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文化资本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以C市为例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8455 论文编号:sb2023082715063250923 日期:2023-09-01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学前教育论文,本研究通过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的方法探究了家庭文化资本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一、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家庭文化资本
布迪厄提出的文化资本的概念被延伸到教育学领域并得以广泛应用,不同研究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进行不同的定义。比如,布迪厄本人最先结合社会学和教育学的相关内容提出,文化资本是一种可以在社会历史舞台上长期和和跨代积累、转化和使用的资本形式①。詹姆斯·费雪(1987)也从社会学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将其定义为人们对教育、技能和制度的投资并借此获得文化能力,以达到在将来拥有更大价值的目的”②。
学者包亚明在其书中提到文化资本可以以三种形式存在:第一种是在具体的状态下,作为身心比较长久维持的“性情”形式,即具体化文化资本;第二种是实物、可接触的文化产品,例如图书、学习用具等,即客体文化资本;第三种则是在通常情况下以一种对象化规章化的形式存在,即制度文化资本③。
其后的许多学者以该理论为依据,提炼、扩展了家庭文化资本的内涵。对于家庭具体化文化资本,国内学者通常将其与家庭教育相联系,认为是父母对幼儿产生的一系列效果显著的教育影响,比如父母在给予幼儿实际陪伴中为孩子讲故事的频率、父母对孩子有怎样的期待、教育方式等(孙银莲,2006④;王鹏程、龚欣,2020⑤;梅红、朱钰,2020⑥)。由于文化差异,国外学者更多关注到儿童参加古典音乐会、博物馆和教堂的频率、父母对子女教育的支持类型、父母的文化活动,比如去古典音乐会或舞会、歌剧表演、美术馆、博物馆的次数(Shiuh-Tarng Cheng,Stan A.Kaplowitz,2016⑦)。关于家庭客体文化资本,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相似度较高,均指向家庭中拥有的文化产品,比如家庭中藏书量、字画、艺术品等等实体文化商品(孙银莲,2006①;王鹏程、龚欣,2020②;梅红、朱钰,2020③),而根特大学社会学系的学者在家庭中的文化资本对青少年文化参与影响的研究中顺应时代发展态势,还增添了CD、家庭屏幕多媒体,包括电视、电脑、数码相机、平板电脑、数字DVD录像机等(Willekens M,Lievens J,2014④)。在对制度文化资本进行界定时,往往包括父母的文化水平和职业(Byun S Y,Kim S,2012⑤)。
...........................
(二)理论基础
1.文化资本理论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在其著作《资本的形式》一书中,详细地阐释了社会与资本的关系。资本是积累的结果,为社会世界的运转提供支持。
根据领域的功能,可将资本分为主要以金钱形式出现的经济资本、与社会义务相联系的社会资本以及与教育相关的文化资本。这三种文化资本之间虽然存在差异性,但彼此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⑤。其中,文化资本是与教育相关性最强的一种资本,文化资本的多少以及发挥效用除了会在学校教育范围内产生影响外,与家庭教育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①。比如家庭中父母的文化水平、职业、为幼儿提供的书籍、对自己生活的安排等方面会对幼儿的发展产生影响。
文化资本是一种居于核心地位的资本②。其中,具体化文化资本是以身心持久拥有的形式存在的资本,需要“持有资本的投资者”投入自己的时间,与身体的实际参与相联系,并且存在着将外部财富内化为个体一部分的可能性,成为习惯;客体文化资本,以文化产品的形式存在,这些物品的取得是通过消费手段获得,同时会受到法律的约束,通常以经济资本为前提;制度文化资本往往被看做是学历,在学术上受到法律的保护和资格的认可,是文化资本的保证并可以向其它资本转化。本研究中的《幼儿家庭文化资本调查问卷》以该理论为框架支撑,围绕三种文化资本进行相关题项的编制。
无疑,文化资本是一种可利用、值得利用的资源,可以用来助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可塑性最强的阶段,该段时期对孩子实施的教育将对孩子日后社会性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孩子在进入幼儿园、学校接受系统教育之前,父母的言传身教、为孩子创设的家庭生活环境以及自身的学识水平等方面都属于文化资本的范畴。这些不同数量和质量的文化资本,都对幼儿产生着或显性或隐性的影响,渗透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同时,不同文化资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某一方面文化资本的不足可以通过强化其它方面的文化资本,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弥补。
...........................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1.文献法
通过在中国知网、图书馆等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途径查阅关于“家庭文化资本”“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资料,确定国内外家庭文化资本、幼儿社会性发展目前研究的趋势、方向和程度,并引用社会学领域的相关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
2.访谈法
在问卷编制前,通过方便取样选择幼儿园。从所选的幼儿园中随机抽取小、中、大班各两个班,一共六个班,每个班均选取5名家长,共计30名幼儿家长,对其进行半结构化访谈,目的是对幼儿家庭文化资本的实际具体情况有更多了解,从而使本研究编制的“幼儿家庭文化资本”问卷与当地的实际情况更加契合。访谈提纲中一共有10个问题(具体内容见附录一),内容主要涵盖家长对自己时间的安排、兴趣爱好、家庭所拥有的文化产品种类和数量、对幼儿的陪伴性的支持以及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视等。
3.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中的《幼儿家庭文化资本调查问卷》和《4-7岁儿童社会性发展量表》均由幼儿的父母进行填写。通过问卷星将其生成二维码,请幼儿教师将二维码发到班级群中,在填写前请教师和家长进行沟通,以保证问卷的回收率和填写的有效性。
每份问卷包含以下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家庭基本情况的填写,包含两道对幼儿基本情况了解的题目和四道对家庭制度文化资本调查的问题;第二部分包含对家庭具体化文化资本情况了解的八道题目和关于家庭客体文化资本的拥有状况的六道题目;第三部分是关于幼儿社会性发展情况的六十道题目。
.......................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通过方便取样的方式选取C市6所公立幼儿园的幼儿家长作为调查问卷填写的对象。通过事先与幼儿教师的沟通了解到幼儿所在家庭为核心家庭,家中老人辅助看护孩子,不参与到家庭文化资本的建构过程中,问卷填写者为幼儿的父亲或母亲。正式问卷共计发放500份问卷,回收487份,回收率为97.4%。通过筛查,将其中答案一致性过高的问卷归为无效问卷,一共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无效问卷36份,问卷无效率为9.8%,总共收集到451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0.2%,可以进行后续研究。如表2-1,小班、中班、大班依次为167名、135名、149名,男生178名,女生273名。

学前教育论文怎么写
学前教育论文怎么写

...............................
三、研究结果.............................................29
(一)幼儿家庭文化资本的现状分析.................................29
1.家庭文化资本总体情况...................................29
2.家庭文化资本各因素情况........................................30
四、讨论与分析...................................41
(一)家庭文化资本内部之间的相关性.............................41
(二)家庭制度文化资本的间接影响作用.........................................42
(三)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人口学差异.................................43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50
(一)研究结论.............................................50
(二)教育建议............................................50
四、讨论与分析
(一)家庭文化资本内部之间的相关性
通过对家庭制度文化资本与家庭具体化文化资本维度下父母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支持、对自己生活的安排以及家庭客体文化资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家庭制度文化资本与其它形式家庭文化资本中的因素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结果如表4-1显示:家庭制度文化资本与父母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支持、对自己生活的安排、家庭客体文化资本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具体而言,父母的文化水平越高,越能够支持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对自己生活的安排情况越好,同时,家庭客体文化资本也会越丰富。其中,在与具体化文化资本的相关程度方面,母亲的受教育程度比父亲受教育程度表现出了相关性更明显的特点。
另外,父母的职业与家庭客体文化资本表现出显著正相关性,母亲职业所表现的相关性系数大于父亲职业所表现的相关性系数。在日常生活中,母亲通常承担着为幼儿购买学习用具以及布置家庭环境的角色。而母亲的职业体验和工作性质会影响到她们投入在家庭和照顾幼儿上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母亲的职业偏向稳定,有较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那么在为幼儿挑选合适的玩教具以及为家庭添置文化产品方面就会更加用心。相反,如果母亲的工作偏向于繁重劳累型,势必会影响到母亲对幼儿和对家庭经营的投入程度。
家庭文化资本及其包含的各因素之间存在着相关性,该结果表明了家庭是一个整体,其内部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与家庭功能理论相一致,家庭是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家庭文化资本又是一个子系统,该子系统又包含着许多因素,系统之间、各因素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布迪厄也提出文化资本可以以不同形式存在,且不同形式的资本之间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方式进行转换,从而达到相互促进的作用①。在本研究的数据中,验证了布迪厄的观点。

学前教育论文参考
学前教育论文参考

...............................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的方法探究了家庭文化资本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具体研究结论如下:
1.家庭文化资本中的三种类型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大部分维度具有显著正相关性,并且能够起到正向预测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2.家庭具体化文化资本和家庭客体文化资本直接正向影响幼儿情绪稳定、无攻击性以及社会性整体的发展,而家庭制度文化资本通过以上两种形式起到间接正向影响作用。
3.家庭具体化文化资本是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其中父母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支持因素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影响作用最大,并起到显著正向预测作用。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580034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