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家庭中的亲子互动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幼儿家庭是幼儿生长发育的最初环境,也是幼儿获得认知经验和形成习惯的最主要的场所。亲子关系作为幼儿成长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生的第一种社会关系,也是家庭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稳固的互动关系。同时,亲子互动作为幼儿与父母之间的社会性交往,是幼儿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性活动,它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种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②。第一是解决幼儿生活自理方面、社会性方面以及情感方面的需求。父母作为幼儿生长初期的第一影响因素,不单是幼儿的喂养者和看护者,还应负有管教的责任。因此父母不仅需要去满足幼儿各项生理需求,还要有质量的与幼儿进行互动交流,以增进亲子情感,让幼儿有安全感。二是父母是幼儿感知世界、了解世界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渠道。幼儿通过父母获得知识、了解常识以及形成生活习惯,另一方面,父母是幼儿最主要的模仿对象,幼儿喜爱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思维的发展、观念的形成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造成影响。三是有效的亲子互动不仅对幼儿语言和阅读能力的形成发展有极大促进作用,而且会深刻影响幼儿人格、心理、气质类型等方面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在如今快节奏的家庭生活中,幼儿与家长的亲子互动应得到更多的关注,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
(二)电子媒介在幼儿家庭亲子互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电子媒介是大众传媒技术发展的产物,随着生活日新月异的发展、新媒体技术得以普及,更新更“潮”的电子媒介也不可避免的闯入了幼儿的生活,以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新电子媒介在幼儿家中得到了大面积的普及,不断抢占着幼儿的注意力。根据我国的一项调查显示③,2012 年,我国广州地区拥有个人手机的幼儿人数已经高于 50%,超过 70%的幼儿接触过 iPad 或者类似的平板电脑设备。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现如今,幼儿每天有越来越多的机会接触电子媒介,使用电子媒介的时间也呈每年递增的状态,而且初次接触的年龄也在不断提前。卜位教授研究表明,幼儿应该享有使用媒介的权利,它对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一、幼儿家庭电子媒介使用的描述性统计与差异分析 ......................... 29电子媒介是大众传媒技术发展的产物,随着生活日新月异的发展、新媒体技术得以普及,更新更“潮”的电子媒介也不可避免的闯入了幼儿的生活,以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新电子媒介在幼儿家中得到了大面积的普及,不断抢占着幼儿的注意力。根据我国的一项调查显示③,2012 年,我国广州地区拥有个人手机的幼儿人数已经高于 50%,超过 70%的幼儿接触过 iPad 或者类似的平板电脑设备。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现如今,幼儿每天有越来越多的机会接触电子媒介,使用电子媒介的时间也呈每年递增的状态,而且初次接触的年龄也在不断提前。卜位教授研究表明,幼儿应该享有使用媒介的权利,它对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其次,丰富多彩的应用内容,如有声绘本、儿歌绘画、动画视频、动物医院等等,受到了家长的喜爱与追捧,使用电子媒介成为家长照顾与教育孩子的一种流行趋势,丰富了家长与幼儿互动交流的方式与内容。有研究表明,幼儿在使用电子媒介过程中是希望家长的陪伴与指导的,而家长更多的是看到电子媒介对幼儿身体外在的以及学习智力上的影响,对于真正作用于亲子互动的意义方面关注的较少,这点是我们应努力的方向。
.......................
.......................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相关研究者在亲子关系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证性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具体到亲子互动,大多研究的是发生在幼儿园的亲子活动,家庭内部的亲子互动研究还比较少。在电子媒介方面,以往的研究基本停留在电视时代,大多研究的是对幼儿的直接影响研究,如对幼儿的心理发展、社会化等方面的影响。将电子媒介作为第三方因素,去探讨对幼儿家庭教育活动中的影响方面的研究甚少。本研究通过电子媒介,特别是新电子媒介为工具,对幼儿与父母间的互动进行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研究,以期能够为促进幼儿亲子互动质量以及家庭幼儿与家长合理使用电子媒介方面提供一个数据支持,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幼儿亲子互动与媒介使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帮助,充实该领域的研究内容,丰富该领域的理论。
(一)理论意义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相关研究者在亲子关系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证性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具体到亲子互动,大多研究的是发生在幼儿园的亲子活动,家庭内部的亲子互动研究还比较少。在电子媒介方面,以往的研究基本停留在电视时代,大多研究的是对幼儿的直接影响研究,如对幼儿的心理发展、社会化等方面的影响。将电子媒介作为第三方因素,去探讨对幼儿家庭教育活动中的影响方面的研究甚少。本研究通过电子媒介,特别是新电子媒介为工具,对幼儿与父母间的互动进行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研究,以期能够为促进幼儿亲子互动质量以及家庭幼儿与家长合理使用电子媒介方面提供一个数据支持,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幼儿亲子互动与媒介使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帮助,充实该领域的研究内容,丰富该领域的理论。
(二)实践意义
幼儿亲子互动是幼儿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性活动,它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如今,电子媒介越来越多的渗透进幼儿家庭的生活角落,他们接触电子媒介的年龄越来越早,频率越来越髙,时间越来越长。既然如此, 一味否定和排斥电子媒介并不是消除争议和解决问题最明智的方法,正确看待并合理利用电子媒介这一信息工具才是最明智的选择,父母也应更加重视亲子互动的意义和价值,积极寻找电子媒介作为一种工具来服务于亲子互动的方法和策略。因此,笔者愿通过本研究探究电子媒介的使用对亲子互动质量的影响,让家长知道在幼儿使用电子媒介时家长应注意什么,在家长自己家中使用电子媒介时应注意什么,使父母不再将电子媒介作为幼儿的保姆,更好的利用电子媒介来发起积极的互动行为,有效提高亲子互动的质量。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意图旨在家庭环境中,考察、分析、探讨 3-6 岁幼儿家庭电子媒介使用对幼儿家庭亲子互动质量的影响。研究的主要目的有:
1. 了解目前幼儿家庭中,家长与幼儿使用电子媒介状况以及幼儿家庭亲子互动质量状况,并分析其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
2. 探究幼儿电子媒介的使用对亲子互动质量的影响;
3. 探究家长电子媒介的使用对亲子互动质量的影响;
4. 希望通过研究,提出幼儿与家长合理使用电子媒介的建议,有效提高亲子互动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
二、研究假设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幼儿使用电子媒介主要与年龄、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及主要带养者相关,也有研究表明,幼儿使用电子媒介与父母的职业相关。在亲子互动方面,关于人口统计学因素存在诸多的争议地方,如有些研究认为亲子互动质量在幼儿年龄、家长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也有研究者发现亲子互动质量在这些方面并无明显差异。因此本研究将对这三个变量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影响做进一步的证实。其次,已有研究说明,幼儿在观看不同特点的亲社会类型动画视频能够显著提高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也有研究发现,家长长时间使用电子媒介,容易让家长分心,对幼儿的行为不敏感,那么家庭中幼儿与家长电子媒介的使用,是否会对其亲子互动质量产生影响,具体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影响。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1. 幼儿电子媒介使用在人口统计学上存在显著差异;
2. 亲子互动质量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
3. 幼儿电子媒介的使用会促进亲子互动质量;
4. 家长电子媒介的使用会促进亲子互动质量。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29
幼儿亲子互动是幼儿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性活动,它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如今,电子媒介越来越多的渗透进幼儿家庭的生活角落,他们接触电子媒介的年龄越来越早,频率越来越髙,时间越来越长。既然如此, 一味否定和排斥电子媒介并不是消除争议和解决问题最明智的方法,正确看待并合理利用电子媒介这一信息工具才是最明智的选择,父母也应更加重视亲子互动的意义和价值,积极寻找电子媒介作为一种工具来服务于亲子互动的方法和策略。因此,笔者愿通过本研究探究电子媒介的使用对亲子互动质量的影响,让家长知道在幼儿使用电子媒介时家长应注意什么,在家长自己家中使用电子媒介时应注意什么,使父母不再将电子媒介作为幼儿的保姆,更好的利用电子媒介来发起积极的互动行为,有效提高亲子互动的质量。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意图旨在家庭环境中,考察、分析、探讨 3-6 岁幼儿家庭电子媒介使用对幼儿家庭亲子互动质量的影响。研究的主要目的有:
1. 了解目前幼儿家庭中,家长与幼儿使用电子媒介状况以及幼儿家庭亲子互动质量状况,并分析其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
2. 探究幼儿电子媒介的使用对亲子互动质量的影响;
3. 探究家长电子媒介的使用对亲子互动质量的影响;
4. 希望通过研究,提出幼儿与家长合理使用电子媒介的建议,有效提高亲子互动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
二、研究假设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幼儿使用电子媒介主要与年龄、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及主要带养者相关,也有研究表明,幼儿使用电子媒介与父母的职业相关。在亲子互动方面,关于人口统计学因素存在诸多的争议地方,如有些研究认为亲子互动质量在幼儿年龄、家长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也有研究者发现亲子互动质量在这些方面并无明显差异。因此本研究将对这三个变量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影响做进一步的证实。其次,已有研究说明,幼儿在观看不同特点的亲社会类型动画视频能够显著提高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也有研究发现,家长长时间使用电子媒介,容易让家长分心,对幼儿的行为不敏感,那么家庭中幼儿与家长电子媒介的使用,是否会对其亲子互动质量产生影响,具体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影响。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1. 幼儿电子媒介使用在人口统计学上存在显著差异;
2. 亲子互动质量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
3. 幼儿电子媒介的使用会促进亲子互动质量;
4. 家长电子媒介的使用会促进亲子互动质量。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29
(一)幼儿电子媒介使用的描述性统计 ................................... 29
(二)家长电子媒介使用的描述性统计 ............................ 29
第四章 讨论 ............................ 57
一、关于幼儿家庭电子媒介使用的讨论 .................... 57
1.幼儿电子媒介使用的讨论 ........................... 57
2.家长电子媒介使用的讨论 ................... 58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教育建议 ....................... 65
一、研究结论 ........................ 65
二、教育建议 .................................. 65
第四章 讨论
一、关于幼儿家庭电子媒介使用的讨论
1.幼儿电子媒介使用的讨论
本研究显示,目前幼儿家庭中,电子媒介的普及率已经相当高,智能手机在幼儿家庭中基本实现了全面普及,但是电脑、平板的普及,在城乡之间还是存在着不少的差距。调查发现,超过90%的幼儿在家中使用电子媒介,有超过一半的幼儿每次使用电子媒介的时间基本控制在半个小时左右。而幼儿使用电子媒介多发生在家长忙工作或家务的情况下,或是家长为了安抚孩子哭闹的情况下,可见,他们说的“电子保姆”现象确实在幼儿家庭中较为常见。有相关研究表明,“电子保姆”长期以往,容易让幼儿沉溺电子媒介,对幼儿发展不利(杨晓辉,2016)。对此通过访谈,家长们大多都很无奈,表示电子媒介确实是一个可以让孩子安静下来和让自己专心做事情的不错选择。目前,市场上针对幼儿的学习软件、游戏、视频层出不穷,本研究发现,幼儿大多使用电子媒介来看电影动画片等视频类节目,其次是看电子图画书听故事和玩教育性游戏。其中发现,幼儿对电子媒介中可爱活泼的角色最感兴趣,其次是好听、童趣的音乐和精彩的画面设计。当外界终止幼儿继续使用电子媒介时,超过70%以上的幼儿情绪反应有点大,对电子媒介的使用产生了恋恋不舍的情绪。幼儿的这些电子媒介使用习惯与前人研究大多达成了一个共性的现象,电子媒介的使用已呈低龄化趋势。
............................
............................
一、研究结论
1.电子媒介使用已呈低龄化趋势,但幼儿电子媒介使用情况较为良好;家长家中电子媒介使用较为依赖,但很少关注电子媒介对亲子互动方面的影响;家长文化水平、家庭经济水平在幼儿电子媒介使用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幼儿性别、年龄差异不显著.
2.幼儿家庭亲子互动质量并不理想,其中幼儿性别、年龄、家长文化水平在亲子互动质量上存在显著差异。
3.幼儿使用电子媒介的程度会对亲子互动质量及各维度上产生显著影响,与亲子互动质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幼儿使用电子媒介程度可以正向预测亲子互动质量,尤其是良好的人际健康与情绪体验对亲子互动质量的提高影响显著。
2.幼儿家庭亲子互动质量并不理想,其中幼儿性别、年龄、家长文化水平在亲子互动质量上存在显著差异。
3.幼儿使用电子媒介的程度会对亲子互动质量及各维度上产生显著影响,与亲子互动质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幼儿使用电子媒介程度可以正向预测亲子互动质量,尤其是良好的人际健康与情绪体验对亲子互动质量的提高影响显著。
4.家长使用电子媒介的频率和时长会对亲子互动质量及回应性、互动性和亲密性方面产生显著影响,家长使用电子媒介越频繁,每天使用时长越长,回应性、互动性和亲密性就越差,亲子互动质量越低;家长陪伴幼儿使用电子媒介的时长,对亲子互动的引导性、幼儿使用电子媒介的人际健康和情绪体验方面存在显著影响,陪伴时间越长,引导性越高,幼儿人际健康和情绪体验越好,有助于亲子互动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