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
1. 推理能力和推理策略是衡量学前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
推理是指个体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并经过对信息的处理与加工之后做出选择的过程,它的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体对事物的根本性特征以及不同事物之间存在着何种联系的理解程度。许多研究都表明,推理能力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机制,这种心理机制不仅是个体认知发展的核心成分之一,以及个体各种认识活动正在逐渐发生发展的关键性特征,同时也是个体创造力发展的重要基础,甚至还会影响到个体的社会性发展。倘若在学前阶段就开始重视对个体推理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有效加强个体思维活动的活跃性以及深刻性,进一步提高个体完成各项任务的效率,而且有利于其创造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因而,培养和提高学前儿童的推理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策略作为学前儿童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出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因而,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关于学前儿童策略的研究便逐渐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关注。许多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并且经过研究发现,儿童在解决不同的问题时,并不是始终选择某一种策略,他会根据问题的复杂程度做出恰当的策略选择,从而更加高效、准确地获得问题的答案。也就是说,儿童的策略选择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每一种策略的使用频次都有可能会发生变化。如学前儿童在解决加减法运算问题时,会在对问题作出分析之后,再对策略进行选择。当问题的最大表征小于或等于 4 时,模仿策略和交换策略是儿童使用频率最高的两种策略;当问题的最大表征大于或等于 9 时,儿童则倾向于使用模仿以及交换策略。①
但从已有研究中,却不难发现虽然目前关于策略的研究愈来愈多,却主要集中于对学前儿童数的加减法运算策略以及估算策略等方面,对于儿童推理策略的研究则相对不足。而推理作为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推理过程中,儿童采用何种策略,不仅能够反映出其对该推理题的理解程度,同时也反映了儿童在解决推理问题时的心理操作过程。因此,了解学前儿童在完成推理任务时,使用了哪些策略,其策略使用又是如何发展的,将为人们了解并揭示儿童认知发展规律提供一个新的方向,同时十分有利于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与指导,也将进一步促进儿童学习效率的提高。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 研究目的
基于当前关于学前儿童图形推理能力的研究现状,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
(1)探索学前儿童的图形推理能力;(2)通过考察年龄、性别以及题目类型等因素对学前儿童图形推理策略选择的影响,从而探究学前儿童图形推理策略选择的特点;(3)在总结学前儿童图形推理能力及其策略选择特点的基础上,为提高学前儿童的图形推理能力提供有效性建议。
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学前儿童的推理能力是不断发展的,推理能力强的儿童,其思维活跃,能够灵活地运用多种学习策略,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倘若能够全面把握学前儿童推理能力和推理策略的发展特点,以及不同个体间推理能力与策略的发展差异性所在,并为其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将会对学前儿童推理能力的发展和思维水平的提高有一个明显的推动作用。因此,本研究拟对我国学前儿童图形推理能力及其策略的发展状况进行细致深入的探析,从而为进一步认识并全面了解学前儿童图形推理能力及其策略选择的特征提供实证资料,为有效提高学前儿童的图形推理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建议,进而丰富和完善学前儿童图形推理能力的相关研究。
(2)实践意义
推理能力是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研究表明,儿童早期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推理能力,注重培养学前儿童的推理能力,不仅能促进儿童思维的灵活性,而且能够提高儿童的学习效率,对学前儿童进入小学后的学习也将会产生重要影响。然而,目前不论在学术界还是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由于研究者以及教师对学前儿童图形推理能力的关注力度还不够,导致对学前儿童图形推理能力的培养相对较为缺乏。如果幼儿园教师能够深入认识并系统地了解学前儿童图形推理能力及策略的发展特点,并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儿童的图形推理能力,那么不仅有助于儿童图形推理能力的发展,也将对儿童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
二、研究结果
(一)学前儿童图形推理能力的发展现状
1. 学前儿童图形推理能力的总体特点
为准确把握在学前阶段,儿童是否具有推理能力,本研究统计了学前儿童在简单配合、格式塔、类比推理、元素变化、值为 3、图形加减六个维度上的正确率,具体统计结果如表 2.1 所示。

学前教育论文参考
从表 2.1 可知,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在简单配合、格式塔、类比推理、元素变化、值为 3、图形加减六个维度的正确率都不断提高。但总体而言,3~6 岁儿童图形推理能力的总体水平并不高。
.........................
(二)学前儿童图形推理策略选择现状
1. 学前儿童图形推理策略选择的基本概况
从表 2.4 可知,3~6 岁儿童已经掌握了多种图形推理策略,但在解决图形推理问题时,知觉匹配策略和自主想象策略两种策略所占比重之和高达 75.05%,说明在面对图形推理问题时,学前儿童仍然以使用低级策略为主。

学前教育论文怎么写
三、分析与讨论.................................. 29
(一)学前儿童图形推理能力特点的分析与讨论...................... 29
1. 学前儿童已经具备了图形推理能力,但总体水平较低.................... 29
2. 学前儿童的图形推理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30
3. 学前儿童图形推理能力的性别差异不显著.................................... 32
四、结论与建议............................. 37
(一)研究结论........................................... 37
(二)教育建议.................................... 37
1. 根据学前儿童图形推理能力的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38
2. 把握学前儿童图形推理能力的发展特点,充分利用发展快速期................ 39
五、研究展望................................ 41
三、分析与讨论
(一)学前儿童图形推理能力特点的分析与讨论
1. 学前儿童已经具备了图形推理能力,但总体水平较低
首先,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只有到了具体运算阶段,即六七岁之后,儿童才能够表现出初步的推理能力。但随着关于该领域研究的日益成熟,不少研究者对此结果提出了质疑。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析了“学前儿童是否具有推理能力”这一问题。研究结果发现,虽然学前儿童图形推理的总体水平不高,但 3~4 岁儿童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推理能力,3~4 岁儿童在简单配合和格式塔两个维度上的正确率(58.67%和 39.17%)均高于随机水平 16.67%。这与王亚同(1992)、费广洪和王淑娟(2014)等研究者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他们认为 4 岁以下儿童并未表现出推理能力。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与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研究工具不同以及具体的操作程序存在差异之处有关。
其次,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本研究还发现,在图形推理各维度中,简单配合维度的正确率最高,3~4 岁、4~5 岁、5~6 岁三个年龄组儿童的正确率分别为58.67%、80.20%、99.62%,均高于随机水平 16.67%,其次是格式塔、类比推理、元素变化、值为 3,而图形加减的正确率最低,分别为 4.17%、9.68%、31.75%,并且三个年龄组的儿童图形推理各维度均呈现出这一特点:随着题目难度的增加,图形推理任务的正确率不断降低。表现出这一特征,主要是因为婴儿时期,儿童就已经开始能够区分图形的形状。而到了 3 岁之后,儿童已经能够很好地辨别出不同图形的形状,而简单配合类型的题目主要就是考察儿童的知觉辨别能力,儿童只需要能够发现图形之间的共同特征即可选择出正确答案。因此,3~4 岁、4~5岁、5~6 岁三个年龄组的儿童在该类型题目上的正确率都较高。而格式塔类型的题目则要求儿童同时具备知觉辨别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儿童需要找出合适的图形将空白处补充完整。而类比推理、元素变化、值为 3 和图形加减类型的题目,不仅要求儿童能够对各种图形元素的比较与分类,发现并且运用其中的逻辑关系去解决问题,有些题目如图形加减,甚至要求儿童能够掌握并运用加减法运算规则对图形各元素之间进行组合与分离,对儿童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所以,正确率随之下降。李红、郑持军、高雪梅(2004)以及 Mc Cormack T.等研究者(2015)也认为,题目的难度对儿童的推理表现具有影响作用。
.............................
四、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1. 学前儿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推理能力,并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
(1)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的图形推理能力不断提高,3~4 岁至 4~5 岁之间,其发展速度相对缓慢,4~5 岁至 5~6 岁之间则发展较快。但总体而言,学前儿童图形推理能力仍然较低。
(2)学前儿童图形推理能力的性别差异不显著,男孩与女孩图形推理能力的发展速度基本保持一致。2. 在不同年龄、性别、题目类型下,学前儿童图形推理策略的选择不同
(1)学前儿童的图形推理策略选择具有显著的年龄主效应。3~4 岁儿童主要使用自主想象策略;4~5 岁儿童使用自主想象策略的频率明显减少,知觉匹配策略成为其主要策略,并逐渐开始使用高级策略;5~6 岁儿童使用高级策略的频率显著提高,知觉匹配策略的使用频次则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特征。
(2)学前儿童的图形推理策略选择存在性别差异,女孩的策略选择更偏向于以想象或知觉为主,因此,使用自主想象策略以及知觉匹配策略的总频率高于男孩。而男孩更擅长于分析图形之间的关系,因此,使用不完全分析策略和分析策略的总频次更多。
(3)3~4 岁儿童的图形推理策略选择不受题目类型的影响,始终以自主想象策略为主导策略。4~5 岁和 5~6 岁儿童受题目类型的影响较大,随着难度的增加,儿童使用低级策略的频率不断减少,使用高级策略的频率在逐渐增加,但当难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低级策略的使用频率又开始增加,相应地,高级策略的使用频率则开始减少。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