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幼沟通能力诊断性测评工具的前期研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8241 论文编号:sb2016071922110015786 日期:2016-07-21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一章 绪 论
 
一、研究背景
“幼师国培”是我国“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重要举措。“幼师国培”的发展经历了“建章立制、顶层设计”、“规范管理、确保质量”、“突出改革、精细管理”、“综合改革、提升质量”等阶段。新一轮“幼师国培”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虽然各地在“国培计划”示范引领下,积极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分类和分层开展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但教师的培训计划往往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全权组织和规划,再由各培训院校制定各层次的培训方案,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后直接实施。[1]参训的幼儿教师很少有机会自主参与培训方案的讨论,往往被动参与培训,常导致培训需求与实际提供不符的现象,直接影响着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如何发挥幼儿教师的主体作用,切实满足教师个性化培训需求,从而有效实施分层培训,成为影响教师全员培训质量提升的瓶颈问题。随着当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培训模式应运而生,由于教师远程培训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交互作用强和自主选择性强等优点,已逐步发展为教师培训的一种重要且有效的形式。[2]分层培训正由以往的集中式培训,向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远程与集中相结合的混合型培训模式转变,从而推动“幼师国培”的分层培训向自主化发展。因此,顺应新一轮国培对培训模式的改革需要,激励幼儿教师网络自主选学,充分发挥幼儿教师在培训学习主体积极作用,对提升培训实效性大有裨益。
..........
 
二、研究意义
目前我国关于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研究多集中在教育教学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虽为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维度,始终未受到充分重视,尤其在其能力测评方面更鲜有学者做出系统研究。本研究从师幼沟通能力诊断性测评的视角切入,通过建构师幼沟通能力指标体系、确立等级标准、编制测试题库,经广泛试测、反复修订后呈现一套完整的师幼沟通能力测评工具,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拓展了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测评方面的理论研究。本测评工具的研制,便于幼儿园教师进行网络自评,帮助其了解自身师幼沟通能力发展阶段及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的调整自身培养策略。并根据其诊断结果,为后续幼儿园教师课程培训提供较为科学的分层依据,规范指导培训工作,形成更加科学的幼儿园教师终身教育体系,从而促进其专业素质的持续发展。
........
 
第二章 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为突破以往幼儿园教师分层培训标准简单、模糊,缺乏对专业能力发展的科学诊断,常出现培训需求与实际提供不符的现象。从师幼沟通能力的视角切入,初步研发一套诊断性测评工具,从而达到较为准确地区分师幼沟通能力的发展阶段、水平以及薄弱环节,从而达到按需施训的效果和目的。
......
 
二、测评对象
受研究者地域限制,最大限度选取了黑龙江省内 12 家幼儿园共 315 名幼儿教师作为工具前期研发的试测对象,并注重对象选择的广泛性、代表性和多层次性。
.......
 
三、研究内容
(一)师幼沟通能力指标体系本研究的师幼沟通能力的测评指标由三级测评指标和观测点组成,其中一级指标确定为师幼沟通能力,师幼沟通能力下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通过自上而下的研究路径建立;观测点为三级测评指标下提取的关键经验。
(二)师幼沟通能力等级标准为优化已有的分层培训课程标准,较为科学的诊断师幼沟通能力水平,经项目组专家评议,需将师幼沟通能力的三级测评指标分水平细化,分为四级水平,并以行为表现描述的形式呈现,即为本论文师幼沟通能力的等级标准。
(三)师幼沟通能力测试题库开发师幼沟通能力测试题库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确保其科学性和严谨性,需以师幼沟通能力指标体系作为参考,即根据其指标要素开发测试题目。并确保测试题目各选项和等级标准的切合,使诊断性测评结果达到能力水平程度区分的目的。
..........
 
第三章 建立师幼沟通能力指标体系............ 22
一、人际沟通能力的结构模型分析....... 22
(一) 企业管理者人际沟通能力结构............ 22
(二) 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结构...... 22
(三) 教师人际沟通能力结构...... 23
二、幼儿教师沟通胜任力的结构要素分析.... 25
三、幼儿教师沟通能力素质的分析....... 26
四、建立师幼沟通能力指标体系........... 27
(一) 初建测评指标.... 27
(二) 专家检验............ 29
(三) 推定观测点........ 34
第四章 确立师幼沟通能力等级标准............ 37
一、等级的设置依据.... 37
二、师幼沟通行为采样及数据分析....... 37
(一) 制定访谈提纲.... 37
(二) 选择访谈对象.... 37
(三) 访谈过程............ 37
(四) 访谈结果及数据分析.......... 38
三、 确立师幼沟通能力等级标准......... 42
第五章 研制师幼沟通能力测评工具............ 49
一、初步编制测试题.... 49
二、 测试题修订和筛选....... 57
三、 工具试测及结果分析............ 60
 
第五章 研制师幼沟通能力测评工具
 
一、初步编制测试题
本研究选用自陈测试题作为测量师幼沟通能力的主要测试题型,且以自检测评问卷的形式呈现,可以说是对测试题法和量表评价法的综合运用。本研究中的自陈测试题用于对幼儿教师沟通认知、技能、情感态度进行全面测评,测试题目的答案均采用 4 级评分法,具体答案形式为“完全符合”、“比较符合”、“比较不符合”和“完全不符合”,计分方法为:正向陈述的项目对应分值为 4 分、3分、2 分、1 分,反向陈述的项目对应分值为 1 分、2 分、3 分、4 分。初步编制自陈测试题 50 道。其中沟通认知、沟通技能和情感态度的题量分别为 20、20、10。因自陈测试题便于教师自测和统计分析,且适用于沟通能力的测量,因此在本测评工具中占较大比重。具体题型与各级指标相应题量的分配情况如下图所示:本研究中的情境选择题主要侧重于师幼沟通能力中情感态度指标的测评,题干中将给出师幼沟通的具体情境,备选答案为教师针对此情境所作的言语和非言语应答。分为 A、B、C、D 四个选项,四个选项对应师幼沟通在该测评指标下的四级标准,计分方法为:A、B、C、D 四个选项分别对应 1 分、2 分、3 分、4 分。
.........
 
结论
 
本研究首先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从教师人际沟通能力和幼儿教师沟通胜任力结构模型中提取共性要素,并结合师幼沟通特点初步建构师幼沟通能力结构。后经两轮专家咨询,结合专家具体建议对指标体系的逻辑结构、核心要素、内涵、语言表述等进行反复修改,一致认为应从沟通认知、沟通技能、沟通情感态度三个维度建构指标体系,并最终将三级指标拟定为:对自我的认知(ZW)、对幼儿的认知(YE)、对沟通情境的认知(QJ)、提问能力(TW)、倾听与理解能力(QT&LJ)、关注与回应能力(GZ&HY)、表达与交流能力(BD&JL)、行为弹性(TX)、外倾性(WQX)、尊重平等(PD)共十项。并对各指标要素的内涵做了详细说明。等级标准是对各项指标达到要求的程度进行价值判断的准则和尺度,没有这个准则和尺度,对师幼沟通能力的诊断性测评工作将无法进行,更达不到对师幼沟通能力分层的效果。结合对已有研究的回顾和分析,本研究选择行为事件访谈法,对 10 位幼儿园教师进行关键事件访谈,并将访谈结果经过编码、译码和对比分析后,初步建构了师幼沟通能力等级标准。并邀请幼儿园骨干教师进行修订和完善,主要从四级水平行为描述的典型性、客观性和严谨性做出修改和完善,从而形成师幼沟通能力测评标准,辅助师幼沟通能力测评工具的使用。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580034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