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幼儿园自主投掷活动及其材料投放的价值和意义
(1)幼儿园自主投掷活动的价值和意义
《3-6 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利用多种活动发展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鼓励幼儿进行跑跳、钻爬、攀登、投掷、拍球等活动,促进幼儿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走、跑、跳、爬、攀、钻、投、踢、转、推、拉、滚等,是幼儿园主要的体育活动内容。3投掷(Throwing)是幼儿基本动作发展之一,自主投掷活动是幼儿园投掷活动主要的活动形式,投掷练习中,伴随有腹、腰、腿、背等身体部位的参与,以及视觉运动能力的综合运用。
首先,投掷促幼儿之体。《指南》中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其迅速的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幼儿神经完善的重要突破期,因而需要多层次、全方位的运动刺激,投掷异于走、跑、跳、爬、攀、钻等综合性的实践指向,投掷动作相对单一、集中,
对上肢力量、身体协调性、手眼协调能力要求较高,幼儿在自主投掷活动中,通过操作性反射不断强化投掷动作的反复练习,从而增强神经刺激的强度和频率,大大增加了神经变化的量,促进神经的自我调节和完善,体质体能得到锻炼,大肌肉力量不断增强。若想投的更准,掷的更远,幼儿必将保持手眼一致、协调,目测距离,手腕手指精细肌肉的控制和整个身体的协调性。刘馨认为,肩上挥臂掷远的动作对幼儿上肢关节、肩背部、躯干肌肉的力量发展有重要作用,并可练习儿童上肢爆发力,对儿童肌肉耐力、动作发展协调性、动作准确性及目测能力有重要作用,打雪仗等投掷类游戏可锻炼幼儿身体的灵活性和判断能力。5此外,投掷行为的体验和反馈,帮助幼儿理解事物、感知空间、认识距离、思考变化等认知能力的提升,多感官的同时参与,也是幼儿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其次,投掷为幼儿之生。刘焱认为,动作技能学习与感知觉、记忆、想象等认知因素是交织在一起的,故称为“心因动作技能”(psychomotor skill)。6投掷动作特别强调幼儿的手指抓握能力,所谓“十指连心”,出生的婴儿从无目的抓握到有意识的抓握,喜欢用手探索整个世界,这也是人类成为最高智慧性动物的重要源泉。投掷可谓一种主体性、发展性的行为延续,至今,幼儿园还十分重视手指操、手指游戏等方面的教育。投掷动作何止如此,针对不同物理性质的材料,幼儿不光手要抓、要握、要拿,还要用眼、有心、用力,而这些到底在幼儿生存中扮演什么角色呢?
...........................
2 基于生态学视角幼儿园自主投掷活动材料投放的价值取向
2.1 多样性
生态系统的大小、范围均无严格的限制,小至水滴,大致海洋,甚至整个生物圈,生物的多样性是构建群落和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物种数目越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42生物的多样性关切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谐,对幼儿个体而言,多样的环境刺激在帮助幼儿认识世界的同时,也促进幼儿的社会生存力及适应能力,表现在幼儿活动及发展的方方面面,投射至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也不无启示。
3 幼儿园自主投掷活动材料投放的生态缺失问题及归因分析 ...................... 28其次,投掷为幼儿之生。刘焱认为,动作技能学习与感知觉、记忆、想象等认知因素是交织在一起的,故称为“心因动作技能”(psychomotor skill)。6投掷动作特别强调幼儿的手指抓握能力,所谓“十指连心”,出生的婴儿从无目的抓握到有意识的抓握,喜欢用手探索整个世界,这也是人类成为最高智慧性动物的重要源泉。投掷可谓一种主体性、发展性的行为延续,至今,幼儿园还十分重视手指操、手指游戏等方面的教育。投掷动作何止如此,针对不同物理性质的材料,幼儿不光手要抓、要握、要拿,还要用眼、有心、用力,而这些到底在幼儿生存中扮演什么角色呢?
...........................
1.2 文献综述
1.2.1 核心概念界定
(1)生态学
“生态”,指一定空间内所有生存的动植物及其与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学”(Eeology)最早由 H Thorean(亨利·索瑞)1858 年提出,“Eco-”源自希腊文“oikos”,主要指“家园、住所、栖息地”之意。–Logos 是“学科”之意,
1.2.1 核心概念界定
(1)生态学
“生态”,指一定空间内所有生存的动植物及其与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学”(Eeology)最早由 H Thorean(亨利·索瑞)1858 年提出,“Eco-”源自希腊文“oikos”,主要指“家园、住所、栖息地”之意。–Logos 是“学科”之意,
“家”是关系的复合体,蕴含着系统、和谐、整体的关系结构,此结构始终与生命、生存、生产保持密切关系,具有全面性、整体性及总体性的特征,意指人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1866 年,Ernst Haeckel认为,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生物及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核心思想倡导异质元素之间的互利、互生及互补性,彼此对话,相成相济,人为生物之一,其活动必遵循着生态学规律。
(2)投掷
“投掷”一词在《现代汉语词词典》中界定为“扔、投”。“投”和“扔”在《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中意为向一定目标扔和挥动手臂,使拿着的东西离开手。抛、投、拍、击、接等动词在我国研究也将其归纳为投掷动作。“投掷”一词的英文表达为“throw”,意为 “to send something from your hand through the air by moving your hand or arm quickly”,这与汉语中“扔”的概念解释相近。
(2)投掷
“投掷”一词在《现代汉语词词典》中界定为“扔、投”。“投”和“扔”在《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中意为向一定目标扔和挥动手臂,使拿着的东西离开手。抛、投、拍、击、接等动词在我国研究也将其归纳为投掷动作。“投掷”一词的英文表达为“throw”,意为 “to send something from your hand through the air by moving your hand or arm quickly”,这与汉语中“扔”的概念解释相近。
投掷一般可分为掷远和掷准。16掷远以投掷的距离为标准,会受投掷者技术、专注度、手臂力量、身体素质等因素的影响,要求大肌肉尽可能拉伸,挥臂、甩臂动作,迅速且爆发力强,同时还要掌握合适的角度和时机,使物体投掷地更远。包括正面向前投掷、背后经肩投掷、上手投掷等方式。掷准又称为投准,即将物体投向指定方位,要求投掷者具备一定的上肢力量、手眼协调、身体协调的能力及动作的准确性,相对投远,难度大、要求高。投准包括静止和动态两种任务目标,由静态向动态的变化难度增加,
分为上手投掷、上抛投掷、下抛投掷等。
..................................2 基于生态学视角幼儿园自主投掷活动材料投放的价值取向
2.1 多样性
生态系统的大小、范围均无严格的限制,小至水滴,大致海洋,甚至整个生物圈,生物的多样性是构建群落和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物种数目越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42生物的多样性关切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谐,对幼儿个体而言,多样的环境刺激在帮助幼儿认识世界的同时,也促进幼儿的社会生存力及适应能力,表现在幼儿活动及发展的方方面面,投射至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也不无启示。
生态学视野下看待幼儿园自主投掷活动的材料投放多样性问题,首先,幼儿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其个体本身的发展元素饱含多样性的特质,如认知、身体、社会、情感等方面的多元发展,决定了投掷材料投放的多元价值和意义。其次,自然、生活、社会及文化资源的丰富多元、五彩缤纷,决定着投掷材料的开发和来源应广泛取材,各尽其用。最后,投掷材料投放的数量、类型、投掷方式的多维变化,也是其丰富性的重要体现,教育者应充分利用投掷本身的运动特性,不拘一格、灵活创新,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运动需求。
...............................
2.2 自然性
自然环境指人类社会以外的自然界,包括空气、阳光、土壤、水等,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43自然、人与社会三者之间紧密相连、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有机的生态系统整体,生态学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离不弃,强调人类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改造自然,与自然共生共存,不断与自然进行物质、信息及能量的互动和传递。自然这一实然的现象存在,幼儿天生热爱它的简单、朴素和原生态,自然事物本慷慨而博爱,却成为当今幼儿园求之不得的教育资源,人们习惯于在承受不起之时,呼唤救援,
自然环境指人类社会以外的自然界,包括空气、阳光、土壤、水等,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43自然、人与社会三者之间紧密相连、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有机的生态系统整体,生态学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离不弃,强调人类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改造自然,与自然共生共存,不断与自然进行物质、信息及能量的互动和传递。自然这一实然的现象存在,幼儿天生热爱它的简单、朴素和原生态,自然事物本慷慨而博爱,却成为当今幼儿园求之不得的教育资源,人们习惯于在承受不起之时,呼唤救援,
狐假虎威地高喊“重返自然”,此类现象的却值得我们深思。
儿童天生具有亲自然情感,天生热爱大自然,幼儿园自主投掷区常设于户外,与自然环境天然的联结,是幼儿同自然共处、共存、互动、接触的重要平台,周围的生态环境、自然物质、沙池、水池、树木、花草都是重要的生态自然资源,由于“投”、“掷”本身动作的特殊性,对自然投掷材料的应用有一定操作限度,教师在选材时应以自然观为导向,灵活运用、因地制宜,为幼儿创造有利的自然投掷材料,让幼儿回归自然怀抱,置身于真实、亲切、有趣的自然环境中,感受自然之魅力。
.............................
3.1 幼儿园自主投掷活动材料投放的生态缺失问题 ......................... 28
3.1.1 材料投放理念忽视主体性与开放性 ......................... 28
3.1.2 材料投放内容单一,自然性缺失,人文创造性不足 .................... 31
4 基于生态学视角幼儿园自主投掷活动材料投放策略 ...................... 53
4.1 更新投放理念,增强生态素养 ............................ 53
4.1.1 树立全面开放的“生态观” ........................... 53
4.1.2 凸显“自主投掷活动”生态位 .............................. 54
5 结语 ............................... 66
4 基于生态学视角幼儿园自主投掷活动材料投放策略
4.1 更新投放理念,增强生态素养
自人类生态学理论产生以来,和谐、共生、美好的生态愿景一直备受推崇,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生态学不再只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理念和方法。因而,幼儿园自主投掷活动材料投放,首先要以生态观为前提,提升教师的生态素养,明确幼儿园自主投掷活动的生态位,从生态学视角认识材料投放的价值和意义。
自人类生态学理论产生以来,和谐、共生、美好的生态愿景一直备受推崇,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生态学不再只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理念和方法。因而,幼儿园自主投掷活动材料投放,首先要以生态观为前提,提升教师的生态素养,明确幼儿园自主投掷活动的生态位,从生态学视角认识材料投放的价值和意义。
4.1.1 树立全面开放的“生态观”
教师是幼儿园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也是影响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的生态素养是经过后天的主观努力而获得的有关生态的知识、意识、情感及行为的总和。60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大多数幼儿园教师集中在 80、90 后的年轻教师,对生态学的概念全然不知,或者将其理解为环保、废物利用、绿化等概念,个别园所会将生态学的概念用于户外生态环境的创设上,但对于生态材料的运用较少。管理者也需进一步提升生态意识,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教育活动及管理、组织的各个范畴。因此,幼儿园需在教师培训与交流方面,加入生态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渗透,如邀请专家教授来园讲授有关生态学的系列讲座,或利用网络化的学习增强教师的生态素养、开展教研活动、别园观摩交流等形式。生态学强调的丰富性、多样性、开放性、自然性、联系性、整体性、动态变化性的观点,还需教师学以致用,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体会,其博大精深的理论范式为教师提升自我修养、促进专业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帮助教师构建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从而更新自主投掷材料对儿童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树立整体开放的生态视野看待投掷材料投放的相关问题。教育者在更新自身的思维模式的同时,一方面提升整个师资团队的生态素养。另一方面也从生态学视角拓宽了幼儿园自主投掷活动材料投放的理论和实践视野。
............................
5 结语

参考文献(略)
教师是幼儿园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也是影响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的生态素养是经过后天的主观努力而获得的有关生态的知识、意识、情感及行为的总和。60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大多数幼儿园教师集中在 80、90 后的年轻教师,对生态学的概念全然不知,或者将其理解为环保、废物利用、绿化等概念,个别园所会将生态学的概念用于户外生态环境的创设上,但对于生态材料的运用较少。管理者也需进一步提升生态意识,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教育活动及管理、组织的各个范畴。因此,幼儿园需在教师培训与交流方面,加入生态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渗透,如邀请专家教授来园讲授有关生态学的系列讲座,或利用网络化的学习增强教师的生态素养、开展教研活动、别园观摩交流等形式。生态学强调的丰富性、多样性、开放性、自然性、联系性、整体性、动态变化性的观点,还需教师学以致用,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体会,其博大精深的理论范式为教师提升自我修养、促进专业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帮助教师构建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从而更新自主投掷材料对儿童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树立整体开放的生态视野看待投掷材料投放的相关问题。教育者在更新自身的思维模式的同时,一方面提升整个师资团队的生态素养。另一方面也从生态学视角拓宽了幼儿园自主投掷活动材料投放的理论和实践视野。
............................
5 结语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