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动物共情的发展及其与人际共情的关系思考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46255 论文编号:sb2022071417165349082 日期:2022-08-24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学前教育论文,笔者认基于情绪理论,共情是动物与自我关系的映射,人与动物的关系越亲近就越能对动物情绪情感产生认同,也越易产生相同的情绪情感体验。
一、绪论
(一)问题提出
1.共情是人与动物的共同本性
共情是人与动物共同具有的、与生俱来的能力。共情最初源于母性行为,即对后代的痛苦作出回应的能力。经过自然选择、演化发展,因之既能够增加后代的生存机会,又能够确保基因的延续[1],具有重要的生物适应性,在自然进化中得以保留。
共情广泛存在于相同物种、不同物种之间。当前,科学家对非人类动物的研究发现动物有共情能力的证据,分别体现在情感、认知、行为三个维度。从情感维度来看,猴子在不公面前会表现出愤怒、喜鹊会为不幸者哀悼、狗会安慰伤心的同伴;从认知维度来看,圣甲虫会利用银河来导航、蚂蚁能识别镜中的自己、熊和鸡会计数;从行为维度来看,麋鹿能够用鹿角救出落入水中的旱懒、乌鸦会给其它物种赠送礼物[2]、老虎主动喂养小猪崽等。同种动物间、跨物种动物间的共情证据发人深省,这表明共情不仅存在于养育环境中,同时也能迁移到该环境之外。人类社会更是如此,人际共情不单靠血缘、亲缘的维系,更延伸至靠地缘和业缘维系的社会环境,甚至是与自己毫无关联的他者。如零八年汶川地震,全国各地的人们给灾区素昧平生者捐钱捐物;庚子鼠年的新冠疫情来袭,各地积极支援湖北。此时,共情已然超出了进化起源的范畴。
此外,人还能够共情除人以外的其他生物,且可以被不同物种的处境激发,如人类共情受伤的动物,并主动为动物包扎伤口;人类共情流浪街头的动物,主动给它们安置住所;人类共情沙滩上搁浅的海洋生物,并将其放回海洋。这些证据为人类跨物种共情提供了有力支撑。
.............................
(二)研究意义
1.理论价值
本研究能够拓展儿童跨物种共情领域的有关理论。首先,现有研究对象主要针对18岁以上年龄段的成人,缺乏对3-6岁学龄前儿童动物共情的研究,而儿童早期是共情发展的关键期,本研究将该领域的关注点向儿童早期推进。其次,已有研究集中于国外,我国儿童动物共情的现状不甚清楚。再次,儿童的动物共情发展有怎样的规律和特点尚不清楚,由于对动物共情的研究还处于孕育期,动物共情研究的有关理论大都从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修正而来,因此在研究中有必要探究比较成熟的动物共情理论。最后,动物共情与人际共情之间的理论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当前对两变量之间的相关研究少,两变量之间究竟存在何种关系不得而知。因此,对该领域深入挖掘,希望能为儿童跨物种共情及共情迁移的理论研究做出些许贡献。
2.实践意义
本研究拟通过测验、半结构化访谈等方式,尝试性回答儿童动物共情的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动物共情和人际共情的关系等问题。这能够增进家长、儿童教育工作者及社会对我国3-6岁儿童动物共情与人际共情之间关系的了解,为教育实践提供参考。另一方面,探讨动物共情和人际共情之间的关系对培养儿童保护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及发展儿童利他行为、亲社会品质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二、文献综述
(一)动物共情的相关研究
动物共情是个体对动物产生的共情,因对象不同,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人际共情。动物共情的提出源于人们对动物福祉的关注,研究发现共情关注是提升动物福利态度的重要预测因素[1]。动物共情的来源可能与痛苦遭遇的责任感和控制感有关,对自己所遭受的困难有更强的责任感和控制感的个体共情水平更高[2],看到动物遭遇痛苦会影响个体的痛苦程度,这种负向的情绪反应会影响个体的动物共情。
1.动物共情的影响因素
影响动物共情的因素诸多,既包含性别、动物依恋、动物偏好等内因,又包含动物经验、动物种类等外因。
(1)性别
综观已有研究,性别是影响动物共情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女性更为感性而男性更为理性[3],因此,女性的动物共情水平高于男性。无论是对成人或儿童的研究都得出了一致的结论。Pifer等研究者发现女性的动物共情水平显著高于男性,相较于男性,女性表达出更多的动物共情,更喜欢动物,也更希望能够养动物[4]。相应的,女性更为抵制以动物为被试的研究[5],她们不希望动物成为实验品。且女性易对动物产生依恋,与男性相比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动物依恋[6]。Angantyr等人对5-11岁儿童开展的故事任务发现女孩比男孩更能感同身受[7]。可见,性别对动物共情有重要影响,男性的动物共情水平整体较低,女性动物共情水平整体较高[8]。
(2)动物依恋
动物依恋是人与动物之间建立的持久的情感联结,指个体在心理上亲近动物,以获得情感支持和安全保障,减少心理上的不安全感[1]。在动物依恋下,人能感受到动物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感到安全、温暖和快乐,获得足够的心理支持。研究发现对动物高度依恋的人比不那么依恋的人共情水平更高[2]。Poresky等人报告说,动物依恋与共情相关[3],他对儿童与动物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对动物的依恋与对动物的共情之间存在积极的关系,这种关系存在于较年幼的儿童中[4]。Vidovic报告指出,对动物更依恋的孩子表现出更强的共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5]。此外,Rothgerber的一项互联网平台的调查发现童年时对动物的依恋程度越高,成年后的吃肉意愿就更低,动物共情在其中起到了中介作用,动物依恋通过动物共情影响人类的肉类消费行为[6]。
........................
(二)儿童人际共情的相关研究
1.儿童人际共情的发展
共情在儿童生命早期萌芽,在个体出生最初的几个小时表现得极其明显,具体表现为模仿、情绪感染和情绪匹配。首先,婴儿具有较强的表情模仿能力。从出生后的一小时开始,婴儿可以模仿几种不同的面部表情。其次,情绪感染是个体受他人情绪影响,自发模仿他人声音和动作的倾向,从而进入一种相同或相似的情绪状态。十周大的婴儿就易被他人情绪感染,如对另一个婴儿哭声的反应,当听到其它婴儿的哭声自己也跟着哭起来。最后,情绪匹配指婴儿用自己的动作回应照料者的情绪。情绪匹配在母亲高兴或是愤怒时发生的频率最高,婴儿会用嘴巴的变化予以回应,如吮吸嘴唇和舌头,把嘴唇朝里朝外等。当母亲表现出悲伤,会激起婴儿的悲伤反应,婴儿能够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做出不同的反应。用悲伤来回应母亲的悲伤体现了一种共情的互补性。此外,婴儿能够对情感信号作出反应,慢慢习得情绪调节。5个月大的婴儿能够用表情区分不同的面孔;7个月大的婴儿注视恐惧面孔的时间比注视快乐面孔的时间长;在约10个月大时,婴儿开始根据成人的情感信息来调节他们的行为[1]。这不仅可以增强婴儿和照顾者之间的联系,而且能为个体日后的共情发展奠基。可见,伴随着情绪发展和外界刺激激发,共情在儿童早期就开始发展,不断提升。
在有关儿童共情发展的研究中,霍夫曼的研究影响极大。他认为儿童的共情水平是不断发展的,并于1982年提出了共情发展模型,将儿童共情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如表2-1所示,在不同的阶段儿童共情的发展有不同的特点。

学前教育论文怎么写
学前教育论文怎么写

.........................
三、研究设计..............................................29
(一)研究目的.........................................29
(二)研究对象............................................29
四、动物共情测验工具的修订.....................31
(一)动物共情情境故事筛选..........................................31
(二)动物共情工具检验.................................35
五、3-6岁儿童动物共情的发展及影响因素.....................................39
(一)研究目的...............................................39
(二)研究对象..................................39
七、总讨论
(一)动物共情工具的修订
基于3-6岁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生活情境以及便于比较动物共情和人际共情之间关系的考虑,加之梳理已有文献,初步认为使用情境故事测验法适用于我国3-6岁儿童,即通过虚构的动物情境故事来诱发儿童动物共情。因共情连续体工具兼具情境故事法的优点,本研究的动物共情工具根据Janet Strayer的共情连续体修订而来。根据已有文献,情境故事从高兴、伤心、生气、害怕四个维度展开,每个维度下虚构三个情境故事,共十二个情境故事。而后,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及本专业学生进行测验,最终筛选出情绪易识别、情绪程度强、熟悉度强的四个情境故事,以确保情境故事能作为有效的动物共情诱发材料。在每个情境故事的问题设计上参照Jenet Strayer的共情连续体工具,通过五个问题考察儿童在不同情感维度上的动物共情水平。
经检验,修订后的3-6岁儿童动物共情的重测信度为0.937,可见儿童动物共情情境测验工具的信度良好。通过因子分析,析出一个主成分,说明四个情境故事能有效测出动物共情,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测验的可靠性。通过积差相关分析发现该工具的效标关联效度良好,因此本研究修订的动物共情情境测验工具稳定可靠。使用该工具测量3-6岁儿童动物共情可行且有效。最终,形成了正式的3-6岁儿童动物共情测验工具。

学前教育论文参考
学前教育论文参考

............................
九、教育建议
(一)重视儿童动物共情的发展
提及共情,人们通常将其默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同理心,这种对共情的刻板印象将其局限在了人际交往的情境下。值得注意的是,共情也存在于人与动物之间,人对动物的共情是个体站在动物的立场上,考虑动物的处境,对动物感同身受。动物共情能够促进动物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人类与生态的和谐。然而,在研究中研究者通过与幼儿教师的交流发现幼儿教师一般将共情理解为个体对他者的同理心,较少会想到人对动物的共情,幼儿教师对“动物共情”一词都较为陌生,但类比人际共情就能很快理解动物共情。同时,在家庭中,儿童易受到父母态度的影响,一方面是卫生问题,动物易把家庭环境弄得脏乱,动物身上携带有很多细菌,父母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靠近动物;另一方面,家长不注重儿童动物共情的培养,当儿童产生对动物的好奇心时,带养人并不能有效引导。以至于有些儿童觉得动物很脏、很臭,主动排斥和远离。这种教育观念贯穿于对儿童的教养中,当儿童对动物产生排斥而不是好奇或接纳时,儿童与动物之间的距离就扩大了,何谈动物共情?这些现状或多或少地反映出,无论是教师或是家长都未对儿童动物共情的发展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前不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报告《学会融入世界:为了未来生存的教育》呼吁重构以地球未来生存为主题的教育,生存教育的目标已从人道主义转变为生态正义[1]。人类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与动物同处于一个生态系统,是命运共同体,共荣共生。生态正义即是摈弃人类至上的观念,要积极关注除我们人类自身以外的它者,寻求多物种的正义。因此,从家庭到学校乃至社会,从家长到教师乃至全人类,都亟待提高生态正义,教师及家长要转变观念,注重儿童动物共情的发展,培养儿童接纳动物、保护动物、关注动物福祉。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