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前儿歌演唱课的教学现状与改进思考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5855 论文编号:sb2023080910472350826 日期:2023-08-14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学前教育论文,本文以提高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儿歌演唱课程教学质量为出发点,围绕“知行合一”理论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提出了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在儿歌演唱课程中所应该改进的内容。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学前教育论文怎么写
学前教育论文怎么写

学前教育阶段是人的知识养成的关键阶段,决定了幼儿未来的成长和发展,良好的学前教育不仅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知识认知面,还有助于启迪幼儿智慧,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将利用儿歌演唱培养幼儿审美情趣,肯定儿歌演唱教学的重要地位②。而这同样对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儿歌演唱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高职院校应基于现代教育理念,以培养适应实践教学需求的人才为导向,重视儿歌演唱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全面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歌演唱职业素养③。
儿歌演唱教学是我国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培养新时代幼儿教育工作者儿歌演唱技能和提高执教能力的有效途径。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成立于1901年,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学院逐渐形成了“产教融合、校企一体”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进现代教育体系改革,尤其是在学前教育专业取得了不小成绩。尽管如此在儿歌演唱教学的过程中,湖南民族职业学院仍存在一定不足,主要体现在:课程教学大纲不完善、教学模式滞后、教学内容缺乏创新和实践教学与社会脱节等。基于此,本文以湖南民族职业学院为研究对象,在介绍有关学前教育专业儿歌演唱课程教学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以一线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情况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指出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儿歌演唱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对策。
...................
1.2文献综述
1.2.1儿歌演唱课重要性相关研究
国外学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儿歌演唱对幼儿教学的重要性方面。Bond(2012)在《Music's Representation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s:ALiterature Review》一文中整理近40篇有关儿歌演唱和幼儿教育相关文献,明确指出音乐教学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等重要性,而儿歌演唱是音乐教学的主要形式①。J Blaškovic(2015)在《The Effect of Singing Education on Some Preschool EducationStudents'Music Achievements》一文中明确指出歌唱是儿童音乐表现的基本形式,是培养儿童艺术思维和能力的重要手段。幼教岗位教师应深刻意识到儿歌延长对儿童未来发展的重要性②。
国内学者不少研究了儿歌演唱课教学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学前教育愈加受到重视。代凌薇(2016)指出,儿歌演唱作为最常见的幼儿园集体音乐活动,其教学目标越加深入。进一步开展儿歌演唱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对幼儿艺术的熏陶,还能丰富其情感体验,强化美育与德育③。徐宁(2017)指出,儿歌演唱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内容,加强儿歌演唱课程教学对学生日后幼儿教学岗位工作开展具有现实意义④。
也有不少学者研究了幼儿教育中儿歌演唱教学对幼儿教师提出的最新要求。王君(2019)指出,儿歌演唱是幼儿教育中的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其不仅要求教师具备声乐弹唱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还应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能够科学组织儿歌演唱教学活动⑤。尹雪芳(2019)指出,儿歌演唱是幼师专业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样也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声乐素养的主要途径。高职院校应以幼教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依照幼儿园声乐教学要求,设计儿歌演唱教学目标、要点和方法,以全面培养学生儿歌演唱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⑥。
.................................
2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基础概念界定
2.1.1学前教育专业
学前教育专业指的是培养学前教育人才的专业,该专业属于教育学类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以具有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学生主体为教育对象,以培养具备相应品格和学前教育专业能力的人才为目标①。在人们对教育教学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学前教育专业也因此成为较为热门的专业之一。
2.1.2儿歌演唱课
儿歌演唱是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重要课程之一,是通过演唱理论知识教学、发声训练等使学生掌握基础乐理知识的课程②。课程教学目的是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总体目标出发,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儿歌演唱技能,确保其能够胜任未来社会幼儿教育岗位工作③。
....................
2.2学前儿歌特点
2.2.1学前儿歌体裁特点
学前儿歌体裁具有多样性,包括颂歌、叙事曲、童谣等多种体裁,每一种体裁都各具特点。就颂歌而言,多为歌颂国家或人物的光辉形象,如《学习雷锋好榜样》等。我国在解放初期创作了大量此类儿歌,并且成为当前学前儿歌的重要组成部分。颂歌类学前儿歌的节拍具有鲜明的特点,多以2/4或4/4节拍。叙事类儿歌主要是以一定故事内容为基础的儿童歌曲,多在歌曲演唱中向儿童展现一些故事场景,比如《卖报歌》等,此类歌曲中通常蕴含着一些积极向上的精神品格。童谣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歌曲形式,是为儿童所作的短诗,歌词简单却又讲究押韵,从而演唱时朗朗上口,具有较强的节奏感。童谣又包含了摇篮曲、游戏歌等多种形式,不同地区往往具有不同的童谣作品,且表现出自身的地域性,通常为当地语言演唱,所以蕴含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比如《外婆的澎湖湾》,便具有浓郁的台湾风情。在当前的学前教育中,各种体裁的儿歌均有所涉及。
2.2.2学前儿歌旋律特点
儿童对于复杂的事物难以接受和理解,对于歌曲亦是如此,往往只能吸收一些旋律简单、结构简短的歌曲。为了便于记忆,儿歌的篇幅通常不会太长,多为16小节,结构稍长的也通常控制在32小节以内,所以能够被儿童理解和记忆。对于音区的控制,儿歌的特点也十分突出,通常在小字组a到小字2组的e2之间,旋律的变化较少,重复性较高。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等相对的节奏型在儿童歌曲中占据主要地位,复杂节奏型出现的较少,对于一些简单的歌曲,甚至三个音即可成为一个曲子,比如《玛丽有只小羊羔》便是如此。
..................
3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前儿歌演唱课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13
3.1调研过程的开展...................................13
3.1.1学前儿歌演唱课教师访谈过程的开展......................13
3.1.2学前儿歌演唱课学生问卷调查的开展......................13
4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前儿歌演唱课教学的改进策略与提升效果..........25
4.1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前儿歌演唱课的教学改进...................25
4.1.1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内容............................25
4.1.2改进教学方法,拓宽实践路径............................26
结论........................34
4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前儿歌演唱课教学的改进策略与提升效果

4.1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前儿歌演唱课的教学改进
4.1.1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内容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幼儿教育综合实践能力较强的人才,而结合上一章节分析不难发现,目前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儿歌演唱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还存在一定缺陷,主要表现在没有根据学前儿童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并予以落实。为此案例学校应围绕学前儿歌演唱课教学的实际需要,从我们学生未来就业的角度出发,设计更符合学前教育专业儿歌演唱教学的目标。学前教育专业的儿歌演唱教学,最终的目的是培养更多符合实际需要的学前教育人才,此类人才不仅需要牢固掌握儿歌演唱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掌握向儿童传授相关知识技能的能力。因此,针对学前专业儿歌演唱教学的目标设计应当同时关注儿歌演唱和儿歌演唱教学两个层面,并从这两个层面出发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培养。在这一过程中,学前儿歌演唱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同时对演唱基本原理和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予以关注,一方面从演唱专业的视角出发,制定诸如提升演唱水平等专业性的目标。另一方要考虑到皮亚杰划定的2-7岁的前期运算阶段儿童的发展特点,这在模拟教学和岗位情景实习教学阶段尤其需要引起重视,比如“图式”的展现,应当是学前儿童应当能够理解的;“同化”环节,不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以及模拟课教师的认知同化,而是学前儿童的认知同化。比如在模拟教学环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并不是仅仅局限在其对演唱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层面,还应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层面出发,检验学生模拟过程中选用的内容、采取的方式是否符合学前儿童的认知特点,即幼儿对相应的“图式”是否能够识别、理解,对相应的内容是否能够有效“同化”。

学前教育论文参考
学前教育论文参考

............................
结论
本文以湖南民族职业学院为例,以学前教育专业儿歌演唱课程一线教学现状为切入点,站在学前专业学生的视角上,探讨了新时代下该校在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演唱课教学改革的具体路径。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
(1)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在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学校师资队伍的质量比较高学前教育专业具备了较好的教学体系,并在教研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
(2)学前教育专业儿歌演唱课程教学还存在如下问题,即教学目标较为笼统、教学内容有待创新、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配套条件较弱、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3)本文以提高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儿歌演唱课程教学质量为出发点,围绕“知行合一”理论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提出了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在儿歌演唱课程中所应该改进的内容。即:要明确儿歌演唱课程的教学目标,优化设置儿歌演唱课程内容,在教学内容上,以幼儿教育实践需求为导向,努力实现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化和“综合化”;在课堂教学方式上,则可以运用合作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以及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手段丰富教学形式;综合运用实践教学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广度与深度,通过安排实习实践、组织儿歌演唱专业比赛等方式提高学生儿歌演唱技能水平和执教能力;要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保证演唱教学的效率,在此基础上,还应完善评价体系,不仅要注重儿歌演唱课程中的终结性评价结果,还需要关注课程的过程性评价。
(4)围绕“知行合一”理论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开展的教学改革取得了预期目标,学生在“知行合一”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演唱专业水平也得到了保障,同时对儿童的发展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够结合儿童发展特点和所学知识进行实践运用。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580034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