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视角下儿童文化视野下的幼儿园游戏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5622 论文编号:sb2020061812004231635 日期:2020-06-21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学前教育论文研究,本研究从儿童文化的视角考察幼儿园游戏,阐述了儿童文化的基本内涵、特质和游戏性,说明了儿童文化和成人文化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和不同,从儿童文化的视角考量了幼儿园游戏所遭遇的困境并分析了其成因,以提出让幼儿园游戏回归儿童文化的相关建议。儿童生来渴望游戏,需要游戏,游戏是儿童的一种存在方式,同时也是儿童文化的重要内容。游戏能够促进儿童文化的繁殖,良好的儿童文化也有利于游戏的发展。儿童在游戏中构建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儿童需要一种充满自由与宽容的游戏环境。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由来
一、选题缘由
(一)对儿童文化现状的思考
儿童文化和成人文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形式,但是放眼我们的社会,我们似乎只看到了成人文化的存在,成人拥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儿童所看到的文学作品,所听到的童谣故事,所看到的儿童动画,都是由成人选择并提供的。加上现如今,中国社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模式,科技的突飞猛进,社会的日新月异,人类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求,社会中重科技、轻人文的文化趋势日益凸显,这种氛围渐渐地影响着成人文化对待儿童文化的方式,儿童的生活被无尽的学习和课后补习班侵占,许多的学校、老师和家长仅仅关注学生的成绩和分数,仅仅注重儿童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忽视了儿童作为和成人一样平等的个体,应该拥有并享有的儿童文化的氛围。成人作为世界的主宰,很难注意到儿童有他们自己的观念和想法,也很少关注儿童的文化世界,结果就是儿童的世界里充斥着成人的“文化”和“压制”。儿童文化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如何还给孩子一片天然纯真的生存环境,是学前教育工作者们应该迫切关注的问题。
(二)对幼儿园游戏的思考
近年来,人们“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思想已然达成共识。人们愈来愈意识到游戏对于幼儿的重要性,游戏不再是和幼儿的学习对立的存在,人们对游戏的认识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幼儿园的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越来越注重对游戏的运用。然而在实践中,幼儿园游戏教学的具体组织实施却不尽人意。幼儿园的各种游戏存在着许多“失真”的现象,幼儿教师尽心尽力地把游戏融入到一日活动之中,可很多时候并没有得到幼儿的认同,例如一些幼儿在教师组织的游戏活动结束之后询问教师“我们可以开始玩(游戏)了吗?”。以上的“游戏困境”不禁让我们深思,为什么在教师组织下的游戏越来越难看到儿童积极参与的身影?在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中儿童为何常常眉头紧闭、不露笑容?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是否还保有游戏中的童真和童趣?幼儿园的游戏是儿童的游戏还是成人的游戏?幼儿园的游戏是否考虑了儿童文化的特质和需要?这些疑惑让我们深深思索,幼儿园的游戏如何才能更加符合儿童的需求和需要,促进幼儿园游戏的健康发展。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儿童文化视野下的幼儿园游戏研究”为题,理论层面从文化与儿童文化的视角切入,分析和说明儿童文化及儿童游戏的文化,指明儿童文化的秉性。在实践层面上考察幼儿园游戏活动中是怎样体现和生成儿童文化的,探究在儿童文化的视角下幼儿园游戏组织的现状及原因,以提出更合理的幼儿园游戏与儿童文化发展的想法和对策。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近年来,许多学者聚焦于儿童文化的研究,他们主要阐释了儿童文化的内涵,描述了儿童文化的特征,阐明了儿童文化的功能,论述了儿童文化的生成,但这些研究大多从理论层面展开,运用哲学思辨的对儿童文化进行思考并且从儿童文化角度对幼儿园游戏的研究较少。因而本文在借鉴先前研究者理论精华的基础之上,立论了儿童文化以及儿童文化对幼儿园游戏的价值诉求,分析了幼儿园游戏中反儿童文化的现状及成因,力求从考量儿童文化和儿童游戏两者的基础上,探究幼儿园游戏回归儿童文化的路径,希望能为学前教育理论做出略微的贡献。
2、实践意义
本研究试图从儿童文化的视角下考量幼儿园游戏,将游戏作为了儿童文化的重要的内容,这考虑到了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的需求。幼儿园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实践过程中需要理论的支撑。本研究在分析幼儿园游戏现状的基础上,力图构建出更符合儿童文化的幼儿园游戏,让幼儿教师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过程中关注儿童文化,让儿童以自己的方式在游戏中获得发展,保障幼儿园游戏的积极健康发展。
.............................

第二章 探寻与思索:儿童文化和幼儿园游戏

第一节 儿童文化概述
一、儿童文化的基本内涵
(一)对文化的考察
文化是什么?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文化”这个词,可以说这一词汇是经常出现的,许多的学者也对这一词汇进行过诸多的探讨和研究。我国的学者郑金洲先生曾对文化的定义进行收集,他列出的文化定义高达三百多种。由于文化具有广泛的内涵,不同文化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和分析不同,时至今日,人们也很难对它做出统一明确的概念解释。
文化一词源起于西方,最早出现在有关人类学的研究领域。文化用英文表示是“culture”,这一词语由自晚拉丁语的“cultura”一词,最初的意思为耕种、开垦,到了后面逐渐被赋予了“一个民族的集体风俗和成就”的涵义。
“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人类学家泰勒的著作《原始文化》之中,泰勒认为如果从广义上来讲,可以从人类学的视角对文化进行思考,文化或是文明可以说是包括万万千千的事物的综合体,既有知识的传递,又包括人类的信仰,以及人类所创设和传播的艺术、法律、习俗等。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每个成员所带有的能力和习惯也是文化的表现。①鲁斯?本尼迪克在《文化模式》中则认为文化是属于某个民族的,不同文化让不同民族展现出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行动特点,因为文化所具有的差异性,使得一个民族不同于另外一个民族。②拉尔夫?林顿主张的文化是一个社会的所有的生活方式,并且这种生活方式是全面的、完整的,既有十分高贵、令人无比憧憬的心旷神怡的方式,也有普通的、不那么令人激动和期待的方式。
..............................

第二节 儿童文化视角下幼儿园游戏的应有之义
儿童文化视角下的幼儿园游戏,实则是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游戏,这里的儿童游戏是儿童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儿童文化提供给我们思考游戏的方式,游戏是儿童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一、儿童游戏的文化性
(一)游戏是儿童真实的存在
有人说游戏是幼儿的生活和存在的方式,好像儿童不是正在玩游戏,就是在去要玩游戏的路上。正如存在主义的哲学主张,人通过选择和行动两个方面来表现其自由,只有通过他所选择的行动,人才能够认识到自由,人的本质正是由他所选择的行动来决定的。儿童通过游戏而真实地存在,游戏中有儿童的生活世界,从游戏中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儿童。
自定规则来玩棋
班级的益智区投放了新的材料五子棋,老师讲解了五子棋的玩法,但效果并不好,大班的小朋友仍然不大能掌握它的玩法。开始一些时日五子棋被冷落在区域的角落,无人问津。这一天丁丁和玲玲拿出了五子棋玩,丁丁说:“我们来比赛吧。”玲玲说:“怎么比呢?”丁丁继续讲到:“我们来剪刀石头布,赢得人就在自己这边放一个棋子,看看谁先把一排铺满!”玲玲表示同意,两个小朋友按照他们自己制定的规则玩了起来,丁丁出拳的时候他喊了一声“耶”然后把自己的棋子铺在了自己这边的格子里,玲玲赢的时候她开心的咯咯大笑,他们玩的开心极了,引来了许多小朋友的围观,有的小朋友围过来问:“你们在玩什么呀?好好玩,我也想玩。”这时班级的老师也凑过来看,看到他们把棋子放在格子里,
便说:“哎呀,五子棋应该放在点上的呀!”丁丁和玲玲说:“不,我们玩的是放在这个格子里。”他们按照自己的规则,继续着这个游戏。
在这个游戏过程中,丁丁和玲玲在用身体玩棋子, 除此之外他们一起约定,制定出了全新的游戏规则,玩着属于他们的游戏,并且当他们的玩法受到老师的质疑时,他们仍然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游戏,继续将游戏深入下去。儿童有既定的秩序,他们把自我投射到了游戏中,不会根据外在的因素轻易改变,沉浸在游戏规定的世界里,儿童是富有想法的思考者,他们内心有自己认知世界的秩序。
...........................

第三章 藩篱与归因:儿童文化视角下幼儿园游戏中的危机 ..... 28
第一节 儿童文化视角下幼儿园游戏中的藩篱 ................ 28
一、“哪有那么多自由”——无形的枷锁 ................. 28
二、“教”出来的游戏——被赋予的功利性 ............... 29
第四章 寻觅与回归:幼儿园游戏立足儿童文化的探寻之路 ..... 43
第一节 和谐共生:儿童文化和成人文化的关系重建 .......... 43
一、肯定儿童文化的童年价值 ........................... 43
二、尊重儿童文化的特质 ............................... 45

第四章 寻觅与回归:幼儿园游戏立足儿童文化的探寻之路

第一节 和谐共生:儿童文化和成人文化的关系重建
一、肯定儿童文化的童年价值
每个人都经历过童年,许多人成年后都无比怀念童年的时光,因为那段时光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嬉闹的伙伴在田野间追逐打闹、放风筝、捉迷藏、斗蝈蝈,夏蝉在树上吱吱的叫个不停,爸妈在屋头远远的喊我们回家吃饭。童年作为人类生命历程的初始阶段,转瞬即逝可是充满美好。
生物学家威尔逊曾表达过自己童年时无比的迷恋大自然,正是这份懵懂的热爱,促使他在生物学方面的成就。他在自传中这样说到曾经的童年:“那是一个满怀期待的小男孩,他时常来到海边,那浩瀚的海水给了他无比惊奇的体验。如若再有机会,如果时光倒转,我还愿意再做那个内心充满期待的出现在海边的男孩子。
鲁迅也在《朝花夕拾》的《小引》中说到:“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
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感叹道:“当人步入老年后,他们喜欢回忆过去的日子,在那段慵懒的日子里,将人类曾经的探索心再次燃起,个体再次获得生命的自由,那种感觉是多么的快乐和幸福呀!
............................

结语
儿童生来渴望游戏,需要游戏,游戏是儿童的一种存在方式,同时也是儿童文化的重要内容。游戏能够促进儿童文化的繁殖,良好的儿童文化也有利于游戏的发展。儿童在游戏中构建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儿童需要一种充满自由与宽容的游戏环境。
本研究从儿童文化的视角考察幼儿园游戏,阐述了儿童文化的基本内涵、特质和游戏性,说明了儿童文化和成人文化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和不同,从儿童文化的视角考量了幼儿园游戏所遭遇的困境并分析了其成因,以提出让幼儿园游戏回归儿童文化的相关建议。
由于个人能力和水平有限,阅历浅薄,本研究的理论探讨不够全面和深刻,文章难免存在不足之处,关于儿童文化视角下的幼儿园游戏的探索也仅仅是一个开始,这不得不说存在一些遗憾,希冀更多的幼教工作者对儿童文化和幼儿园游戏投入更多的努力和研究。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580034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