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态学理念及幼儿园戏剧教育内容建构概述
一、生态学及生态学理念
(一)生态学
生态学最初只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生态学在经历了多次飞跃之后,其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并逐渐被用于人的研究。要想厘清生态学的概念,必须对生态学的历史形成有所了解。
生态学的形成及其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生态学萌芽时期(公元前2世纪至17世纪):主要表现为朴素的生态学思想。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古人在长期的农牧渔猎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现象有了朴素认识,并在一些著作中对其有所记载,但还没有提出生态学的概念。第二,生态学形成时期(17世纪至20世纪60年代):1866年,海克尔(Haeckel)提出了“生态学”一词,并定义为:“研究有机体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标志着生态学做为一门生物学分支学科开始建立。19世纪后,生态学的多种分支学科在孕育成长中逐渐形成。到20世纪,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Tansley)提出的生态系统概念,把生态学推向新的研究高度。第三,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今):20世纪60年代,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自然系统受到破坏,为解决这些问题,生态学产生了新的发展,并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综上,从生态学的发展历程及各种观点来看,生态学的定义强调的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及相互作用。因此,笔者将生态学定义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周围环境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发展规律、相互作用的科学,目的是实现生物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在本文中,生态学主要被界定为一种观念、立场及思维方式,是从生态的角度来分析幼儿、幼儿戏剧以及幼儿园戏剧教育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生态学的核心理念
生态系统论
生态系统是生态学最核心的概念,英国植物生态学家坦斯利于1935年提出,他认为生态系统是指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彼此间不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及信息传递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生态学功能单位。[18]在一定的时间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各组成要素的结构与功能处于协调的动态中,以维持系统本身的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整体性。生态系统整体性观点,是生态学的基本观点,生态系统通常与一定生态空间范围相联系,以生物为主体,生物多样性与生命支持系统的物理状况有关。生态学把世界万事万物看成一个整体,强调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与相互依赖,所有的部分都与其他部分及整体相互制约与影响。生态共同体的每一部分、每一小环境都与周围生态系统处于动态联系之中。”
第二,开放性。系统论研究表明,要想使一个系统产生有序的状态,其必要条件之一就是系统开放,源源不断的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反之一个封闭的、单一的、严重脱离外界交流的系统,只能走向退化与无序。
第三,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功能是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包含着多种复杂的生物成分而且影响生物成分的环境因素也多种多样。同时生态系统中的这些多种生物成分又因其不同的功能、特征被分为分子、细胞、组织、个体、种群、群落等等多个不同的层次,因此也就构成了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
............................
二、幼儿园戏剧教育内容及建构
(一)幼儿戏剧
第三章 重构生态性的幼儿园戏剧教育内容....................................... 33(二)生态学的核心理念
生态系统论
生态系统是生态学最核心的概念,英国植物生态学家坦斯利于1935年提出,他认为生态系统是指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彼此间不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及信息传递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生态学功能单位。[18]在一定的时间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各组成要素的结构与功能处于协调的动态中,以维持系统本身的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整体性。生态系统整体性观点,是生态学的基本观点,生态系统通常与一定生态空间范围相联系,以生物为主体,生物多样性与生命支持系统的物理状况有关。生态学把世界万事万物看成一个整体,强调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与相互依赖,所有的部分都与其他部分及整体相互制约与影响。生态共同体的每一部分、每一小环境都与周围生态系统处于动态联系之中。”
第二,开放性。系统论研究表明,要想使一个系统产生有序的状态,其必要条件之一就是系统开放,源源不断的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反之一个封闭的、单一的、严重脱离外界交流的系统,只能走向退化与无序。
第三,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功能是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包含着多种复杂的生物成分而且影响生物成分的环境因素也多种多样。同时生态系统中的这些多种生物成分又因其不同的功能、特征被分为分子、细胞、组织、个体、种群、群落等等多个不同的层次,因此也就构成了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
............................
二、幼儿园戏剧教育内容及建构
(一)幼儿戏剧
幼儿戏剧是戏剧的一个特殊分支,是以幼儿为主体的戏剧艺术。幼儿戏剧内涵的界定,要求它不仅要具有一般戏剧的性质、特点,同时还要具有幼儿自身所独有的特征。
首先,关于戏剧概念的界定,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2013 年第 6 版增补本)将戏剧的定义为一门综合的艺术,即以表演艺术为中心的来反映社会生活矛盾的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的综合。[20]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戏剧是综合的艺术,戏剧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中的冲突现象,戏剧的形式是演员故事的表演。戏剧的独特魅力表现为:表演性、综合性、集体性、冲突性。
幼儿是一类特殊的群体,他们处于个体生命的初期,象征着人类的原初状态,他们无知无畏,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想象,喜爱表演,擅于模仿,动作夸张等。这些都使得幼儿与戏剧的触碰将会擦出奇妙的火花。基于以上,本文将幼儿戏剧定义为:幼儿戏剧是一门3~6 岁幼儿通过人物对话、动作并综合运用文学、音乐、美术、舞蹈和表演等艺术手段来表演故事的综合性艺术。
首先,关于戏剧概念的界定,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2013 年第 6 版增补本)将戏剧的定义为一门综合的艺术,即以表演艺术为中心的来反映社会生活矛盾的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的综合。[20]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戏剧是综合的艺术,戏剧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中的冲突现象,戏剧的形式是演员故事的表演。戏剧的独特魅力表现为:表演性、综合性、集体性、冲突性。
幼儿是一类特殊的群体,他们处于个体生命的初期,象征着人类的原初状态,他们无知无畏,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想象,喜爱表演,擅于模仿,动作夸张等。这些都使得幼儿与戏剧的触碰将会擦出奇妙的火花。基于以上,本文将幼儿戏剧定义为:幼儿戏剧是一门3~6 岁幼儿通过人物对话、动作并综合运用文学、音乐、美术、舞蹈和表演等艺术手段来表演故事的综合性艺术。
(二)幼儿园
戏剧教育戏剧是音乐、舞蹈、美术、文学、建筑等多种艺术成分的相互融合,它使幼儿在观看或表演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深刻的社会认知、丰富的审美感受等。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到已有学者研究幼儿戏剧与幼儿园教育的结合,但很少有人明确的界定幼儿园戏剧教育的内涵是什么。2003 年,张金梅教授在其博士论文《幼儿园戏剧综合活动研究》中提出建构一种幼儿园戏剧的综合教育活动,但并未对幼儿园戏剧教育明确定义。2013 年,山东师范大学的王元凯在其硕士论文《幼儿园戏剧艺术教育研究》中总结了幼儿园戏剧艺术教育的定义:“它是一种以兴趣为前提,以审美为关键,以情感为纽带,以创造为灵魂,以艺术表现为手段,以戏剧表演为呈现方式,通过各种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融合各个领域的学习内容,借由戏剧艺术主题活动的展开,引导幼儿获得各种情感体验,进而以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为最终目的的教育。”[21]在本文中,笔者将幼儿园戏剧教育定义为:幼儿园戏剧教育是一种教师通过创设戏剧情境,展开戏剧活动,引导幼儿开展戏剧游戏、角色扮演、戏剧欣赏、戏剧表演等活动形式,目的是促进幼儿获得身体、认知、情感、审美等各方面发展的艺术教育。
戏剧教育戏剧是音乐、舞蹈、美术、文学、建筑等多种艺术成分的相互融合,它使幼儿在观看或表演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深刻的社会认知、丰富的审美感受等。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到已有学者研究幼儿戏剧与幼儿园教育的结合,但很少有人明确的界定幼儿园戏剧教育的内涵是什么。2003 年,张金梅教授在其博士论文《幼儿园戏剧综合活动研究》中提出建构一种幼儿园戏剧的综合教育活动,但并未对幼儿园戏剧教育明确定义。2013 年,山东师范大学的王元凯在其硕士论文《幼儿园戏剧艺术教育研究》中总结了幼儿园戏剧艺术教育的定义:“它是一种以兴趣为前提,以审美为关键,以情感为纽带,以创造为灵魂,以艺术表现为手段,以戏剧表演为呈现方式,通过各种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融合各个领域的学习内容,借由戏剧艺术主题活动的展开,引导幼儿获得各种情感体验,进而以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为最终目的的教育。”[21]在本文中,笔者将幼儿园戏剧教育定义为:幼儿园戏剧教育是一种教师通过创设戏剧情境,展开戏剧活动,引导幼儿开展戏剧游戏、角色扮演、戏剧欣赏、戏剧表演等活动形式,目的是促进幼儿获得身体、认知、情感、审美等各方面发展的艺术教育。
..........................
第二章 幼儿园戏剧教育内容建构的生态缺失状况及原因分析
一、幼儿园戏剧教育内容建构的生态缺失状况
幼儿园戏剧教育内容是幼儿园戏剧教育的一部分。选择科学适宜主题的戏剧教育内容并融入到幼儿园活动中是戏剧教育价值实现的实质性操作。生态学的理念强调世界的有机联系性,要求我们以一种整体性、开放性、多样性及动态发展性的思维方式来看待世界。基于这种理念下的幼儿园戏剧教育内容构建,在对待教育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人的可持续发展,突出顺应人的天性和生命本质;在教育大系统内部,强调不同形式的教育之间的联系和开放性;在价值取向上,强调教育、社会和人三者的有机统一性等等。
但是,笔者经过调查发现,在目前的我国大部分地区幼儿园中,戏剧教育内容的建构呈现出生态缺失的状况。主要表现为:教师缺乏生态性戏剧教育内容建构的科学认识、戏剧教育活动不能满足幼儿的戏剧天性、戏剧教育内容的选择单一,缺乏多样性以及戏剧教育内容的建构没有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等四方面。
第二章 幼儿园戏剧教育内容建构的生态缺失状况及原因分析
一、幼儿园戏剧教育内容建构的生态缺失状况
幼儿园戏剧教育内容是幼儿园戏剧教育的一部分。选择科学适宜主题的戏剧教育内容并融入到幼儿园活动中是戏剧教育价值实现的实质性操作。生态学的理念强调世界的有机联系性,要求我们以一种整体性、开放性、多样性及动态发展性的思维方式来看待世界。基于这种理念下的幼儿园戏剧教育内容构建,在对待教育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人的可持续发展,突出顺应人的天性和生命本质;在教育大系统内部,强调不同形式的教育之间的联系和开放性;在价值取向上,强调教育、社会和人三者的有机统一性等等。
但是,笔者经过调查发现,在目前的我国大部分地区幼儿园中,戏剧教育内容的建构呈现出生态缺失的状况。主要表现为:教师缺乏生态性戏剧教育内容建构的科学认识、戏剧教育活动不能满足幼儿的戏剧天性、戏剧教育内容的选择单一,缺乏多样性以及戏剧教育内容的建构没有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等四方面。
(一)开放性不够:教师生态性戏剧教育内容建构的观念欠缺
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明确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系统,它源源不断的与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20 世纪 50 年代的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所倡导的教育开放理念也要求教师要具有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因此,以开放的视野谋求与外界的对外交流,越来越成为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更要立足于自身的需求,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扩展视野,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但在与幼儿园教师的谈话中了解到,当前幼儿园教师对生态性戏剧教育内容建构的认识不足,尤其是没有认清戏剧教育内容建构的真正价值。
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明确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系统,它源源不断的与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20 世纪 50 年代的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所倡导的教育开放理念也要求教师要具有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因此,以开放的视野谋求与外界的对外交流,越来越成为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更要立足于自身的需求,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扩展视野,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但在与幼儿园教师的谈话中了解到,当前幼儿园教师对生态性戏剧教育内容建构的认识不足,尤其是没有认清戏剧教育内容建构的真正价值。
我们所提倡的戏剧教育,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一部分,是和美术、音乐等艺术教育具有同样平等地位的活动。它主要是教师通过创设戏剧情境,展开主题活动,引导幼儿以戏剧表演的形式表现故事,并促进幼儿获得身体、认知、情感、审美等各方面发展的教育活动。但现实中,幼儿园开展的戏剧教育活动大都以汇报演出式的童话剧为主,幼儿园教师并没有认识到组织戏剧活动真正的作用。通过分析与 J 教师、H 教师和 X 教师的谈话,我们得出她们大都肯定戏剧教育内容建构的积极意义。但这种意义更加集中于戏剧活动的功利性结果而非活动过程。其中 H 教师和 X 教师重视戏剧活动对幼儿认知、技能技巧的提高,却忽视了幼儿的审美心理需求,没有反思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是否真正的快乐等。J 教师只看到了孩子在舞台上的华丽演出、领导和家长的赞许,这种靠盲目趋从获得的功利性活动结果不仅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浪费,更是违背了戏剧教育活动的初衷。
..........................
二、幼儿园戏剧教育内容建构生态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的生态学理念及戏剧教育专业素养的缺乏
1.幼儿园教师生态学理念的缺乏
二、幼儿园戏剧教育内容建构生态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的生态学理念及戏剧教育专业素养的缺乏
1.幼儿园教师生态学理念的缺乏
从根本上来说,生态学的观点是一种整体的、生命的、相互联系的观点。基于这种思维方式来探讨幼儿园戏剧教育内容的建构,就要求教师将幼儿视为有意义的生命存在,并在尊重幼儿生命的完整性、动态生成性及独特差异性的基础上,达到与戏剧教育的目的和要求相契合的结果,但由于幼儿园教师缺乏生态学的理念,忽视了幼儿内在的生命意义,使得现实中戏剧教育内容的建构并不如意。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教师重戏剧教育的认知作用,选择的戏剧教育内容主题大都说教意味浓重,而不是真正的从幼儿游戏的本质出发,这种功利性的目的忽视了幼儿内心的真实感受。另一方面,幼儿作为戏剧教育内容建构的主体,本应发挥其应有的地位,但实际上,幼儿被迫屈从于教师的权威把控,个性差异得不到体现,合作性问题突出等等。
2.幼儿园教师戏剧教育专业素养的缺乏
教师作为一名专业人员,必须具备从事专业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及能力。在构建幼儿园戏剧教育内容中,扎实的戏剧专业知识是教师顺利开展的理论前提。教师需要了解戏剧基本的理论知识,包括戏剧的内涵、构成要素、特征、类型以及发展历程等等。基于此,若将戏剧与学前儿童教育领域相融合时,幼儿园教师更应该明白学前儿童戏剧相比于成人戏剧的独特内涵、要素、类型、特征以及学前儿童戏剧教育的价值,内容、组织形式以及评价等。另一方面,戏剧教育的专业组织与指导能力也是戏剧教育内容建构的保障。因此教师只有接受过以上系统的戏剧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培训,才会增加幼儿园戏剧教育内容建构的可行性。在我国台湾地区,戏剧教育已被纳入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并将幼儿戏剧等特色课程提升到核心必修课程的高度。[28]但在大陆地区,就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而言,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开展戏剧教育有关的专业课。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到,现在大多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仍以传统的“三学六法”为主,如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幼儿园课程论、儿童游戏论及钢琴、声乐、舞蹈、美术艺术类等课程。
...............................
教师作为一名专业人员,必须具备从事专业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及能力。在构建幼儿园戏剧教育内容中,扎实的戏剧专业知识是教师顺利开展的理论前提。教师需要了解戏剧基本的理论知识,包括戏剧的内涵、构成要素、特征、类型以及发展历程等等。基于此,若将戏剧与学前儿童教育领域相融合时,幼儿园教师更应该明白学前儿童戏剧相比于成人戏剧的独特内涵、要素、类型、特征以及学前儿童戏剧教育的价值,内容、组织形式以及评价等。另一方面,戏剧教育的专业组织与指导能力也是戏剧教育内容建构的保障。因此教师只有接受过以上系统的戏剧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培训,才会增加幼儿园戏剧教育内容建构的可行性。在我国台湾地区,戏剧教育已被纳入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并将幼儿戏剧等特色课程提升到核心必修课程的高度。[28]但在大陆地区,就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而言,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开展戏剧教育有关的专业课。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到,现在大多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仍以传统的“三学六法”为主,如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幼儿园课程论、儿童游戏论及钢琴、声乐、舞蹈、美术艺术类等课程。
...............................
一、树立科学建构幼儿园戏剧教育内容的生态观....................... 33
(一)戏剧教育内容的建构要突出整合性............................... 33
(二)戏剧教育内容的建构要体现生活性................... 34
第三章 重构生态性的幼儿园戏剧教育内容
一、树立科学建构幼儿园戏剧教育内容的生态观
选择与组织适宜的幼儿园戏剧教育内容是戏剧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证。幼儿徜徉在有趣的戏剧教育的海洋中,不仅能够获得认知的发展,其审美能力、社会性、情绪情感等都能得到提高。笔者基于第二章幼儿园戏剧教育内容建构的生态缺失现状的基础上,从生态学的整体性、开放性、多样性、动态平衡性及可持续发展等的理念提出教师应树立科学的幼儿园戏剧教育内容建构的生态观,遵循着整合性、生活性、主体性、开放性的原则以指导幼儿园戏剧教育的开展。
(一)戏剧教育内容的建构要突出整合性
生态学把世界万事万物看成一个整体,强调世界各要素之间要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幼儿戏剧也具有内在的整体性。构成幼儿戏剧的最基本要素包括演员、观众和剧本。剧本是幼儿戏剧活动开展的基础和依据;演员是活动的主体和呈现者;观众是活动的接受者。三个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教育生态学立足于幼儿的发展,强调幼儿是身心各方面和谐统一的整体。在幼儿园戏剧教育内容的建构中,教师应为儿童提供一个完整的全面的内容体系,而不是片段的、零碎的知识点,使幼儿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是用全身心的与环境对话而不是单独的某一学科或某一的身心某一方面来处理问题。因此,教师应注意将戏剧教育的内容建构与其他学科领域相整合,其中包括幼儿园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在内的五大领域的学科内容的整合。如社会领域中所强调的“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就可以通过创设以此为主题的幼儿故事来编排剧本,让幼儿在感受戏剧活动魅力之时,学会最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又比如健康领域中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器官及部位,则可以开展以“认识我自己”为主题的戏剧活动,故事的内容主要围绕该主题进行创编,如通过设置象征着身体各部位的角色形象,通过幼儿的戏剧角色扮演等情节展开戏剧活动等等。
...........................
结语

参考文献(略)
结语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