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绪论
(一)选题依据
游戏是幼儿自由自主、轻松愉快、自我实现的活动。2001 年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①由此可见,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活动。而创造性游戏是幼儿从兴趣爱好出发,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是幼儿典型的游戏形式。创造性游戏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独特意义:首先,创造性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的活动,对幼儿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其次,创造性游戏的过程是幼儿动手动脑、创造性地再现事物形象的过程,既提供了幼儿发展感知运动技能的机会,使幼儿的想象力、审美能力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表现,也促进了幼儿智力的发展;最后,创造性游戏中幼儿既要学会支配、控制自己,又要和同伴相互协调配合,有利于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的发展,同时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②因此,创造性游戏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幼儿教育作为基础的启蒙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成为必然要求,而实践智慧是幼儿教师基本素养的核心成分,对教师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实践智慧的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诉求。2012 年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指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包括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方面的内容,而专业能力对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和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及极其重要的作用。①游戏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活动,也是幼儿主动的学习方式,对游戏活动支持和引导的能力是教师重要的专业能力之一。《专业标准》指出,教师要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和游戏条件,合理利用游戏活动空间,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选择游戏内容,并引导幼儿获得多方面发展。因此,教师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幼儿的游戏,担当好支持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同时,幼儿教师更要全面提高对游戏的认识,通过基于实践的研究和思考,改进并提高支持和引导幼儿游戏的实践能力,形成教师介入游戏的实践智慧,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等方法,探究教师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实践智慧的特点及具体表现,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教师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实践智慧生成的条件,最后提出实践智慧在教师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中的应用策略。以期进一步完善教师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实践智慧的内涵、表现、价值、生成条件等理论知识,同时,将教师介入幼儿游戏实践智慧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究相结合,帮助教师纠正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的实践偏差,提高教师介入游戏的能力,从而促进幼儿游戏的高水平发展,也为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提供一定的启示,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研究意义
教师的实践智慧虽然是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已有研究中关于教师介入幼儿游戏实践智慧的关注却极少。本研究通过对教师介入游戏实践智慧的相关概念、表现进行梳理分析,选取两名骨干教师为研究对象,从“实然”的层面对教师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的实践智慧进行研究,为幼儿教师实践智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一定程度上充实了教师介入游戏和幼儿创造性游戏的基本理论知识、丰富了幼儿教师实践智慧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同时完善了幼儿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
...........
二、教师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实践智慧的具体表现
(一)准确把握创造性游戏中的介入时机
准确把握创造性游戏中的介入时机,是指教师能够根据幼儿的表情、动作、语言等,从幼儿的游戏情境中及时发现问题,并正确做出判断,准确介入幼儿的创造性游戏。在幼儿的创造性游戏中,教师要根据幼儿游戏的发展状况以及幼儿的行为表现选择适当的时机介入游戏,对他们的游戏给予支持和帮助。当烧烤店没有客人来时,孩子们便闲了下来,不断重复地做着简单的动作。教师 A 走进烧烤店,一边吃烧烤,一边和孩子们聊天。“在游戏中,烧烤店的孩子们变得无聊并进行着重复动作,主要因为他们缺乏生活经验。”访谈中教师 A 解释说,“我给孩子们分享星期天的事情,目的在于引导他们可以通过免费送果汁吸引更多的客人,没想到雪儿一下就明白了。”孩子们根据教师的提示,送果汁、做宣传,吸引了不少客人,这样便丰富了游戏的内容与情节。在简单游戏中很少存在安全和噪声问题,因此很容易被教师忽略。因为幼儿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他们才无目的的重复简单动作。教师的实践智慧表现在仔细观察幼儿游戏的基础上,从简单重复中发现介入时机,并通过交叉式介入的方法,扮演客人的角色,通过角色与角色的互动,有效介入幼儿的创造性游戏,从而丰富了幼儿的游戏经验,使游戏变得更有意义,并向更高水平发展。在本案例中,面对幼儿混乱无序的表演场景,教师 B 并没有要求幼儿停止游戏,也没有直接告诉幼儿该怎样做,而是先调低音乐,让幼儿慢慢地静下来,再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原来是舞台太小,而表演的人数太多,所以很拥挤。教师通过回忆“六一”汇演,启发幼儿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轮流当演员、主持人和观众,合理分配角色进行表演游戏。幼儿的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索、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要接纳和理解幼儿的“建构性错误”,给幼儿思考和探索的时间。教师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的实践智慧表现在,面对幼儿无序吵杂的突发情况,教师并没有表现出负面情绪,也没有直接指出表演游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而是以“旁观者”的身份,通过语言介入,与幼儿交谈、提问、建议等引导幼儿自己去发现问题,并根据已有经验启发幼儿自己解决问题。在尊重幼儿主体性的同时,满足了幼儿对表演游戏的愿望,也培养了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促进游戏有序开展。
..........
(二)坚持愉悦性与教育性的统一
幼儿园创造性游戏具有两面性:愉悦性和教育性。愉悦性是指幼儿在创造性游戏中获得的兴趣性、自主性、愉悦性等方面的心理体验,愉悦性是创造性游戏的本质特征。教育性是指在幼儿创造性游戏中,教师的介入使游戏具有潜在的“教育意义”,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教育性是幼儿园教育的必然追求。教师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的目的便是帮助幼儿在愉悦中增长知识经验,获得能力发展。因此,教师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的实践智慧是游戏之愉悦性与介入之教育性的“合金”。分类与排序是幼儿学数前的一种智力准备活动,能够激发幼儿对数数的兴趣。在访谈中,教师 B 解释说:“我发现孩子们只是简单地进行低水平的游戏,正好我们上个星期刚学完分类与排序,所以我提供了彩色盒子和卡纸条,帮助他们进行巩固练习。”教师提供的材料,引起了幼儿的游戏兴趣,她们运用彩色盒子进行分类,根据卡纸条排序,丰富了幼儿的游戏内容,也巩固了幼儿已有的认知经验。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实践智慧表现在,教师在对幼儿游戏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借助游戏材料进行介入,抓住了教育契机,潜在地引导幼儿巩固已有的分类与排序经验,帮助幼儿在观察、操作中体验发现的乐趣,感知按颜色排序的规律美,促进幼儿多样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的认知水平,坚持游戏的愉悦性与教育性的有机统一,从而促进幼儿游戏向更高水平发展。
.........
三、教师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实践智慧生成的条件.........29
(一)深厚理论知识的指导............29
(二)游戏组织经验的支撑............30
(三)敏锐观察能力的提示............31
(四)教师反思能力的觉知............31
(五)积极教育情感的浸润............32
(六)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助力........33
四、实践智慧在教师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中的应用策略...........35
(一)系统观察幼儿游戏活动的情况......35
(二)选择合适的时机介入幼儿游戏......35
(三)尊重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36
(四)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有意义学习”........37
(五)组织开展分享交流活动........37
五、结语...........39
四、实践智慧在教师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中的应用策略
(一)系统观察幼儿游戏活动的情况
系统观察幼儿的游戏活动是教师有效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的前提条件。通过对幼儿创造性游戏活动的系统观察,教师才能全面地了解幼儿游戏的发展状况,才能关注并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引导幼儿的游戏水平获得进一步提升。拥有实践智慧的教师在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时,能系统地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观察:观察游戏内容是否积极向上、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游戏环境是否安全、是否具有教育意义,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与需要。例如,观察幼儿在游戏中怎么做,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等,从而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以及个体差异,选择恰当的介入方式给幼儿提供支持和帮助。此外,教师在对幼儿的创造性游戏进行观察的过程中,要制定详细的观察计划并做好观察记录。明确观察目的,清楚自己想要了解什么,选择好“线索提示”,例如,以某个幼儿或是某个具体的游戏情境为线索,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同时,做好观察记录,教师依据自己的兴趣、经验、观察目的、观察内容等选择合适的记录形式,如观察记录表、观察日记、影音记录等,对观察记录资料的整理分析也要真实、客观,将所得资料放置于具体的创造性游戏情境中,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总之,教师通过系统地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把握幼儿的游戏发展水平,从而有效介入幼儿的创造性游戏,促进幼儿创造性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


..........
结语
创造性游戏是幼儿典型的游戏形式,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独特价值。拥有实践智慧的教师能够有效地介入幼儿的创造性游戏,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从而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研究者根据教师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的实际案例,总结出教师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实践智慧的具体表现,在此基础上,对教师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实践智慧的生成条件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提出实践智慧在教师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中的应用策略。将教师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实践智慧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期待能为教师介入幼儿游戏实践智慧的生成拓宽空间,提高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水平。由于笔者自身学术水平有限、观察经验不足,在观察阶段没有做好观察记录,没能搜集到充足的教师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的案例;也受自身理论知识的限制,在案例分析部分,对教师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实践智慧的表现把握得不准确。如果收集到充足的实际案例,采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教师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的实践智慧进行研究,将会更深入地揭示教师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实践智慧表现的各维度数据多寡等方面的分布,在此基础上总结教师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实践智慧的表现,更加有争对性地找出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条件和应用策略。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