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一)概念界定
1.幼儿的情绪调节策略
本研究在参照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幼儿的情绪调节策略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中情绪得以唤醒后,个体通过一定的手段、方式、方法、途径,影响情绪体验以及情绪表达的各种努力与做法,如通过自我安慰、寻求他人安慰等方式来缓解不安情绪,最终的目的是使个体处于平衡状态以适应社会和环境需要。本研究根据所选取的情绪情境(同伴冲突情境),借鉴国内学者姚端维、陈英和、赵延芹(2004)等人对人际冲突当中情绪调节策略的划分①,以及参照陆芳,陈国鹏(2004)对幼儿面临消极情境时的情绪调节策略的界定及分类②,根据之前对幼儿的策略分类文献进行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划分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类型,并结合自身对幼儿的观察和对幼儿园教师的访谈,最终归纳出幼儿情绪调节策略分为以下七种类型:认知重建、问题解决、替代活动、自我安慰、寻求帮助、被动应付、发泄。
(1)认知重建
指努力用一种更积极的方式看待消极事件,是对消极情境中的各项参数进行重新释义。具体说来,消极情绪事件本身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当事人看问题的角度发生的了转变。认知重建策略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情绪调节策略,与幼儿认知发展密切相关,与其他策略相比,其显得更加复杂和高级。
(2)问题解决
指能积极地应对问题,通过自身的能力,采取一切可能的适应行为或者手段来摆脱消极情绪情境,以达到缓和情绪的目的,包括提出反对意见,要求给出理由,再次尝试,提出条件(能达成个人目的的条件)等等。
......................
(二)研究假设
本研究借鉴已有文献资料及结合自身观察和访谈的基础上,制定出评价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客观标准,并以此作为幼儿情
调节策略的重要评价指标来对其中的有关关系做出进一步的阐明,目的在于:一是系统地了解不同同伴冲突中幼儿情绪调节策略使用差异,以及在年龄及性别上的频次分布,二是通过对同伴冲突情境与抑制控制能力及年龄对幼儿情绪调节策略影响的探究,让教师及家长对幼儿的情绪调节策略影响机制有清晰科学的认知,从而针对不同抑制控制能力的幼儿,教师及家长能适时适当的介入幼儿不同的冲突情境中,避免冲突给幼儿所造成不良影响。本研究基于此目的,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二)研究假设
本研究借鉴已有文献资料及结合自身观察和访谈的基础上,制定出评价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客观标准,并以此作为幼儿情
调节策略的重要评价指标来对其中的有关关系做出进一步的阐明,目的在于:一是系统地了解不同同伴冲突中幼儿情绪调节策略使用差异,以及在年龄及性别上的频次分布,二是通过对同伴冲突情境与抑制控制能力及年龄对幼儿情绪调节策略影响的探究,让教师及家长对幼儿的情绪调节策略影响机制有清晰科学的认知,从而针对不同抑制控制能力的幼儿,教师及家长能适时适当的介入幼儿不同的冲突情境中,避免冲突给幼儿所造成不良影响。本研究基于此目的,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 1 不同同伴冲突情境会影响幼儿的情绪调节策略;
假设 2 抑制控制能力高低会影响幼儿的情绪调节策略;
假设 3 年龄会影响幼儿的情绪调节策略;
假设 4 同伴冲突情境、抑制控制能力与年龄对幼儿情绪调节策略有交互影响。
.......................

二、研究结果
(一)研究结果Ⅰ:同伴冲突情境下幼儿情绪调节策略运用的总体情况
在这个部分,主要采用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类别频次作有关的差异分析,目的在于系统地了解不同同伴冲突情境下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状况,以及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频次分布在年龄、性别等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一)研究结果Ⅰ:同伴冲突情境下幼儿情绪调节策略运用的总体情况
在这个部分,主要采用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类别频次作有关的差异分析,目的在于系统地了解不同同伴冲突情境下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状况,以及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频次分布在年龄、性别等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1.总体上以发泄和问题解决、替代活动策略为主
为了探究幼儿的情绪调节策略使用总体状况,对幼儿的情绪调节策略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见下表。

对不同同伴冲突情境下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频次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发现(见表 3),幼儿情绪调节策略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X2=260.904,df=6,P<.001)。由图 2 可知同伴冲突情境下幼儿情绪调节策略以发泄和问题解决及替代活动为主,运用频次分别占到了总数的 29.6%、22.2%以及 14.7%。其次是寻求帮助以及被动应付策略,分别占总数的 10.6%、9.0%。运用的较少的是认知重建策略,只占总数的 6.0%。
.........................
(二)研究结果Ⅱ:同伴冲突情境、抑制控制能力与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
在这一部分数据分析里,为进一步揭示不同同伴冲突情境、抑制控制能力与幼儿情绪调节策略之间的影响关系,主要采用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效价(消极情绪调节策略、中性情绪调节策略、消极情绪调节策略)来做有关的差异分析,以此来深化对影响机制的讨论,并让相关研究者对幼儿情绪调节的影响机制有一个清晰科学的认知。
1.幼儿抑制控制任务上的表现
幼儿通过对有关数据的处理,首先呈现的是幼儿在抑制控制系列任务上得分的描述性统计,实验一,白天黑夜任务 M±SD(7.04±2.158);实验二,拍手游戏任务 M±SD(6.68±2.307);实验三,鸭-猴游戏任务 M±SD(6.83±2.309)。三项实验任务的一致性是进行研究的前提,只有三项抑制控制之间相关才能分析出幼儿抑制控制能力的高低,才能进一步对其进行分组,因此需要对三项任务进行相关分析,分析结果见表 7。

......................
1.幼儿抑制控制任务上的表现
幼儿通过对有关数据的处理,首先呈现的是幼儿在抑制控制系列任务上得分的描述性统计,实验一,白天黑夜任务 M±SD(7.04±2.158);实验二,拍手游戏任务 M±SD(6.68±2.307);实验三,鸭-猴游戏任务 M±SD(6.83±2.309)。三项实验任务的一致性是进行研究的前提,只有三项抑制控制之间相关才能分析出幼儿抑制控制能力的高低,才能进一步对其进行分组,因此需要对三项任务进行相关分析,分析结果见表 7。

......................
三、分析与讨论......................45
(一)同伴冲突情境下幼儿情绪调节策略运用的特征分析 ...............45
(二)年龄与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 ....................46
(三)同伴冲突情境与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 ..................47
(一)同伴冲突情境下幼儿情绪调节策略运用的特征分析 ...............45
(二)年龄与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 ....................46
(三)同伴冲突情境与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 ..................47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53
(一)研究结论 ....................53
(一)研究结论 ....................53
(二)教育建议 ......................54
五、研究创新与展望.....................57
(一)研究创新 .....................57
(二)研究展望 ..............................57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一)研究结论
1.通过对不同冲突情境下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频次作差异分析发现,在物品争抢、干涉控制同伴冲突中,幼儿以发泄策略、问题解决策略为主;在游戏拒绝冲突中以替代活动策略为主;言语取笑冲突中以问题解决、发泄策略为主;身体侵犯中以发泄策略为主。五类冲突中运用的较少的是认知重建、自我安慰及被动应付策略;通过对幼儿情绪调节策略在年龄上的频次分布分析得出,无论是 4岁组(中班)还是 5 岁组(大班)幼儿在同伴冲突情境下都更多地运用发泄和问题解决的情绪调节策略,随着年龄的增长,问题解决策略逐渐增多,发泄策略逐渐减少。进一步对不同性别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频次进行比较,发现男孩比女孩多使用发泄以及被动应付的情绪调节策略,女孩比男孩较多使用问题解决策略。
2.本研究立足于幼儿同伴间常发生的冲突情境,根据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同伴冲突情境的主效应显著,进一步对同伴冲突情境作事后比较发现,游戏拒绝冲突与资源争抢、干涉控制、言语取笑、身体侵犯冲突差异显著,游戏拒绝中幼儿倾向于使用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身体侵犯与资争抢、干涉控制、言语取笑差异显著,身体侵犯中幼儿倾向于使用消极的情绪调节策略。资源争抢、干涉控制、言语取笑中情绪调节策略差异不显著。
........................
五、研究创新与展望
(一)研究创新
(一)研究创新
幼儿情绪调节策略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影响幼儿的同伴接纳和社会适应能力。本研究通过揭示同伴冲突情境、高低抑制控制能力与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进一步探明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有关影响机制,同时也为教师对不同同伴冲突中幼儿情绪调节的引导提供了一个教育参考。总结起来,本研究有以下两点创新:
1.研究内容上,基于对已有相关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尝试对幼儿同伴冲突情境进行细化,并在此基础上编制适应于幼儿阶段的同伴冲突故事,详细探析不同同伴冲突情境下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运用差异以及进一步探明不同冲突情境、抑制控制能力与幼儿情绪调节策略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有关影响机制。
2.在研究方法上,以往对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多采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自然实验和故事情境法展开,虽也涉及到假设情境下的研究,但被试大都是学龄及以上阶段的儿童,针对学龄前幼儿的研究较少,所以本研究结合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主要采用情境测验的实验法,利用动画故事视频,以有趣的操作方式来对幼儿的情绪调节策略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