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学前教育文学审美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52144 论文编号:sb2020012622295929294 日期:2020-02-11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学前教育论文, 本研究主要采用教育行动研究方法,研究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幼儿文学审美能力,欲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了解到把多媒体技术应用在文学活动中,对幼儿的文学审美能力的影响,同时给未来想要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文学审美能力培养的教师提供可行的教学建议和指导策略。整个行动研究历时近四个月,研究对象是贵阳市云岩区 S 幼儿园大三班 43 名幼儿。行动研究共分为三轮:第一轮主要研究了多媒体技术辅助绘本、幼儿诗以及幼儿散文的教学,主要聚焦于多媒体的画面建构;第二轮主要研究了多媒体技术辅助绘本、幼儿诗以及幼儿散文的教学,主要聚焦于第一轮行动研究发现的问题即针对不同文学体裁应如何使用多媒体技术;第三轮主要研究了多媒体技术辅助绘本、幼儿诗及幼儿散文的教学,主要聚焦于第二轮行动研究发现的问题即如何更好地利用不同的媒体促进幼儿文学审美能力的发展。 

第一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背景资料
(一)研究场所和资源
本研究在南明区一所省级三类示范园 S 幼儿园分园实施,S 幼儿园分园自 2016年建立,至今已有三年,各方面设施设备都很先进,这为我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文学审美能力培养提供了物质保障。此外,该园尤为重视幼儿的语言发展,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图书区,有大量的图书供幼儿阅读;学校经常开展读书活动,让幼儿到广播室进行展示;教师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都非常注意幼儿的语用规范等,这为我开展幼儿文学审美研究也有了一定的保障。据我观察发现,该校虽极为注重幼儿语言的发展,但 “语言美”方面却未引起重视,因此我同校方提出了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培养幼儿文学审美能力的想法,得到了校方的认可,但他们的教师对这方面了解甚浅,建议先在我所在的班级尝试一学期,各教师可随堂听课,观察幼儿的反应,若幼儿文学审美能力有所提高便在全园推行开来。我所在班级是由两名从事幼儿教育 8 年有余的年轻教师带领的,该班幼儿从小班到大班都一直由这两名教师教学,因此教师对幼儿了解颇深。在实施研究的过程中,这两名教师给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这使我拓宽了思路,并使论文不断完善。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该园初升大班的 43 名幼儿(其中男生 27 人,女生 16 人),在研究开展之前,通过与班里老师交流发现,本班教师有利用文学作品培养幼儿文学审美能力的意识,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不懂如何进行,例如教师在文学欣赏集体教学活动中会经常使用到多媒体,但并不知道如何利用多媒体,才能更好的培养幼儿的文学审美能力。至于为什么将研究对象定为大班幼儿,主要因为大班幼儿在该阶段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
............................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本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实践探寻出多媒体技术辅助文学欣赏活动时,能有效促进幼儿文学审美能力发展的途径。这种途径能够改变现有的多媒体辅助文学欣赏活动培养幼儿文学审美能力的现状,能够让多媒体技术与幼儿文学相辅相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提供帮助。
本课题将采用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将多媒体技术有机与学前儿童文学教育活动整合进行研究。本研究将主要采用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以及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具体采用以下方法:
1.文献法.对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进行收集整理,知晓学前儿童文学欣赏活动的研究现状、幼儿审美能力相关研究现状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研究现状,并在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为本研究奠定基础。
2.访谈法。是研究者和受访人通过面对面地交谈,获悉受访人对访谈内容态度的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取正式访谈的方式。研究者此次研究对象为 S 幼儿园大三班,研究最初阶段,研究者对所观察的班级教师以及同年级其他班级教师进行正式访谈,所访谈的教师中其中两位在该园从教八年,另两位刚到幼儿园一年。据了解,四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几乎都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研究者分别观察了这四位教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情况后,对这四位老师进行了一次与多媒体使用情况相关访谈。
表 1 多媒体应用于幼儿文学审美能力培养的教师访谈表
.................................

第二章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文学审美能力培养的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理论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是建构主义理论,20 世纪 80 年代掀起了建构主义的浪潮,其代表人物有皮亚杰、斯滕伯格、维果斯基以及卡茨,建构主义的兴起对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其不断完善发展地过程中也促进着教育的不断发展。皮亚杰曾明确指出,儿童通过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作用于环境,而环境在儿童与之互动的过程中有反作用于儿童,让幼儿逐渐建构起有关外部环境的知识,从而使儿童自身认知得以不断发展完善。简而言之,建构主义思想的核心主旨是①: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即为儿童主动地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基于此,当代建构主义者强调儿童的学习应是在具体的情境下进行的,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的四大要素,这对多媒体辅助教学有重要指导意义。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教师教学设计除了要考虑到教学目标外,还应考虑到教学情境的创设,并为此精心设计。优良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愉悦,面对中小学学生我们需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对于幼儿更是需要。教师通过制作颜色鲜艳、生动有趣、形象具体的多媒体课件,创设幼儿学习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让幼儿在拟真实的情境中更加容易的进入角色,积极参与活动,促进同伴交往,获得全面发展。
图 1 审美兴趣与注意发展水平
............................

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在现代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也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理论基础,在文学欣赏活动课件的设计和制作中要以此为指导。行为主义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所创立,其代表人物有华生、斯金纳,他们主张研究人的行为,即有机体为适应环境使身体反应不断组合,这些身体的反应也就是肌肉的收缩以及腺体的分泌,有的以外显的形式表现出来,有的则隐藏与内部,且这些反应的强度有大有小,主要取决于具体的刺激强度。通过在学习过程中给与的刺激,分析强化后的结果,从而设计出精细、可控的学习环境②。多媒体辅助幼儿园教学就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一种学习环境,以此作为刺激(S),在此刺激下幼儿伴随产生反应(R)。例如,可根据刺激(S)—反应(R)学习理论,融合积极反应、及时强化等原则,设计带有练习性的课件,训练幼儿的操作技能。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习应具有预见性并以此控制学习行为,在此理论指导下,利用多媒体课件控制学习的进程,提供给幼儿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的、感兴趣的、能达到教学目标的、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在此情境的刺激下,是幼儿随之产生相应的行为反应。
.........................
 

第三章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文学审美能力培养的第一轮行动研究.................33
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文学审美能力培养的第一轮行动研究方案 ....... 33
(一)问题分析 ....................... 33
(二)制定和实施行动计划 ........................ 35
第四章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文学审美能力培养的第二轮行动研究..............48
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文学审美能力培养的第二轮行动研究方案 ....... 48
(一)问题分析 ............................. 48
(二)制定和实施行动计划 ............................. 48
第五章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文学审美能力培养的第三轮行动研究 ............62
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文学审美能力培养的第三轮行动研究方案 ....... 63
(一)问题分析 .................................. 63
(二)制定和实施行动计划 ................................... 63

第六章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文学审美能力培养结论与建议


(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文学审美能力培养活动设计与活动实施的基本方式
1.活动设计的基本方式
(1)多媒体画面设计应具有美感
教师大多通过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来开展教学活动,而多媒体课件的画面美属形式美一类,形式美是指构成事物外形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形、声)以及它们的构成规律(如整齐、比例、对称、均衡、反复、节奏、多样统一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研究者在实施行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从图、文、像、色这四个方面着手,且对图文声像的处理方式离不开多媒体学习生成理论的指导:

(1)图:①背景。根据多媒体定律与多模态定律,研究者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就会有意识的加强视听觉相关材料,促进幼儿对学习对象的理解。多媒体课件的设计需要将多种媒体组合、排版,以表达出所需的教学内容,为了整体的美观与统一,就需要加入适合的背景。根据相关性定律,研究者不可为了热闹而呈现过多花哨的东西,导致幼儿注意力的分散,而要认真的思考所呈现的内容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去粗取精,择优录取,从而使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更加有效。因此背景的设计应根据教学内容而定,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背景颜色要淡雅单一,想想尽量简洁,以避免喧宾夺主,导致幼儿分不清楚什么是主要教学内容。②图像。图像即为类似照片一类的色彩细节丰富细腻的平面静止媒体。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很多时候文学作品中提到的东西他们并没见过,且由于大班幼儿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脱离生活经验的文字不利于幼儿对文章的理解,而图像真实度仅次于“实物”,有益于幼儿获得直观信息,理解作品。但是,有研究表明,由于图像对感官的刺激较大,会导致幼儿的注意力往往集中于图像本身而忽略了对其更深层次的思考,所以思维并不活跃,不利于幼儿想象、思考。在应用时必须看到它的弊端,对图像做出理性的选择和判断,不能滥用。

..........................

结语

 

首先,通过此次行动研究,研究者肯定了多媒体技术在培养幼儿文学审美能力方面的优势,发现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文学审美能力培养的活动设计与活动实施的基本方式。但是本次研究仍有不足之处,在行动研究的开展过程中,尽管研究者就这三种类型的文学活动与合作教师不断进行讨论磨合,再加上自身的反思来寻找活动设计、实施上的不足,并通过文献回顾、查找、咨询专家等途径来寻找合适的解决办法,
但是由于时间、研究者自身精力以及水平的限制,行动过程中可能会有不足之处未被发现,未能得到改进。在本研究中,只选取了幼儿文学作品中的三种类型,并没有将文学作品的全部类型都进行研究,因此不够全面。且由于研究者精力有限,本研究只在大三班进行,没有涉及其他年龄班,这也不利于全面探索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文学审美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此外,本研究中最终选定的文学作品都是有关天气的,没有选用其他内容的文学作品,是在因为时间以及校方教学需要,不得已而为之。
其次是对于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文学审美能力培养的展望。任何研究虽然刚刚开始的时候比较浅显,但通过慢慢地发展,也会变得更加深化。后续对多媒体应用于培养幼儿文学审美能力的研究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文学审美能力培养的教学在其他年龄班进行尝试,或者在三个年龄班同时开展。除了绘本、散文、诗歌外,
可以就幼儿文学作品的其他类型进行运用多媒体开展文学欣赏活动的尝试,尝试其类型的幼儿文学作品,探索多媒体运用于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促进幼儿文学审美最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580034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