓝等冷色调与棕色、金黄等暖色调两种色调的对比,通过冷色调表现出了夜晚的神秘以及幼儿在面对夜晚时的那种恐惧、害怕的情绪,
而暖色调的填充则表现出主人公在与黑夜作斗争的过程中的勇敢的心理状态。

...............................
二、图画书阅读具有促进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可操作性
根据读书治疗中发展性和预防性的观点,阅读者的经验与文学作品的理解产生相应的交互作用,可以促进阅读者态度和行为的转变,解决心理困扰问题,形成良好社会适应。幼儿在心理发展过程中,由于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带来的情绪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为幼儿带来心理困扰,读书治疗理论在解决幼儿情绪问题上同样存在适用性。
其中读书治疗媒介的选择至关重要,要以配合当事人的认知能力、符合当事人心理需求和吸引当事人的阅读兴趣为原则。对于学龄前幼儿来说,其文字认知、词汇理解以及注意力发展方面较弱,因此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内容不宜过长,语词不能太深涩,情节应简单有趣。图画书作为幼儿喜爱的阅读材料,符合读书治疗媒介选择的要求,其中的所蕴含的情绪教育因素在促进幼儿情绪能力发展方面具备一定的操作性,即对幼儿情绪教育目标的实现,表现在情绪的察觉与识别、情绪理解、情绪表达以及情绪调节策略四个方面:
(一)图画书阅读有助于幼儿觉察与识别自己及他人的情绪
幼儿情绪教育的首要目标是觉察与识别情绪,是指在一定情境中感受并认识情绪的变化,包括自身及他人。对自我情绪的觉察是幼儿根据自身机体的感受来分析自己内心感觉,对他人情绪的识别需要通过一定的情境,观察别人的动作表情等猜测对方的情绪,从而理解他人情绪,培养幼儿的同理心。在图画书阅读活动中,图画书的画面色彩变化及故事中人物的造型、对话可以帮助幼儿产生情绪迁移,幼儿通过感受故事中人物的情绪而引起自身类似情绪感觉的回忆,继而认识各种情绪。
..........................

...............................
二、图画书阅读具有促进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可操作性
根据读书治疗中发展性和预防性的观点,阅读者的经验与文学作品的理解产生相应的交互作用,可以促进阅读者态度和行为的转变,解决心理困扰问题,形成良好社会适应。幼儿在心理发展过程中,由于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带来的情绪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为幼儿带来心理困扰,读书治疗理论在解决幼儿情绪问题上同样存在适用性。
其中读书治疗媒介的选择至关重要,要以配合当事人的认知能力、符合当事人心理需求和吸引当事人的阅读兴趣为原则。对于学龄前幼儿来说,其文字认知、词汇理解以及注意力发展方面较弱,因此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内容不宜过长,语词不能太深涩,情节应简单有趣。图画书作为幼儿喜爱的阅读材料,符合读书治疗媒介选择的要求,其中的所蕴含的情绪教育因素在促进幼儿情绪能力发展方面具备一定的操作性,即对幼儿情绪教育目标的实现,表现在情绪的察觉与识别、情绪理解、情绪表达以及情绪调节策略四个方面:
(一)图画书阅读有助于幼儿觉察与识别自己及他人的情绪
幼儿情绪教育的首要目标是觉察与识别情绪,是指在一定情境中感受并认识情绪的变化,包括自身及他人。对自我情绪的觉察是幼儿根据自身机体的感受来分析自己内心感觉,对他人情绪的识别需要通过一定的情境,观察别人的动作表情等猜测对方的情绪,从而理解他人情绪,培养幼儿的同理心。在图画书阅读活动中,图画书的画面色彩变化及故事中人物的造型、对话可以帮助幼儿产生情绪迁移,幼儿通过感受故事中人物的情绪而引起自身类似情绪感觉的回忆,继而认识各种情绪。
..........................
一、教师利用图画书进行情绪教育存在的问题.......................40
(一)教师对图画书蕴含的情绪教育价值认识不足..............................40
(二)教师没有选择适合幼儿情绪教育的图画书..................................42
第四章 选择情绪类主题的图画书进行幼儿情绪教育的策略....................49
一、提升教师对利用图画书进行情绪教育价值的认识...................49
二、教师要选择适合幼儿情绪教育的图画书文本........................50
(一)根据幼儿日常情绪表现选择相应图画书........................50
(二)根据幼儿出现的情绪问题选择相应图画书......................51
第四章 选择情绪类主题的图画书进行幼儿情绪教育的策略
一、提升教师对利用图画书进行情绪教育价值的认识
教师认识的提升应从图画书与情绪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开始,理论知识是指导教师开展图画书情绪教育活动的基石,首先理论知识的提升能帮助幼儿教师正确认识情绪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图画书在幼儿情绪教育过程中的价值,其次,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活动会缺乏行动方向,教师能力的提升必须以知识为基础。在访谈中发现教师关于图画书的情绪教育价值及幼儿情绪教育的理论知识相对匮乏,因此,为幼儿教师提供相关理论支持,丰富教师理论学习的途径成为帮助教师开展情绪教育活动,促进教师对利用图画书进行情绪教育价值认识的关键。
丰富教师理论知识的策略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园方可定期举办专家讲座。专家讲座主要指幼儿园为教师邀请幼儿教育、幼儿心理学及幼儿文学等方面专家学者,围绕幼儿情绪发展规律及特点、幼儿常见情绪问题处理方法、教师如何开展情绪教育活动及图画书的教育价值和使用等方面,举行幼儿情绪教育、图画书阅读专题讲座、教学咨询和现场指导等活动。通过专家讲座的形式,向教师普及有关幼儿情绪教育专业知识、以个案分析形式讲解幼儿情绪问题处理方法及具体利用图画书进行情绪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策略。其目的在于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图画书中有关幼儿情绪教育的资源,更新幼儿教育相关知识。
第二,教研室可定期举办教师沙龙。教师沙龙是园内教师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学习的形式,将园内教师组织起来,围绕幼儿情绪教育问题以及图画书阅读情况,每隔一段时间定期举行的一系列园内教学研讨活动。首先,通过教学研讨的形式,教师一起分析讨论自己班内幼儿最近常见的情绪问题,并就处理方法进行相互评价反思。其次,教师一起探讨、分析利用图画书开展情绪教育的具体活动策略,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早纠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处理幼儿情绪问题的能力。
.............................
总结
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每个人在不同时候可能会有不同的情绪,年龄、个性的不同使得个体自身的情绪管理能力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在幼儿阶段,受其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较差,往往会表现出错误的情绪表达方式或无法快速调节自身的不良情绪状态,因此有必要对幼儿实施一定的情绪教育,促进其情绪管理能力发展。
图文并茂的图画书为识字不多的幼儿理解抽象、复杂的情绪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载体。图画书就像一位贴心的好朋友,温柔地抚慰着孩子易怒善感的心,在他们不知所措时提供正确的方向,透过图画书,希望他们自在地感受到故事主人公情绪的起伏、波折,体验不同的生活经验,以增加自己在面对困难挫折时的信心与勇气,同时经由故事主角解决问题的方法,希望孩子们能从中获得情绪方面的教育,使得他们在面对情绪问题时不再茫然失措。
总结
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每个人在不同时候可能会有不同的情绪,年龄、个性的不同使得个体自身的情绪管理能力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在幼儿阶段,受其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较差,往往会表现出错误的情绪表达方式或无法快速调节自身的不良情绪状态,因此有必要对幼儿实施一定的情绪教育,促进其情绪管理能力发展。
图文并茂的图画书为识字不多的幼儿理解抽象、复杂的情绪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载体。图画书就像一位贴心的好朋友,温柔地抚慰着孩子易怒善感的心,在他们不知所措时提供正确的方向,透过图画书,希望他们自在地感受到故事主人公情绪的起伏、波折,体验不同的生活经验,以增加自己在面对困难挫折时的信心与勇气,同时经由故事主角解决问题的方法,希望孩子们能从中获得情绪方面的教育,使得他们在面对情绪问题时不再茫然失措。
本研究深受本人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限制,研究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对图画书情绪教育的理论剖析不够深入,且研究资料主要来源于课堂的观察、访谈、讨论等,很难全面概括情绪问题的全面性,情绪教育更多的是一种连续性累积的过程,本人在研究过程中对幼儿的观察时间较短,对幼儿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了解不够透彻,透过短暂的片面的研究资料,很难去评估幼儿情绪能力提升的程度,在具体策略指导方面也略显单薄,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本人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也将会就此问题深入研究,加长研究时间、深化访谈,以期不断地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