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岁儿童的生物学知识对其生命历时性认知的影响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8373 论文编号:sb2016031610024415380 日期:2016-04-02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有一次在公交车上,一个小女孩在玩妈妈的手,她把自己的小手掌放在妈妈的大手上,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的手这么小,你的手那么大?”妈妈回答说:“因为你年纪小,你才三岁,等你长大了,你的手就和妈妈的一样大了。”小朋友接着问,似乎更好奇了:“那我比这个我还小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妈妈想了一下说:“你刚生出来的时候没有现在长得漂亮,一脸的小皱纹,眼睛是闭着的,小手很小比现在的要小很多。”小朋友睁着好奇的眼睛突然大声问:“那我是从哪生出来的呀?”我一下子被这样一个并不陌生的问题吸引住了,我在注意等待着这位妈妈会怎样回答这个问题,这时只听见这位妈妈很简单的说了一句:“你是我从大街上捡回来的。”这时小朋友正想要接着问下去:“从哪个大街上捡的?”刚说出来就被妈妈打断了:“别问了,我们一会就要下车了,妈妈得注意车走到哪儿了。”这个简短的对话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为什么很多的小朋友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我似乎想到了自己小时候也问过妈妈类似这样的问题,而妈妈的回答也是类似这种从哪个地方捡来的或是别人送的。于是我在想:为什么很多的妈妈都不能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如果换做以后我的孩子也问我这样的问题,我会怎么回答呢?我似乎一时间也不知道了。记得以前看过一个小故事讲的也是一个小孩子问妈妈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妈妈就用一个很生动形象的比喻告诉他:“你原来是一颗小米粒,在与很多很多的小米粒一起赛跑的时候,你是跑得最快的,最后你就跑到我们家了。”这位妈妈正为自己的聪明机智和恰当的比喻窃喜的时候,她却不知道孩子的心里却在为自己怎么会是一颗小米粒更加疑惑了,这样的不解之谜可能会一直埋在他的心里很久很久??通过这个小故事让我对儿童的生物学知识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目前关于儿童的生物学知识的研究都集中在哪些方面,儿童获得这些知识的途径都有哪些:学校、父母或是自身经历?他们对很多的生物现象是怎么理解的?这些理解是否都是正确的?以及儿童的生物学知识对某些方面会不会有影响?
........
 
(二)幼儿园实施科学启蒙教育的现实需要 
生物简单的来说就是有生命的物体,包括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众所周知人本身就属于生物,并且在人类生活的环境中,处处充满着生物,处处离不开生物。生物学研究的是生命的现象和生命活动的规律,属于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我国教育部在2001 年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科学”被第一次单独且正式的列入到了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之中,科学走进了幼儿园课程也走进了儿童。科学教育在促进儿童成长和发展方面的巨大作用已经在幼儿园的实践中得到证实,即科学不仅能够让儿童客观的认识世界,拓展儿童的视野,而且还能够极大的提高儿童对周围客观世界的了解和丰富儿童自身的知识经验,并且最为重要的是,在儿童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使儿童积极正面的获得认识世界的有效方法,在儿童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增强儿童的成功感和胜任感。 但是,立足目前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实践可知,幼儿园科学教育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困惑,幼儿园教师对科学课程的把握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原因就是 3-6 岁的儿童正处于求知探索欲望很强的阶段,对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非常感兴趣,因而经常会向教师提出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奇怪问题,然而由于幼儿园教师整体自身素质的不高,其自身生物学方面的知识有限和欠缺,当面对儿童提出的提问时,教师往往自己也搞不清楚,很多时候不能给儿童一个既正确全面又易于儿童理解接受的答案,一方面又担心向儿童传授了错误的生物知识,所以她们要么选择避之不谈,要么就是蜻蜓点水式的一带而过,更怕儿童会生出再多的疑惑来反问自己。所以,在现实的幼儿园科学实践中,幼儿园教师往往会抱怨科学课程太难教了,对生物知识深浅的把握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如果给儿童讲的深了,会担心儿童听不懂理解不了;讲的浅了,又会觉得不能很好的促进儿童知识的发展,这样的问题就是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也是普遍存在的。其实究其原因无疑还是幼儿教师没有真正了解儿童自身的认知特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不能很好地给儿童提供科学知识教育的最近发展区来促进儿童的发展。因而,当前的科学启蒙教育就是要立足儿童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着眼于儿童头脑里已有的东西,为儿童提供更多培养生物科学素养的机会和可能。因此,把握儿童对生命现象的认知特点和儿童自身对生命世界的已有经验,有助于幼儿教育者有针对性的对儿童进行科学的启蒙教育。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探查当前我国 3-6 岁儿童的生物学知识发展状况,了解城市和农村 3-6 岁学前儿童已有的生物学知识经验,揭示生物学知识对生命历时性认知的影响,使儿童教育工作者立足于儿童自身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有针对性的为儿童安排教学课程和开展科学活动,正确有效的实施科学启蒙教育。
....... 
 
二、研究问题    
本研究考察的是 3-6 岁儿童生物学知识对生命历时性认知的影响,研究拟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3-6 岁儿童的生物学知识和生命历时性认知及其各维度的发展是否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 2.3-6 岁儿童的生物学知识总分及各维度是否存在城乡差异? 3.3-6 岁儿童生命历时性认知总分及各个维度是否存在城乡差异? 4.3-6 岁儿童的生物学知识总分及各维度与生命历时性认知的总分及各维度是否存在显著相关?儿童的生物学知识是否会对其生命历时性认知的发展产生影响?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5 
一、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儿童生物学知识的差异性分析 ....... 35 
(一)不同性别儿童生物学知识总分及各维度的差异性分析 ...... 35 
(二)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儿童生物学知识总分及各维度的差异性分析 .......... 35 
(三)在生命过程、衰老、繁殖、疾病和死亡概念上的差异性分析 .......... 45 
二、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儿童生命历时性认知的差异性分析 ...... 52 
三、3-6 岁儿童的生物学知识与生命历时性认知的关系 ...... 60 
四、3-6 岁儿童的生物学知识对其生命历时性认知的影响分析 ........ 62 
第四章  讨论 ..... 73 
一、儿童的生物学知识 .... 73 
二、儿童的生命历时性认知 .......... 80 
(一)儿童生命历时性认知的城乡差异 ....... 80 
(二)儿童生命历时性认知的年龄差异 ....... 81 
三、儿童生物学知识与生命历时性认知的关系 ...... 82 
第五章  结论、教育建议与研究的不足 .......... 85 
一、研究结论 ...... 85 
二、教育建议 ...... 85
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89 
 
第四章  讨论 
 
一、儿童的生物学知识 
儿童的生物学知识问卷的得分越高,说明儿童的生物学知识越多,反之则越少。本研究假设农村 3-6 岁儿童的生物学知识多于城市 3-6 岁儿童的生物学知识。为了检验 3-6岁农村和城市儿童在生物学知识的总分上是否存在显著性的差异,本研究采用了多元方差分析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和城市 3-6 岁儿童的生物学知识总分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农村 3-6 岁儿童的生物学知识总分显著高于城市 3-6 岁儿童的生物学知识总分,即农村 3-6 岁儿童的生物学知识较城市 3-6 岁儿童的多。 斯佩斯(Speece,1983)较早的研究就发现,儿童生物概念的发展受儿童生活环境及种植养殖经验极大的影响1。也就是说生活环境及种植养殖经验差异较大的儿童,他们的生物学知识可能会存在差异。在本研究中农村被试儿童和城市被试儿童在生活环境上确实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农村和城市生活环境的差异涉及到很多方面,如生活习惯、教育条件和教育设施等。农村儿童生活在农村,农村有着广阔的田野、果园、菜园、野花、小草、飞虫,还有家禽家畜等,农村儿童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能够直接接触到丰富的动物和植物,可以说农村儿童生活在充满动植物的环境里,对动植物有形象直观的认识。而对于城市儿童而言,他们生活在繁华的都市,居住在狭小的居室里,生活中能够直接接触到动植物的机会较少。
...........
 
结论
 
1.3-6 岁儿童的生物学知识无性别差异。     
2.3-6 岁儿童的生物学知识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和城乡差异。农村儿童在生物学知识总分、经验维度、讨论维度和父母态度维度上显著好于城市儿童。但小班时期儿童的生物学知识没有显著的城乡差异。     
3.3-6 岁儿童的生命历时性认知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和城乡差异。农村儿童的生命历时性认知发展显著好于城市儿童。 
4.3-6 岁儿童的生物学知识经验与其生命历时性认知发展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5.儿童的生物学知识经验对其生命历时性认知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580034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