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同行评价思考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43325 论文编号:sb2021080915522736827 日期:2021-08-20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研究在借鉴其他教育阶段教师同行评价理论的基础上,与幼儿园教师评价理论相融合,完善学前教育教师评价理论;同时,以往关于教师同行评价的研究范围仅涉及教师教学领域,还未涉及到教师教育工作中的其他领域。因而,本研究根据学前教育的特殊性及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特点,将幼儿园教师同行评价的领域扩展为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家园互动、环境创设以及玩教具制作六个领域,以此来丰富幼儿园教师同行评价的理论体系。

第一章 幼儿园教师同行评价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园教师同行评价概念
(一) 调查结果
1.大多数教师听说过“教师同行评价”
关于“教师同行评价”这一概念,调查结果显示(见表 1-1),75%的教师听说过,25%的教师没听说过。可见,大多数教师对“教师同行评价”并不陌生。
表 1-1 您听说过教师同行评价吗
表 1-1 您听说过教师同行评价吗
2.多数教师认为“教师同行评价”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评价关于“教师同行评价”的含义,调查结果显示(见表 1-2),38%的教师认为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评价,33%的教师认为是学前教育专家对园领导、一线教师及教育工作的评价,29%的教师认为是园领导对教师的评价。可见,多数教师认为“教师同行评价”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评价.
表 1-2 您对幼儿园教师同行评价的理解是
表 1-2 您对幼儿园教师同行评价的理解是
..................................

二、幼儿园教师同行评价目的
(一) 调查结果
1.园领导为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而实施同行评价
关于教师对园领导实施同行评价目的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见表 1-3),54.4%的教师认为是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29.9% 的教师认为是促进教师共同进步,8.6%的教师认为是促进幼儿发展,3.8%的教师认为是激励落后的教师,3.3%的教师认为是进行评优与奖励。可见,多数教师认为园领导开展同行评价是为了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
表 1-3 您认为园领导评价您教育工作的目的是
表 1-3 您认为园领导评价您教育工作的目的是
教师同行评价开展的目的之一是让教师在评价中发现自身不足,激励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调查结果显示,很少有教师认为,同行评价能激励自己。基于此,研究者访谈了 S 园新手教师 M 及老教师 L 参与同行评价的感受。M 教师表示,同行评价中压力大于激励且动力源于压力,“我觉得自己是有进步的,和别人的比较中也能激励自己,但更多的是压力。”L 教师则表示,同行评价的开展给其教学带来困扰。“我不喜欢天天那么多评价活动,我就想老老实实在班带孩子。”上述访谈可见,幼儿园同行评价并没有发挥激励教师的作用,缺乏激励感的评价使教师感到压力和烦恼。

.......................

第二章 幼儿园教师同行评价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评价制度的影响
(一) 管理制度制度
对于提高幼儿园的管理效能、增强教师责任意识以及保证教育活动秩序进行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高度集中的教育管理制度深刻影响了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幼儿园中亦是如此。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在幼儿园教师同行评价中,较少有教师将园领导及学前教育专家划分为自己的“同行”,且大多数教师仅作为被评价者开展活动,研究者认为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是幼儿园管理高度集中。以评价标准的制定为例,研究者访谈了 E 和 C 两位教师。E 教师表示,Q 园评价标准由园领导全权负责。“领导班子一起研讨出来一个标准,下发给我们。”C 教师表示,B 园评价标准虽有普通一线教师的参与,但参与的也是其中一小部分。“普通一线教师会参与,但也不是完全参与,领导会给一个大框,具体分值和各种选项会让教师来看合不合理。”上述访谈可见,幼儿园教师虽是同行评价的主体,但却较少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在高度集中的管理制度下,忽视了教师在评价中的发言权。
(二) 奖惩制度
教师同行评价开展的目的之一是让教师在彼此评价中发现自身不足,激励教师进步,促进其专业能力的提升。调查结果表明,很少有教师在同行评价中感受到激励,为了解幼儿园是否对评价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以激励其积极对待同行评价,研究者分别访谈了 Q 园 E 教师和 S 园 H 教师。E 教师表示,“会有奖励,但基本都是口头表扬,或者评出几等奖。”H 教师表示,“平时也没什么奖励,就是每年会评“师德标兵”,1-5 名发证书,还可以到外面学习。6-10 名就是给两天假期,但是都得排号,排不上就没有了。”上述访谈可见,目前幼儿园奖励制度不成体系,两所幼儿园的奖励以口头表扬和颁发证书为主,几乎没有与课程课时、工作量或者物质报酬等方面的奖励。研究者认为,同行评价中较少的实际利益导致教师消极对待同行评价,影响了同行评价的有效性。
...........................

二、评价标准的影响
20 世纪 80 年代,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试图以一套科学的、客观的、可以实证的标准来评价教学工作,为我国教育评价带来了深远的影响[1]。随着科学管理理论在教育评价中的运用,评价标准成为教师在评价活动中评价其他教师的价值尺度和界限,幼儿园教师同行评价标准也成为教师间彼此评价各领域教育工作的依据。调查结果表明,当前教师对同行评价中教育工作各方面的关注比例较为失衡,如教师较少关注教学活动中的教室墙面布置、玩教具制作中的简易性以及环境创设中的心理环境等,研究者认为,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是幼儿园评价标准不全面,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对幼儿园教师教育工作进行评价时,有的工作领域有评价标准,有的工作领域无评价标准;二是有评价标准的工作领域标准不够全面。
以 S 园为例,首先,教学活动、环创、玩教具制作三个方面会给教师提供评价标准,但生活活动、家园互动以及游戏活动三个方面,一般都是教师根据自身经验去评价;其次,环境创设评价标准并未涉及自然角、家园联系栏、幼儿作品栏的内容(附录三表 3);玩教具评价标准并未涉及“简易性”(附录三表 5)。同时,在 Q 园教师教学过程记录表中发现,评价标准并未涉及教学中的互动墙(附录三表 4)。因此,幼儿园不全面的评价标准是教师对各领域评价内容关注较为片面的原因之一。
.....................

第三章 幼儿园教师同行评价的实施建议.....................................48
一、完善评价制度是保障..........................................48
(一)管理制度.......................................48
(二)奖惩制度....................................48
结论.........................................54

第三章 幼儿园教师同行评价的实施建议


一、完善评价制度是保障
(一) 管理制度
幼儿园教师管理的核心在于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地工作,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和工作方式,将教师、保育员和环境等各种因素合理的组织起来,满足儿童和家长的需要[1]。上述研究表明,在幼儿园高度集中的管理制度下,较少有教师将园领导及学前教育专家划分为自己的“同行”,且大多数教师仅作为被评价者开展活动,同行评价中存在教师较少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且园领导忽视教师评价中的发言权等问题。基于此,研究者建议,园领导应改善原有高度集中的管理制度,在幼儿园创设宽松自由的氛围,明确教师评价主体的地位,鼓励园领导与教师一起探讨评价标准,考虑教师的想法与建议,激发教师在评价中积极发言等,为教师探索民主、平等、和谐的同行评价模式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园领导应考虑教师在探索优质同行评价模式中遇到的一些挫折,如来自外部的不解、批评与阻力等,需要幼儿园从管理制度层面鼓励与保护教师的探索活动。
(二) 奖惩制度
必要的同行评价奖惩制度是实现同行评价目标、提高同行评价效率的重要途径。园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同行评价奖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制度设计上要对激励及惩罚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明确规定,对同行评价的激励进行系统化设计。上述研究表明,目前幼儿园奖惩制度不成体系,一方面同行评价中较少的实际利益导致教师消极对待同行评价;另一方面,公立园和私立园惩罚制度存在较大差异,影响了同行评价的有效性。基于此,研究者建议,幼儿园的奖惩制度的设立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第一,园领导要考虑普通一线教师的需求,在教师课程、课时和工作量上予以量化规定和设计,激发教师参与同行评价的积极性;
........................

结论


同行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密切结合,不仅发挥着“终结性评价”的决策作用,还发挥着“形成性评价”的反馈功能。通过梳理文献发现,我国关于幼儿园教师评价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教师自我评价、评价方法、评价体系以及评价实施现状四个方面,很少有关于教师同行评价的系统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因而,本研究在借鉴其他教育阶段教师同行评价理论的基础上,与幼儿园教师评价理论相融合,完善学前教育教师评价理论;同时,以往关于教师同行评价的研究范围仅涉及教师教学领域,还未涉及到教师教育工作中的其他领域。因而,本研究根据学前教育的特殊性及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特点,将幼儿园教师同行评价的领域扩展为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家园互动、环境创设以及玩教具制作六个领域,以此来丰富幼儿园教师同行评价的理论体系。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前幼儿园教师对同行评价的概念、方式、目的、效果、主体、内容等方面的认识;其次,收集整理问卷,总结问卷中教师同行评价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再者,为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研究者深入幼儿园实践,观摩教师同行评价活动,收集教师同行评价的实践资料;最后,综合问卷调查结果和实践资料,探索同行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为幼儿园教师同行评价的开展提出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580034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