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选题依据和研究背景
1.1.1选题依据及思路
根据上述应收账款存在的诸多问题,应收账款无法及时回收、应收账款产生坏账、严重影响公司的现金流,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很多企业由于应收账款无法及时收回,资金链紧张,不得不破产。相对于我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现状,本人通过十余年在跨国公司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加强信用建设、完善内部管理和加大应收账款催款力度等管理方法,通过事前、事中、事后的内部控制制度监督同时结合现代信息化功能等财务管理工具,应收账款是完全可以及时回收的,更不会产生坏账。一方面加强了公司现金流,减少公司坏账损失;另一方面使公司销售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公司的销售业务上,为公司创造更多的利润。本人通过对应收账款借助财务信息化功能以及运用内部控制制度的分析希望能为我国中小型企业(包括外商投资企业)相对于跨国企业在现代资源相对薄弱、公司规模相对较小、内部控制不健全、财务人员无实质性决策权等实际现状,帮助中小企业量身定制一套简便但适合自己的应收账款管理方法,解决公司的实际问题。
1.1.2研究背景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它是在商业信用条件下由于踪销业务而产生的。随着中国改革幵放,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实体公司,银行,金融,保险,理财等公司出现。由此应收账款的各种问题也相应产生,放出去的应收账款无法及时收回,甚至几年收不回,公司只能以坏帐处置。很多公司虽然账面上有利润,由于很多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又没有其他融资渠道,公司只能无奈选择关闭。针对上述现象,作为一个从事财务管理工作十余年的专业财务人员,面对应收帐款总体回款不佳的事实,通过以往的工作经验,以及与30余家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和企业负责人员的访谈,深度分析挖掘产生此现象的原因、特点及通过在跨国公司从事财务管理实际工作经验来告诫一些企业,公司扩大销售,片面追求账面利润,如果公司由此产生大量应收账款无法及时收回,这种现象是非常可怕的。如果公司有内部控制制度,有好的财务管理人员,再利用财务信息化工具,应收账款管理不是想象中的困难,完全是可以及时回收的。如何通过信息化功能及加强公司内部控制来帮助企业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减少坏账风险,通过多年亲身积累的经验将从国内外应收账款的研究状况、应收账款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意义以及应收账款管理办法等方面对应收账款加以阐述。本人希望更务实的去帮助有应收账款实际问题但资源相对薄弱的中小企业尽快提高回款,减少坏账风险。
1.2选题目的与意义
1.2.1理论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发展不再是一个短期的目标,企业如何能安全持续经营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在目前,许多企业因未对应收账款采取有效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轻者应收账款无法及时收回,重者应收账款产生坏账,使公司现金十分紧张甚至陷入财务危机。为此,对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研究己迫在眉睫。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产生了大量的坏账。无论是企业层面还是国家层面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十分重视,由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制定,于2008年6月28日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施行。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包括但不限于企业信息化建设及风险评估等内部控制。此规范对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起到指导作用。2010年4月15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印发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包括18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连同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整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也标志着“以防范风险和控制舞弊为中心,以控制标准和评价标准为主体,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衔接有序,方法科学,体系完备”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目标基本建成。
第2章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
2.1内部控制框架解读一主要要素的分析
成立于1985年的⑶SO委员会给美国舞弊报告委员会提供支持。该组织包括美国会计协会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现在COSO委员会负责制定有关大型及中型企业内控体系的手续的指南。1992年9月,COSO委员会提出了《内部控制一整体框架》。1994年又进行了增补,简称《内部控制框架》,内部控制是指公司的董事会、管理层及其他人为实现以下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实施展的程序,是运营的效率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从风险的管理角度看,内控是必要的。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内部控制系统与企业管理者的出色表现没有直接关系。即使实施了优良的内部控制体系,也不一定能使整脚的管理者变得出色。其次,由于所有的内部控制系统仍然面临发生错误与出现差错的危险,因而内部控制体系只能就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即使一个企业实施了内部控制,也可能由于故意串通破坏、管理者逾越监控而失效。第三,企业在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时,有可能存在资源受限的问题,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实施起来更难。企业有了内部控制系统,除了需遵守外,为了维持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来确保使企业面临的风险降至最低,企业应持续对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定期监察,确认这些控制提供了“对重大风险及内部控制系统对于管理这些风险的有效性”的平衡性评价。中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于2008年6月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证监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资产安生、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结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3 项目综合财务评价的关联模型.................. 44-61
3.1 综合评价理论研究.................. 44-50
3.2 理论综述 ..................50-51
3.3 项目综合财务评价的性.................. 51-53
3.4 项目综合财务评价的关联评价.................. 53-54
3.5 基于关联分析的项目综合财务评价的模型.................. 54-58
3.6 关联分析的项目综合财务评价方法评析 ..................58-61
4 关联项目综合财务评价模型的案例应用分析 ..................61-69
4.1 项目综合财务评价关联静态模型.................. 61-65
4.2 项目综合财务评价关联动态模型.................. 65-69
5 结论与展望.................. 69-71
5.1 研究结论.................. 69-70
5.2 研究展望.................. 70-71
结论
随着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资金流的顺畅越来越直接的影响着公司未来业务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公司能否按时支付款项等。如何确保公司放给客户的信贷款项能按时回款,除了公司需制定并实施相应的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制度外,公司还需通过财务信息化来提高应收账款。作者林家宇于2010年在《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中提到:【作为政策制定者,应努力为中小企业改善外部经营环境,推动政策扶持,构建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体系,増强企业外部融资能力;作为中小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应切实做好企业自身内部管理,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控制体系,全方位转变企业财务管理观念,加强资金管理,强化财务控制,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正确进行投资决策,促进中小企业健康、稳定、高效发展。】本人考虑到中小企业本身所在行业利润较低,加上融资成本较高,除了最好的融资方式为加强内部融资,更希望政府部门要有创新思维,是否可以成立一个扶持中小企业提高内部控制加强信用评估的部门真正为中小企业在日常财务管理中碰到的问题可以及时咨询解决。近日,从中国政府信息网获悉,国务院日前发布《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的意见》,要求加强客货运车驾驶人员安全管理,建立客货运驾驶人员从业信息、交通违反信息、交通事故信息的共享机制,加快推进信息査询平台建设,设立驾驶员“S名单”信息库。从上述意见中,本人联想到关于如何提高应收账款回款,减少坏账风险,政府部门是否可以借鉴参考上述意见,建立一个企业应收账款“黑名单”信息库,让企业在进行信贷批准时进行参考。
参考文献
[1] 2011年度注册会计师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2] 2011年度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
[3] 2011年度注册会计师会计.
[4] 2011年度注册会计师审计.
[5] 2011年度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教程.
[6]林家宇.《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问题》2010.
[7]王榮: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化现状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 (8).
[8]崔晓燕:谈完善施工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的策略与方法[J].中国商界,2008 (9).
[9]石帆:如何实现企业基础财务信息化[J].财会信报,2009 (6)
[10]卢文博:企业实施财务信息化问题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 (8).